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巧克力换电块
icon
搜索文档
曾毓群谈破“卷”,商业模式是把利刃
高工锂电· 2025-08-12 10:57
锂电行业现状与挑战 - 锂电行业经历新能源浪潮爆发式增长,成为资本关注焦点 [4] - 当前行业存在产能盲目扩张、价格信号失灵、技术同质化、市场结构扭曲等问题,陷入内卷漩涡 [5] -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指出行业"内卷"是企业最大危机感来源 [3] 政策调控与市场反应 - 国家层面持续加码整治,2024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将恶性竞争纳入治理框架,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整治低价无序竞争 [6] - 八部门发文管控盲目投资,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低于成本价销售 [7] - 政策传导至市场效果尚未显著,行业仍深陷价格战 [8] 宁德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 - 公司拒绝价格内卷,通过换电模式实现降维打击 [10] - 换电模式实现"车电分离",用户购车成本降低30%以上,电池按订阅或单次使用收费 [11] - 换电推动电池标准化,适配16家车企车型,并与中石化合作构建"车-电-站"生态 [12] - 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提升40%以上,健康电池用于车辆驱动,衰减后转做储能 [13] - 计划建设"八横十纵"换电网络,强化标准制定权和网络覆盖力 [15] B2G技术带来的变革 - B2G技术让电动车在电网高峰时售电,电池从耗能部件变为创收资产 [16] - 技术打破锂电行业边界,从汽车配套延伸至能源服务蓝海 [16] - 盈利模式从电芯销售转向持续服务收益 [16] 行业破局方向 - 商业模式创新是突破内卷的关键,换电和B2G技术重构产业价值逻辑 [17] - 创新推动产业链从竞争转向生态合作,挖掘电池增量价值 [12][16]
锂电产业链周记|中企上半年拿下全球电池近七成江山 全球第五大动力电池公司合并案通过
新浪财经· 2025-08-08 13:07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格局 - 2023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总量达504.5 GWh 同比增长37.3% 增速较2022年同期的22.3%明显提升 [1] - 全球前十动力电池企业中六家来自中国 包括宁德时代 比亚迪 中创新航 国轩高科 亿纬锂能 蜂巢能源 [1] - 六家中企合计市场份额达68.9% 较2022年同期提升4个百分点 创历史新高 [1] 比亚迪电池产能扩张 - 无为弗迪电池拟投资24亿元建设长三角制造中心三期项目 [2] -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电池包18.48万件 钢托盘108万件 铝托盘48万件 液冷板36万件的生产能力 [2] 宁德时代换电业务拓展 - 宁德时代联合时代电服 神州租车 招银金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计划将换电模式引入租车行业 [4] - 神州租车将全面引入巧克力换电车型 覆盖多级别车型 适配A0至B级主流市场 [4] - 2023年计划试点并逐步运营超10万台换电车辆 车型续航达400-600公里 [4] - 将依托神州租车全国超2000个线下网点构建换电网络 [4]
小马智行落地浦东,Robotaxi商业化还差几步?
