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光CPU系列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民生证券-海光信息-688041-事件点评:高激励目标彰显信心,国产算力加速腾飞-250911
新浪财经· 2025-09-12 01:27
股权激励计划概述 - 公司发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拟授予不超过2068.4万股限制性股票 约占公司股本总额0.89% [1] 业绩考核目标 - 以2024年营业收入91.62亿元为业绩基数 目标值要求2025/2026/2027年收入分别不低于142亿元/206亿元/275亿元 三年复合增速约44.2% [2] - 触发值要求2025/2026/2027年收入分别不低于137亿元/174亿元/220亿元 三年复合增速约33.9% [2] - 业绩考核目标值全面超出市场一致预期 彰显对未来高增长的强烈信心 [2] 业务驱动因素 - CPU系列产品兼容x86指令集及主流操作系统 软硬件生态丰富 性能优异 安全可靠 已广泛应用于电信 金融 互联网 教育 交通等重要行业 [2] - DCU系列产品以GPGPU架构为基础 可广泛应用于大数据处理 人工智能 商业计算等应用领域 [2] - CPU与DCU两类产品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2] 激励计划细节 - 授予价格不低于90.25元/股 最终授予价格以授予日收盘价为基准确定 [3] - 股份支付费用总额14.35亿元 2025/2026/2027/2028年费用分别为2.32亿元/7.86亿元/3.08亿元/1.10亿元 分四年摊销 [3] - 激励对象总人数不超过879人 约占公司全部职工人数2803人的31.36% 含核心技术人员 [3] 财务预期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2.1亿元/206.1亿元/279.9亿元 [4]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7亿元/46.7亿元/66.8亿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7倍/110倍/77倍 [4]
海光信息(688041):高激励目标彰显信心,国产算力加速腾飞
民生证券· 2025-09-11 12:06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基于对公司受益AI浪潮下国产替代加速的看好 [4][6] 核心观点 - 高激励目标彰显发展信心 公司发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授予不超过2,068.4万股限制性股票 约占公司股本总额0.89% [1] - 业绩考核目标值全面超出一致预期 目标值要求2025/2026/2027年收入分别不低于142/206/275亿元 三年复合增速约44.2% [2] - CPU+DCU双轮驱动增长 海光CPU系列产品兼容x86指令集 广泛应用于电信、金融、互联网等重要行业 海光DCU系列产品以GPGPU架构为基础 适用于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2.1/206.1/279.9亿元 对应增长率55.1%/45.1%/35.8% [4][5] - 预计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32.7/46.7/66.8亿元 对应增长率69.5%/42.6%/43.1% [4][5] - 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1.41/2.01/2.87元 对应PE倍数157/110/77倍 [4][5] - 毛利率预计保持在61.9%-64.0%水平 净利润率预计从21.08%提升至23.87% [8] 激励计划细节 - 授予价格不低于90.25元/股 总费用14.35亿元将在2025-2028年分摊 具体为2.32/7.86/3.08/1.10亿元 [3] - 激励对象覆盖879人 约占公司职工总数2,803人的31.36% 包含核心技术人员 [3] 财务指标表现 - 净资产收益率(ROE)预计从9.54%提升至20.33% 总资产收益率(ROA)从6.76%提升至12.97% [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预计显著改善 从2024年9.77亿元增至2027年72.01亿元 [8][10] - 总资产周转率从0.36提升至0.60 显示运营效率持续改善 [9]
国产AI芯片,集体增加存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0:23
国产AI芯片行业高增长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国产AI芯片厂商业绩持续高增 在旺盛AI推理需求支撑下 头部厂商积极积累产成品和储备关键材料以应对市场发展[1] - 海光信息上半年营业收入54.64亿元同比增长45.21% 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4] - 寒武纪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5.3亿元)同比增长295.85%[4] - 龙芯中科上半年营业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10.9% 归母净利润亏损2.94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38亿元) 毛利率42.44%同比提高12.77个百分点[4][5] 存货与订单储备策略 - 寒武纪上半年存货26.9亿元占总资产31.95% 较上年末增加51.64% 主要因产成品增加 合同负债5.43亿元(占总资产6.45%)较上年末增长61223.22%[5] - 海光信息合同负债30.91亿元同比增加242.1% 存货60.13亿元较去年末增加10.84% 其中产成品和原材料增加最多[5] - 沐曦股份HBM和晶圆占原材料主要部分 截至3月末HBM占比大幅提升至1.23亿元占整体原材料63.73% 采购周期平均6个月需提前备货[6] - 存货变化受季节性因素影响 沐曦股份一季度原材料占比由7.78%上升至21.64% 因集中大量备货[6] 市场竞争格局与技术路线 - 