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计算机

搜索文档
现金流转负、短债超百亿,“千亿华勤”港股融资“补血”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9-29 04:18
营收与增长 - 2024年营收1099亿元 同比增长超过28% 首次突破千亿规模[2][1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39.39亿元 同比增长113.1% 在较大基数上实现高速增长[2][11] - 创新业务收入增长显著 2024年同比增长91.9% 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67.5%[11] 盈利能力 - 毛利率持续承压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9.6%、10.9%、9%和7.4%[2][13] - 移动终端产品毛利率从2022年高位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8.8%[13] - AIoT产品毛利率从2022年的28.1%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1.5%[13] - 创新业务毛利率表现较好 2024年提升至19.2%[13] 现金流与偿债能力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5.22亿元 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2][17] - 短期借款142.3亿元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3.89亿元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20.3亿元 短期偿债压力较大[22] - 总负债从2022年314.1亿元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708.9亿元 资产负债率达74.64%[22] 客户与业务结构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56.7%-65.4% 客户集中度较高[3][15] - 与全球前10大智能手机品牌厂商中的8家建立合作[15] - 海外收入占比连续多年超过50% 2022年达66.3%[12] - 移动终端产品和计算及数据中心业务合计占比超过90%[11] 资产质量与运营效率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快速增长 从2022年143.57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358.95亿元[19] - 存货从2022年62.11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142.58亿元[19] - 报告期内存货减值损失计提7210万元至1.99亿元[19] 研发投入与行业地位 - 2022-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148亿元[27] - 研发开支占总收入比例从2022年5.4%降至2025年上半年3.5%[26] - 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ODM厂商 第一大平板计算机和智能穿戴ODM厂商[9] - 全球第四大、中国内地第一大笔记本计算机ODM厂商[9] 资本运作 - 2023年A股上市后启动港股IPO进程[5] - 2023年和2024年现金股息分别为8.69亿元和9.12亿元[24] - 2025年5家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4%股份 已减持套现35.78亿元[24][26]
【IPO一线】华勤技术正式递表港交所
巨潮资讯· 2025-09-17 02:45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技术驱动的智能产品平台型公司 为客户提供全价值链端到端解决方案[2] - 公司构建了多品类发展的智能产品平台 涵盖整机设计 结构件设计 产品研发 制造 运营交付及支持服务[2] - 公司战略性布局"3+N+3"智能产品矩阵 包括智能手机 笔记本计算机 服务器三大支柱产品[3] 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全栈智能产品ODM平台 在多个智能产品品类实现全球第一[2] - 公司是全球唯一同时在智能手机 平板 智能穿戴 笔记本计算机和数据基础设施产品领域建立领先市场地位的ODM厂商[3] - 以2020-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ODM累计出货量计 公司是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ODM厂商[4] 产品领域表现 - 以2024年全球ODM出货量计 公司是全球第一大平板计算机ODM厂商和智能穿戴ODM厂商[4] - 以2024年全球笔记本计算机ODM出货量计 公司是全球第四 中国内地第一大笔记本计算机ODM厂商[4] - 公司2017年进入数据中心领域 形成AI服务器 通用服务器 交换机等全栈式数据基础设施产品组合[5] 业务拓展方向 - 公司持续拓展AIPC 台式机 一体机 打印机等产品以提升智慧办公效率[4] - 公司积极把握汽车电子 软件业务 机器人等创新智能产品机会 开拓新业务增长曲线[6] - 公司已成为国内头部互联网公司及云服务厂商的核心供应商 并布局企业级客户市场[5]
华勤技术递表港交所 为全球领先的全栈智能产品ODM平台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00:18
公司上市进展 - 华勤技术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BofA SECURITIES [1] 行业地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全栈智能产品ODM平台 在多个智能产品品类中位居全球第一 [1] - 是全球唯一在智能手机 平板 智能穿戴 笔记本计算机和数据基础设施产品领域均建立领先市场地位的ODM厂商 [1] 产品矩阵 - 产品涵盖移动终端 计算及数据中心 AIoT和创新业务领域 [1] - 已形成智能手机 笔记本计算机 服务器三大支柱产品矩阵 [1] 生产布局 - 在中国东莞和南昌拥有大型制造中心 [1] - 在越南和印度设有生产设施 [1] - 正在积极拓展墨西哥等海外市场 [1]
