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

搜索文档
澳大利亚拟巨资打造核潜艇船坞
新华社· 2025-09-14 09:19
澳大利亚国防投资计划 - 澳大利亚政府将投入120亿澳元(约80亿美元)升级西澳大利亚州亨德森造船厂 计划用20年将其打造为澳英美联盟级核潜艇维护中心 [1] - 上述资金将在未来十年分步拨付 国防部长预计总支出可能达到250亿澳元(166亿美元) [1] - 澳大利亚缺乏服务核潜艇的基础设施 2021年9月与美国英国建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开展核潜艇合作 [1] 核潜艇合作内容 - 澳大利亚将从美国购买弗吉尼亚级核潜艇 并与英国联合建造新型核潜艇 [1] - 三国核潜艇合作引发国际社会对核扩散风险及破坏地区安全稳定的担忧 [1] - 美国国防部重新评估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协定 但国务卿私下向澳防长保证协定将继续推进 [1] 其他国防采购项目 - 澳大利亚以100亿澳元(66亿美元)购买11艘日本最上级护卫舰 [2] - 投入17亿澳元(11亿美元)打造幽灵鲨水下无人舰队 [2]
澳大利亚拟斥资250亿澳元打造核潜艇船坞
央视新闻· 2025-09-14 07:17
澳大利亚国防投资计划 - 澳大利亚政府投入120亿澳元(约80亿美元)升级西澳大利亚州亨德森造船厂 计划用20年将其打造为澳英美联盟级核潜艇维护中心 [1] - 上述资金将在未来十年分步拨付 国防部长预计总支出或达250亿澳元(166亿美元) [1] - 澳大利亚近期以100亿澳元(66亿美元)采购11艘日本最上级护卫舰 并投入17亿澳元(11亿美元)打造幽灵鲨水下无人舰队 [2] 澳英美三边安全合作 - 2021年9月美国 英国和澳大利亚建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并开展核潜艇合作 [1] - 合作框架下澳大利亚将从美国购买弗吉尼亚级核潜艇 并与英国联合建造新型核潜艇 [1] - 美国国防部重新评估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协定 美国国务卿私下向澳防长保证协定继续推进 [1] 国际社会反应 - 作为无核国家 澳大利亚参与核潜艇合作引发国际社会对核扩散风险的担忧 [1] - 三国军事同盟深化被质疑可能破坏地区安全稳定 [1]
稀土技术封锁:中国对全球军事工业的隐形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9-04 00:55
中国稀土出口管控影响 - 中国于今年4月加强对七种稀土材料的出口管控 导致日本、德国及美国等国的企业面临巨大压力 尤其美国军工领域因稀土短缺面临严峻挑战[1] 稀土特性与加工挑战 - 稀土是包括钐、钆、钕等17种元素的复合物 化学性质相似导致分离和提纯过程极为复杂 这是全球稀土加工的最大挑战[3] - 中国稀土提取率达到91% 而西方国家仅为82% 这9%的差异在高端制造业中意味着巨大成本和技术难题[5] - 高端稀土的分离技术需要长期积累 短时间内难以掌握 中国在该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竞争优势[12] 西方国家的技术差距与成本问题 - 西方国家虽拥有丰富稀土矿山 但在分离和提纯技术上与中国存在显著差距[5] - 美国得克萨斯州稀土处理厂耗资8000万美元 但产出未能达到高端制造标准[5] - 澳大利亚公司仅能生产极少量符合标准的稀土产品 成本高出30%[5] 稀土在高端制造业的应用 - F-35隐形战斗机和核潜艇等高端武器高度依赖高性能稀土材料 缺乏稀土磁体会导致雷达和制导系统无法运作[7] - 德国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商和法国核电站的关键稀土库存已濒临枯竭[14] 西方国家的战略依赖与应对困境 - 德国军火商莱茵金属申请购买稀土遭拒 韩国KF-X战斗机项目因此停滞[8] - 西方国家长期依赖中国低价高质量的稀土供应 缺乏备用计划导致国防工业根基不稳[10] - 美国试图用EDA软件交换高端稀土材料 但仅获得低端材料 不同质量级别的稀土用途截然不同[10] 技术优势与产业地位 - 低端稀土和高端稀土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完全不同[12] - 技术和知识比资源更重要 中国在稀土分离领域的多年积淀使关键技术上占据不败之地[16] - 中国在稀土加工技术的优势是其在全球高技术产业中稳固地位的基础[16]
