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创造活跃
人民日报· 2025-09-11 22:21
近年来,数据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梁心新介绍,截至今年6 月,全国累计受理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申请5.8万件,颁发登记证书近3万件,登记主体超过90%是企业; 目前,登记数据已覆盖了97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中的83个,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 业,批发和零售业的登记数量位居前三,占比超过50%;截至今年6月,数据知识产权累计融资增信金 额超过100亿元,交易许可金额超过5.8亿元,证券化金额超2亿元。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2日 04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本报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谷业凯)记者从11日开幕的第十四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上获悉:2024年,我 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0万件,位居全球第一,同比增长23.1%,远超全球平均增速。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是指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完全 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包括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 等。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由2016年的2.1万件增加到2024年 ...
去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0万件 位居全球第一 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创造活跃
人民日报· 2025-09-11 21:55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专利表现 - 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0万件位居全球第一 同比增长23.1%远超全球平均增速[1]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从2016年2.1万件增至2024年5.2万件[1] - 95个国家和地区在华拥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有效发明专利40.7万件 占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总量43.7%[1] 数据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进展 - 截至2024年6月全国累计受理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申请5.8万件 颁发登记证书近3万件[2] - 登记主体中超90%为企业 覆盖83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 信息传输/软件技术服务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占比超50%[2] - 数据知识产权累计融资增信金额超100亿元 交易许可金额达5.8亿元 证券化金额超2亿元[2]
50万件、全球第一 “硬核”数据勾勒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发展轨迹”
央视网· 2025-09-11 04:58
据介绍,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占比达60%。同时,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国际进出双向繁荣、 势头良好,其中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由2016年的2.1万件增加到2024年的5.2万件。来华申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 的国外企业数量也稳步提升。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称:"截至2024年底,已有95个国家和地区在华拥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总量达到40.7万件,占 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有效量的43.7%,这充分彰显了国外企业对中国数字经济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央视网消息:第十四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9月11日—12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数字时代的知识产权"。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人介绍,2024 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已经达到50万件,位居全球第一,同比增速达23.1%。 ...
山东:202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10%
核心政策目标 - 以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为重点 全面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提质及产业数字化转型提级 [1] - 到2027年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路径更加成熟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0% 占GDP比重稳步提升 [1] 数字基础设施布局 - 高标准建设青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 部署200G/400G超大容量光传输系统 [2] - 推动重点场所/行政村/近海航路5G覆盖 前瞻布局6G/卫星互联网/量子信息等新型网络设施 [2] - 重点打造济南/青岛/枣庄3个算力枢纽 推动70%以上新增算力向枢纽集聚 [2] 新兴技术产业规划 - 聚焦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科学等前沿领域 每年实施一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1] -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加快大模型在智能制造/智慧生活/智慧政务领域示范应用 [1] - 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 培育多元数据市场经营主体 [1]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 2025年底前打造100个以上智慧农场/牧场/渔场应用场景 [2] - 建设10家左右国家卓越级和领航级智能工厂 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行动 [2] - 发展智慧渔业和智慧海洋牧场 建设"智慧海上粮仓"等海洋经济新业态 [2]
产业变革中的商协会力量:把脉经济晴雨表,谋划突围新路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12:56
核心观点 - 广东经济呈现边际改善和探底回暖趋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成为核心推动力 [1] - 各行业面临供应链安全 盈利空间收窄 高端人才缺口和技术转型难度等挑战 [2][3] - 建议通过政府投入 机制创新和技术转型解决供应链卡点 并加强产学研合作解决人才问题 [4][5]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25.4亿元 同比增长4.2% 自2024年四季度起连续第三个季度增速回升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显著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1] 行业发展新趋势 - 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占全省总装机容量近33% 新型电力系统蓬勃发展 [2] - 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7454亿元 占全国比重超过1/3 中欧班列和跨境航空货运量年均增长超20% [2] 行业面临挑战 - 风电装备制造和光伏领域核心器件对国外依赖度高 关键设备和高端材料获取难度大 [3] - 物流行业利润率下降 电力系统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空间饱和且价格下行 [3] - 电力交易员 芯片设计工程师和工艺工程师等高端研发人才缺口较大 [3] - 市场需求收缩导致研发投入边际效益下降 企业创新驱动力不足 [3] 优化建议 - 政府坚持大力投入和长期投资解决供应链卡点 完善跨境应急物流通道减少地缘风险冲击 [4] - 通过链长加链主机制统筹重大项目布局 防止资源分散 [4] - 物流企业创新配送体系 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 [4] - 提前布局退役新能源回收处置产业 加强企业出海转型 [4] - 开展电力交易员职业技能认定 加强高水平大学与龙头企业产学研合作 [5] - 加大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人才培养投入 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与粤商协会企业合作办学 [5] 发展展望 - 企业在国际化 数字化和新消费领域取得突破 新赛道和新空间仍然存在 [5] - 未来两三年有望涌现一批优秀企业带动整体经济转型 [5] -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晴雨表和智囊团作用 健全意见建议直通车机制 [5]
杭州经济上半年“成绩单”出炉
每日商报· 2025-07-22 22:26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11303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157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2672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8474亿元增长5.7% [1]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1亿元同比增长3.2%,蔬菜产量187万吨增长3.6%,水产品产量6.6万吨增长3.8% [1] 工业发展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52亿元同比增长6.9%,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大幅增长29.3% [2] - 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高附加值产品快速增长,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2] - 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7.3%、22.7%和20.0% [2]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5亿元同比增长6.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97.5%,通讯器材类增长40.9% [3] -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30.5%,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9.3% [3]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09元同比增长4.7%,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比城镇居民高0.7个百分点 [5] 服务业与贸易 - 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8898亿元同比增长8.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2.4% [4]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3%和11.2% [4] - 货物进出口总额4366亿元增长7.1%,出口3098亿元增长12.5%,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1517亿元增长19.9% [4]
苏浙皖齐发上半年“成绩单”
国际金融报· 2025-07-21 10:37
浙江方面,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其中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8.0%,对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7.9%。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 分别增长12.7%、12.0%和11.1%。工业机器人、锂离子电池、笔记本计算机、新能源汽车等产品产量分 别增长85.7%、65.2%、47.3%、43.3%。 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8.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0.7%;高技术制造业增长 23.6%,贡献率为40.2%。主要工业产品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7.3%,集成电路增长9.9%,工业机器 人增长93.3%。 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 上半年,江苏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其中,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1—5月,全省规上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6.8%、14.3%,合计拉动规上服务 业增长2.4个百分点。"以旧换新"商品销售加快。上半年,"以旧换新"相关商品(汽车类、家电类、3C 数码类、家居类)限上零售额合计增长9.4%,比 ...
