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信贷

搜索文档
两部门联合发布实施方案 促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7
政策背景与目标 -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1] - 未来5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综合普惠金融体系 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 [1] - 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持续优化 普惠信贷体系巩固完善 普惠保险体系逐步健全 [1] 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优化 - 健全多层次 广覆盖 差异化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 完善县乡村金融服务 [2] - 供给多层次 多样化普惠金融服务 持续提升覆盖面和可得性 [1] - 推动降低综合成本 提升普惠金融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能力和水平 [1] 普惠信贷体系与能力建设 - 完善普惠信贷管理体系 提升小微企业信贷服务质效 [2] - 加强三农领域信贷供给 加大脱贫地区和特定群体信贷帮扶力度 [2] - 强化民营企业信贷支持 巩固提升普惠信贷体系和能力 [2] 普惠保险体系建设 - 推进保险公司专业化体制机制建设 丰富普惠保险产品供给 [2] - 提供优质普惠保险服务 强化普惠保险监管政策引领 [2] - 加强普惠保险体系建设 满足多样化普惠性金融需求 [1] 组织保障与实施机制 - 各级金融管理部门和银行保险机构需抓好组织协调 强化队伍建设 [2] - 增强数字赋能 做好宣传引导 加强上下联动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2] - 金融监管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将扎实做好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工作 [2]
“AI+金融”如何相融互促?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41
摩根大通环球企业银行大中华区总裁、董事总经理黄健表示,银行最重要的就是技术和人才。该行 如今最需要的是两种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再学习能力强的人。"一个人不可能在学校里学到所有需要的 技能和知识,但在工作期间会有很多学习机会。怎样能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时间学习新的技术和理 念,是很重要的素质。"黄健表示。 浦发银行董事长张为忠表示,AI赋能应当由产业端、技术端和金融应用端相向而行。他还提到, 一个包容的环境非常重要,包括政府和监管部门对于科技在局部领域应用的支持。中国香港理工大学人 工智能讲座教授张成奇认为,除了金融从业人员的进步以外,产业界、政府和监管部门对于推动人工智 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不可或缺,这是全方位的合作关系。 责任编辑:袁浩 "2025WAIC人工智能金融领导者论坛"日前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举行。就AI对于金融业的 变革与赋能,与会者认为,AI与金融的融合,不只是技术发展和应用落地的问题,更是认知、制度、 人才、生态的系统重构。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金融新范式,在勇于创新的同时,必须守住稳定与信任的 底线。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在论坛上表示,近年来,上海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推动金融业 ...
金融监管总局、人民银行联合发文 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综合普惠金融体系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20
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核心内容 - 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综合普惠金融体系 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1] - 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持续优化 普惠信贷体系巩固完善 普惠保险体系逐步健全[1] - 供给多层次多样化普惠金融服务 提升覆盖面和可得性 推动降低综合成本[1] 优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 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普惠金融机构体系 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深化专业化体制机制建设[2] - 完善县乡村金融服务 提升县域金融服务水平 加强监测指导[2] - 完善丰富乡村金融服务 巩固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和保障能力[2] 巩固提升普惠信贷体系和能力 - 完善普惠信贷管理体系 科学设定监管目标 加强监测督导[3] - 提升小微企业信贷服务质效 保持有效增量信贷供给 提高融资服务定价管理能力[3] - 加强三农领域信贷供给 强化农业重点领域金融服务 扩大农村产权抵质押物范围[3] - 加大脱贫地区和特定群体信贷帮扶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支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3] - 强化民营企业信贷支持 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归集 推广信易贷模式[3] 加强普惠保险体系建设 - 推进保险公司专业化体制机制建设 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增加普惠保险战略规划职能[4] - 丰富普惠保险产品供给 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 开发小微企业财产险责任险信用险产品[4] - 提供优质普惠保险服务 探索精算回溯机制 简化承保手续 提高理赔时效性[4] - 强化普惠保险监管政策引领 研究将发展情况纳入监管评价体系 完善统计指标体系[4] 政策实施保障 - 金融监管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将扎实做好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工作[4] - 全力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确保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4]