晨枫:假想击沉53艘中国军舰,美国军官靠爽文为核潜艇重建优势
观察者网· 2025-08-25 05:44
美国海军SSN(X)核潜艇计划推迟 - 美国海军将下一代核潜艇SSN(X)的建造从2035年推迟到2040年 [1][23][25] - SSN(X)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2022年拨款9800万美元 2023年增至2.37亿美元 2024年达5.447亿美元 2025年预算中总体设计增至3.848亿美元 核动力系统设计增至2.381亿美元 [25] - 按照新时间表 SSN(X)可能要到2049年才能投入使用 将错过所有预期的台海冲突时间窗口 [25] 美国核潜艇部队现状与部署 - 美国海军现役核潜艇共48艘 包括17艘洛杉矶级 2艘海狼级 29艘弗吉尼亚级(含Block I-IV) [6] - 太平洋舰队与大西洋舰队兵力分配比例为60:40 太平洋舰队部署28艘核潜艇 [6] - 通常有40%核潜艇处于维修状态 实际可用数量仅29艘 其中太平洋舰队19艘 大西洋舰队10艘 [6] - 在假想2026年台海冲突想定中 战前印太司令部仅4艘核潜艇可立即投入作战 [8] 核潜艇作战想定与推演 - 根据美国海军学会学报推演 预先部署的4艘核潜艇在两周内击沉53艘中国战舰 包括2艘航母和2艘两栖攻击舰 [13] - 核潜艇弹药消耗速率极高 交战两周内就需要撤离补给 补给周期需6天航渡加1天再装填 [13] - 推演中美国损失2艘核潜艇 一艘弗吉尼亚级被054A护卫舰的舰载直升机击沉 一艘洛杉矶级在返航途中被击沉 [13] - 作战想定依赖大西洋舰队增援 4艘核潜艇需9-10周才能抵达太平洋战区 [11] 美国海军工业能力挑战 - 美国海军造船速度受限于工业产能 曾婉拒国会增加建造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要求 [22] - 核潜艇维修问题严重 2021年撞山的海狼级康涅狄格号需到2026年才能修复 [22] - 工业能力下滑原因包括熟练技工流失 供应链问题 基础设施陈旧 以及核潜艇超量使用 [22] - 核潜艇建造能力与美国再工业化进程深度绑定 但再工业化进展缓慢 [22] 中美反潜作战能力对比 - 中国已建立庞大先进的海底水声探测网络 配合054A和056A护卫舰的低频主动拖曳式声呐系统 [17][19] - 中国采用反潜鱼雷搭载远程导弹的打击方式 极大扩展反潜打击范围 [20] - 中国拥有大量反潜水雷 可在战前部署关键水道阻滞潜艇行动 [20] - 美国反潜力量包括128架P-8巡逻机 其中87架处于良好战备状态 澳大利亚另有8架 日本配备较老旧的P-3 [7] 台海作战概念争议 - 核潜艇作战想定存在多重问题 包括低估中国反潜能力 忽视台湾海军目标识别难题 以及高估在复杂水声环境下的作战效能 [16][17] - 核潜艇只能实现海上拒止 无法实现海上控制 对"打封登"类非两栖作战模式无效 [21] - 中国航母在台海冲突中更可能部署在西太平洋而非海峡内部 进一步降低核潜艇作战效能 [20][21]
美国大举增兵,3艘军舰4000士兵指向委内瑞拉,马杜罗宣布:将部署400万民兵应对“侵略”,已启动全国征兵程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07:37
美国军事部署与行动 - 美国向委内瑞拉附近加勒比海水域部署3艘舰艇及4000名士兵 [1] - 美国派遣舰队包括1艘两栖攻击舰、3艘驱逐舰、1艘导弹巡洋舰、2艘两栖运输舰、1艘核潜艇及多架P-8侦察机 [2] - 军事部署主要目的为展示力量并传达信息 非必然进行精确打击 [2] 委内瑞拉应对措施 - 委内瑞拉启动全国征兵程序 计划组建超过400万民兵组织 [3][5] - 国防部长指控美国企图强行推动政权更迭 强调军队将捍卫领土主权 [9][11] - 外长指出美国毒品指控系威胁与污名化 强调自2005年以来持续打击有组织犯罪 [6][8] 国际反应与立场 - 拉美多国通过美洲玻利瓦尔联盟声明反对美国军事行动 支持委内瑞拉主权 [12] - 哥伦比亚总统警告美国入侵将导致委内瑞拉陷入叙利亚式动荡并波及哥伦比亚 [12][14] - 巴西、墨西哥均表态反对干预主义 联合国敦促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分歧 [16] 中方表态 - 中国外交部反对违反联合国宪章的行为 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委内瑞拉内政 [17]
美国急需稀土,无视中国禁令,买通两个国家,4个月走私4000吨!
