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竹叶青
icon
搜索文档
山西汾酒,股东减持
中国基金报· 2025-09-22 06:18
股东减持计划 - 华创鑫睿计划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620万股山西汾酒股份 减持比例不超过1.33% [2][4][5] - 减持原因为联和基金到期退出安排 减持时间为2025年10月21日至2026年1月20日 [5][6][7] - 此次减持后联和基金将完成清算 华润创业通过华创鑫睿继续持有公司股份且无减持计划 [5][7] 历史减持情况 - 2024年11月末华创鑫睿曾计划减持不超过630万股(0.52%)[8] - 2024年12月23日至2025年2月19日期间实际减持630万股 减持价格区间180-183.33元/股 套现11.40亿元 [8] - 减持后持股比例从11.02%降至10.50% [8] 公司股权结构 - 华创鑫睿目前持有1.28亿股山西汾酒 占总股本10.50% 为持股5%以上股东 [5] - 华润创业持有华创鑫睿87.36%股份 联和基金持有12.64%股份 [5] 股价与市值表现 - 年初至今股价上涨12.40% 最新报收200元/股 总市值2440亿元 [3][11] - 2025年3月曾触及224.24元/股高位 6月跌至165元/股以下 近期出现明显反弹 [1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60.11亿元 同比增长12.79% 归母净利润122.43亿元 同比增长17.29% [1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9.64亿元 同比增长5.35% 归母净利润85.05亿元 同比增长1.13% [11] 战略合作历程 - 2018年华润通过华创鑫睿以51.6亿元受让11.45%股权 成为第二大股东 [10] - 华润向汾酒注入消费品行业经验 派驻董事高管并引入现代化管理方法 [10] - 2019年玻汾导入雪花啤酒渠道 2020年青花30进入华润Ole超市系统 [10] - 2024年5月签署深化战略协议 2025年5月明确在营销、科研、投资领域加强合作 [10] 业务发展成果 - 汾酒是清香型白酒典型代表 拥有汾、竹叶青、杏花村三大中国驰名商标 [10] - 省外营收从2018年40.21亿元增长至2021年117.38亿元 [10]
山西汾酒,突遭减持
中国基金报· 2025-09-21 13:59
股东减持计划 - 华创鑫睿计划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620万股山西汾酒股份 减持比例不超过1.33% [2][3] - 拟减持股份数量为16,200,599股 减持期间为2025年10月21日至2026年1月20日 [4] - 减持原因为联和基金到期退出安排 减持完成后该基金将进行清算 [3][4] 股东持股结构 - 华创鑫睿目前持有1.28亿股山西汾酒 占总股本比例10.50% 为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 [3] - 华润创业持有华创鑫睿87.36%股份 联和基金持有12.64%股份 [3] - 此次减持仅为联和基金退出 华润创业表示将继续持有股份且无减持计划 [4] 历史减持情况 - 2024年11月华创鑫睿曾计划减持不超过630万股(0.52%) [5] - 2024年12月23日至2025年2月19日期间实际减持630万股 减持价格区间180.00-183.33元/股 [5] - 通过该次减持套现11.40亿元 持股比例从11.02%降至10.50% [5] 公司基本面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60.11亿元 同比增长12.79% 归母净利润122.43亿元 同比增长17.29% [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9.64亿元 同比增长5.35% 归母净利润85.05亿元 同比增长1.13% [7] - 公司是白酒行业唯一拥有汾、竹叶青、杏花村三大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 [5] 股价表现 - 年初至今股价涨幅12.40% 最新股价200元/股 总市值2440亿元 [2][7] - 今年3月曾涨至224.24元/股高位 6月跌至165元/股以下 近期反弹明显 [7] 华润与公司合作 - 华润2018年通过华创鑫睿以51.6亿元受让山西汾酒11.45%股权 成为第二大股东 [5] - 双方在渠道整合方面深度合作 玻汾导入雪花啤酒渠道 青花30进入华润Ole超市系统 [5] - 2024年5月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2025年5月明确将在营销、科研、投资等领域加强合作 [6]