揭秘小生意背后34万亿“财富源”:中国普惠金融“行”
南方都市报· 2025-07-14 00:12
普惠金融政策发展 -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将普惠金融纳入金融"五篇大文章" [2][3] - 2025年6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央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明确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 [4] - 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 任务传导至各金融机构 [3] 普惠信贷进展 - 2025年5月央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总额度达3万亿元 一年期利率降至1.5% [6] - 2025年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4.81万亿元 同比增长12.2% 农户经营性贷款余额9.98万亿元 [6] - 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改委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 截至2025年4月末走访超7000万户小微主体 新增授信18万亿元 平均利率3.65% [7] 普惠保险发展 - 多地"惠民保"项目成效显著:广州"穗岁康"累计参保1828万人次 赔付23.4亿元 珠海"大爱无疆"赔付7.74亿元 江门"邑康保"赔付2.5亿元 [8] - 2024年中央财政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547亿元 保费规模达1521亿元 为1.47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超5万亿元 [9][10] - 九部门联合扩大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外卖员等群体可获百元保费百万级保障 [8] 资本市场普惠举措 - 证监会2025年2月提出增强资本市场普惠性 支持小微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探索发行REITs [11] - 2024年末35家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企业约18万家 北交所普惠金融试点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上市 [11] - 债券市场创新扶贫债、乡村振兴公司债等产品 "保险+期货"覆盖21个农业品种 [11] 普惠金融需求演变 - 我国普惠金融需求从信贷扩展至信贷、保险、理财等综合需求 拥有超7亿基民和1亿理财个人投资者 [12] - 《意见》要求丰富基金产品类型 构建多层次理财产品体系 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 [12] - 公募基金和理财产品因广泛覆盖和低门槛成为大众财富管理重要工具 [12] 普惠金融现存挑战 - 农村人口老龄化导致普惠型医疗保险供给不足 新型职业群体金融服务产品欠缺 [13][14] - 区域发展不平衡 经济欠发达地区服务覆盖不足 金融机构存在重复授信和产品同质化问题 [14] - 资本市场普惠面临可得性、可持续性及风险收益平衡难题 [14]
优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巩固提升普惠信贷能力
金融时报· 2025-07-07 01:46
政策框架与目标 - 金融监管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六部分16条措施 涵盖优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巩固提升普惠信贷体系和能力 加强普惠保险体系建设等方面[1] - 方案提出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综合普惠金融体系的目标 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至上 又普又惠 综合服务四条基本原则[2] - 普惠金融服务目标包括保持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 县乡网点布局更合理 普惠信贷目标包括保持贷款投放力度 优化信贷结构 防控信贷风险 普惠保险目标包括提供质优价廉产品 改善投保理赔服务[2] 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 指导大中型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 建立单列信贷计划等专营机制 支持政策性银行开展转贷款业务合作 鼓励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和低收入群体人身保险业务[4] - 要求银行保险机构深化普惠金融专业化体制机制建设 政策性金融机构强化普惠金融支持 大中型商业银行和大型保险公司制定普惠金融战略 地方中小银行坚守支农支小定位 非银行机构提高中低收入人群金融服务可得性[5] 普惠信贷体系发展 - 对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资本权重给予八五折到七五折优惠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放宽至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6] -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6.07万亿元同比增长7.41%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7] - 要求保持有效增量信贷供给 落实续贷政策 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投放 降低对抵押物依赖 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7] 民营企业与小微企业支持 - 增加支持民营经济相关内容 要求强化民营企业信贷支持 持续加大信贷资源投入[7] - 明确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归集 重点满足有市场有效益信用好成长性高的民营企业有效融资需求 保护民营企业金融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7]
