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岛免税购物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锚定封关,海关如何助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11:35
(活力中国调研行)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锚定封关,海关如何助力? 中新网海口9月22日电 (记者 贾靖峰 张茜翼)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将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而 封关,就是指将海南岛全岛建成一个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 由"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 围绕这一制度安排,海关如何平稳有序推进封关运作,助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聚焦开放政策落地见效 在"活力中国调研行"海南主题采访活动介绍会上,海口海关副关长田涛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海南自 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2020年6月发布以来,海口海关持续优化监管服务,全力推动海南自贸港政策 制度落地见效,助力海南打造成为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聚焦政策落地,海口海关稳步推动原辅料、自用生产设备、营运用交通工具及游艇3项零关税政策逐步 扩容,实现"海、陆、空"全覆盖,"零关税"货物累计进口货值255亿元,减免税款49亿元,享惠企业558 家,大大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按照"三不限"原则,海口海关将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扩大至全岛实施,备案企业达129家,实际开展业 务企业51家,累计内销货值109亿元,免征 ...
拟实施更大范围旅游免签入境政策 海南自贸港多举措支持旅游新业态发展
央视网· 2025-09-06 04:01
旅游免签政策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实施更大范围旅游免签入境政策 允许经国务院特别批准国家的公民免签入境旅游[1] - 符合条件外国人可从实施过境免签政策的城市口岸免签入境海南旅游[1] - 与中国建交国家公民经港澳合法旅行社组团可从海南口岸免签入境旅游[1] - 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从海南邮轮口岸入境可免办签证[1] 离岛免税政策 - 海南将实施更开放便利的离岛免税购物政策 推动增加免税商品品类和提升购物额度[4] - 鼓励离岛免税经营主体建设现代化购物设施 引进国际高端品牌并丰富商品种类[4] - 支持离岛免税与旅游业态融合发展 延伸产业链提升综合效益与消费体验[4]
海南自贸港拟实施更大范围旅游免签入境政策
证券日报· 2025-09-06 00:56
核心观点 - 海南自由贸易港通过扩大免签入境政策和促进离岛免税消费 推动旅游业开放与国际化 加速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1][2][3] 旅游政策开放 - 实施更大范围旅游免签入境政策 经特别批准国家的公民可从海南自由贸易港口岸免签入境旅游 [1] - 符合条件的外国人可从实施过境免签政策的城市口岸免办签证入境旅游 [1] 离岛免税消费表现 - 今年暑期(7月1日至8月31日)海南12家离岛免税经营主体销售总额达36.7亿元 [1] - 销售件数379.6万件 消费人数66.7万人次 [1] 产业融合发展 - 鼓励离岛免税经营主体与旅游业态融合发展 延伸产业链 提升综合效益与体验价值 [2] - 着力打造免税购物、国际医疗等核心品牌 构建多样化旅游消费品牌与产品体系 [2] 国际化升级效应 - 免签政策将催化本地服务标准与国际接轨 酒店旅行社需强化多语种服务 景区需优化支付导览设施 [3] - 国际游客增长将吸引外资涌入旅游相关领域 形成"客流引投资、投资促产业"良性循环 [3] - 推动海南由单一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为全球旅游消费资源配置枢纽 [3] 政策创新支持 - 入境旅游便利度持续提升 通过政策与内容双轮驱动 推出深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与活动 [2] - 众多利好政策汇聚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提供重要基础 创新是其最根本特征 [2]
海南自贸港拟实施更大范围旅游免签入境政策 旅游产业链向高端化、精细化升级
证券日报· 2025-09-05 16:07
政策与市场动态 - 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更大范围旅游免签入境政策 允许特定国家公民免签入境旅游 [1] - 鼓励离岛免税经营主体与旅游业态融合发展以延伸产业链并提升综合效益与体验价值 [2] - 暑期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金额达36.7亿元 销售件数379.6万件 消费人数66.7万人次 [1] 行业影响与升级 - 免签政策将催化本地旅游服务标准与国际接轨 推动酒店、旅行社、景区设施升级 [3] - 国际游客增长吸引外资涌入旅游相关领域 形成客流引投资与投资促产业的良性循环 [3] - 政策推动海南由单一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为全球旅游消费资源配置枢纽 [3] 战略定位与发展 - 海南对标国际打造免税购物和国际医疗等核心品牌 构建多样化旅游消费体系 [2] - 创新被视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最根本特征 利好政策为建设提供重要基础 [2] - 政策与内容双轮驱动扩大入境游客体验场景与消费选择 [2]
旅游开放再升级!海南放大招
证券时报· 2025-09-05 10:14