36氪· 2025-08-06 11:05
自动驾驶商业化进展 - 小马智行与锦江出租在上海核心城区推出完全无人驾驶Robotaxi服务 标志着Robotaxi从封闭测试迈向有限开放的关键一步 [1] - 宁德时代与神州租车合作推广超10万辆"巧克力换电车型" 依托神州2000多个网点构建城市换电网络 为Robotaxi商业化提供补能支持 [1][5] - 小马智行Robotaxi车队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实现常态化运行 总规模突破300台 是国内唯一获得四个一线城市运营许可的企业 [2] 小马智行运营数据与技术验证 - 截至2024年底 小马智行累计测试里程超过3350万公里 其中无人驾驶里程超400万公里 注册用户超过22万 日均订单15单左右 [2] - 上海金桥和花木试点区域具有城市混合场景特征 测试条件更复杂 对续航与补能效率提出更高要求 [2] - 上海发放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 小马智行获得在真实场景下验证动态风险管理的机会 [3] Robotaxi商业化效率瓶颈 - 国内Robotaxi平均单车日运营时间为68小时 远低于传统网约车的1214小时 主要差距来自补能效率和返程空驶 [3] - 小马智行日均15单中 每单间隔约30分钟 补能与调度返程占近三分之一运营时长 导致效率不及格 [3] - Robotaxi仍处于"低收入+高能耗+高维护成本"结构 即使有政府补贴也难以实现盈亏平衡 [3] 换电技术对Robotaxi的赋能 - 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块"可在3分钟内完成更换 支持400km与600km两种续航规格 已在多个品牌量产平台验证 [5] - 时代电服2024年营收突破35亿元 同比增长超65% B端换电网络与车队运营服务增长显著 [7] - 换电可将Robotaxi单次补能时间从45分钟缩短至3~5分钟 理论上提升车辆有效运营时长30%以上 [7] 换电网络基础设施布局 - 神州租车全国2000多个网点将重构为城市级换电网络的"骨架节点" 宁德时代计划建设数百座标准化模块换电站 [9] - 换电站与租车网点整合降低边际部署成本 形成"车—电—人"闭环调度体系的物理依托 [9] - 小马智行与主机厂合作试点换电车型底盘适配 将换电能力从"补丁"变为"设计变量" [10]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Robotaxi竞争焦点从算法转向补能+调度网络建设 宁德时代试图通过掌控补能侧标准成为"能源入口" [8] - 小马智行计划2026年前落地首批标准化Robotaxi换电车型 换电网络或成自动驾驶玩家争抢的基础设施资源 [8] - 广汽丰马与TOYOTA Pony平台推进换电车型适配 加速Robotaxi向可规模化生产、可盈利复制的商业体迁移 [10]
多家企业已通过动力电池新国标
起点锂电· 2025-05-27 10:17
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认证新国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列为强制性要求,新增底部撞击、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等极限场景考核 [1] - 9家电池厂和20家车企参与起草并官宣通过新国标认证,为行业树立安全标杆 [2] - 4月新能源车销量TOP10中,8家为官宣通过新国标认证企业,大部分电池企业和主机厂新品开发设计的安全性能超越新国标要求 [9] 宁德时代 - 4月27日成为国内首家通过新国标的企业,送检产品为麒麟电池 [3] - 5月7日天行B-客车系列、天行H-重型商用车系列与天行L-轻型商用车系列电池包通过新国标检测,成为国内首批满足该标准的商用动力电池 [3] - 5月9日麒麟电池、神行超充电池、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巧克力换电块及一款自动驾驶电池包均获得新国标检测报告,成为全国首家乘用车与商用车领域全系量产品牌均通过新国标检测的企业 [3] 比亚迪 - 刀片电池和闪充刀片电池双双提前通过最新国标全项检测 [4] - 2020年刀片电池率先通过针刺穿透测试,在钢针刺穿电芯引发内部短路的极端情况下无明火、无烟、无爆炸 [4] - 闪充刀片电池是行业内首款通过新国标的兆瓦级动力电池,已通过400kN挤压测试(新国标100kN)和70km/h车速刮底测试(C-NCAP标准车速30km/h) [4] 中创新航 - 5月8日成为国内首批获得新国标认证的动力电池企业 [5] - 2020年开始开展各项安全技术储备,执行高于国标的安全标准,并作为新国标核心起草单位之一率先取得认证 [5] 瑞浦兰钧 - 旗下PHEV系列问顶54Ah电芯产品率先通过新国标认证,成为行业首批达标企业 [6] - 问顶54Ah磷酸铁锂电池具有"高安全、长寿命、强适配"特点,适用于-35℃超低温、低SOC功率输出的宽应用场景 [6] 欣旺达 - 5月8日闪充电池3.0获得新国标认证,成为行业内首个获得认证的超充电池产品 [7] - 通过了电芯高温针刺、高温多点热扩散测试、96H盐水浸泡、长时高温火烧、12m高空坠落等6项行业首创极限安全可靠性测试 [7] 其他电池企业 - 蜂巢能源蜂行短刀电池已提前满足新国标 [8] - 亿纬锂能圆柱产品已全面实现"不起火、不爆炸"要求 [8] 车企认证情况 - 极氪自研自产的神盾金砖电池通过220项系统级测试、682项零部件测试,其中15项测试远超行业标准 [8] - 吉利依托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一次性通过所有新国标安全验证 [9] - 长城哈弗全系和魏牌全新高山电池通过新国标认证 [9] - 小鹏、智己、鸿蒙智行等新势力品牌全系列车型通过认证 [9] - 岚图汽车的琥珀电池和深蓝的金钟罩电池获得认证 [9] 沧州中孚新能源 - 专注于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研发与生产,注册资金2.64亿元,总投资1亿元 [11] - 自主研发的"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首创液态电解质原位固化技术,实现传统产线无缝兼容 [11] - 通过构建三维凝胶网络结构降低液态电解质固载率至临界安全阈值,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热失控耐受等级 [11]
充电比换电还快?电动车主能靠谁
36氪· 2025-05-16 08:21
新能源汽车补能技术发展现状 -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000万辆,但补能效率仍是行业最大痛点,节假日充电排队现象严重[3] - 行业形成超充与换电两大技术路线:超充派以比亚迪、特斯拉为代表,换电派以蔚来、宁德时代为核心[4][11] - 车企补能策略分化:蔚来开放换电技术并组建联盟,特斯拉专注超充站建设,理想采用"超充+加油"混合方案[1][18] 超充技术突破与市场进展 - 比亚迪推出兆瓦闪充系统,5分钟可补充372公里续航(35→407公里),充电速度媲美加油[7] - 宁德时代发布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功率达1300千瓦,续航提升至800公里[7] - 800V超充车型渗透率从2023年2%跃升至2024年1月的5.8%,价格下探至15-20万元区间[10] - 基础设施加速布局:广东规划274座、北京1000座超充站,深圳超充站数量已超加油站[10] 换电模式发展现状与挑战 - 蔚来第四代换电站实现2分24秒补能,全国已建超3000座,单站日均60单可盈亏平衡[15] - 换电联盟形成:蔚来联合长安、吉利等7家车企及宁德时代,推进跨品牌电池互通[16] - 换电站建设成本持续下降,从一代300万元降至四代150万元,但标准化与规模效应仍是瓶颈[15] 技术路线对比与行业趋势 - 超充优势在于充电速度持续突破,但面临电网负荷(重庆超充设备全开将占7%用电量)和电池寿命问题[12][14] - 换电在严寒地区(如-40℃黑河)和特定场景(物流园)更具稳定性,能源效率更高(仅一次电力损耗)[14][12] - 行业共识认为超充与换电可共存:超充适合商务出行等高时效需求,换电适合通勤等便利性需求[17][19] 补能技术对燃油车的影响 - 加油站数量预计从11万座缩减至2030年9万座,五年内淘汰比例达20%[10] - 超充技术实现"油电同速"(5分钟补能400公里),直接冲击燃油车补能优势[6][7] - 行业观点认为超充与换电将共同加速燃油车替代进程[11][17]
宁德时代多个项目敲定!