山西汾酒(600809):降速纾压,经营良性
华创证券· 2025-08-29 06:15
投资评级 - 山西汾酒投资评级为"强推"(维持),目标价285元 [2][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39.6亿元,同比增长5.4%,归母净利润85.1亿元,同比增长1.1% [2] - 单Q2营收74.4亿元,同比增长0.4%,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下降13.5% [2] - 公司经营质量保持相对优势,若需求好转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汾酒产品同比增长5.8%,青花20+25预计增长个位数,青30受需求冲击下滑较多,青26贡献增量,老白汾招商铺货进展较好,玻汾预计增长10%以上,竹叶青、杏花村等其他酒类同比下滑10.6% [6] - 分区域看,省内上半年同比增长4.0%,单Q2同比下降5.29%,省外上半年同比增长6.2%,单Q2同比增长4.0% [6] - 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净利率同比下降1.47个百分点,单Q2毛利率71.9%,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6] - Q2末合同负债59.8亿元,环比Q1末增加1.6亿元 [2] 经营策略 - 公司主动优化渠道结构,Q2经销商数量环比Q1末减少467家,其中省内减少54家,省外减少413家 [6] - 公司未大幅向市场压库存,价盘体系保持较好,渠道利润具备保障 [6] - 产品结构灵活调整,6月控量老白汾,适当放量玻汾和青花 [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9.62元、9.37元、10.28元(原预测值为10.79元、11.83元、13.20元) [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63.75亿元、364.70亿元、385.1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0.3%、5.6%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34亿元、114.34亿元、125.4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2%、-2.6%、9.7% [2]
汾酒上半年稳住前三 省外市场保持更快增长|酒业财报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1:5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9.64亿元 同比增长5.35% [2] - 实现归母净利润85.05亿元 同比增长1.13% [2] - 第二季度营收74.41亿元 同比增长0.45% [3]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8.57亿元 出现两位数下降 [3] 区域市场表现 - 省外收入超过151亿元 同比增长6.15% [3] - 省内收入同比增长4.04% [3] - 省外收入占比超过六成 [3] - 省外经销商总数超过3200家 [7] - 长三角、珠三角等潜力区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7] 产品战略 - 汾酒产品收入同比增长5.75% [7] - 实施"玻汾控量、老白汾上量、青花20放量、青花26及以上增量"策略 [7] - 青花汾酒30·复兴版推出新版 定位千元价格带 [7] 公司发展 - 营收体量稳定在白酒行业前三 [3] - 2025年进入复兴纲领第二阶段 [3] - 合同负债余额59.83亿元 创同期新高 [7]
