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滴水OS
icon
搜索文档
中科创达(300496) - 2025年09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28 11:54
智能汽车领域布局与优势 - 公司2013年开始布局智能汽车业务,2017年收购芬兰Rightware公司并优化Kanzi产品,成为全球主流车厂智能座舱首选UI开发工具 [3] - 通过"AIOS+AIBOX"一体化解决方案构建闭环系统,其中滴水AIOS以AI原生架构实现算力动态分配与模型调度,AIBOX搭载NVIDIA Drive AGX芯片提供200TOPS AI算力及205GB/s传输带宽,支持7B大模型端侧运行 [3] 全球化业务发展 - 研发团队覆盖全球16个国家或地区,采用"全球化+本地化"策略响应市场需求 [3][4] - AIOS支持国内外应用生态灵活配置,助力中国车厂出海战略 [4] 智能座舱技术突破 - 基于AI Agent技术实现多模态感知交互,响应时间控制在500ms以内 [4] - 依托Snapdragon Ride平台至尊版(骁龙8797)构建14B参数端侧大模型架构 [4] 物联网与AI硬件产品 - 物联网业务覆盖手持终端、智能视觉、机器人、AIPC、可穿戴设备等场景 [4] - AI Mini PC G1 Elite/G1支持45TOPS算力,可运行130亿参数AI模型;IoT版本搭载高通QCS6490平台提供12.5TOPS算力,支持1.8亿参数模型 [5] - TurboX AI眼镜基于高通Wear5100+MCU实现毫秒级AI响应 [5] 合作伙伴与技术创新 - 与火山引擎合作开发端云协同AI座舱方案,实现500ms级语音反馈及GUIAgent自主交互 [5] - 滴水OS基于高通QAM8797实现140亿参数大模型端侧落地 [6] - 机器人业务在汽车汽配、橡胶制造等行业批量落地,覆盖泰国、越南、中东等海外市场 [6]
中科创达(300496):智能物联网爆发 海外表现强势
新浪财经· 2025-08-31 12:49
财务业绩 - 25H1收入32.99亿元 同比增长37.4% 归母净利润1.58亿元 同比增长51.8% [1] - 25Q2收入18.31亿元 同比增长49.7% 归母净利润0.66亿元 同比增长384.2% [1] - 预计25年收入64.02亿元 26年70.47亿元 27年77.23亿元 [3] 业务板块表现 - 智能物联网收入12.70亿元 同比增长136.1% 因软硬件一体化交付能力提升及AI技术深度融合 [1] - 智能汽车收入11.89亿元 同比增长7.9% 行业向"AI定义汽车"演进 推出滴水OS操作系统 [2] - 智能软件收入8.41亿元 同比增长10.5% 受益于AI大模型端侧部署带来的研发需求增长 [2] 技术战略布局 - 智能物联网领域推出AI眼镜、AI机器人等爆品 通过平台化战略抢占市场空间 [1] - 智能汽车领域基于高通SA8775芯片平台开发沉浸式智能座舱 联合火山引擎开发GUI Agent [2] - 智能软件领域深化与高通等芯片厂商合作 抓住AI手机端侧部署带来的增量机会 [2] 海外市场拓展 - 25H1海外收入15.58亿元 同比增长81.4% 其中欧美市场收入11.05亿元 同比增长151.1% [3] - 通过"全球化+本地化"模式支持企业出海 受益于海外汽车智能化和物联网需求增长 [3] 盈利能力变化 - 整体毛利率下降 因物联网业务快速放量及平台化抢占市场战略影响 [1] - 毛利率预测调整:25年从37.4%下调至35.0% 26年从37.8%下调至35.1% [3]
调研速递|中科创达接受美银证券等超200家机构调研,上半年营收32.99亿元亮点多
新浪证券· 2025-08-31 09:4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99亿元 同比增长37.4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亿元 同比增长51.84% [2] - 智能软件业务营收8.41亿元 增长10.52% 智能汽车业务营收11.89亿元 增长7.85% 智能物联网业务营收12.70亿元 增长136.14% [2] - 中国区营收17.42亿元 增长12.96% 欧美及日本等海外地区营收15.58亿元 增长81.41% [2] 业务发展 - 公司升级为操作系统+端侧智能产品和技术提供商 深度集成AI功能于手机端 实现端侧快速运算 [3] - 智能汽车领域推出中央计算的AI原生整车操作系统滴水OS 融合AI大模型技术 实现500ms级语音反馈 并与面壁智能战略合作提升座舱交互体验 [3][4] - 物联网业务形成行业手持终端设备、智能视觉与边缘计算等垂直品类 打造AIoT平台 部分智能硬件产品处于调研或原型开发阶段 [3] 技术与合作 - AIoT平台由三种技术组合构成 依托操作系统和软硬件通用模块技术 为企业提供全价值链赋能 [4] - 与火山引擎合作推出端云协同AI座舱解决方案 提升交互体验 [4] - 收购T2M后整合安卓操作系统研发及客户资源优势 提供一站式服务 形成双飞轮增长引擎 [4] 创新与全球化 - 移动机器人产品在潜伏型机器人等三个场景快速发展 2025上半年已在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地项目 [3][4] - 研发团队遍布16个国家或地区 通过全球化+本地化策略响应客户需求 支持出海企业 [4] - 公司坚定前沿技术投入 通过提升人效和优化流程控制费用 根据业务战略高效部署人员 [4]
业绩维持健康稳定,深化端侧AI战略布局