英伟达和AMD在2024年中国AI加速芯片市场分别占据66%和5%份额 华为海思占约23% 沐曦股份约占1%[8] - 国内技术路线分为GPU赛道(海光信息/沐曦股份/天数智芯等)和ASIC定制化赛道(华为海思/寒武纪/昆仑芯等)[8] - ASIC芯片针对特定AI推理场景定制化设计 近两年受Meta、亚马逊等云计算厂商青睐[8] - 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加速芯片市场中 出货量超10000张的GPU公司包括英伟达、沐曦股份和天数智芯[9] 产品商业化进展与应用领域 - 寒武纪产品在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等重点行业规模化部署[9] - 海光CPU兼容x86指令集应用于电信、金融、互联网等行业 DCU产品应用于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9] - 龙芯中科发布3C6000系列产品 综合性能达2023年市场主流水平 对标英特尔第三代至强服务器芯片[9] - 沐曦股份是国内少数实现千卡集群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GPU供应商 正研发万卡集群 已支持128B MoE大模型全量预训练[10] 生态建设与产业链协同 - 沐曦股份曦云C600系列预计2025年底风险量产 已与头部互联网大厂、AI模型厂商及金融能源等行业客户推进接洽 增加对FP8数据格式支持[11] - DeepSeek-V3.1使用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 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推动开放生态发展[13] - 海光信息推动芯片、整机平台全程同步研发 实现"硬件-软件-生态"系统化协同 与中科曙光进行业务整合[13] - 海光信息上半年销售费用2.034亿元同比增加185.83% 其中市场推广费1.106亿元同比增加330.35% 用于生态建设和市场推广[14] - 国内运营商推动Scale up和Scale out技术路线生态合力 提升基于国产AI芯片的计算效率[14]
国产AI芯片,集体增加存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0:14
文章核心观点 国产AI芯片厂商在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 受益于旺盛的AI推理需求 头部厂商通过积极备货和生态建设应对市场增长 尽管在市场份额和技术生态上较国际巨头仍有差距 但通过差异化竞争和产业链协同正加速发展[1] 财务业绩表现 - 海光信息上半年营业收入54.64亿元 同比增长45.21% 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 同比增长40.78%[4] - 寒武纪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亏损5.3亿元)[4] - 龙芯中科上半年营业收入2.44亿元 同比增长10.9% 归母净利润亏损2.94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23.53%[4] - 龙芯中科毛利率回升至42.44% 同比提高12.77个百分点 其中信息化类芯片毛利率达65.45%[5] 存货与订单储备 - 寒武纪存货26.9亿元 占总资产31.95% 较上年末增加51.64% 合同负债5.43亿元 同比激增61223.22%[5] - 海光信息合同负债30.91亿元 同比增加242.1% 存货60.13亿元 较去年末增加10.84%[6] - 沐曦股份HBM库存达1.23亿元 占原材料总额63.73% 晶圆和HBM采购周期约6个月[6] - 一季度原材料占比从7.78%升至21.64% 因集中备货季节性因素影响[7]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AI加速芯片市场中 英伟达占66% 华为海思占23% 沐曦股份占1%[9] - 国内GPU厂商包括海光信息、沐曦股份、天数智芯等 ASIC厂商包括华为海思、寒武纪、昆仑芯等[9] - 国产GPU目前主要集中于推理场景 训练场景导入较慢 生态建设是长期系统工程[11] - 沐曦股份支持128B MoE大模型全量预训练 曦云C600系列预计2025年底风险量产[11][12] 技术发展与生态建设 - 龙芯中科发布3C6000系列CPU 性能对标英特尔2023年服务器芯片 重点开拓存储服务器、网络安全设备等专用市场[10] - DeepSeek-V3.1采用FP8精度设计 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 推动开放生态发展[14] - 海光信息销售费用2.034亿元 同比增加185.83% 其中市场推广费1.106亿元 同比增加330.35% 主要用于生态建设和团队扩张[15] - 芯片厂商与产业链深度协同 推进"硬件-软件-生态"系统化发展 运营商推动Scale up/Scale out技术路线融合[15][16]
分拆上市不足三年,海光信息+中科曙光重组,应对算力巨头挑战
钛媒体APP· 2025-05-26 11:41
合并交易概况 - 海光信息拟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募集配套资金,两家公司股票自公告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 - 合并后公司将兼具"芯片研发"与"算力服务"属性,可能加大与华为在国产芯片领域的竞争 [1] - 此次交易是高估值公司(海光信息)对低估值公司(中科曙光)的吸收合并,发行股份数量及定价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1] 公司背景与股权关系 - 中科曙光成立于2006年,2014年上市,主营高端计算机、存储、安全及数据中心产品 [1] - 海光信息成立于2014年,由中科曙光联合多家机构设立,初期中科曙光持股32.10% [2] - 目前中科曙光仍持有海光信息27.96%股份(6.5亿股),是其第一大股东 [2] - 中科曙光第一大股东为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6.36%,实际控制人为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 财务与经营表现 - 