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碲化镉发电玻璃
icon
搜索文档
行业周报:政策驱动力度持续,积极布局建材机会-20250921
开源证券· 2025-09-21 12:41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好房子"成为建材行业核心赛道,高性能新材料推动节能、创能、功能、智能四大材料体系升级 [3] - 2022年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6.8万亿元,2025年有望达10万亿元,AI+低碳智造重塑研发范式,水泥、玻璃、陶瓷等30个子行业向高附加值跃迁 [3] - 供需共振、技术迭代、政策加码三力叠加,建材板块配置价值持续提升 [3] - 消费建材板块推荐三棵树、东方雨虹、伟星新材、坚朗五金,受益标的包括北新建材 [3] - 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要求到2025年底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30%,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2020年降低3.7% [3] - 水泥板块受益标的包括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上峰水泥 [3] - "对等关税"有望利好在海外有生产基地的玻纤龙头择时提价,巩固盈利优势 [3] - 玻纤板块推荐中国巨石,受益标的包括中材科技、长海股份、国际复材 [3] - "一致性评价+集采"政策促进中硼硅药用玻璃渗透率提升,药用玻璃板块推荐力诺药包、山东药玻 [3] 市场行情表现 - 本周(2025年9月15日至9月19日)建筑材料指数上涨0.43%,跑赢沪深300指数0.88个百分点 [4][13] - 近三个月建筑材料指数上涨19.82%,跑赢沪深300指数5.64个百分点 [4][13] - 近一年建筑材料指数上涨43.00%,跑赢沪深300指数8.69个百分点 [4][13] - 细分板块涨多跌少,耐火材料涨幅最大(+6.47%),改性塑料(+4.97%)、玻纤制造(+1.02%)、管材(+0.71%)上涨,水泥制造(-0.88%)、碳纤维(-1.28%)、玻璃制造(-1.88%)下跌 [18] - 个股涨幅前五:公元股份(+23.49%)、北京利尔(+14.02%)、金发科技(+13.22%)、瑞泰科技(+10.91%)、中材科技(+5.97%) [19] - 个股跌幅前五:国立科技(-8.53%)、亚泰集团(-6.28%)、江苏博云(-5.93%)、正威新材(-4.83%)、金晶科技(-4.58%) [19] - 建材板块市盈率PE为29.50倍,位列A股全行业倒数第15位;市净率PB为1.34倍,位列倒数第9位 [21][28] 水泥板块数据 - 全国P.O42.5散装水泥平均价279.00元/吨,环比上涨1.44% [6][24] - 水泥-煤炭价差186.05元/吨,环比上涨0.74% [6] - 全国熟料库容比65.11%,环比上升2.52个百分点 [6][24] - 区域价格分化:东北持平、华北下跌1.01%、华东上涨2.04%、华南上涨1.72%、华中下跌0.14%、西南上涨9.78%、西北下跌0.86% [24] - 上海港动力煤到港价(5500卡)715元/吨,环比上涨2.88% [58] 玻璃板块数据 - 全国浮法玻璃现货均价1208.98元/吨,环比上涨6.65元/吨(涨幅0.55%) [6][76] - 光伏玻璃均价125.00元/重量箱,环比持平 [6][80] - 浮法玻璃期货结算价1212元/吨,环比上涨37.00元/吨(涨幅3.15%) [76] - 全国浮法玻璃库存5471万重量箱,环比减少29万重量箱(降幅0.53%) [78] - 重点八省库存4342万重量箱,环比减少13万重量箱(降幅0.30%) [78] - 浮法玻璃价差环比下跌:石油焦价差12.70元/重量箱(跌幅2.51%)、重油价差8.79元/重量箱(跌幅1.36%)、天然气价差11.36元/重量箱(跌幅0.74%) [6][98] - 光伏玻璃-纯碱-天然气价差74.32元/重量箱,环比下跌0.10元/重量箱(跌幅0.13%) [6][105] 玻璃纤维板块数据 - 无碱2400tex直接纱报价3400-4000元/吨,SMC纱4400-5000元/吨,喷射纱5400-6500元/吨,毡用合股纱4400-5300元/吨,板材纱4600-5300元/吨,热塑直接纱4100-4400元/吨 [6][114] - 电子纱G75报价8300-9200元/吨,电子布报价3.6-4.2元/米,环比持平 [115] 消费建材板块数据 - 原油价格67.15美元/桶,周环比下跌0.83%,较年初下跌12.49%,同比下跌10.59% [6][128] - 沥青价格4570元/吨,周环比持平,较年初上涨2.93%,同比上涨4.58% [6][128] - 丙烯酸价格6500元/吨,周环比下跌1.14%,较年初下跌16.67%,同比上涨0.78% [6][128] - 钛白粉价格13000元/吨,周环比下跌0.38%,较年初下跌9.09%,同比下跌14.19% [6][128]
“好材料”重塑家居生活体验