海南自贸港旅游条例草案核心内容 促进旅游业融合发展 - 县级以上政府需制定旅游业发展政策 建立旅游融合机制 推动与农业、商业、海洋渔业、航天、科技、医疗健康、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 [3] - 鼓励发展体育旅游 引进培育马拉松、自行车、高尔夫、沙滩排球、帆船、冲浪等赛事 加快建设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 [3] - 实施旅游精品战略 推动海洋、低空、森林、医疗康养、研学、自驾、免税购物、邮轮游艇等新业态发展 [3] - 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 扶持特色旅游企业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业 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4] - 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旅游信贷产品 加大信贷支持 鼓励保险机构创新旅游保险产品和服务 [4] 助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 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导游在海南执业 外国投资者可设立演出经纪机构及中方控股的外商投资文艺表演团体 [6] - 推动外商投资旅游业在准入资格、投资占比、经营范围与国内主体一致 [7] - 允许海南注册的中外合资旅行社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业务 [7] - 支持国际大型旅游开发运营主体以独资、联合经营、设立分支机构、并购重组等方式落户海南 [7] - 实施更开放便利的离岛免税政策 增加免税商品品类 提升免税购物额度 创新监管模式 便利提货方式 [7] - 鼓励离岛免税经营主体建设现代化购物设施 引进国际高端品牌 丰富商品种类 提升服务质量 [7] 规范旅游经营行为 - 禁止旅游经营者作虚假宣传 禁止在约定价格外收费 禁止组织游客前往未开放区域 [8] - 禁止旅行社以低于成本价格揽客 禁止安排游客至不合格购物场所 禁止强迫购物或付费项目 [8] - 明确邮轮旅游业务经营者和码头经营者要求 完善旅游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8] - 对旅行社低价揽客、强迫消费及不文明旅游行为设定法律责任 [9]
事关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旅游免签入境,海南自贸港旅游征求意见
中国证券报· 2025-09-05 04:57
海南自由贸易港旅游条例草案核心政策 - 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 推动增加免税商品品类 提升免税购物额度 创新监管模式 便利提货方式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免税购物目的地 [4] - 鼓励离岛免税经营主体建设现代化购物设施 引进国际高端品牌 丰富商品种类 提升服务质量 营造国际化高品质消费环境 [4] - 鼓励离岛免税经营主体与旅游业态融合发展 延伸产业链 提升离岛免税购物综合效益与体验价值 [4] 旅游免签入境政策 - 经国务院特别批准国家的公民可免办签证从海南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口岸入境旅游 [5] - 符合条件外国人可免办签证从实施过境免签政策的城市口岸入境旅游 [5] - 与中国建交国家公民经港澳合法旅行社组团从海南口岸入境可免签旅游 [5] - 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从海南邮轮口岸入境可免办签证 [5] 产业融合发展措施 - 深化文化 旅游 体育 康养等产业融合 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6] - 鼓励发展海洋旅游 提升滨海度假 出海观光 海上运动品质 支持休闲渔业新业态 [6] - 支持建设集观光休闲度假和邮轮游艇游船停靠功能于一体的海洋旅游综合体 [4][6] - 探索深海观光旅游试点 支持邮轮游船在深海指定海域开展旅游活动 [6] 专项旅游产品开发 - 鼓励发展森林旅游 开发森林观光 户外探险 自然科普 野生动植物观赏 养生度假等生态旅游产品 [7] - 鼓励发展康养旅游 利用气候生态优势和温泉森林及黎苗医药资源开发医疗康养 气候康养 温泉康养产品 [7] - 鼓励高端医疗机构 康养机构落户海南 开发健康管理 康复疗养 医学美容等特色产品 [4][7] - 鼓励发展研学旅游 建设研学旅游基地 合作开发研学课程和路线 [7] 体育与自驾旅游促进 - 鼓励发展体育旅游 引进培育马拉松 自行车 高尔夫 帆船等赛事 加快建设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 [7] - 提升国家体育南方训练基地硬件设施与服务 鼓励开展教学观摩体验度假等体育旅游产品 [7] - 鼓励发展自驾车房车露营旅游 开发精品线路 科学布局房车露营基地 完善配套设施 [8] - 完善交通标识 观景台 旅游驿站 充换电站 安全防护等自驾车房车露营服务保障体系 [8]
中国中免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两成 离岛免税购物人数下降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3:0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1.51亿元,同比下降9.9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99亿元,同比减少20.81%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5.95亿元,同比下滑19.84%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0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9.50%,主要因销售收款减少所致 [1] 海南离岛免税市场 - 上半年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67.6亿元,同比下降9.2% [1] - 免税购物人数248.2万人次,同比下降26.2% [1] - 人均免税购物金额约6754元,同比上升23.0% [1] - 海南离岛旅客量同比下降1.6% [1] 业务发展策略 - 三亚国际免税城挂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新引进超60个品牌,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近1个百分点 [2] - 中标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出境免税店及磨憨、勐康等多家口岸免税店经营权 [2] - 青岛、厦门等市内店焕新开业并探索"免税+有税"融合模式 [2] - 首次进入越南市场,河内内排、富国国际机场免税店开业 [2] - 与同仁堂、华熙生物、巨子生物等国潮品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国潮精品进驻越南、柬埔寨、日本等海外渠道 [2] 渠道收入构成 - 线下整体收入197.03亿元,仍受客流波动影响 [2] - 线上渠道收入78.28亿元,占比28.5% [2] 成本与费用 - 销售费用为42.62亿元,同比下降8.11% [3] - 租赁费达21.79亿元,占销售费用比重超51% [3] - 上半年汇兑损失达1.94亿元,而去年同期为8088.93万元,主要因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导致成本上升 [3]
