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太阳能板
icon
搜索文档
华宝新能“新能壹号大厦”奠基
中证网· 2025-09-30 08:16
华宝新能介绍,自成立起,公司始终以"让绿色能源无处不在"为企业使命,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打造可负 担得起、便携易用且安全可靠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通过持续投入绿色产品研发与绿色产线建设,华宝 新能已逐步构建起从内部生产制造到终端产品交付的全链路绿色低碳价值链。在长期绿色化目标指引 下,华宝新能制定了"绿色工厂"中长期发展规划,目前旗下18款绿电产品更是率先通过国际权威机构的 产品碳足迹核查认证。具体到生态成果层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售出的太阳能板已累计为全球用 户节省约12.5亿度电,减少碳排放量达124.3万吨,将绿色理念转化为了切实的生态价值。 在奠基仪式上,华宝新能发起三大零碳倡议:一是共筑产业协同生态,以技术创新推动能源生产、存 储、应用全链条低碳升级,实现资源共享与价值共创;二是践行绿色协作责任,将零碳理念融入合作全 流程,打造全环节低碳示范标杆;三是传递社会低碳共识,以协作实践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让零碳 理念走进大众生活,为产业低碳变革注入新动能。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齐金钊)日前,华宝新能(301327)在深圳举行"新能壹号大厦"奠基仪式。华宝新 能董事长孙中伟表示:"当前全球清洁能源需求 ...
华宝新能“新能壹号大厦”正式奠基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9 11:41
从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来看,技术创新与生态化落地的双向奔赴正成为主流。在这一进程中,以华 宝新能为代表的企业正通过打造实体化产业载体,为绿色能源从"单点突破"到"生态成势"提供可借鉴的 实践路径,而随着全球绿电市场蓝海的加速拓展,这类产业动作也让市场看到绿色能源生态化发展的坚 定信心与广阔机遇,推动零碳未来加速到来。 自成立起,华宝新能以"让绿色能源无处不在"为企业使命,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打造可负担得起、便携易 用且安全可靠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通过持续投入绿色产品研发与绿色产线建设,华宝新能已逐步构建 起从内部生产制造到终端产品交付的全链路绿色低碳价值链。 (编辑 李家琪 张昕) 本报讯 (记者李昱丞)9月29日,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宝新能")在深圳举 行"零碳启航・照见未来"新能壹号大厦奠基仪式。 在长期绿色化目标指引下,华宝新能制定了"绿色工厂"中长期发展规划,目前旗下18款绿电产品更是率 先通过国际权威机构TÜV南德意志集团的产品碳足迹核查认证;具体到生态成果层面,截至2025年6月 30日,其售出的太阳能板已累计为全球用户节省约12.5亿度电,减少碳排放量达124.3万吨,将绿色 ...
终于不嘴硬了?美媒开始承认:美国GDP落后中国成第二大经济体
搜狐财经· 2025-09-27 15:51
说起中美经济,总让人觉得像在比谁的钱包鼓囊囊,可一深挖,就发现数字背后藏着不少弯弯绕。2024年,美国GDP折合美元是29.1万亿,中国则是18.94万 亿,差距足足10万亿出头。 这数字一看,美国稳坐头把交椅,可要是换个角度,用购买力平价算账,情况就翻转了。中国早在2014年就靠这个方法超过美国,到2025年,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的预测显示,中国PPP GDP份额占全球19.68%,美国才14.75%,领先幅度拉大到10.2万国际美元。 为啥会有这种差距?汇率功不可没。2024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在7.1左右晃荡,比前几年弱了点,主要因为美联储加息,美元硬邦邦地顶上来。中国 出口企业咬牙顶着,贸易顺差还是创了纪录,近1万亿美元。 可这顺差在美元计价下,显得中国总量被压低了。要是回想2022年汇率那会儿,差距没这么夸张。现在呢,美国通胀率3.2%,中国控制在0.9%,物价稳稳 的,中国居民买东西实际能力强多了。世界银行的数据也摆在那,2024年中国PPP GDP是30.3万国际美元,美国25.4万,实体消费力不是吹的。 再说计算口径,这也挺有门道。中国侧重生产法,盯着实打实的工厂输出,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 ...
AI点燃新周期! 特朗普嗤之以鼻的可再生能源竟然涨势如虹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07:56
虽然特朗普政府对于可再生能源不屑一顾,但是股票市场仍然非常看好可再生能源前景,认为AI驱动的新周期已开 启,并且认为这种清洁属性能源才是全球能源体系的未来,毕竟煤炭与石油等传统资源不符合全球政府的碳减排雄心 壮志且总有彻底枯竭的那一天。 股票市场统计数据显示,标普全球清洁能源指数今年以来上涨32%,主要因美国可再生能源巨头Bloom Energy(BE.US) 与First Solar(FSLR.US)强劲涨幅的带动。在美股市场交易的热门清洁能源ETF同样表现强劲,包括Invesco WilderHill Clean Energy ETF今年以来上涨49%,iShares Global Clean Energy ETF同期上涨33%,Invesco Solar ETF上涨31%,均大 幅跑赢今年以来上涨超12%的标普500指数。 事实上,2025年预计将成为美国史上太阳能装机规模最庞大的一年,同时也是电池储能安装容量创新高的一年。相较 之下,聚焦于石油等传统资源的标普500能源产业指数今年以来仅上涨5.5%。 智通财经APP获悉,澳大利亚矿业巨头Fortescue Ltd.近日也表示,特朗普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 ...