科技日报· 2025-08-08 09:13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旧房改造中的应用 - 硅藻无机干粉壁材采用纯无机材料配方 从源头杜绝甲醛等挥发性有害物质释放 其多孔结构可吸附甲醛并调节室内湿度至40%-60% [2] - 新型抗菌涂料添加银离子等成分 实现超99%抗菌率(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超99%抗病毒率(甲型流感病毒H3N2)以及超90%甲醛净化率 [3] - 发泡陶瓷材料以固体废物为原料经1200摄氏度高温烧结 具备A1级防火性能 导热系数低至0.08W/(m·K) 使冬季室内温度提升约30% [8] 智能玻璃技术革新 - 电致变色智能玻璃透光率可在2%-65%间动态调节 隔绝99%以上紫外线 智能红外调控功能减少40%以上空调能耗 [4] - 碲化镉发电玻璃通过真空高温镀膜工艺将光电材料附于玻璃表面 兼具采光与发电功能 具有更佳温度系数和弱光发电优势 [5][6] 装配式建材提升改造效率 - 鲁班万能板以石膏为基材 厚度约120毫米 隔声量达50分贝 采用工厂化生产与装配式施工实现快速焕新 [7] - 采暖板集成石墨烯面状发热材料 安装厚度不足20毫米 启动后3-5分钟即可同步升温 支持智能温控和远程控制 [7] 材料科学推动行业升级 - 环保健康壁材有效解决传统材料释放甲醛和TVOC等有害气体问题 为旧房改造提供健康屏障 [2] - 新型建筑材料通过科技赋能重塑居住体验 成为实现"好房子"品质升级的重要根基 [1]
建材业主要指标持续改善
经济日报· 2025-07-24 21:59
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 上半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生产和市场需求保持稳定,部分产品产量增速回落,产品价格低位波动,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继续改善 [1] - 行业面临外部市场需求变化和内部发展要素调整的双重挑战,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和创新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1] 水泥行业表现 - 上半年全国累计水泥产量8.15亿吨,同比下降4.3%,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5.7个百分点,产量为2010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2] - 水泥行业利润总额预计达到150亿元至16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1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3] - 利润改善主要得益于煤炭价格下降(生产成本下降20元/吨)和一季度水泥价格阶段性回升(平均成交价386元/吨,同比增长5.4%) [3] - 二季度末行业出现"量价齐跌"现象,上半年积累的盈利优势被快速削弱,下半年盈利压力依然巨大 [4] 创新产品发展 - 墙体材料、轻质建材、石灰石膏等6个行业产品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隔热保温材料、复合材料等行业创新 [5] - 碲化镉发电玻璃生产线形成更大产能,具有单位面积发电量高、弱光环境下性能好、安全性高等优势 [5] - 行业研发透光发电玻璃和光伏瓦等创新产品,推动建筑领域绿色可持续发展 [6] 绿色转型进展 - 1-5月份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等产品产量同比增长超过10%,矿物纤维和复合材料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5.0% [7] - 北新建材利用脱硫石膏生产石膏板,2024年共消纳工业副产石膏1523.78万吨 [7] - 中国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成为全球玻纤行业首个零碳基地,绿色电力使用比例达100%,预计全年风力发电量超6亿千瓦时,碳减排量超40万吨 [8]
碲化镉玻璃:给房子穿上发电“外衣”
科技日报· 2025-07-20 23:35
产品技术 - 碲化镉发电玻璃在1.92平方米面积上可发电,室内光照条件下即可工作,室外效率更高[1] - 产品透光率可定制,最高透光率版本接近普通玻璃,适用于幕墙、屋顶、阳光房等场景[1] - 碲化镉膜层厚度仅3微米(头发丝直径1/25),需均匀镀在1.92平方米玻璃上,工艺复杂[2] - 自主研发生产装备使产品良品率超97%,膜层均匀性和转换效率达国际先进水平[2] 研发突破 - 攻克半导体材料掺杂、膜面晶体生长、激光处理等关键技术难题[2] - 推出轻质组件、海上光伏组件、双面发电玻璃等5大系列新产品[3] - 当前目标是将生产线产品转换效率提升至18%[3] 应用场景 - 产品兼具建材属性(防火/保温)与光伏特性(高转化效率/低衰减),适合建筑光伏一体化[2] - 已应用于湖北联投总部大楼幕墙,实现发电与遮阳功能结合[3] - 设计单位越来越多将发电玻璃纳入建筑设计方案[3] 行业定位 - 在光伏行业"内卷"背景下,通过"技术+场景"创新开辟差异化路径[1][3] - 与传统晶硅光伏形成场景互补,重点突破建筑一体化细分市场[3]