新股消息 | 华勤技术递表港交所 为全球覆盖品类最丰富的智能产品ODM平台之一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12:04
公司上市动态 - 华勤技术于2024年9月16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BofA SECURITIES [1] 业务定位与产品矩阵 - 公司是全球领先技术驱动的智能产品平台型公司 提供全价值链端到端解决方案 深耕智能产品领域20余年 [2] - 公司为全球领先科技公司提供移动终端 计算及数据中心业务 AIoT和创新业务领域的智能产品 [2] - 根据灼识咨询资料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全栈智能产品ODM平台 在多个智能产品品类实现全球第一 [2] - 公司战略性布局"3+N+3"智能产品矩阵:智能手机 笔记本计算机 服务器三大支柱产品 拓展移动终端及AIoT 计算业务及数据中心业务三大产品系列 [2] - 公司持续探索汽车电子 软件业务和机器人三大创新业务领域新机遇 [2] - 公司是全球覆盖品类最丰富的智能产品ODM平台之一 也是全球唯一同时在智能手机 平板 智能穿戴 笔记本计算机和数据基础设施产品领域建立领先市场地位的ODM厂商 [2] 全球生产布局 - 在中国东莞和南昌建立大型制造中心 在越南和印度战略性地设立生产设施 正加快在墨西哥等其他海外市场的布局 [3]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926.46亿元 2023年收入853.38亿元 2024年收入1098.78亿元 2025年上半年收入839.39亿元 [3][5] - 2022年利润25.14亿元 2023年利润26.57亿元 2024年利润29.16亿元 2025年上半年利润19.08亿元 [3][5] - 2024年毛利率9.0%(毛利98.84亿元/收入1098.78亿元)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7.4%(毛利62.11亿元/收入839.39亿元) [5] -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2022年研发开支50.47亿元 2023年45.48亿元 2024年51.56亿元 2025年上半年29.63亿元 [5]
华勤技术递表港交所 为全球覆盖品类最丰富的智能产品ODM平台之一
智通财经· 2025-09-16 12:01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况 - 华勤技术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中金公司和BofA SECURITIES担任联席保荐人[1]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全栈智能产品ODM平台 在多个智能产品品类实现全球第一[2] - 构建"3+N+3"智能产品矩阵:智能手机/笔记本计算机/服务器三大支柱产品 移动终端及AIoT/计算业务/数据中心业务三大产品系列 汽车电子/软件业务/机器人三大创新业务[2]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926.46亿元 2023年853.38亿元 2024年1098.78亿元 2025年上半年839.39亿元[3][5] - 2022年利润25.14亿元 2023年26.57亿元 2024年29.16亿元 2025年上半年19.08亿元[3][5] - 2024年毛利率9.0% 较2023年10.9%下降190个基点[5] - 研发开支持续增长:2022年50.47亿元 2023年45.48亿元 2024年51.56亿元[5] 全球布局与制造能力 - 在中国东莞和南昌建立大型制造中心 在越南和印度设立战略性生产设施[3] - 正在加快墨西哥等其他海外市场布局[3] - 是全球唯一同时在智能手机/平板/智能穿戴/笔记本计算机/数据基础设施产品领域建立领先市场地位的ODM厂商[2]
新股消息 | 华勤技术(603296.SH)递表港交所 为全球覆盖品类最丰富的智能产品ODM平台之一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11:56
公司上市申请 - 华勤技术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中金公司和BofA SECURITIES担任联席保荐人[1] 业务概况 - 公司是全球领先技术驱动的智能产品平台型公司 深耕行业20余年 提供移动终端 计算及数据中心 AIoT和创新业务领域产品[2] - 构建"3+N+3"智能产品矩阵:智能手机 笔记本计算机 服务器三大支柱产品 拓展移动终端及AIoT 计算业务及数据中心业务三大产品系列[2] - 探索汽车电子 软件业务和机器人三大创新业务领域 是全球覆盖品类最丰富的智能产品ODM平台之一[2] - 全球唯一同时在智能手机 平板 智能穿戴 笔记本计算机和数据基础设施产品领域建立领先市场地位的ODM厂商[2] 生产基地布局 - 在中国东莞和南昌建立大型制造中心 在越南和印度设立战略性生产设施 加快墨西哥等其他海外市场布局[3]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926.46亿元 2023年853.38亿元 2024年1098.78亿元 2025年上半年839.39亿元[3] - 2022年利润25.14亿元 2023年26.57亿元 2024年29.16亿元 2025年上半年19.08亿元[3] - 2024年毛利率9.0% 较2023年10.9%有所下降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7.4%[5] - 研发开支保持较高水平 2024年达51.56亿元 占收入比例4.7%[5]
长三角观察:“制造大省”浙江“变革重构”创新密码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07:36