贝多广:正确理解普惠金融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03 11:03
普惠金融内涵与范围 - 普惠金融核心是包容性金融 旨在将中小微弱群体纳入金融服务体系而非简单的普及加优惠[6][7] - 普惠金融应构建综合服务生态体系 涵盖普惠信贷、消费金融、普惠保险、股权投资等全金融领域[8][11] - 当前普惠金融存在机构模式不完善、普惠保险覆盖不足、农村养老金融缺失等结构性短板[11] 消费金融的普惠价值 - 消费金融可下沉至10元级分期场景 年化利率8.92%的微型分期产品满足弱势群体基本生活需求[9][10] - 消费是实体经济核心环节 支持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金融属于普惠金融重要组成部分[10] - 传统观念对消费金融存在偏见 需突破"量入为出"思维定式重新评估其社会价值[8][10] 普惠金融与数字技术融合 - 数字金融发展方向是数智化 需结合经济学框架引导AI技术应用[3][12] - 普惠金融与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存在战略协同 需通过数智化实现"普绿结合""农村养老覆盖"等目标[12] -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通过高端会议平台推动数智金融产学研融合 累计210位嘉宾参与形成行业影响力[1][14] 普惠金融战略地位演变 - 普惠金融从冷门概念升级为国家金融战略"五篇大文章"之一 反映政策导向重大转变[4][12] - 金融机构需从社会责任视角转向系统性包容服务 避免将普惠金融简单等同于信贷让利[6][7] - 尤努斯模式启示普惠金融应支持创业投资 与乡村振兴战略形成联动[11]
★两部门明确未来5年普惠金融发展"任务书"
证券时报· 2025-07-03 01:55
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核心内容 - 金融监管总局与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未来5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综合普惠金融体系 [1] - 方案从普惠金融服务、普惠信贷、普惠保险三方面提出具体政策举措 [1] - 新增强化民营企业支持力度的安排,体现守正创新 [1] 普惠信贷领域重点部署 - 完善普惠信贷管理体系,提升小微企业信贷服务质效,加强"三农"领域信贷供给 [1] - 加大脱贫地区和特定群体信贷帮扶力度,强化民营企业信贷支持 [1] - 持续加大信贷资源投入,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归集,推广"信易贷"模式 [2] - 重点支持有市场、有效益、信用好、成长性高的民营企业 [2] - 截至4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4.3万亿元,同比增长11.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2] - 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效果显著 [2] 普惠保险体系深化建设 - 推进保险公司专业化体制机制建设,丰富普惠保险产品供给 [2] - 提供优质普惠保险服务,强化普惠保险监管政策引领 [2] - 强调建立涵盖服务、信贷、保险的综合普惠金融体系 [2] 数字化与组织保障措施 - 提升智慧管理水平,加强普惠金融风险监测与处置能力 [3] - 引导银行保险机构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服务 [3] - 通过数字化手段降低服务成本、提高风控水平 [3]
【新华解读】政策持续加码 监管明确未来五年普惠金融发展目标
新华财经· 2025-06-27 06:42
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 金融监管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未来5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综合普惠金融体系 [1] - 方案从普惠金融服务、普惠信贷、普惠保险三方面提出具体政策举措,标志着普惠金融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 [1][4] - 政策体现连续性和系统性,推动普惠金融从广覆盖向深服务转变 [1][2] 普惠金融发展目标与体系优化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普惠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一,要求"雪中送炭、服务民生" [2] - 方案要求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深化专业化体制机制建设 [2] - 完善县乡村金融服务,巩固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和保障能力 [2] - 经济转型与共同富裕目标下,普惠金融更注重优质、均衡与可持续 [3] 普惠信贷体系强化措施 - 方案提出巩固提升普惠信贷体系,完善管理体系并提升小微企业信贷服务质效 [4] - 加强"三农"信贷供给、脱贫地区帮扶及民营企业信贷支持 [4] - 专家建议大型银行提高"首贷户"考核占比,中小银行发挥贴近市场优势 [4] - 政策推动普惠金融从增量扩面向提质降本转变,需加强客户画像能力 [4] 普惠保险创新发展 - 方案要求推进保险公司专业化建设,丰富普惠保险产品供给并强化监管引领 [4][5] - 2025年版惠民保产品多地陆续上线,商业保险与基本医保衔接加强 [5] - 普惠保险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覆盖范围逐步扩大,成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重要探索 [5] 政策实施展望 - 金融监管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将推进方案落实,确保普惠金融重大决策部署落地 [5][6] - 普惠信贷与普惠保险"双轮驱动"有望缓解融资难和保障不足问题,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 [6]