美国挥舞制裁大棒,剑指中国百年能源大计,光伏绞杀如何绝地反击
搜狐财经· 2025-09-25 07:42
中国光伏产业崛起之路:从濒临绝境到全球领先 2022年全球光伏企业20强榜单震撼发布,其中17家中国企业赫然在列。这个数字生动展现了中国在全球太阳能产业中的主导地位。然而,这份辉煌背后,是 中国光伏人二十余年的浴血奋战史。 回溯历史,中国光伏产业曾几度濒临崩溃。这不仅是清洁能源技术的竞赛,更是一场横跨太平洋的中美能源博弈。如今随处可见的太阳能板,凝聚着中国几 代科研人员的心血。 绝境中,中国光伏人选择绝地反击。协鑫集团突破冷氢化技术,将多晶硅成本降至25美元/公斤;隆基股份押注单晶硅路线,创新金刚线切割工艺,年省成 本超120亿元。更令人振奋的是,其单晶PERC电池转换效率突破24%,终结了欧美技术垄断。 美国在1970年代石油危机后率先布局光伏产业,而中国直到2000年才真正起步。这一年,一位名叫施正荣的海归学者放弃澳洲优渥生活,怀揣太阳能技术专 利回国创业。他喊出800万美元换一个世界第一的豪言壮语惊四座。这位师从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的科学家,最终在无锡市政府支持下,联合当地8家知名 企业创立了无锡尚德。 2002年,尚德首条10兆瓦生产线投产,这个如今看来微不足道的产能,却是当时中国四年太阳能电池产量的 ...
这个事关中国的报告,火了!
环球时报· 2025-09-11 13:59
一份来自英国智库的报告认为,可能再有5年时间,中国就会让全球出现一项意义重大的变化。 近日,英国关注清洁能源议题的智库恩伯(Ember)发布了一份涉及中国的研究报告,受到包括美国彭 博社、《纽约时报》等多家国际媒体的报道。 根据彭博社报道,这篇报道的核心观点在于,中国清洁能源转型的规模之大、速度之快,以及中国清洁 能源产品在出口上的主导地位,或许能让全球化石能源使用在2030年首次迎来下跌。这对于应对气候变 化有着标志性意义。 根据彭博社的介绍,这份报告指出,早在2023年时,差不多1/4的发展中国家,就已经在中国物美价廉 的清洁能源产品帮助下,在"经济电气化"这一指标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甚至还在该指标上直接超越美 国。在巴西、智利、萨尔瓦多、肯尼亚、摩洛哥和纳米比亚,它们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占比已经超过美 国。 国际能源转型研究学会(ISETS)咨询委员会主席素威·昆吉提对这份报告的内容评论称:"长期以来, 新兴经济体似乎面临着增长与可持续性之间难以抉择的困境。正如本报告所展现的,中国的绿色崛起挑 战了这一假设……通过产业规模化、创新和长期规划,中国正在证明脱碳可以与产业升级、创造就业机 会和改善生活质量齐头 ...
联合国气候官员哈特:中国在清洁能源革命中的作用无可替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04:06
全球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 过去十年全球清洁能源装机容量从150吉瓦跃升至近600吉瓦 增长近300% [1][5] - 电动车销量占比从不足1%攀升至20% 预计今年将达全球新车销量四分之一 [1][5] - 全球清洁能源投资五分之四集中于发达国家和中国 [2][6] 中国在气候行动中的角色 - 中国在电动车制造普及、可再生能源投资和技术创新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5] - 中国超额完成多个气候目标 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提供示范 [2][5] - 通过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融资支持 [7] 发展中国家能源转型挑战 - 全球仍有8亿人口缺乏电力 其中6亿生活在非洲 [6] - 印度、巴西、巴基斯坦及非洲国家等占全球人口三分之二但获得投资有限 [6] - 多灾种气候预警系统每投入1美元可带来多达12美元节省 灾害损失减少30% [7] 未来气候行动方向 - 未来十年被定义为"加速的十年" 需实现清洁能源部署指数级增长 [8][9] - COP30会议需各国提出更高减排目标 释放清洁能源转型不可逆转信号 [9] - 需确保资金更多流向发展中和新兴经济体 实现全球协同转型 [6][9]
欧洲专题系列2:产业空心化与政治光谱右移
东北证券· 2025-09-02 07: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欧洲的衰落是慢性溃败,产业空心化是代表性现象,其本质是制造业竞争力衰退,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下被放大 [1][13] - 能源危机与成本失衡加速产业空心化,深层次原因是资本懒惰、科技企业融资环境差,错过技术革命 [1][13] - 产业空心化使欧洲在颠覆性技术领域落后,引发社会连锁反应,导致政治光谱右移 [2][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欧洲不同区域的支柱产业 - 北欧以绿色科技与高附加值产业为主,清洁能源和高端制造业竞争力强 [15] - 