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材料及回收
icon
搜索文档
宁王闯欧洲:喜忧参半的海外淘金路
36氪· 2025-08-07 02:5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 [1][3] - 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 [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86.87亿元,同比增长31.26%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63%,同比提升0.24个百分点 [3] 海外业务突破 - 海外营收612.08亿元,同比增长21.1%,占总营收比例达34.22% [2][5] - 海外业务毛利率29%,同比提升4.16个百分点,显著高于国内业务的22.9% [2][5] - 欧洲市场占有率从2019年0%飙升至45% [4][14] - 2024年海外营收曾下滑15.8%,当前已实现强势反弹 [4] 产能全球化布局 - 匈牙利工厂规划产能100GWh,建成后将位居欧洲第一 [7] - 德国工厂年产能14GWh已于2023年投产 [13] - 与Stellantis合作的西班牙工厂规划年产能50GWh,预计2028年投产 [13] - 港股IPO募资406亿港元,其中90%资金用于匈牙利工厂建设 [7] 欧洲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电池制造商在欧洲市场份额从2020年10%升至65% [14] - 韩国三大电池厂商在欧洲市占率合计约45.1%,首次被中国厂商反超 [16] - 欧洲本土电池产业受挫,11家计划中的电池工厂被推迟或取消 [16] - 主要客户包括大众汽车(26%)、Stellantis(16%)和宝马(13%) [16] 战略发展动向 - 计划将换电和电池回收技术引入欧洲市场 [20] - 欧洲建厂成本为国内3-5倍,环保单条生产线投入相当于国内三个工厂 [11] - 预测2030年欧洲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分别达918GWh和160GWh [11] - 面临欧盟新电池法等政策壁垒,需通过本地化生产获得市场准入 [9] 行业挑战与风险 - 欧盟电动车销量2024年下降5.9%,汽车制造商放缓电动化进程 [22] - 海外建厂审批周期长达国内3倍,存在项目搁浅风险 [11][13] - 需应对日韩竞争对手冲击及地缘政治因素影响 [6][9] - 产能扩张面临未来需求不确定性和投资回报率挑战 [20][22]
半年进账304亿,宁德时代赚疯了
36氪· 2025-08-01 10:15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总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日均净赚1.7亿元[4][6][10] - 综合毛利率提升至25.02%,同比上升1.57个百分点,扣非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35.62%[12][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86.87亿元,同比增长31.26%,现金及等价物余额3237.85亿元,同比增长42.60%[15][16] 业务板块分析 - 动力电池系统营收1315.73亿元,占比73.55%,同比增长16.80%,但毛利率微降1.07%至22.41%[24][27] -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284亿元,同比下降1.47%,毛利率25.52%同比提升1.11个百分点,产量全球第一[28] - 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毛利率26.42%最高,但营收78.87亿元同比下滑44.97%[29] 市场与产能 - 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38.1%稳居第一,较去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14][26] - 总产能345GWh,产能利用率近90%,在建产能235GWh,累计装车量超2000万辆[25] - 境外收入612.08亿元同比增长21.14%,占比34.2%,毛利率29.02%显著高于境内[32] 资本运作与战略布局 - 港股募资410亿港元,90%资金用于海外产能建设,匈牙利/西班牙/印尼项目推进中[18][34] - 国内面临车企"去宁化"压力,固态电池计划2027年小规模量产,2030年大规模应用[36][37] - 研发投入100.95亿元同比增长17.48%,持续加码技术壁垒[16]
宁德时代日赚1.7亿,半年利润超国内99%车企全年
36氪· 2025-08-01 01: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 [1][2][5] - 归母净利润达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 [1][2][5] - 扣非净利润271.97亿元,同比增长35.62% [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86.87亿元,同比增长31.26% [2][8] - 综合毛利率提升至25.02%,同比上升1.57个百分点 [9] - 销售净利率超过18%,创历史新高 [20] 业务板块分析 - 动力电池系统营收1315.73亿元,同比增长16.8%,占总营收73.55%,毛利率22.41% [12] -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284亿元,同比下滑1.47%,占总营收15.88%,毛利率25.52% [12][13] - 