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毛巾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企业哀叹“这些困难都是本届政府的关税政策蓄意造成的”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1 02:16
关税政策对企业成本的影响 - 关税政策导致美国企业每月增加超过10万美元成本 [1] - 高额关税影响来自印度和葡萄牙的棉布、列支敦士登的羽绒等原材料供应 [1] - 增加的成本迫使企业削减新设备及营销开支 [1] 制造业实际发展状况 - 美国制造业8月减少1.2万个就业岗位 [2] - 制造业领域商业调查显示行业活动处于萎缩状态 [2] - 移民政策收紧导致招工困难,制造业复兴"根本不可能发生" [2] 企业经营者反馈 - 床品制造商明确表示"没有从关税中看到任何好处" [1] - 新生儿用品制造商称关税是"糟糕的政策,最终会反过来害了我们" [2] - 企业面临"全新的挫败感",困难被归因于政府关税政策蓄意造成 [1][2]
关店200家的“胖东来学徒”,交了份反面教材
商业洞察· 2025-09-03 09:35
核心观点 - 永辉超市高调学习胖东来模式进行改革 但改革后业绩表现不及预期 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5][6][9] - 胖东来学徒们普遍陷入经营困境 中百集团持续亏损 家家悦增收不增利[11] - 胖东来模式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人的极致重视 而非表面服务或商品模仿[49][56][61] 改革举措与投入 - 永辉立下军令状预计全年调改200家门店 实际执行速度更快 口号为"每天开一家调改店"[13] - 截至8月21日 全国调改完成并开业门店达162家[15] - 名创优品斥资62.7亿元收购永辉29.4%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叶国富亲自挂帅改革[15] - 每家调改门店平均投入约800万元 计划2026年春节前调改300家门店[40][42] - 商品结构大幅调整 下架原有近八成商品 与胖东来商品相似度达90%以上[25] - 门店标配顾客休息区 提供血压仪 饮水机 宠物寄存 水产区打氧清洗 肉禽区切丝绞肉等免费服务[22] - 提供免费试吃 不满意退款等服务[23] 财务与经营表现 - 营收下滑20.73% 净亏损2.41亿元 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9] - 连续亏损四年 总亏损额超过95亿元[9] - 上半年关店达220家 门店数量从巅峰1440家缩减至600多家[9][17] - 2021年亏损39.44亿元 创历史最大年度亏损记录[17] - 负债率高达88.73%[42] - 2023年供应商服务性收入达49.3亿元 毛利率高达94.7% 远高于商品零售的16.3%[17] 改革成效与问题 - 北京调改门店开业首日进店5万人次 首月累计客流超90万人次 其他城市出现排队现象[26] - 流量爆发未能止血 排队现象几周后迅速退去[28][35] - 过度依赖胖东来引流 设立胖东来商品专区 销售洗衣液 燕麦脆 毛巾 面巾纸 网红大月饼 绿豆饼 蛋糕卷等 价格与胖东来一致[31] - 胖东来不会持续给永辉供货 优先保证自身供应链[35] - 永辉自营品牌未形成竞争力 缺乏与山姆 胖东来 盒马抗衡的大爆品[35][37] - 出现"永辉超市越改越贵"的舆论[35] 人力成本对比 - 永辉调改店店长工资最高2.2万元 胖东来店长工资7.8万元 为永辉3倍多[38] - 永辉普通员工最高工资6500元 胖东来员工工资9886元[38] - 调改后永辉普通员工综合薪资提升20%~30% 工作时长缩减1-2小时[60] - 胖东来员工总数约4000人 年初至7月人员流失率仅0.94% 7月低至0.14%[58] 胖东来模式核心优势 - 对人的重视是成功关键 包括对普通人 劳动者和员工的尊重[49][56][58] - 为新乡新店招聘预留20%岗位给退伍边防军人 2%给有犯罪史的服刑人员[50] - 为卡车司机提供独立淋浴间 免费拖鞋 浴巾 洗发露 沐浴露 帮忙打饭送餐[52][55] - 倡导员工快乐工作 压缩上班时间至7小时甚至5小时[58] - 于东来强调永辉应优先考虑活下来而非盈利 并建议将盈利用于给员工涨工资[61]
关店200家的“胖东来学徒”,交了份反面教材
创业邦· 2025-08-30 10:08