汾酒上半年稳住前三,省外市场保持更快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1:4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9.64亿元 同比增长5.35% [1] - 实现归母净利润85.05亿元 同比增长1.13% [1] - 第二季度营收74.41亿元 同比微增0.45%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8.57亿元 出现两位数下降 [1] 区域市场表现 - 省外市场收入151.43亿元 同比增长6.15% [1][3] - 省内市场收入87.32亿元 同比增长4.04% [1][3] - 省外收入占比超六成 达到总收入63.4% [1][3] - 省外经销商总数超过3200家 [4] 产品战略与表现 - 主力汾酒产品收入同比增长5.75% [4] - 实施"玻汾控量、老白汾上量、青花20放量、青花26及以上增量"策略 [4] - 青花汾酒30复兴版推出新版 定位千元价格带 [4] - 竹叶青等产品收入有所下行 [4] 战略规划与储备 - 2025年进入复兴纲领第二阶段 目标扎根中国酒业第一方阵 [1] - 全面推进全国化2.0战略 深耕长三角、珠三角等潜力区域 [4] - 合同负债余额59.83亿元 创同期新高 [4] - 公司进一步巩固白酒行业前三地位 [1]
汾酒上半年稳住前三,省外市场保持更快增长|酒业财报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1:4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9.64亿元 同比增长5.35% 归母净利润85.05亿元 同比增长1.13% [1] - 第二季度营收74.41亿元 同比增长0.45% 归母净利润18.57亿元 出现两位数下降 [1] - 合同负债余额59.83亿元 创同期新高 [5] 区域市场表现 - 省外收入151.43亿元 同比增长6.15% 增速高于省内市场(增长4.04%) [1][3] - 省外收入占比超六成 经销商总数超过3200家 [1][3] - 长三角、珠三角等潜力区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3] 产品战略 - 汾酒产品收入同比增长5.75% 竹叶青等产品有所下行 [4] - 实施"玻汾控量、老白汾上量、青花20放量、青花26及以上增量"策略推动价格带上移 [4] - 7月末推出升级版青花汾酒30·复兴版 定位千元价格带 [4] 行业地位与发展规划 - 营收体量稳居白酒行业前三 巩固相对优势 [1] - 2025年进入复兴纲领第二阶段 目标扎根中国酒业第一方阵并打造全球影响力品牌 [1]
跨越五千里山河,汾酒以品质之约铸就清香新史诗
经济观察网· 2025-08-08 14:35
行业趋势 - 清香型白酒品类正向20%市场份额目标进发,品质成为市场竞争关键因素 [2] - 白酒行业进入"长期不缺酒,长期缺好酒"的时代,品质驱动转型趋势明显 [12][15] - 行业竞争规则或将重塑,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驱动"发展模式 [11] 公司战略 - 汾酒实施"品质驱动增长"战略,通过原粮自控、工艺创新、全链标准构建底层逻辑 [2] - 在全国布局140万亩原粮基地,覆盖北纬36°-45°黄金种植带,采用"土地备案+五统一"管理模式 [8][9] - 建立"企业+科研机构+产区"种源创新模式,实现从种子到酒曲的全链条品质闭环 [6][7] 技术创新 - 在新疆奇台推出定制化"汾酒大麦1号"品种,亩产提升15%,糖化效率提高20% [6] - 该品种具备抗逆性强、酿造适配性优、风味物质匹配清香型需求三大优势 [6] - 通过定向育种将科研资源与产业需求结合,实现种源标准化建设 [7] 产品布局 - 拥有"汾""竹叶青""杏花村"三大品牌及玻汾、老白汾、青花20、青花30四大单品 [12] - 青花30·复兴版和青花40作为高端标杆产品,带动品牌价值提升 [15]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实施针对不同消费人群的精准策略 [12] 发展前景 - 公司营收实现"三级跳"重回行业前三甲,即将进入稳健增长第二阶段 [11][15] - 方正证券预测25-26年为调整期,27-30年将全面提升产品价格释放增长潜力 [15] - 作为清香品类龙头,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引领行业高质量复兴 [15] 品质体系 - 构建"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管控体系,执行严于国际标准的内控标准 [13] - 传承非遗酿造工艺,结合智能科技创新与绿色低碳发展 [13] - 通过140万亩原粮基地建设实现"最干净、最纯正、最健康、最文化"的产品目标 [9][13]
毕业后家庭游选四川!四川六天五晚旅游攻略+六日游费用,四川必去景点全打卡,暑假避暑超合适
搜狐财经· 2025-08-03 16:36