创新战略转型 - 浙江将创新作为核心战略 瞄准人才 资金 平台等创新资源要素 推动企业 平台 高校协同发力 将科技创新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1] - 浙江从成本竞争转向技术溢价 传统产业占比高达60% 企业正摆脱多模仿少创新 重制造轻研发的桎梏 [2] - 浙江省委对加快建设创新浙江 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系统部署 经信 科技等部门出台一揽子配套政策 [2] 高技术产业表现 - 浙江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85.7% 锂离子电池增长65.2% 笔记本计算机增长47.3% 新能源汽车增长43.3% [3] 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 浙江加速布局概念验证中心 构建企业出题 政府助题 平台答题 车间验题 市场评价的体制机制 [4] - 浙江大学控股集团联合浙江大学设立浙江首家概念验证中心 两年累计筛选入库项目247个 立项28个 成功产业化22个 产业化率达78.6% [5] - 浙江出台政策促进人才交流共享 畅通高校 科研院所与企业间人才流动 试点科技特派 挂职兼职 双聘等形式 [5] 资本支持体系 - 浙江国资平台发布三大百亿基金 构建覆盖企业初创-成长-成熟-整合全生命周期的资本支持链 [6] - 首批约150亿元基金已进入协议签署和注册收官阶段 通过投后赋能和资源整合构建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 [6] - 国资基金投资期限可达15年以上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获得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基金1亿元注资 [8] 创新生态构建 - 浙江创新体系实现从单项突破到多维升级 将高能级科创平台 高层次人才引育 耐心资本引入等关键举措深度贯通 [8] - 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引领创新 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创新格局 [8]
手机回收商「闪回科技」,来自浙江湖州,递交IPO招股书,拟赴香港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8-15 06:00
公司上市申请 - 闪回科技于2024年9月17日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IPO上市此前曾于2024年2月26日和9月17日两次递表失效 [3] 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回收服务提供商专注于通过在线及线下以旧换新回收二手手机及其他消费电子产品包括笔记本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手机配件及其他数字产品 [5] - 按2024年回收和售出的二手手机交易总额计公司是中国第三大手机回收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均为1.3% [5] - 公司拥有两个核心品牌闪回收负责回收业务闪回有品负责销售业务 [6] 业务模式 - 主要通过上游资源合作伙伴的线下及在线商店以旧换新交易获得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供应少数通过闲置回收 [6] - 采购的二手消费电子产品经专有检测分级和定价技术处理后主要通过闪回有品在线平台及第三方电商平台的自有网店销售 [6] - 收入主要来自向二手市场买家销售采购的二手消费电子产品大部分是手机同时通过线下企业销售提供批量销售及增值服务 [6]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人民币7.50亿元9.19亿元11.58亿元12.97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8.09亿元 [12][13]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4870.8万元9908.4万元9826.8万元6644.3万元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人民币2463.3万元 [12][13] - 收入主要来自销售二手手机2021年至2024年该部分收入占比分别为92.5%93.2%90.6%94.9%2025年上半年占比95.5% [7] 股东结构 - 控股股东刘剑逸先生通过ShanHuiShou BVI持股31.71%并与余海容女士通过MGY Wisdom BVI和MGY Alliance BVI合计持股45.35% [8][9] - 主要机构股东包括小米持股6.83%同创伟业持股8.50%转转旗下发条时光持股4.42%顺为科技持股3.90% [8][9] - 其他股东包括安吉县财政局持股2.33%深圳国资委旗下智投汇富持股1.64%以及多名个人投资者 [8][9] 管理团队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刘剑逸董事长兼总经理余海容首席执行官何小敏首席生产官林乐新首席技术官 [11] - 非执行董事蒋文为小米集团生态链部门主管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侯思明梁建昌温竹韵 [11] 中介团队 - IPO中介团队包括清科资本独家保荐人毕马威审计师汉坤公司中国律师方达公司香港律师弗若斯特沙利文行业顾问等 [13]
“三驾马车”动能新韧性足 上海发布202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
解放日报· 2025-07-26 02:28