国信证券· 2025-05-09 00: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业绩总体稳定,2025Q1实现改善,费用管控持续深化,高研发投入布局未来 [1] - 智能物联网业务回暖,智能汽车业务放缓 [2] - 深化端侧智能战略布局,构建“技术融合 + 生态协同”差异化竞争力 [3] - 考虑竞争格局加剧、AI研发投入等影响下调盈利预测,但核心业务营收整体稳定,AIPC、整车操作系统前景可期 [4][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主营收入53.85亿元,同比上升2.72%;归母净利润4.07亿元,同比下降12.6%;扣非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48.49% [1][9] - 2025年Q1主营收入14.69亿元,同比增长24.69%;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2.48%;扣非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增长2.48% [1][9] 费用情况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3.71%/8.88%/19.10%,同比+0.4%/-2.86%/+8.16% [1] - 2025Q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3.54%/9.37%/19.20%,同比-0.76%/-0.25%/-2.17% [1] 业务情况 - 2024年智能手机业务收入14.23亿元,同比增长0.49%;智能汽车业务收入24.16亿元,同比增长3.42%;智能物联网业务收入15.45亿元,同比增长3.73% [2][9] - 智能物联网业务扭转2023年下滑态势,得益于构建“端 - 边 - 云”一体化平台;智能汽车业务增长率较2023年大幅放缓,因行业调整期主机厂延长验收周期、部分车企新车型交付量不及预期 [2] 战略布局 - 在智能汽车领域,自主研发滴水OS成核心技术底座,与大众CARIAD联合研发加速本土化智驾方案落地 [3] - 在消费电子领域,基于边缘AI引擎打造创新终端,联合高通、微软构建端侧生成式AI开发平台,推动AIPC生态商业化进程 [3] - 在机器人方向,依托RSP操作系统与AMR硬件系统耦合,形成工业自动化闭环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 [3] 盈利预测 - 预测中科创达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05/6.41/8.96亿元(前值2025 - 2026年分别为6.68/11.17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50/39/28倍 [4][11] 财务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242|5,385|6,286|7,530|9,036| |(+/-%)|-3.7%|2.7%|16.7%|19.8%|20.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66|407|505|641|896| |每股收益(元)|1.01|0.89|1.10|1.39|1.95| |EBIT Margin|5.3%|2.2%|6.7%|7.9%|9.6%| |净资产收益率(ROE)|4.9%|4.2%|5.0%|6.1%|8.0%| |市盈率(PE)|54.7|62.5|50.5|39.7|28.4| |EV/EBITDA|50.8|61.8|49.8|37.4|27.3| |市净率(PB)|2.66|2.61|2.52|2.41|2.27| [5][8]
中科创达(300496):业绩维持健康稳定,深化端侧AI战略布局
国信证券· 2025-05-08 07: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5][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年业绩总体稳定,25Q1实现改善,费用管控持续深化,高研发投入布局未来,智能物联网业务回暖,智能汽车业务放缓,深化端侧智能战略布局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主营收入53.85亿元,同比上升2.72%;归母净利润4.07亿元,同比下降12.6%;扣非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48.49% [1][9] - 2025年Q1主营收入14.69亿元,同比增长24.69%;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2.48%;扣非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增长2.48% [1][9] 费用情况 - 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3.71%/8.88%/19.10%,同比+0.4%/-2.86%/+8.16%,25Q1费用控制进一步优化,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3.54%/9.37%/19.20%,同比-0.76%/-0.25%/-2.17% [1] 业务情况 - 24年智能手机业务收入14.23亿元,同比增长0.49%;智能汽车业务收入24.16亿元,同比增长3.42%;智能物联网业务收入15.45亿元,同比增长3.73% [2][9] - 智能物联网业务扭转23年下滑态势,得益于构建“端 - 边 - 云”一体化平台;智能汽车业务增长率较23年大幅放缓,因行业调整期主机厂延长验收周期和部分车企新车型交付量不及预期 [2] 战略布局 - 在智能汽车领域,滴水OS成核心技术底座,与大众CARIAD联合研发加速本土化智驾方案落地;消费电子领域,打造创新终端,联合构建端侧生成式AI开发平台推动AIPC生态商业化;机器人方向形成工业自动化闭环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 [3] 投资建议 - 考虑竞争格局加剧、AI研发投入等影响,下调盈利预测,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05/6.41/8.96亿元(前值25 - 26年分别为6.68/11.17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50/39/28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11]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给出2023 - 2027E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数据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