核心观点 - 永辉超市高调学习胖东来模式进行转型 但改革后业绩持续恶化 营收下滑20.73% 净亏损2.41亿元 连续四年累计亏损超95亿元 [5][7][9] - 胖东来学徒企业普遍陷入经营困境 中百集团持续亏损 家家悦增收不增利 [9] - 表面亏损归因于改革阵痛 实际涉及产品竞争力不足 供应链依赖 人力成本控制及巨额改造成本等深层问题 [9][27][29][31] 改革背景与执行 - 名创优品斥资62.7亿元收购永辉29.4%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并主导胖东来模式改革 [11] - 永辉门店数量从峰值1440家缩减至600余家 2021年创年度亏损纪录达39.44亿元 [11] - 传统"收租模式"崩溃 2023年供应商服务性收入49.3亿元 毛利率94.7% 远高于商品零售的16.3% [11] - 计划全年调改200家门店 实际以"每天开一家"速度推进 截至8月21日已完成162家门店改造 [9][11] 具体改革措施 - 门店增设顾客休息区 血压仪 宠物寄存及海鲜 肉禽免费加工服务 [15] - 下架原有近80%商品 商品结构与胖东来相似度超90% [17] - 设立胖东来商品专区 销售洗衣液 燕麦脆 网红大月饼等产品 价格与胖东来一致 [23][25] - 员工综合薪资提升20%-30% 工作时长缩减1-2小时 但店长薪资2.2万元仍仅为胖东来店长薪资7.8万元的28% [29][48] 短期效果与长期问题 - 北京调改店开业首日客流达5万人次 首月累计超90万人次 多地出现排队现象 [19] - 客流热度仅维持数周 因缺乏自有爆品且产品价格被指"越改越贵" [27] - 胖东来无法持续供货 永辉自营品牌未形成竞争力 [27] - 单店改造成本约800万元 企业负债率高达88.73% 预计300家门店改造成本将加剧财务压力 [31][33] 胖东来模式核心差异 - 员工流失率极低 2025年1-7月仅0.94% 其中7月低至0.14% [44] - 为卡车司机提供独立淋浴间及免费用品 强化对劳动者尊重 [40][42] - 主张"先快乐自己再造福家人" 推行7小时工作制 部分部门仅5小时 [44] - 于东来批评永辉"盈利后未优先涨薪" 强调转型需聚焦文化与人性化治理 [48]
关店200家的「胖东来学徒」,交了份反面教材
36氪· 2025-08-30 09:07
核心观点 - 永辉超市高调学习胖东来模式进行门店改造和业务转型 但改革后业绩表现不及预期 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 且亏损持续扩大 [10][11][14] - 胖东来学徒们普遍面临越学越亏困境 包括永辉 中百集团和家家悦等企业均未实现盈利改善 [13] - 胖东来模式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人性化管理和员工关怀的极致重视 而非表面模仿 这是其他企业难以复制的关键 [65][76][81] 永辉超市改革举措 - 公司立下军令状预计全年调改200家门店 实际执行速度更快 截至8月21日已完成162家门店改造 [18][19][21] - 门店改造内容包括设置顾客休息区 配备血压仪和饮水机 水产区提供打氧清洗服务 肉禽区免费提供切丝绞肉等服务 [33] - 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下架原有近八成商品 与胖东来商品相似度达90%以上 [36] - 普通员工综合薪资提升20%-30% 工作时长缩减1-2小时 [79] 改革效果与市场反应 - 北京首家学习胖东来门店开业首日进店达5万人次 首月累计客流超90万人次 [38] - 去年年底最后三个月公司股价飙涨 涨幅一度超过250% [7] - 但流量爆发未能扭转亏损局面 上周公布业绩显示营收下滑20.73% 净亏2.41亿元 [10] 亏损原因分析 - 过度依赖胖东来引流但缺乏自有爆品 消费者除胖东来商品外缺乏购买理由 [45][46] - 薪资水平仍远低于胖东来 店长工资2.2万元仅为胖东来店长7.8万元的28% [51][52] - 门店改造成本高昂 每家调改门店平均投入约800万元 [54] - 公司负债率高达88.73% 巨额改造成本使财务压力加剧 [56] 胖东来模式核心优势 - 员工流失率极低 从年初到7月人员流失率仅0.94% 其中7月低至0.14% [76] - 对卡车司机等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人性化服务 包括独立淋浴间和免费用品 [69][70] - 坚持特殊群体就业安置 20%岗位给退伍边防军人 2%岗位给有犯罪史的服刑人员 [65] - 倡导快乐工作理念 上班时间压缩至7小时 部分部门仅5小时 [77]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永辉超市门店数量从巅峰时期1440家缩减至600多家 [26] - 2021年公司亏损39.44亿元 创历史最大年度亏损记录 [26] - 传统"收租模式"崩溃 2023年来自供应商服务性收入达49.3亿元 毛利率高达94.7% [27] 资本运作与战略调整 - 名创优品豪掷62.7亿元收购永辉29.4%股份 成为第一大股东 [23] - 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亲自挂帅改革领导小组组长 宣称胖东来模式是超市唯一生路 [24]
日资品牌下沉,“放弃”北上广?