起点锂电· 2025-05-13 10:01
公司战略布局 - 宁德时代在4月末至5月初实施双线作战战略,一方面推进资本市场上市准备,另一方面加速实业项目落地[1] - 实业项目快速拓展至锂电池外领域,包括与长安马自达合作开发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多款电池产品通过新国标检测、发布9MWh储能系统TENER Stack等[2] - 业务多元化成为未来重点,形成"多核电池"与多业务板块呼应的发展格局[2] 下游业务拓展 - 公司确立三大下游发展方向:换电、汽车底盘、储能系统[4] - 换电领域采用B to G模式连接电网,组建车企联盟推出10款换电车型,并与中石化等合作布局全国换电站网络[5] - 汽车底盘领域推出磐石底盘,实现120km/h碰撞安全标准,采用立体龟甲结构和航母阻拦设计[7] - 储能系统成为第二增长曲线,从电芯供应商转型为定制化解决方案商[7] 产业链闭环构建 - 公司在电芯制造领域形成闭环,掌握三元/铁锂/钠电/半固态等多种材料体系,拥有高度自动化产线[9] - 通过邦普循环建立完善回收系统,强化产业链完整性[9] - 储能业务延伸带动系统集成能力提升[9] 产业影响力扩张 - 磐石底盘发布标志电池厂可能掌握汽车底盘主导权,改变传统汽车制造思路[10] - 电池厂向下游延伸优势明显,可能强化在新能源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10] - 公司战略愿景从B端向C端延伸,以新姿态面对终端用户[11] 技术突破 - 麒麟电池、神行超充电池等全系产品通过GB 38031-2025新国标检测[2] - TENER Stack储能系统采用Two in One模块化设计,单箱重量控制在36吨以下,符合全球99%市场运输法规[2] - 磐石底盘结合NP2.0无热扩散技术和自研电驱系统(AMDS),提升安全性和操控性[7]
未知机构:【东吴电新曾朵红团队】每日速递–20250512-20250512
未知机构· 2025-05-12 03: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气设备、电动车、新能源 - **公司**:松下控股公司、宁德时代、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表现 - 本周上证综指上涨1.92%,深证成指上涨2.29%,创业板指上涨2.00%,电气设备板块指数为2440.42,下跌0.59%,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14/28 [1] 电动车行业 - 松下控股公司预测电动汽车电池制造能源部门本财年利润将增长39%,截至2026年3月31日财年,为特斯拉生产电池业务营收预计达1670亿日元(11.5亿美元),但刚结束财年利润未达预期 [2] - 4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14万辆,同比增长42%,环比增长1%,今年1 - 4月累计批发400万辆,同比增长42%;供需均小幅增长,中游材料厂未大幅增加排产,供过于求格局未变,显性库存端持续累库,压制期价,仓单库存快速增加,可交割品充足;现货端下游采买谨慎,多刚需补库,采购意愿未见显著提升;目前价格接近一体化锂云母提锂现金生产成本,预计或有支撑,但短期内碳酸锂期价或弱势震荡 [3] - 5月9日,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等多款电池获得新国标检测报告,成为全国首家乘用车与商用车领域全系量产品牌均通过新国标检测的企业 [3] 新能源行业 - 云南省新能源装机近日达到6017.7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比例为38%;今年以来新能源并网投产持续加快,截至5月7日,新能源单日发电量峰值突破4亿千瓦时,刷新历史纪录;2021年以来,云南电网公司累计建成新能源配套接网工程78项、配套间隔工程108项,正式上线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公布平台 [5] - 国内首个城市“光伏 + 高架隔声屏”一体化示范工程,上海虹梅南路高架光伏项目正式竣工并全容量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1.35兆瓦;定制了每平方荷载不到五公斤的轻质薄膜光伏组件,比常规组件减重近70%,实现“光伏 + 隔声屏”场景创新应用 [6] - 中国中车研制的应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高原风电机组在中车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成功下线,标志中国西部地区“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该风电机组及配套储能系统针对极端环境研发设计,能在严苛条件下安全高效运行;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一期已建成储能系统与风电整机制造车间,后续将完善产业链布局 [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告纵览、交易异动、大宗交易均无相关信息 [2]