上海2025年上半年经济表现 - 上半年上海GDP同比增长5 1%达26222 15亿元增速与一季度持平高于全年5%的发展目标[1] - 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 6%达3637 29亿元占GDP近七分之一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拉动GDP增长1 7个百分点[1][2] - 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 4%占GDP比重达79 1%创历史新高其中金融业增长8 8%达4500 81亿元[2] 信息服务业高速发展 - 信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20 4%较全国高出6 1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增速提高5 9个百分点[3] - 集成电路设计和平台经济是主要增长动力拼多多小红书美团京东等头部企业形成完善产业链生态[3] - 上海拥有23家中国集成电路创新百强企业大部分为设计企业AI技术推动算力需求增长[3] 工业与新质生产力 - 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 6%增速为近两年最高三大先导产业产值增长9 1%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增长6 7%[4][5]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3 9%新能源产业增长12 5%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 7%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增1 3倍[5] - 工业投资增长19 8%计划到2027年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50%[5][6] 外贸与新兴产品出口 - 外贸进出口总额2 15万亿元同比增长2 4%二季度进出口1 1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7 2%[7]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394 4亿元占出口总值25%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电动汽车出口占比超10%[8] - 手术机器人出口额增长3 9倍电动汽车出口同比增长55 5%专精特新企业进出口增长7%[8]
透视上海经济“半年报”: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16%
第一财经· 2025-07-26 01:35
上海经济总体表现 - 2024年上半年上海GDP同比增长5.1%,增速与一季度持平,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目标 [1]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 [2] - 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6%,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8%,合计对GDP增长贡献率超六成 [5] 工业领域亮点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1.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制造业增长18.1%,电气机械制造业增长13.3%,汽车制造业增长10.2% [2] - 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9.1%,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16.0%,其中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分别增长11.7%、12.3%、4.4% [2] - 新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2.5%,储能用锂电池产量增长37.6倍,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量增长3.5倍 [3] 科技创新与外资集聚 -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9.37万件,同比增长12.2% [4] - 上半年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0家、外资研发中心19家,累计分别达1046家和610家 [4][9] -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23.6%,拉动进出口增长7.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民企工业总产值增长8.8% [8] 服务业与消费市场 - 1-5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1%,人工智能算力相关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业收入增长1.3倍 [5]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其中商品零售额增长2.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7.8%,能效1-2级家电零售额增长63.9% [7]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显效,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零售额增长1.3倍 [7] 投资与外贸表现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工业投资增长19.8%(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投资增长43.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9% [7] - 进出口累计增长2.4%,出口增长11.1%,中间品出口增长20.5%,占出口比重达55.3% [8] - 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增长6.1%,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7.5%,国际旅游入境人数超410万人次,增长37.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