16条措施!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
金融时报· 2025-06-27 06:22
普惠金融政策支持 - 金融监管总局与中国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六部分16条措施,涵盖优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巩固提升普惠信贷体系和能力、加强普惠保险体系建设等方面 [1] - 国务院2023年10月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的目标 [4] - 《实施方案》紧扣五年目标,强调坚持综合服务,从普惠金融服务、普惠信贷、普惠保险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4] 普惠金融发展历程与现状 -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余年来多层次普惠金融供给格局逐步确立 [3] -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6.07万亿元同比增长7.4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 [9] - 金融机构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存在内生动力不足和外部激励约束不充分的问题,需从体制机制、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建立长效机制 [3] 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目标 - 《实施方案》提出五年发展目标:基本建成高质量综合普惠金融体系,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 [5] - 普惠金融服务目标包括保持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优化县乡网点布局 [5] - 普惠信贷目标包括保持贷款投放力度、优化信贷结构、健全成本可负担长效机制 [5] - 普惠保险目标包括提供质优价廉产品、改善理赔服务、为重点领域提供全面保障 [5] 金融机构差异化分工 - 政策性金融机构需强化普惠金融支持,大中型商业银行要制定普惠金融战略并加大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支持 [8] - 地方中小银行需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开展特色化经营并优化新市民金融服务 [8] - 非银行金融机构需提高中低收入人群金融服务可得性 [8] - 银行保险机构要深化普惠金融专业化体制机制建设,形成分工明确、有序竞争的供给格局 [7] 普惠信贷体系优化 - 政策对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资本权重给予七五折至八五折优惠,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放宽至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 [9] - 《实施方案》要求保持有效增量信贷供给,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投放,降低对抵押物依赖 [9] - 强化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归集,重点满足有市场、有效益、信用好的民营企业融资需求 [10] 普惠金融成功标准 - 成功普惠金融应在基础金融服务普及、经营主体融资便利、金融服务乡村发展有力等六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6] - 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需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可持续的机构体系 [7]
普惠金融加速,两部门方案绘制五年新蓝图
环球网· 2025-06-27 02:15
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核心内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未来五年普惠金融发展制定路线图 [1] - 目标在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综合普惠金融体系,优化县乡村金融服务,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健全普惠保险体系 [4] 普惠信贷体系重点措施 - 提升小微企业信贷服务质效,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供给 [4] - 强化民营企业信贷支持,重点满足有市场、有效益、信用好、成长性高的民营企业融资需求 [4] - 政策在守正基础上创新突破,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形势变化 [4] 普惠保险体系发展方向 - 鼓励保险公司丰富产品供给,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 [4] - 开发适应小微企业需求的保险产品,探索为"三农"、小微企业、特定群体提供质优价廉服务 [4] - 简化理赔流程,提升服务体验 [4] 政策实施保障机制 - 从优化服务、巩固信贷、加强保险三方面提出具体政策举措 [5] - 通过组织协调、队伍建设、数字赋能、宣传引导、上下联动五个维度强化系统性保障 [5] - 要求各级金融管理部门和银行保险机构协同发力,完善顶层设计与基层执行 [5] 政策影响与展望 - 彰显国家对普惠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传递优化金融环境、服务实体经济的决心 [5] - 预计未来五年将加速形成包容、高效、便捷的普惠金融生态,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