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营收78.87亿元,同比下滑44.97%,毛利率26.42% [12][15] - 境外收入612.08亿元,占营收34.22%,同比提升3.74个百分点 [9] - 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达38.1%,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2][13]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100.95亿元,同比增长17.48% [3][8][9] - 累计申请及在途专利达49347项(境内29709项,境外19638项) [9] - 固态电池科学问题已解决,预计2027年小规模量产,2030年规模化应用 [16][17] - 推出神行二代、纳新电池及骁遥双核等新产品 [19] - 推进500AH大容量电芯研发,587大电芯为当前最优解决方案 [25] 产能与资本支出 - 产能利用率超过90%,处于高位饱和状态 [21] - 资本支出同比增长30% [22] - 计划2025年建设1000座换电站,目前已完成400座 [28] - 重卡换电站已建成40座,全年目标300座 [28] 市场动态与挑战 - 储能电池产量保持全球第一,但面临LG与特斯拉300亿订单竞争 [3][13] - 坏账规模从期初8.41亿元增至8.5亿元 [11] - AI数据中心锂电池需求成为长期趋势,多个配储项目在洽谈中 [24] - 海外动力电池出货增速快于国内,欧洲电动化率提升显著 [23] 资金与分红安排 - 总资产8671.8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24% [2][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2949.2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44% [2][9] - 中期分红计划将于2026年3-4月决定,比例为当期利润的15% [22] - H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导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207.47% [8]
宁德时代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3.02% 核心业务保持稳健发展
环球网· 2025-07-31 03:50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78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27% [1] - 净利润30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3.02% [1] - 经营现金流达586.8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1.26% [1] 盈利能力分析 - 报告期内实现毛利448亿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14.45% [1] - 综合毛利率达25.02% 较2024年同期的23.45%提升1.57个百分点 [1] 业务板块表现 - 动力电池业务实现收入1315.7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80% [1] - 储能电池业务收入284亿元人民币 同比微降1.5% [1] - 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收入78.87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44.97% [1] 行业技术发展 - 固态电池资本关注度高于产业发展热度 商业化尚需时日 [2] - 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实现小规模量产 [2] - 相关供应链成熟周期约为3至5年 2030年前后有望实现规模化应用 [2]
宁德时代上半年营收1789亿:净利305亿,现金分红46亿,拟斥资800亿理财
36氪· 2025-07-31 01:5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788.86亿元 同比增长7.27% [1][2] - 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 同比增长33.33% [2] - 扣非净利润271.97亿元 同比增长35.62%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86.87亿元 同比增长31.26% [2] - 基本每股收益6.92元/股 同比增长33.08% [2] 业务构成 - 动力电池系统收入1315.73亿元 同比增长16.8% 毛利率22.41% [5][7] - 储能电池系统收入284亿元 同比下降1.47% 毛利率25.52% [5][7] - 电池材料及回收收入78.87亿元 同比下降44.97% 毛利率26.42% [5][7] - 电池矿产资源收入33.61亿元 同比增长27.86% 毛利率9.07% [5][7] - 境外收入612.08亿元 占总营收34.22% [3][7][8] 资本运作 - 货币资金规模3505.78亿元 [10] - 新增委托理财额度400亿元 年度总额度800亿元 [10] - 拟现金分红45.68亿元 每10股派10.07元 [8][9] - 港股IPO募资356.57亿港元 净额353.31亿港元 [11][12] - 基石投资者认购26.28亿美元(约203.71亿港元) [13][15] 股权结构 - 厦门瑞庭投资持股22.47% [15][16]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3.31% [15][16] - 黄世霖持股10.22% [16][17] - 宁波联合创新新能源持股6.23% [16][17] - 李平持股4.42% 其中质押151.13亿股 [16][17] - H股较A股溢价40.82% 主要因机构持股集中 [17]