亩均产值破千万!成都这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市场覆盖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
搜狐财经· 2025-07-08 07:02
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 双流区光电产业集群入选2025年度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是双流首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1] - 集群聚集120多家企业和18个科研平台,2024年总产值近230亿元,推动四川成都双流经开区实现亩均产值1060万元 [1][12] - 集群占地面积约55平方公里,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四川省级开发区第一位 [12] 代表企业及技术优势 - 成都中建材投产世界第一条大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生产线,填补我国技术空白,获得50项专利(41项为自主发明专利) [3][5] - 成都中建材碲化镉发电玻璃膜层总厚度仅3微米(头发丝直径的二十分之一),应用于北京冬奥会等重大项目并出口多国 [3][5] - 华体科技布局新能源业务,提供"光储超充"一体化解决方案,计划年内实现1万套充电终端产能目标 [7][8][11] 科研与创新成果 - 集群以中国科学院光电所为牵引,聚集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共建18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 [12] - 年均新增光电产业相关发明专利授权300余项,近三年研发投入均在1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 [12] - 承担33个市级以上财政支持项目,包括1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12] 产业链拓展与未来规划 - 2024年落地空港聚光光电产业园,已签约企业9家,完善产业链 [5] - 集群拓展至人工智能GPU算力中心高速数据传输、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等高端应用领域,市场覆盖全球60余国 [13] - 目标2027年产值突破300亿元,新增优质中小企业7家、发明专利150项,工业互联网覆盖率达25% [13]
三重引擎驱动 中国材料出海跑出加速度
证券时报· 2025-07-07 17:57
技术突破与全球市场开拓 - 中国材料企业实现从技术追随到全球引领的跨越,在光伏面板、稀土永磁等领域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技术突破,新型发电材料、高性能玻璃纤维等前沿方向涌现引领性企业和颠覆性成果 [2] - 中材电瓷的电瓷绝缘子突破美关税壁垒,产品出口欧美市场未受显著影响,美国客户主动承担关税成本,公司成为西门子能源、ABB等国际巨头的重要供应商,110kV及以上棒型支柱绝缘子全球市场份额约10% [2] - 巨石集团淮安生产的电子级玻纤为全球5G设备提供关键基础材料,中国材料从"可用"向"不可替代"升级 [3] 绿色转型与零碳生产 - 中国巨石在江苏淮安打造全球首个玻纤零碳智能制造基地,通过自建风电场实现微循环绿色生产,47台风电机组年发电量超6亿度,满足15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绿电除自用外还可支持其他企业零碳生产 [4]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于2026年实施,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征收80至147欧元关税,95%在华欧盟企业计划2050年前实现去碳化,46%目标2030年前碳中和 [4][5] - 邯郸中建材碲化镉发电玻璃在津巴布韦国家级银行项目中节能效率较当地标准提高40%,产品已应用于欧洲、非洲、东南亚及中东市场,正争取沙特项目落地 [5] 场景革命与生态输出 - 中国材料企业从单一产品贸易转向系统解决方案输出,提供覆盖全周期管理的定制化服务,如中材国际依托完整产业链带动技术、标准、资本全要素出海,中国建材通过"跨境电商+海外仓+海外连锁超市"模式整合国内外资源 [6] - 出海战略需抓住碳中和转型窗口期,面向欧美市场注重碳足迹管理并与绿色认证机构数据互认,对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标准并捆绑基建项目推广,战术层面推动生产流程数字化升级,利用区块链溯源技术提升供应链透明度 [7]