虎嗅APP· 2025-08-12 13:50
日资消费品牌下沉趋势 - 无印良品、优衣库、资生堂等日系品牌正加速向中国低线城市扩张,呈现"主动谋局"与"被动应战"两种分化姿态 [8][9] - 优衣库以"服装基础设施"定位全国化扩张,罗森通过轻资产模式改造夫妻店抢占下沉便利店市场 [9] - 无印良品下沉属被动行为,因一线市场被本土平价品牌围剿而被迫转向 [10] 无印良品品牌战略调整 - 在中国市场从"反品牌高性价比"初心被误读为"高端禅意"风格,形成品牌溢价泡沫 [11] - 当前通过连续降价和推出25元以下商品(500日元店)进行"身份革命",剥离中产光环回归杂货铺本质 [11] - 品牌哲学与低价策略产生根本性矛盾:一线消费者认为价值稀释,下沉市场消费者仍觉性价比不足 [15][17] 无印良品下沉市场挑战 - 产品体系与下沉市场需求错配:极简设计VS实用多功能需求,原色系VS艳丽色彩偏好 [18] - 渠道策略两难:高端购物中心选址在下沉市场难复制,普通商场入驻又削弱品牌调性 [19] - 慢供应链模式难以应对中国本土快周转、极致成本控制的竞争环境 [20] 日资品牌下沉共性难题 - 组织文化惯性导致决策迟缓,本土化授权不足难以适应下沉市场快速变化 [23] - 品牌定位平衡困境:大众化扩张可能损害高端形象,存在从"高性价比"滑向"廉价"风险 [24][25] - 本土化能力面临终极考验,需从全球标准复制转向深度适应中国本土生态 [26] 行业转型深层逻辑 - 日资品牌正经历从"品牌红利时代"到"运营深耕时代"的转型阵痛 [26] - 核心矛盾在于全球化标准与本土化运营的冲突,需在品牌哲学与商业现实间寻找新平衡点 [26] - 成功关键取决于对复杂中国市场的理解深度和适应能力,将决定未来十年市场竞争力 [26]
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毛巾产品抽查结果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12 08:16
产品质量抽查结果 - 青岛市2025年网络销售毛巾产品抽查8批次,不合格率为37.5%(3批次不合格)[2] - 不合格产品涉及澡巾、纯棉毛巾、方巾三类,品牌包括舒方雅、鼎熙家纺、ZOOM[3] - 合格产品包括孚日集团生产的有机坊毛巾、箴言毛巾等5批次,合格率62.5%[3] 不合格项目分析 - 纤维含量标注不符(舒方雅澡巾)[3] - pH值超标(舒方雅澡巾)[3] - 使用说明缺失制造地址及标签符号不一致(鼎熙家纺纯棉毛巾)[3] - 吸水性不达标(ZOOM方巾)[3] 受检企业信息 - 涉及青岛悦然纺织、青岛行美家居、青岛那须藤家庭用品等8家企业[3] - 标称生产者包括保定舒方雅纺织品、高阳县鼎熙纺织品等6家上游制造商[3] - 孚日集团作为上市公司,其生产的两批次产品均合格[3] 检验机构与时间 - 全部抽查由青岛市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执行[3] - 抽样时间集中在2025年5月15日至5月27日[3] - 受检区域覆盖城阳区、平度市[3]
日资品牌下沉,“放弃”北上广?