宁王有“贵人”
虎嗅APP· 2025-04-29 00:12
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高增长期已结束,2024年营收3620亿同比下降9.7%,扣非净利润450亿同比增长12.2% [3][6] - 公司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全球份额保持第一,但增速放缓且市场份额被蚕食 [8][9][10][11][12] - 公司受益于早期新能源补贴政策,但补贴退坡后面临转型挑战 [14][15][16][17] - 公司通过供应链管理能力成为车企成本"减震器",但估值受限于市场份额天花板 [36][39][41][45] - 换电业务是公司新战略方向,但商业模式面临挑战 [46][47][48][49][5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620亿同比下降9.7%,扣非净利润450亿同比增长12.2% [3] - 过往五年营收增长620%,2020年突破500亿,2021年暴涨159%至1303.5亿,2022年增长152%至3285.9亿,2023年增长22%突破4000亿,2024年回落至3620亿 [6] - 2025年Q1营收847亿同比增长6.2% [6] - 动力电池毛利润率从2015年41.7%降至2022年17.2%,2024年回升至23.9% [16][17][19] 市场份额 - 2022年电池系统出货289GWh同比增长116.6%,动力电池占比83.7% [8] - 2023年出货390GWh同比增长35%,动力电池占比82.3% [9] - 2024年出货475GWh同比增长21.8%,动力电池占比80.2% [10] - 2024年中国高端新能源车市场(>25万元)份额超70% [19] 政策影响 - 早期补贴政策以能量密度为核心指标,推动三元锂电池发展 [14][15] - 2025年新安全标准将"不起火、不爆炸"列为强制要求,利好磷酸铁锂电池 [21][22][24] - 磷酸铁锂电池市场份额从早期劣势升至2025年Q1的80.8% [19] 供应链管理 - 直接材料成本占比从2019年81.4%降至2024年76.5% [27] - 2022年锂价上涨313%情况下,公司产品均价仅上涨1.8% [39] - 2024年材料成本较2019年下降31%,出货量增长1060% [41] 换电战略 - 计划2025年建成1000座换电站,已与五大车企达成合作 [46][47] - 换电模式可能使电池需求增加50%-100% [46] - 商业模式面临挑战,可能增加用户成本 [49][50] 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1105万辆,渗透率48.9% [41] - 储能市场快速增长,2024年中国新增储能装机容量增长135% [11] - 磷酸铁锂电池因性价比优势成为市场主流 [19][24]
从“卖电池”到“管能源”,宁德正把换电做成智能汽车“新刚需”
36氪· 2025-04-28 08:20
换电业务战略布局 - 公司推出两款标准化换电块并密集布局换电领域,吸引多领域合作伙伴[1] - 2025上海车展发布10款巧克力换电新车型、钠电技术首次搭载巧克力车型、深化车企换电服务全生态绑定[1] - 换电业务从单一补能场景升维为贯穿技术研发、产品矩阵、用户服务的消费生态基础设施[3] 消费者需求与市场潜力 - 换电模式补能效率优势显著,理想场景下最快仅需3分钟[4] - 购车模式转向电池租赁,降低购车门槛并规避电池贬值风险[4] - 2030年换电预计与家充、公共充电桩形成"三分天下"格局[4] 行业痛点与破局路径 - 行业缺乏统一换电规格与电池标准,换电体系多局限于单一品牌或联盟[5] - 公司以标准化切入,采取"先B端后C端"路径,早期通过网约车等B端场景验证模式[5] - 2025年重心转向C端市场,与五大车企联合发布10款巧克力换电新车型[6] 生态闭环与产业链协同 - 打通标准化电池、换电站、多元车型生态闭环推动全民普及[8] - 通过"车电分离"重构产业利益链,平衡车企、电池厂商、用户等多方利益[9] - 与中国石化签署协议,2025年目标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远期目标10000座[11] 技术迭代与基础设施扩展 - 钠离子电池品牌"钠新"首发车用动力电池续航500公里,2025年12月量产并搭载巧克力换电车型[12][13] - 换电站建设目标2025年覆盖30座以上城市,年建1000座换电站[19] - 换电网络成为L4级以上自动驾驶规模化落地的关键基础设施[16][17] 城市覆盖与目标规划 - 已开城覆盖厦门、重庆等16座城市[12] - 2025年目标新增德阳、绵阳、上海、北京等18座城市[12]
中国石化宁德时代要建万座换电站,对于车主们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4-04 04:51