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经济日报· 2025-05-17 21:50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概况 - 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 [1][2] - 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为127555亿元 其中数字技术应用业占比43.6% 数字产品制造业33.8% 数字要素驱动业19.4% 数字产品服务业3.2% [2] - 截至2024年11月底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总量达45741万家 同比增长1799% [3] 行业细分发展状况 - 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数量21669万家 同比增长1760% [3] - 数字要素驱动业企业数量19625万家 同比增长1964% [3] - 数字产品服务业企业数量2363万家 同比增长1670% [3] - 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数量2082万家 同比增长892% [3] 技术基础设施与应用 - 截至2024年底 5G基站数达4251万个 占移动电话基站数的336% [4] - 千兆用户突破2亿 实现"县县通千兆 乡乡通5G" [4] - 2024年网上零售额155225亿元 同比增长72% [4] - 2024年移动支付业务量达210980亿笔 金额56370万亿元 [8] 技术创新与突破 - 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406万件 占全社会总量的45% [2] - 2024年全球新公开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中 我国占比615% [8] - 我国已建成3万多家基础级智能工厂 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 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13] 数实融合进展 - 工业互联网实现工业大类全覆盖 本钢集团集成100余套系统数据建成一站式服务平台 [12] - 中国商飞开发三维超临界机翼流体仿真大模型 实现大飞机全场景飞行高精度模拟 [13] - "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算力总规模达2155EFLOPS 智能算力占比808% [18] 数据要素市场 - 形成医疗 工业 教育等行业高质量数据集300多个 标注从业人员约58万人 [17] - 2023年数字技术应用业增加值556万亿元 数字产品制造业431万亿元 数字要素驱动业247万亿元 [19]
税务总局:4月企业销售收入增4.3% 出口企业发力“转内销”
贝壳财经· 2025-05-15 00:46
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增长态势 - 4月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3% 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稳步增长态势 [2] - 4月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 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4% [4] - 经济大省增长态势良好 浙江 广东 北京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3% 6.6%和5.4% 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4] 对美出口企业内销策略调整 - 对美出口企业加大转内销力度 通过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对冲外贸风险 [3] - 4月对美出口企业国内销售额同比增长4.7% 占总体销售额比重较一季度提高2个百分点 [4] - 31个制造业大类中21个行业对美出口企业内销占比同比提高 皮毛制品及制鞋业内销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 计算机通信设备 黑色金属 家具 食品业内销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4] 制造业细分行业表现 - 电气机械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8% [4] - 计算机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7% [4] - 仪器仪表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9% [4] 新质生产力发展情况 - 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3% [4]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4% [4]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在人工智能等创新产业带动下实现加快发展 [4]
西安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顺利完成
西安日报· 2025-04-29 03:45
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 - 2023年末西安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47.08万个,较2018年末增长91.1% [1] - 个体经营户65.13万个,较2018年末增长22.3% [1] - 法人单位从业人员529.73万人,较2018年末增长31.5%,其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68.4% [2] - 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38.26万人,女性占比48.4% [2] 行业分布 - 法人单位前三行业:批发和零售业12.78万个(27.2%)、建筑业8.62万个(18.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17万个(15.2%) [1] - 个体经营户前三行业:批发和零售业28.59万个(43.9%)、住宿和餐饮业12.08万个(18.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31万个(9.7%) [2] - 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前三行业:建筑业96.23万人(18.2%)、制造业69.45万人(13.1%)、批发和零售业65.03万人(12.3%) [2] 高技术产业与数字经济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500个,较2018年末增长68.9%,占制造业27.4% [4] - 高技术制造业营业收入3571.60亿元,较2018年增长104.0%,占制造业35.9% [4]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45903个,营业收入6555.70亿元,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占比54.7% [6] 研发与创新 - 高技术制造业R&D经费支出116.49亿元,较2018年增长73.6%,专利申请量3502件(发明专利申请1942件) [4]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230.96亿元,较2018年增长89.2%,专利申请量10857件(发明专利申请5337件) [6] 新兴服务业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39824个,较2018年末增长155.4%,从业人员32.54万人 [3]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36144个,较2018年末增长109.8%,资产总计8919.29亿元,营业收入2080.41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