36氪· 2025-08-12 03:24
日资消费品牌下沉趋势 - 无印良品、优衣库、资生堂等日系品牌正加速向中国低线城市扩张,呈现"主动谋局"与"被动应战"两种分化姿态 [3][5] - 优衣库以"服装基础设施"定位全国化扩张,罗森通过轻资产平台化改造夫妻店抢占下沉市场 [5] - 无印良品的下沉是被本土"平替"品牌用极致性价比围剿后的被迫妥协,需进行痛苦的品牌身份重塑 [5][8] 无印良品品牌战略演变 - 在日本定位"反品牌、高性价比"的初心在中国被误读为"禁欲、克制、高级"的东方禅意,获得超额品牌溢价 [8] - 当前通过连续降价和计划推出25元以下商品(500日元店)剥离"中产光环",回归日本"杂货铺"本源 [8][10] - 品牌哲学与低价策略产生根本性矛盾:一线消费者认为价值稀释,下沉市场消费者仍觉性价比不足 [11][13] 下沉市场三大核心挑战 - 品牌价值层面:"反品牌"哲学支撑的高溢价与低价策略形成悖论,158元垃圾桶与25元商品并存导致认知混乱 [11][13] - 产品适配层面:围绕一线中产设计的产品(原色/极简风格)与下沉市场需求(耐用/多功能/艳丽色彩)存在鸿沟 [13][15] - 渠道供应链层面:高端购物中心选址策略在低线市场难落地,慢供应链模式难以应对本土快周转体系的竞争 [15][17] 日资品牌普遍性困境 - 组织文化惯性导致决策缓慢,资生堂等品牌在应对直播等灵活营销时审批流程远慢于国货对手 [17][19] - 品牌定位平衡难题:优衣库成为"国民基础款"后一线城市时尚引领力被削弱,存在滑向廉价的风险 [19][21] - 本土化能力不足:需从全球化标准输出转向深度洞察本地习惯、掌控多元渠道、培养本土人才的新模式 [21] 行业转型关键命题 - 日资品牌正从"品牌红利时代"进入"运营深耕时代",需在全球化标准与本土化运营间建立新平衡点 [21] - 供应链体系面临根本性重构:要么维持品质牺牲价格竞争力,要么压缩成本面临同质化竞争 [17] - 渠道策略需要重新设计:高端购物中心模式在县城商业体难以复制,需开发适配低线市场的选址标准 [15]
全力保障住建领域生产安全平稳有序
齐鲁晚报· 2025-08-07 23:01
建筑施工高温应对措施 - 严格执行错时作业措施 科学调整施工时间避开中午高温时段 避免施工人员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1] - 露天高强度高处作业项目包括外墙 太阳能 钢结构安装等安排在气温较低时段进行[1] - 开展高温送清凉活动 发放藿香正气水 清凉油 绿豆汤 水果等防暑用品至一线作业人员[1] - 累计出动巡查人员160余人次 检查项目90余个 排查模板脚手架 临时用电 高处作业 消防等各类隐患190余条[1] 园林绿化高温防护管理 - 合理调整施工安排避开中午高温时段 发放毛巾200条 绿茶20斤 藿香正气水300瓶给养护工人[2] - 采用早晚浇水错峰灌溉模式 利用滴灌喷灌减少水分蒸发 对新植苗木花卉加密补水[2] - 为不耐热植物搭建遮阳网 修剪枝叶通风降温 并喷施抗蒸腾剂增强耐旱性[2] - 高温条件下严格把控苗木种植 草坪铺设等环节质量 加强施工现场设备定期检查维护[2] 物业及燃气领域安全管控 - 督促物业强化设施巡检 对电梯供水供电系统每日巡查 累计整改隐患32处[2] - 要求物业备足防暑药品 在小区凉亭增设饮水点 为保洁安保人员发放降温物资[2] - 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响应业主高温相关投诉[2] - 召开燃气安全会议部署高温季节安全生产工作 开展宣传活动25场 发放明白纸2310余份[2] 持续安全管理工作规划 - 加强企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调度 及时转发天气预警信息 督促执行高温作业规定[3] - 结合暑期汛期特点聚焦建筑施工 物业小区 公园园林等领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3] - 建立台账并实施动态销号管理 要求企业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3]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上半年我国家用纺织品累计出口160.3亿美元 同比持平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12:57