西欧以先进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为主,航空航天、核能技术、金融业、奢侈品等领域领先 [16][17] - 中欧是制造业集群基地,德国在高端与精密制造业有竞争力,部分中低端制造业被波兰等承接 [17] - 南欧经济依赖旅游业与农业,工业基础薄弱,仅意大利和西班牙有较完整制造业体系 [18] - 东欧以资源驱动为主,承接部分制造业转移,俄罗斯是能源供给命脉,乌克兰资源丰富但深陷大国博弈 [18] - 北欧、西欧和中欧经济发展好,支柱产业高端化,政治话语权强;东欧和南欧经济相对落后 [19] 欧洲的产业转移以及产业空心化趋势 - 以出口份额衡量,欧洲在多个领域出现份额流失,产业空心化加剧 [32] - 汽车产业链迁移经历四个阶段,2013 年后欧洲主要地区汽车产业占比下降,部分地区受益于产业转移 [35][36] - 机械制造产业转移经历三个阶段,从欧美转移至亚洲,再从中国转向东南亚等地区 [42] - 欧洲产业转移大多始于上个世纪中后期,已进行到第三轮至第四轮,过程不可逆 [58] 欧洲政治光谱右移,难掩政策的束手无策 - 中欧和西欧部分经济体政治倾向偏右,对应经济强国和产业被抢夺地区 [59] - 2018 - 2025 年欧洲政治光谱明显右移,均值从 0.97 升至 1.48,部分地区右转倾向明显 [62] - 政治右转源于传统政党无法解决经济、分配、产业、地缘等问题,右翼政党以“反建制”吸引选民,但无法解决核心问题 [66]
泓基集团(02535.HK)中期收益同比减少3.6%至约1.66亿港元
格隆汇· 2025-08-28 09:12
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益为1.66亿港元 同比减少3.6%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08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的1340万港元下降 [1] - 每股基本盈利为0.54港仙 较2024年同期的0.81港仙下降 [1]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股息 [1] 业务发展 - 集团成立附属公司进军太阳能板市场 看好太阳能行业广阔且不断增长的前景 [1] - 自2025年第二季度起发现市场对预制房屋、建筑结构及材料需求日益增长 [1] - 经与业界参与者多轮磋商后 考虑拓展至预制房屋及建筑材料业务 [1] - 计划为住宅、商业及工业领域提供可定制的环保预制解决方案 [1] 战略方向 - 集团持续专注于核心业务优势 同时积极开拓新商机 [1] - 旨在通过可持续能源领域发掘机遇并建立业务布局 [1] - 致力于充分利用太阳能行业的潜在发展机会 [1]
特朗普摊牌,再威胁要对华征200%关税,除非中方答应美国一个条件
搜狐财经· 2025-08-27 11:10
中美贸易关系与关税动态 - 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征收200%关税 若中国不向美国供应磁铁产品[1][3]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考虑对稀土永磁体 电动汽车电池和太阳能板等关键产品实施特别关税[5] - 美国已对中国实施54%的进口关税 副总统万斯表示不会因中俄贸易关系施加新关税[8] 稀土行业供需格局 - 中国控制全球85%的稀土加工环节 掌握80%以上稀土磁铁供应[5] - 美国本土稀土加工能力几乎为零 国防部评估显示若对华稀土进口被切断 两年内美军武器系统生产将无法持续[5][7] - 美国通用汽车和特斯拉等电动汽车制造商面临供应链压力 建立完整稀土加工产业链需至少五年时间[7] 关税政策经济影响 - 美国进口商品成本因关税上升超过3200亿美元 比最初预期增加1300亿美元[8] - 若关税全面恢复 美国零售业成本将激增15% 普通家庭年均支出可能增加2400美元[10] - 超过78%的美国中小企业反对进一步加征关税 认为将严重损害经营状况[10] 美国稀土替代努力 - 美国投入4亿美元搞本土稀土开发 但加州芒廷帕斯矿场多年未产出合格金属镨钕[10] - 美国尝试与澳大利亚 格陵兰岛和乌克兰合作稀土开采 均因成本过高或政治问题未成功[10] - 美国国防部先进技术研究局承认在稀土加工技术方面至少落后中国十年[12] 中国贸易战略调整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出口下降15% 但对东盟和中东等新兴市场出口大幅增长[13] - 中国推动本币结算减少对美元依赖 并通过出口信贷支持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多边合作[13] - 中国将稀土产品和磁铁列入出口限制清单作为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7] 企业市场表现与依赖 - 苹果公司大中华区贡献超过20%营收 是其第二大市场[17] - 美国企业仍在积极寻求维持中国市场存在 尽管政府层面关系紧张[17] - 稀土磁铁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 军事通信设备 电动汽车以及风力发电机等关键领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