“宁王”半年报出炉!拟10派10.07元
券商中国· 2025-07-30 15: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8.86亿元 同比增长7.27% [1] - 净利润304.85亿元 同比增长33.33% 经营现金流586.87亿元 同比增长31.26% [1] - 基本每股收益6.92元 同比增长33.08% [1] - 动力电池系统营收1315.73亿元 同比增长16.8% 占总营收73.55% 毛利率22.41% [1] -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284亿元 同比下滑1.47% 占总营收15.88% 毛利率25.52% [1] - 电池材料及回收营收78.87亿元 同比下滑44.97% 毛利率26.42% [1] - 电池矿产资源业务营收33.61亿元 同比增长27.86% 毛利率9.07% [1] 市场地位 - 2025年1-5月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38.1% 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2] - 2025年1-6月储能电池产量位列全球第一 [2] - 2025年1-6月全球电池储能系统装机总量86.7GWh 同比增长54% [1] 研发与全球化 - 拥有六大研发中心 研发人员超过2.1万名 [2] - 专利及申请专利合计49347项 其中境内29709项 境外19638项 [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00.95亿元 同比增长17.48% [2] - 2025年5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价263港元/股 募集资金410亿港元 [2] - 境外收入612.08亿元 占营业收入34.22% [3] 资金管理 - 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分红10.07元 [3] - 拟增加不超过400亿元委托理财额度 年度总额度不超过800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货币资金规模3505.78亿元 [3] 行业观点 - 固态电池2027年将实现小规模量产 2030年前后才能实现真正商业化 [4] - 固态电池供应链成熟周期需要3-5年 [4]
“宁王”中报出炉!拟10派10.07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7-30 15:1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789亿元 同比增长7 27% [2] - 归母净利润305亿元 同比增长33 33%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86 87亿元 同比增长31 26% [3] - 基本每股收益6 92元 同比增长33 08% [3] - 总资产8671 8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0 24% [3] - 净资产2949 23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9 44% [3] 业务分拆 - 动力电池系统营收1315 73亿元 同比增长16 8% 毛利率22 41% 同比下滑1 07个百分点 [6][7] -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284亿元 同比下滑1 47% 毛利率25 52% 同比提升1 11个百分点 [6][7] - 电池材料及回收营收78 87亿元 同比下滑44 97% 毛利率26 42% 同比提升18 21个百分点 [6][7] - 电池矿产资源营收33 61亿元 同比增长27 86% 毛利率9 07% 同比提升1 26个百分点 [7] 技术研发 - 发布二代神行超充电池 具备800公里续航和12C超充速度 [8] - 推出骁遥双核电池 支持定制化需求 [8] - 开发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 降低对锂资源依赖 [8] - 固态电池研发保持行业领先 预计2030年前后实现商业化 [4][9] 产能布局 - 国内推进济宁 福鼎 溧阳等基地建设 [8] - 海外推进匈牙利工厂 西班牙合资工厂及印尼项目 [8] - 欧洲市场增速延续 本地化产能将逐步释放 [8] 分红政策 - 中期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10 07元 合计45 73亿元 [2] - 全年分红总量维持归母净利润15%不变 分两次发放 [5][8] 行业动态 - 碳酸锂价格波动与江西宜春锂矿开采预期相关 [9] - 宁德时代已提交宜春锂矿开采延续申请 [9] - 固态电池资本热度高于产业热度 工程领域仍需突破 [9]
“宁王”半年报出炉,拟10派现10.07元