旅游行程规划 - 六天五晚四川家庭游行程安排,涵盖成都、都江堰、乐山、峨眉山和蜀南竹海等多个景点 [1][3][4][5][7][9][10][12] - 第一天抵达成都后游览宽窄巷子、锦里,体验当地茶文化和川剧变脸表演 [1][3] - 第二天参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都江堰水利工程,感受自然与古代智慧 [4] - 第三天前往乐山观赏71米高的乐山大佛,体验佛教文化和川剧表演 [5] - 第四天登峨眉山金顶,参观华藏寺,欣赏云海和佛光奇观 [7][8] - 第五天游览蜀南竹海120平方公里的竹林,体验竹筏漂流和全竹宴 [9] - 第六天参观金沙遗址博物馆和杜甫草堂,深入了解古蜀文化和诗歌历史 [10][12] 旅游消费 - 人均花费约900元,性价比极高 [12] - 体验项目包括茶馆文化、川剧表演、竹筏漂流和温泉酒店等 [1][3][5][7][8][9][12] - 餐饮体验涵盖龙抄手、冷水鱼火锅、跷脚牛肉、甜皮鸭和全竹宴等当地特色美食 [3][4][5][9] 导游服务 - 当地导游霞霞提供接机、行程安排和餐饮推荐等服务,联系电话13032893006 [1][12] - 导游提醒游客参观熊猫基地的最佳时间为上午,以及峨眉山藏酋猴的注意事项 [4][7] 景点特色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展示熊猫生活习性和保护知识 [4] - 都江堰水利工程展示古代水利智慧,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4] - 乐山大佛高71米,历经90年建成,是世界文化遗产 [5] - 峨眉山金顶的十方普贤菩萨像和云海景观令人震撼 [7] - 蜀南竹海是中国最大原始绿竹区,面积达120平方公里 [9] - 金沙遗址博物馆展示太阳神鸟金饰等古蜀国文物 [10]
千年茶韵遇上现代“链金术” ——建行乐山分行助力川茶“点绿成金”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1 09:10
乐山市茶产业概况 - 乐山市是四川千亿茶产业核心腹地,"峨眉山茶"产值超过150亿元,涉及15万茶农生计 [1] - 已建成两大产业带:峨眉-夹江50万亩高质高效茶叶产业带、犍为-沐川-马边80万亩绿色生态茶叶产业带 [1] - 产业链覆盖种植、加工、贸易等环节,培育出"竹叶青""峨眉雪芽"等全国知名品牌 [1] 建设银行创新融资模式 - 推出"产业客群善营贷",采用纯信用方式,无需抵押物,以经营流水佐证收入能力即可申请 [2] - 方案覆盖种植、加工、销售全环节,利率优惠且随借随还,已服务300户小微企业和个体茶农 [2][9] - 针对现金交易群体推出"建档立卡贷",通过实地采集茶园面积、产量等数据建立数字信用凭证,典型案例包括犍为茶农老李获批20万元贷款 [6] 龙头企业带动效应 - 竹叶青茶业作为核心引擎,拥有国际领先生产线和"论道"等高端品牌 [7] - 470亩论道·竹叶青茶产业园项目启动,将整合研发检测、物流销售、文化体验等功能 [7] - 建行为其提供网络供应链"e信通"服务,供应商凭付款承诺可实现线上快速融资 [7] 全产业链金融支持成效 - 种植端:信贷资金用于引进良种茶苗、现代化设备,提升产量和品质 [9] - 加工端:支持工厂技改升级,应用先进制茶设备提高附加值 [9] - 销售端:为贸易企业提供结算融资服务,累计投放普惠贷款超2亿元 [9] - 配套活动包括"最美推介官"评选、茶产业微课堂等文化赋能举措 [9]
市场规模剑指2000亿 酒企抢滩“健康+微醺”新蓝海
搜狐财经· 2025-06-25 14:40
行业趋势 - 露酒市场正从传统保健消费向年轻化、多元化、个性化、国际化发展 目前涉企超过5000家 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 [1] - 露酒兼具低度化与养生属性 契合年轻消费群体及银发一族健康需求 未来将成为酒类市场新的增长引擎 [1] - 中国酒业协会预测 到2025年露酒行业产量将达380万千升 比"十三五"末增长171% 年均递增22% 销售收入将达650亿元 同比增长153% 年均递增20% [5] 公司布局 - 五粮液子公司推出"五粮本草"人参露酒 已完成线上布局 未来将重点拓展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线下市场 [3] - 泸州老窖推出茗酿、绿豆大曲、滋补大曲等露酒产品 主打茶酒融合与低醉体验 [3] - 汾酒依托"竹叶青"品牌 以"草本+轻奢"布局露酒赛道 [3] 市场潜力 - 露酒已成为继白酒、啤酒之后"第三大酒种" 近年来增速达30% 市场销售潜力巨大 [4] - 年轻人酒饮市场规模达4000亿元 潜在年轻酒饮人群高达4.9亿 [5] - 小红书平台"露酒"话题浏览量达54.7万次 消费者开发出多种混饮方式 掀起"养生+微醺"浪潮 [6] 发展挑战 - 露酒行业存在品类认知模糊、消费者认知度低等问题 多数消费者不清楚露酒定义 [8] - 消费者对露酒的认知存在误区 常将其与药酒、保健酒混淆 [8] - 露酒标准体系需要做到清晰化、系统化、科普化 以提升消费者认知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