绿色科技赋能材料革新 中国建材集团勾勒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中国建材集团高质量发展实践 - 媒体团走访中国建材旗下7家企业,聚焦绿色转型、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三大维度[1] - 集团以"材料创造美好世界"为使命,推动"材料制造"向"材料创造"跃升[17] 北新建材绿色建材创新 - 采用脱硫石膏作为石膏板原料,2024年消纳工业副产石膏1523万吨[2] - 开发无甲醛鲁班万能板、国潮石膏板等爆品,龙牌金刚板实现传统材料替代[3] - 采暖板实现装修采暖一体化,1-2分钟极速升温并通过APP智能控温[3] 碲化镉发电玻璃技术 - 2017年成功下线世界首块1.92平方米大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4] - 光电转换效率领先,弱光环境下仍能稳定工作[4] - 产品已出口至欧洲、非洲、中东及东南亚市场[5] 风电叶片技术突破 - 萍乡叶片生产108米风电叶片,主梁减重超10%[7] - 自动化设备提升生产效率20%以上,DR数字化检测确保质量[7] - 中材叶片连续14年国内市占率第一,近三年全球第一[8] - 萍乡叶片具备年产2.6GW能力,累计生产14.2GW(超4500套)[8] 特高压电瓷技术 - 中材电瓷棒形支柱绝缘子达国际领先水平[9] - 拥有70余项专利(含30项发明专利),产品出口欧美市场[9] - 天然气能耗降低26%,实现"零废料"生产[10] 水泥产业绿色转型 - 上高南方实现矿山资源100%综合利用[11] - 2024年碳排放量降幅达29%,氮氧化物排放将下降83%[12] - 建成200万吨骨料生产线和75万方商品混凝土生产线[12] 发泡陶瓷创新应用 - 江西中材用工业固废生产发泡陶瓷,实现全生命周期无废料[13] - 产品形成五大系列,应用于装饰构件等四大领域[14] - 2023年产销率达120%,获17项专利[14] 玻纤零碳智能制造 - 巨石淮安基地100%绿电生产,年碳减排超40万吨[15] - 配套233兆瓦风电场年发电超6亿千瓦时[15] - 全球每3支风电叶片有1支采用巨石材料[16] - 在建10万吨电子级玻纤生产线配套500兆瓦风电项目[16]
到2027年,四川绿色建材产业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 从好产品到高产值 “关键一跃”怎么迈?
四川日报· 2025-06-09 00:41
行业现状 - 四川绿色建材认证证书达848张 居全国第四位 中西部地区第一位 [1] - 2024年四川绿色建材营收在建材总营收中占比仅为7.6% [1] - 绿色建材生产成本较普通建材高20%至30% [5] - 传统混凝土搅拌站设备迭代升级需花费300万元以上 [5] 企业案例 - 赛尔科美年产值能力超7亿元 实际年产值仅1亿多元 [1] - 竹元科技竹钢户外地板年产能60万平方米 潜在年产值20亿元 实际变现不足1亿元 [3] - 成都中建材2024年产值超5亿元 订单已排至11月 碲化镉发电玻璃产品供不应求 [7] - 中建西部建设一公司新能源搅拌车占比达60% 2024年物流成本同比每立方米降低2.57元 [8] 政策与规划 - 四川计划到2027年绿色建材产业产值达1000亿元 [7] - 首批6家链主企业确定 包括成都中建材和中建西部建设一公司 [7] - 四川将统筹安排2亿元资金 用于产业链强链延链 头部企业培育 应用场景构建等 [8] 市场机遇 - "好房子"建设 城市更新等场景为绿色建材规模化应用打开市场空间 [6] - 碲化镉发电玻璃可应用于分布式光伏 公园城市建设 文旅项目等多场景 [7] - 行业需推动产品规模化应用与产业化落地以实现从产品价值到实际产值的提升 [1] 行业挑战 - 绿色建材企业面临"好材无人用"困境 产品推广主要依赖传统方式 [4] - 混凝土行业"内卷式竞争"导致转型升级步伐缓慢 [5] - 企业缺少接触潜在客户的高效渠道 [4]
开封产业能级起势跃升
经济日报· 2025-05-07 22:15
汽车制造产业 - 奇瑞汽车河南有限公司生产场景呈现"订单爆仓"状态,智能车间每两分钟下线一台整车,并与数十家零部件企业实现"半小时配套"的极速响应[1] - 开封市自2010年引入奇瑞汽车后,通过产业链式发展构建了"链主引领+配套协同+创新驱动"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3月郑开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被认定为河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1] - 郑开汽车产业集群以郑州比亚迪、宇通、上汽和开封奇瑞为核心,形成"开封制造+全国配套"的协同效应,产品通过中欧班列和郑州航空港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2] 新能源技术突破 - 开封宸亚新能源有限公司采用纳米级薄膜镀层工艺,3小时将普通玻璃转化为碲化镉发电玻璃,其光电转化率高且成本低于传统太阳能电板[2] - 宸亚新能源研发团队攻克真空输运沉积技术,镀膜均匀性控制在3%以内、碲化镉利用率超90%,拥有58项专利并实现全链条自主研发[2] - 公司一期项目单条生产线产能达1.6千米刷新全国纪录,产品应用于农业绿电领域,光伏大棚每平方米发电玻璃年发电量达230千瓦时[2][3] 产业生态与产能扩张 - 宸亚新能源二期规划2GW生产基地,单线产能从495MW提升至933MW,正吸引铝材、电缆等上下游企业集聚构建绿色产业闭环[3] - 开封市2024年一季度GDP达632.99亿元同比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7%同比加快1.2个百分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