文章核心观点 - 4月2日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签署产业与资本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以“产业合作+资本合作”方式构建全国换电网络生态和标准建设,今年建不少于500座换电站,未来目标是10000座,这是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重要合作,有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1] 合作双方情况 中国石化 - 是中国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业务遍布全球,包括油气勘探开发、炼油等业务板块,也是大型油气和石化产品生产商,有完善销售网络,正加速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 [3] - 拥有全国最多车主用户,依托3万座加能站和2.8万家易捷便利店,日均服务客户超2000万人次 [3] - 已累计建成加氢站142座,绿氢项目年产能达2万吨,充电终端近10万个,充换电站超万座,2024年新发展平台用户数超1100万人,全年建成充换电站超4000座 [5] - 庞大加油站网络天然适配换电站“3分钟补能”需求,可快速复用土地和客户资源 [5] 宁德时代 - 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动力电池市占率高达37.9%、储能电池出货量110GWh,已和多家主流汽车制造商达成合作,将推出多款换电乘用车型和30多款底盘换电卡车 [1][6] 合作内容与目标 - 双方将全面深化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以“产业合作+资本合作”方式,携手构建全国换电网络生态和标准建设,统一管理运营换电资产,今年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未来致力于建设10000座换电站目标 [1] - 联合推动能源与电力标准化建设,打造“光储充换检”智慧能源微电网,拓展能源聚合运营合作,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7] - 此前双方已在综合加能站建设运营等方面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下一步将在换电、零碳等领域拓展合作空间,结合产业合作推动多层次资本股权合资合作,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9] 换电站与加油站经济指标对比 |指标|加油站|乘用车换电站|商用车(重卡)换电站| |----|----|----|----| |单站总投资|2000万元(土地50%+设备30%+工程20%)|800万元(设备75%+场地20%+其他5%)|500 - 2314万元 (车电分离模式差异)| |运营成本占比|15% - 20%(含人工、维护、税费)|25% - 30%(含电池折旧、运维)|35% - 40%(高电池储备成本)| |毛利率|15% - 25%(国企 > 民营)|25% - 40%(充电差价+服务费)|40% - 50%(高频次服务)| |投资回收期|5 - 8年(民营) / 8 - 10年(国企)|4.5 - 5.5年|2.1 - 5.2年(车电分离模式差异)| |IRR (内部收益率)|8% - 12%|10% - 15%|9.3% - 11.5%(政策补贴后)| [6] 双方战略协同优势 |维度|中国石化优势|宁德时代优势| |----|----|----| |网络覆盖|3万座加能站、3亿用户|全球最大电池产能与技术| |场景数据|2000万人次/日加油行为数据|1700万辆新能源汽车运行数据| |政策响应|国企资源与地方协同能力|民企创新与市场敏捷性| [8] 换电行业现状与前景 - 我国换电产业处于规模化扩张与生态重构关键期,需解决标准化、成本分摊与用户信任等核心问题,方能实现从“补能革命”到“能源生态”的跃迁 [9] - 中金公司预计2025年换电产业链规模超2000亿元,2030年全球换电站市场规模达2000亿美元 [9] - 《中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发展报告(2024)》指出光储充换一体化、车电分离模式将成主流 [10] - 工信部提出“八大碳达峰行动”,要求2030年建成覆盖全国的智能换电网络 [10] - 截至2024年11月,全国换电站保有量达4193座,同比增长25%,其中乘用车换电站4039座,商用车换电站154座,蔚来市占率超65% [10] - 乘用车领域换电成本优势明显,以蔚来底盘换电和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块为主流技术,支持“车电分离”模式,用户购车成本可降低30% [10] - 商用车领域重卡换电成核心场景,2024年前三季度,换电重卡销量1.75万辆,占比38.4%,主要应用于矿山、港口等高频短途运输领域 [10] - 国务院鼓励换电模式,财政部对换电车型免征电池购置税,工信部在11个城市开展换电试点,北京、重庆等推进“百县千站万桩”工程,中央财政可补贴县域换电设施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