Workflow
从“煤都”到“氢谷”:“风光”内蒙古华丽转身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29 09:58

内蒙古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 2025年上半年在建氢能装备项目总投资28.02亿元 绿氢产量3659吨 绿氨产能32万吨/年 [1] - 内蒙古明确呼和浩特 包头 鄂尔多斯 乌海四市氢能产业定位 分别聚焦研发 固态储氢/燃料电池重卡 电解制氢/输氢设备 工业副产氢提纯 [1] - 截至2024年底全国超60个国家和地区将氢能纳入国家战略 国内京津冀 长三角 粤港澳氢能集群初具规模 [2] 资源禀赋与成本优势 - 内蒙古风能技术可开发量14.6亿千瓦(占全国超50%)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94亿千瓦(占全国约20%) [4] - 2024年初新能源并网装机突破1亿千瓦 为全国首个达此量级省区 [5] - 绿氢成本约21元/kg为全国最低 工业副产氢年产量超130万吨 煤制氢搭配CCUS可产蓝氢 [5] 应用场景与项目进展 - 重工业领域用绿氢替代煤制氢生产甲醇/合成氨 实现化工绿色化 [6] - 矿区拥有超100万辆重型卡车及矿山机械 氢燃料电池重卡百公里氢耗8.5kg 加氢价30.42元/kg 单公里成本已低于燃油车 [7] - 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在赤峰投产 大唐多伦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13.9万吨 [12] 全产业链布局 - 构建"一区六基地一走廊"格局:以鄂呼包乌为核心示范区 六大基地覆盖制氢/应用/研发/制造等环节 2030年扩展至兴安盟/呼伦贝尔市 [9][12] - 已批复39个风光制氢项目 配套新能源装机2640万千瓦 规划绿氢产能107万吨/年 [12] - "西氢东送"管道工程(乌兰察布-北京)系全国首条跨省区纯氢管道 纳入国家规划 [13] 装备制造与技术突破 - 目标2027年实现"制储输用"全产业链装备制造创新 形成完善供应链体系 [13] - 广东国鸿氢能在鄂尔多斯投产国际先进水平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 包头氢晨科技构建核心零部件供应能力 [13] - 北奔重汽下线内蒙古首台套氢燃料电池重卡 牵头构建"风光氢储车"一体化生态链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