证券时报· 2025-07-30 15:0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8.86亿元 同比增长7.27% [1] - 净利润304.85亿元 同比增长33.33% 经营现金流586.87亿元 同比增长31.26% [1] - 基本每股收益6.92元 同比增长33.08% [1] 业务分部表现 - 动力电池系统营收1315.73亿元 同比增长16.8% 毛利率22.41% 占总营收73.55% [2][3] -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284亿元 同比下降1.47% 毛利率25.52% 占总营收15.88% [2][3] - 电池材料及回收营收78.87亿元 同比下降44.97% 毛利率26.42% [2][3] - 电池矿产资源营收33.61亿元 同比增长27.86% 毛利率9.07% [2][3] 市场地位 - 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达38.1% 较去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 [3] - 储能电池产量位列全球第一 [3] - 全球电池储能系统装机总量达86.7GWh 同比增长54% [2]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100.95亿元 同比增长17.48% [3] - 拥有研发人员超2.1万名 专利及申请中专利合计49347项 [3] - 境内专利29709项 境外专利19638项 [3] 资本运作 - 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募集资金410亿港元 发行价263港元/股 [4] - 中期分红方案拟每10股派现10.07元 [4] - 委托理财额度增加至800亿元 货币资金规模3505.78亿元 [4] 国际化进展 - 境外收入612.08亿元 占营业收入34.22% [4] - 主要销售电池系统产品 境外客户回款情况正常 [4] - 通过H股上市搭建海外资本运作平台 [4] 行业技术展望 - 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实现小规模量产 [5] - 供应链成熟周期需要3-5年 2030年前后实现真正商业化 [5] - 当前资本热度高于产业热度 [5]
宁德时代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33% 拟10派10.07元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30 13:09
财务业绩 - 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17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7.27% [1] - 净利润3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02% [1] - 毛利448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增加14.45% [1] - 综合毛利率为25.02%,相比2024年同期的23.45%上升1.57个百分点 [1] - 经营现金流586.87亿元,同比增长31.26% [1] 分业务收入 - 动力电池业务收入1,315.73亿元,同比增长16.80% [1] - 储能电池收入微降1.5%,至284亿元 [1] - 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收入78.87亿元,同比下降44.97% [1] 固态电池发展 - 固态电池目前资本热度比产业热度高,商业化时间较长 [1] - 固态电池2027年将实现小规模量产 [1] - 相关供应链成熟周期需要3~5年,2030年前后才能实现真正的商业化或规模化 [1] 股息分派 - 拟分派中期股息,每10股派10.07元(含税) [2] - H股中期股息以港元分派,每10股H股股份11.04港元(含税) [2] - 股息将于2025年9月15日向2025年8月19日营业时间结束时名列股东名册的H股持有人分派 [2] 委托理财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拟增加不超过人民币400亿元的委托理财额度 [3] - 额度增加后,2025年度委托理财额度为不超过人民币800亿元 [3] - 资金来源为暂时闲置的自有资金,投资品种为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低风险理财产品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规模达人民币3505.78亿元 [3] 二级市场表现 - 今日A股跌5.05%,成交117.1亿元 [3] - H股跌7.66% [3]
宁德时代,新突破!
中国经济网· 2025-06-11 14:06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公司正式量产交付新一代587Ah电芯,该产品为业内最早大规模量产的大容量储能电芯[1][3] - 587Ah电芯通过精密计算简化系统结构,零部件总数从3万个减至1.8万个,集成空间利用率显著提升[1] - 电芯能量密度达434Wh/L,较上一代提升10%,系统能量密度提升25%[3] - 通过机械结构、化学体系及极片设计突破,实现充放电循环能量效率(RTE)初始值96.5%,全生命周期RTE缓衰减[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储能行业存在参数膨胀问题,部分项目宣称循环寿命1-1.5万次,实际运行仅3-5年且年循环次数不足设计值一半[3] - 行业缺乏快速老化和寿命检测的普适方法与标准,产品可靠性验证依赖长期运营[3] 市场表现与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储能电芯全球市占率达36.5%,连续4年出货量全球第一[4] - 2024年储能系统毛利率26.84%,同比提升8.19个百分点[4] - 储能电池系统营业收入57,290,460千元,毛利率26.84%,同比提升8.19个百分点[8] - 动力电池系统营业收入253,041,337千元,毛利率23.94%,同比提升5.81个百分点[8] - 截至6月10日A股总市值1.11万亿元,股价243.14元/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