海光信息2024年营收91.62亿元(+52.4%),净利润19.31亿元(+52.87%),市值3164.12亿元,市盈率147.28倍 [2] - 海光信息DCU芯片性能达英伟达A100的80%,成为国产算力芯片龙头 [2] - 中科曙光2024年营收131.48亿元(-8.40%),归母净利润19.11亿元(+4.10%),市值905.72亿元,市盈率46.33倍 [3] - 中科曙光2024年股权投资和政府补助合计占净利润57%,其中海光信息贡献5.4亿元投资收益(占净利润28.26%) [3] 行业竞争格局 - 海光信息是国内唯一具备x86架构CPU研发能力的企业,与华为在通用计算领域竞争 [5] - 华为鲲鹏芯片基于ARM架构自研,2024年营收增速超80%,已实现"芯片-服务器-云服务"全链条布局 [7] - 海光信息通过"光合组织"构建生态联盟,吸引超5000家软硬件企业加入 [7] - 合并后公司将形成"国产芯片+服务器整机"模式,成为华为在算力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 [7] 技术路线与风险 - 海光信息通过AMD获得x86指令集永久授权,但核心知识产权不完全自主 [6] - 华为鲲鹏芯片基于ARM V8架构永久授权,但生态不如x86成熟 [7] - 海光信息已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需自行实现技术迭代 [7]
海光信息(688041):营收利润双增长,AI浪潮机遇期
光大证券· 2025-04-23 09: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营收利润双增长,集成电路产品毛利率提升,充分受益于AI芯片国产浪潮 [1][4] - 产品性能不断提升,应用领域广泛,注重技术创新,打造生态体系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收91.62亿元,同比增长52.40%,归母净利润19.31亿元,同比增长52.87%;2025年一季度营收24.00亿元,同比增长50.76%,归母净利润5.06亿元,同比增长75.33% [1] - 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7.32亿元、193.66亿元、256.0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40亿元、47.74亿元、67.34亿元 [5] 产品情况 - 2024年集成电路产品营收91.34亿元,同比增长51.94%,毛利率63.70%,同比增长4.03pct [1] - 海光CPU系列产品兼容x86指令集等,应用于多重要行业;海光DCU系列产品基于GPGPU架构,应用于大数据等领域 [2] 研发与生态 - 2024年研发投入34.46亿元,同比增长22.63%,占营收比例37.61% [3] - 联合国内主流服务器厂商形成国产整机合作伙伴体系,升级“星海计划”支持上下游伙伴开发应用 [3] 股价与收益 - 当前价149.00元,总股本23.24亿股,总市值3463.27亿元 [6] - 近3月换手率64.53%,1M、3M、1Y相对收益分别为3.76%、14.58%、100.35%,绝对收益分别为0.00%、14.14%、108.35% [6][9] 报表数据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3 - 2027E年各财务指标情况 [11][12] 指标数据 - 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费用率、每股指标、估值指标等展示了2023 - 2027E年各指标变化 [13][14]
海光信息(688041) -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
2025-02-28 11:30
业绩数据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91.62亿元,利润总额27.84亿元,依法纳税11.05亿元[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1亿元[28] - 2024年公司总资产285.59亿元,合计拟实施分红(含税)6.97亿元[28] - 2025年拟派发现金红利3.94亿元(含税),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待股东大会审议[107] - 2024年度股份回购金额为3.02亿元(不含费用),占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15.66%[107] 用户数据 无 未来展望 无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4年度公司研发投入达到34.4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63%[21]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34.46亿元,研发团队总人数2157人,研发人员占比90.18%[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授权专利累计数954项,软件著作累计数304项[28] 市场扩张和并购 无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将ESG理念融入企业战略规划,建立“决策-管理-执行”三级ESG管理架构[66][68] - 公司将ESG理念贯穿风险管理与决策流程,建立完善的ESG数据监测系统[75][77] - 公司重视与各利益相关方沟通,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79] - 公司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制定并实施《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制度[110][112] - 公司建立治理-管理-执行的合规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层级职责[122] - 公司建立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涵盖风险识别、分析、应对流程[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