行业概况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家用纺织品出口总额1603亿美元 同比持平 [1] - 行业面临全球贸易环境波动 需优化产业结构和市场多元化策略以应对长期博弈 [1] - 细分产品中床品出口696亿美元(增长02) 地毯215亿美元(增长12) 厨浴纺织品158亿美元(下降22) 窗帘154亿美元(增长29) 床毯158亿美元(增长03) 毛巾89亿美元(下降88) 桌布37亿美元(下降89) 其他制品97亿美元(增长78) [2] 区域市场表现 - 前五大出口市场:美国479亿美元(下降59占比299) 欧盟221亿美元(增长99占比138) 东盟156亿美元(下降194占比97) 日本115亿美元(下降19占比72) 澳大利亚53亿美元(下降72占比33) [3] - 新兴市场表现突出:中亚五国6亿美元(增长266) 其中吉尔吉斯斯坦暴涨613 非洲75亿美元(增长292) 拉丁美洲118亿美元(增长20) [3] - 6月单月对美出口降幅缩窄至39(较上月改善246个百分点) 非美市场合计下降19 [3] 国内区域出口 - 前五大出口省份:浙江554亿美元(增长64) 江苏333亿美元(下降28) 山东205亿美元(下降27) 广东(下降149) 上海(微降05) [4] - 其他地区中新疆出口增长396 广西增长231 [4] 国际市场份额 - 美国市场:前五个月中国占比376(下降35个百分点) 印度占比273(增长77) 巴基斯坦104(增长56) [5] - 欧盟市场:中国占比354(增加21个百分点) 巴基斯坦234(增长235) 印度118(增长202) [5] - 日本市场:中国占比73(下降03个百分点) 越南145(下降1) 印度28(增长18) [5] 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对华家纺产品平均关税达45(最高584) 显著高于其他主要出口国 [8] - 特朗普政府新关税政策涉及印度25 越南和孟加拉20 印尼/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泰国19 土耳其/韩国15 英国10 8月7日生效 [9] - 美国全面取消800美元以下进口商品免税政策 8月29日起执行 [10] 趋势展望 - 美国市场占比从2024年33降至2025上半年299 仍为第一大单一市场 [6]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30 低于2024年33 [7] - 中美关税有望继续延期90天 但上半年抢出口已透支部分下半年订单 [8]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5年毛巾产品质量“你点我查”省级监督抽查结果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05 03:59
毛巾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 2025年第1批山东省毛巾产品省级监督抽查共抽查40批次,其中销售环节30批次,网售环节10批次 [4] - 抽查依据包括GB 18401-2010、GB 31701-2015等6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检测项目涵盖甲醛含量、pH值、纤维含量等13项指标 [4] - 发现3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率为7.5%,涉及山东华盛连锁超市、聊城振华量贩超市等销售商,主要问题为纤维含量和吸水性不达标 [4][10] 不合格产品具体情况 - 山东华盛连锁超市乐华城店销售的"赛颜"毛巾(34×74cm)存在吸水性和纤维含量不合格问题 [10] - 聊城振华量贩超市民生广场店销售的"SUNNY三琪"面巾(740×340±20mm)纤维含量不符合标准 [10] - 张店区万佳百货超市销售的"SUNNY三琪"面巾(740×340±20mm)同样存在纤维含量不合格 [10] 合格产品情况 - 抽查合格产品37批次,包括菏泽佳和购物广场销售的"盛涛"小马方巾、"訫享"新疆长绒棉毛巾等 [11][12] - 青岛永旺东泰商业有限公司销售的"姆明"面巾、"棉田"面巾等10批次产品全部合格 [12] - 网售环节合格产品包括"金号"毛巾、"最生活"浴巾等,涉及北京明月祥达、临沂聚品等电商企业 [17][18] 毛巾产品消费指南 - 选购时应查看产品标识信息是否完整,包括厂名厂址、纤维成分、安全类别等 [5] - 优质毛巾应具备染色均匀、毛圈平整的外观特征,手感蓬松柔软且无滑腻感 [6][7] - 建议根据用途选择不同尺寸,浴巾宜选较大较厚款式,面巾可选较小较薄款式 [8] - 购买后应保留购物凭证作为维权依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