搜狐财经· 2025-08-16 03:37
稀土资源的战略重要性 - 稀土资源在全球高科技和军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稀土生产国加强出口管控对全球市场产生巨大冲击 [1] - 美国军工产业高度依赖稀土,每架F-35战斗机需417公斤稀土,一艘核潜艇需4吨稀土,供应链中断可能导致军事生产线停滞 [3] - 稀土对半导体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至关重要,钕铁硼磁体是电动机和动力电池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特斯拉、英特尔等企业的竞争力 [5] 美国应对稀土短缺的措施 - 美国通过泰国和墨西哥等非传统进口国进行大规模稀土走私,2024年走私量达4000吨,是过去三年进口量的35倍 [5][8] - 泰国曼谷港和林查班港因监管宽松成为稀土中转站,墨西哥利用贸易协定漏洞协助稀土进入美国市场 [8] - 走私行为暴露美国产业链对中国稀土的深度依赖,全球供应链在资源管控下显现脆弱性 [8] 中国的反制措施 - 中国加强海关监控,重点检查泰国和墨西哥等中转站,引入伽马射线扫描设备提高查验效率 [9] - 2025年7月起实施新《矿产资源法》,稀土走私最高刑期10年并处以五倍罚款 [9] - 采用区块链技术建立稀土溯源系统,为每公斤稀土赋予"数字身份证",实现全流程追踪 [9] 国际影响与未来趋势 - 中国强调稀土出口管控符合国际惯例,反对美国通过非法途径破坏全球供应链稳定性 [11] - 稀土控制权成为大国博弈焦点,各国可能加速稀土开发及替代品研发以避免供应链风险 [15] - 稀土作为现代工业"命脉",其资源控制与技术创新的平衡将决定全球经济未来走向 [17]
中国用稀土深度扼杀,美国国防巨头沉默不语,但痛苦才刚刚开始
搜狐财经· 2025-08-13 15:10
稀土行业现状 - 中国控制全球85%的稀土供应 直接影响全球高科技产业包括手机 电脑 新能源汽车和F-35战斗机等军工产品[3] - 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加工在中国完成 形成产业链控制优势[9] - 美国78%的稀土需求依赖中国进口 军工产业如F-35战斗机单机需450公斤稀土 核潜艇需4吨稀土[9][11] 历史背景与产业升级 - 1990-2000年代中国稀土定价权缺失 1公斤稀土价格低于大白菜 仅作为原材料供应商[5] - 2010年起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 并突破精加工技术 从资源输出转向产业链控制[7][9] - 美国曾通过WTO指控中国违反自由贸易 但自身实施技术封锁在先[7] 地缘竞争与产业影响 - 美国国防部内部评估显示 若中国断供稀土 美国军工生产将在6个月内停滞[11] - 美国尝试在澳大利亚 加拿大寻找替代矿源 但缺乏加工技术 建立完整产业链需10-15年[13] -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 风力发电 高铁等稀土应用领域已形成技术领先[11][13] 市场动态与战略转变 - 中国稀土战略从原材料控制扩展到下游产业链 强化技术壁垒[9][13] - 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 波音 雷神等面临供应链风险[9] - 稀土精加工技术成为中美产业竞争的核心壁垒之一[9][13]
特朗普说向靠近俄地区派遣核潜艇,俄媒:凭空捏造威胁
新京报· 2025-08-03 22:42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 特朗普声称梅德韦杰夫在核问题讨论中提及核武器的"最终威胁" [1] - 特朗普批评梅德韦杰夫的言论"非常糟糕" [1] - 俄媒反驳特朗普向俄周边派遣核潜艇的言论是"凭空捏造威胁" [1] 美俄核威慑升级 - 特朗普7月31日发文警告梅德韦杰夫"小心言辞" [1] - 梅德韦杰夫回应提及俄罗斯"周长"自动核反击系统 [1] - "周长"系统是冷战时期苏联为对抗美国核威慑研发的大规模核反击系统 [1]
美持续对俄施压 特朗普称将部署两艘核潜艇
新华网· 2025-08-01 22:54
美俄紧张局势升级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下令部署两艘核潜艇至适当区域 但未透露潜艇类型及具体部署位置 [1] - 特朗普此前威胁若俄乌未在10至12天内达成和平协议 将对俄罗斯征收"非常严厉"关税 [1] -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回应称特朗普的通牒构成威胁 并强调谈判时间不应由美方决定 [1] 双方外交表态 -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完全同意美国务卿鲁比奥关于避免美俄直接军事对抗的表态 [1]
普京宣布:重组海军并扩充军备!
证券时报· 2025-07-28 09:23
海军重组与扩编 - 俄罗斯海军陆战队5个旅扩编为师 其中2个旅今年完成扩编 [1] - 此举将大幅提升舰队打击能力和作战效能 [2] 大规模海上军演 - "七月风暴"海上军演投入超过150艘战舰及辅助船只 120架战机与直升机 1.5万余名官兵 [2] - 演习在波罗的海 北冰洋 太平洋和里海同时进行 旨在演练抵御大规模海上入侵的作战能力 [2] - 克里姆林宫指责北约危及俄罗斯安全 [2] 核潜艇部队建设 - 俄罗斯正在加强核潜艇部队以及整个海上核力量 [2] - "波扎尔斯基大公"号核潜艇已建造完成 [2] - 2艘"北风之神"-A级潜艇和6艘"白蜡树"-M级多用途核潜艇处于不同建造阶段 [2] 海军发展战略 - 俄罗斯批准新的海军发展战略 规划至2050年 [3] - 目标让更新后的海军能够快速应对全球局势变化 [3] 航母状况 - "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将被封存 未来可能出售或拆解报废 [3] - 该航母于1990年12月25日交付苏联海军 [3] - 2016-2017年在地中海参与作战行动 舰载机起降400余架次 摧毁超过1200个目标 [3] - 维修过程多次延误 经历2018年船坞事故 2019年和2022年火灾 [4] - 2023年完成水下部分坞修工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