海口:“文体旅商展”联动释放消费新活力
新华网· 2025-08-12 05:58
核心观点 - 海口市通过文体旅商展联动策略释放消费新活力 打造时尚消费目的地[1][2][3] 演艺旅游业态 - 2023年以来举办湖南卫视跨年晚会 周杰伦 张韶涵等大型演唱会及国际音乐会[2] - 周杰伦演唱会四天吸引超15万人次游客 实现旅游收入9.76亿元[2] - 2025年规划举办刀郎巡回演唱会 百老汇原版音乐剧《芝加哥》等高端演艺活动[1] - 推行演艺门票与商圈消费联动机制 凭票享受免税店/夜市/景区折扣优惠[2] 体育旅游布局 - 依托170公里海岸线资源 成为中国首批帆船城市及赛事聚集地[3] - 重点发展帆船帆板 沙滩运动 足球等特色体育项目[3] - 计划引进高水平体育赛事展现"活力之城"魅力[3] 会展产业建设 - 2024年举办规模以上展会450场 会展业综合收入突破百亿元[3] - 通过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提升办展能力[3] - 推动会展与消费深度融合 打造会展旅游目的地[3] 免税政策创新 - 实施离岛免税即购即提 担保即提新方式[3] - 允许游客在免税店购买后直接提货 优化消费体验[3]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5年 有关方面围绕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出台了哪些政策举措?
海南日报· 2025-08-09 00:02
政策框架体系 - 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初步建立 核心特点概括为"4321"框架 [2] - 分步骤分阶段建立政策制度体系 突出制度集成创新和重点领域改革 [2] 要素流动便利化 - 85个国家人员可免签入境海南 [3] - "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国际航行船舶总吨位跃居全国第二 [3] - 资金通过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与境外账户实现自由便利划转 [3] - 数据出境实施负面清单管理 [3] 贸易投资开放 - 实施进口原辅料 交通工具及游艇 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 [4] - 出台全国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4] - 推出22项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 [4] -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开放程度达全国最高水平 [4] 税收优惠政策 - 实施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双15%"优惠税率 [5] - 累计减免企业所得税超过310亿元 [5] - 累计减免个人所得税超过170亿元 [5] - 离岛免税购物额度提高至每人每年10万元 [5]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岛 [5] 法治保障体系 - 颁布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作为专门法律基础 [6] - 出台40余项配套法规保障制度实施 [6] - 通过法律形式明确自贸港各项制度安排 [6]
海南自贸港为何不会取代香港、上海、广深?
经济观察报· 2025-07-29 11:12
海南自贸港战略定位 - 海南自贸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标志着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的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2] - 海南自贸港是"自贸区体系的升级版和最高形态" 其开放力度直指香港、迪拜和新加坡等国际一流自由港 [4] - 海南享有的特殊政策其他省份自贸区无法效仿 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4] 海南区位优势 - 背靠广东省及港澳地区 面向东盟 坐拥中国与东盟两大市场 覆盖21亿人口 [4] - 到越南河内航程比到广州更短 到新加坡比北京近约430公里 [4] - 岛屿特性为保税政策和海关监管提供天然物理隔离条件 [5] 产业发展现状 - 成功构建四大支柱产业体系: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占比五年提升13.7个百分点 贡献全省67%GDP [8] - 南繁种业产值突破180亿元 海洋产业年均增长13.9% 离岛免税购物占全球市场份额8% [8] - 博鳌成为全球一流康养先行区 三亚转型为深海科技与国家级种业基地 [8] - 洋浦开发区港口吞吐量增速领跑全国 注册船舶吨位跃居全国第二 [9] 对外开放成效 - 近五年累计利用外资97.8亿美元 年均增速达97% [11] - 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 年均增长43.7% [11] - 境外游客数量增加一倍 [11] 区域协同效应 - 与香港、上海、广深形成协同效应 香港保持高端服务业优势 广东辐射俄罗斯和非洲 深圳与儋州合作项目成为典范 [13] - 琼粤港提出"黄金三角"合作框架:海南政策、广东产业、香港服务 [13] - 与广东湛江重点发展旅游协同、仓储物流 可在湛江设立大型"海外仓" [13] - 与广西北部湾加强航运合作 构建北部湾城市群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