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美素

搜索文档
石药集团(01093):上半年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创新管线持续投入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8 08:1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10.2港币上调至12.7港币 对应31%上涨空间 [3][9][16] 核心观点 - 上半年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收入132.7亿元同比下降18.5% 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同比下降15.6% [5][12] - 业绩疲软主要因核心肿瘤产品受集采影响 成药板块销售额下降 [5][12] - 创新管线进展顺利 研发费用26.8亿元同比增长5.5% 研发费用率提升4.6个百分点至20.2% [8][15] - 达成多项对外授权协议 首付款合计2.6亿美元 里程碑付款合计94.5亿美元 [7][14] - 预计下半年将达成另外两项BD交易 每项交易对价约50亿美元 [7][14] 财务表现 - 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6.0个百分点至65.6% [5][12] - 成药板块销售贡献从83.2%下降至77.2% [5][12]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6.4个百分点至23.0% [5][12] - 每股盈利预测上调:2025年从0.44元至0.46元 2026年从0.46元至0.49元 2027年从0.51元至0.53元 [9][16] 业务板块分析 - 成药板块销售额同比下降24.4%至102.5亿元 含授权费收入10.8亿元 [6][13] - 肿瘤产品销售额同比下降60.8%至10.5亿元 占成药板块10.3% [6][13] - 神经系统疾病产品销售额同比下降28.3% [6][13] - 维生素C原料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6%至12.0亿元 [6][13] - 抗生素原料药业务收入维持稳定 同比增长0.9%至8.79亿元 [6][13] - 功能食品及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0%至9.51亿元 [6][13] 研发管线进展 - 27项核心管线产品进入II/III期关键临床 包含11款生物制剂、10款化药和6款新型制剂 [8][15] - SYS6010(EGFR ADC)正在开发多项适应症 包括EGFR突变NSCLC、EGFR野生型NSCLC、BC、GC等 [8][15] - 国内开发:针对2L EGFR突变NSCLC的三期临床试验预计2026年递交上市申请 [8][15] - 与奥希替尼联合疗法针对1L EGFR突变NSCLC的Ib/III期临床试验预计2025年底进入三期 [8][15] - 海外开发:正在准备两项三期临床试验 包括3L及以上EGFR突变NSCLC和2L及以上EGFR野生型NSCLC [8][15]
招银国际:料石药集团(01093)持续从药物授权产生收益 上调目标价至12.11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6 09:17
核心观点 - 招银国际上调石药集团目标价至12.11港元并维持买入评级 因预期公司通过药物授权交易持续创造收益且下半年业绩将改善 [1][2] 财务表现 - 中期核心收益同比下跌25%至122亿元人民币 扣除药物授权贡献后符合预期 [2] - 第二季核心收益同比下跌22% 主要受丁苯酞销售疲软及多美素与津优力集采影响 [2] - 管理层预计下半年核心收益较上半年改善 产品销售增长至少5% [2] 药物授权业务 - 自去年底已取得6项对外授权协议 管理层预期下半年再达成2项大规模授权 每项价值超过50亿美元 [2] - 公司拥有40至50项具备对外授权潜力的资产 覆盖纳米粒子制剂、抗体药物偶联物、siRNA及抗体与融合蛋白等技术平台 [2] - 招银国际预计公司在中长期可持续通过对外授权产生收益 [2] 目标价调整 - 目标价由10.08港元上调至12.11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2]
招银国际:料石药集团持续从药物授权产生收益 上调目标价至12.11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6 09:09
财务表现 - 公司中期核心收益同比下跌25%至122亿元人民币 扣除药物授权贡献后符合预期 [1] - 第二季度核心收益同比下跌22% 主要受丁苯酞销售疲软及多美素与津优力集采影响 [1] - 管理层预计下半年核心收益较上半年改善 产品销售增长至少5% [1] 业务发展 - 公司自去年底已取得6项对外授权协议 管理层预期下半年将再有2项大规模授权 每项价值超过50亿美元 [1] - 公司建立广泛专有技术平台 涵盖纳米粒子制剂 抗体药物偶联物 siRNA及抗体与融合蛋白 [1] - 公司拥有40至50项资产具对外授权潜力 预计中至长期可持续产生对外授权收益 [1] 投资评级 - 招银国际上调公司目标价 由10.08港元上调至12.11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石药集团(01093):2Q25仍承压但业绩拐点将至,研发、BD稳步推进,上调目标价
交银国际· 2025-08-25 11:4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对石药集团维持中性投资评级 [2][7] - 目标价上调至9.30港元,较当前收盘价10.51港元存在-11.6%潜在跌幅 [1][7] 核心观点与业绩展望 - 2Q25业绩承压:收入同比下降18%,剔除授权费后的产品销售降25%,其中成药板块收入降24%,恩必普受医保控费影响,多美素受集采冲击 [7] - 2H25预期改善:管理层预计收入环比1H25增长5%以上,同比2H24恢复正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恩必普院外市场拓展、多美素影响出清及新产品放量 [7] - 2025-2027年盈利预测调整:2025年归母净利润上调8.4%至55.68亿人民币,2026年上调6.9%至60.91亿人民币,2027年下调-1.2%至65.74亿人民币 [6] - 股息政策:宣布中期股息0.14港元/股,全年股息预计不低于0.28港元/股(2024年为0.26港元/股) [7] 业务板块表现 - 成药业务持续受压:几乎所有治疗领域均出现下滑,核心品种恩必普和多美素受政策影响显著 [7] - 原料产品与功能食品复苏: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2%和8%,受益于VC和咖啡因产品需求恢复 [7] - 创新研发进展:EGFR ADC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海外推进顺利,年底前启动III期入组,国内经典突变二线III期入组进展顺利 [7] 财务预测与估值 - 收入预测下调:2025年收入预测下调-1.3%至2964.9亿人民币,2026年下调-2.5%至3204.1亿人民币,2027年下调-6.4%至3352.4亿人民币 [6] - 利润率改善:净利率预计从2025年18.8%提升至2027年19.6%,主要因高利润率BD收入占比提升及降本增效 [6][7] - DCF估值模型:采用9.4%的WACC和1%永续增长率,得出每股价值9.30港元,对应2026年16倍市盈率和1.8倍PEG [7][8] 战略与长期增长驱动 - BD交易推进:重点推进三项潜在重磅BD交易中的剩余两项,力争年底前落地 [7] - 创新平台布局:关注多肽长效制剂、小干扰核酸、PD-1/IL-15双抗、mRNA疫苗等领域的BD机会,授权费有望成为经常性收入来源 [7] - 长期收入展望:预计2028-2035年收入持续增长,从3580.9亿人民币增至5525.1亿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约5% [8]
石家庄医药大佬,6个月斩获700亿大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3 11:34
核心观点 - 公司股价表现强劲 市值较年初增长超600亿港元 但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同比下滑超10% [2] - 公司通过多项创新药授权交易累计合同金额达97.1亿美元 授权收入达10.75亿元 成为新增长动力 [3][4][6] - 公司研发投入累计超230亿元 覆盖肿瘤、减肥药GLP-1、ADC等热门领域 并采用AI技术提升研发效率 [7][9][1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132.73亿元 同比下滑18.5% 其中成药业务收入102.48亿元 同比下滑24.4% [2][3][21] - 上半年净利润25.48亿元 同比下滑15.6% 基本每股盈利同比下滑27.9% [3] - 原料产品收入20.75亿元 同比增长11.9% 功能食品及其他收入9.51亿元 同比增长8.0% [3] 业务转型与创新药进展 - 公司受药品集采冲击 传统核心产品降价导致业绩下滑 正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 [3][18][20] - 在研创新药和创新制剂200余项 160余个临床试验进行中 III期临床试验近60项 [23] - 预计到2028年底将有50多款新药或新适应症申报上市 管线规模全球排名第19位 中国公司中排名第3 [24][25] 授权交易与合作 - 与韩国LigaChem达成两项新型抗体ADC全球授权 [4] - 与阿斯利康达成两项合作 首付款1.1亿美元 潜在交易总额超53亿美元 [4][17] - 与Madrigal就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SYH2086达成授权 首付款1.2亿美元 里程碑付款最高达19.55亿美元 [6] - 与百济神州达成SYH2039授权交易 总金额18.35亿美元 [15] 研发投入与技术平台 - 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研发投入超230亿元 [7] - 拥有纳米制剂、mRNA、ADC、小分子、长效注射剂等八大技术平台 [7] - AI药物设计平台使新药早期发现时间缩短超30% 研发成功率提高50%-60% [16] 重点产品管线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上市申请获受理 采用全化学合成法制备 纯度更高 [11][12] - GLP-1受体激动剂TG103针对肥胖及糖尿病适应症推进中 交易潜力超15亿美元 [13] - SYS6010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获美国FDA三项快速通道资格 潜在交易总额近50亿美元 [26][27] - JMT106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 潜在交易总额约10-15亿美元 [28]
石药集团午后一度跌超4% 上半年纯利同比减少15.64% 中期息14港仙
智通财经· 2025-08-22 05:5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收入总额132.73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18.5%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5.48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15.64% [1] - 每股基本盈利22.29分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4港仙 低于上年同期16港仙 [1] 盈利能力 - 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6.0个百分点至65.6% [1] - 成药业务收入占比减少导致毛利率下降 [1] 业务影响 - 收入减少主要因多美素和津优力两款产品被纳入集中采购 [1]
石药集团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25.48亿元 同比减少15.64%
智通财经· 2025-08-22 05:1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收入总额132.73亿元同比减少18.5%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5.48亿元同比减少15.64% [1] - 毛利率同比下降6.0个百分点至65.6% 主要因成药业务收入占比下降 [1] -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4港仙 每股基本盈利22.29分 [1] 收入变动原因 - 收入减少主要因核心产品多美素和津优力被纳入集中采购导致价格大幅调整 [1] - 成药业务收入阶段性承压但通过创新驱动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 [1]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5%至26.83亿元 占成药业务收入26.2% [1] - 近90个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其中12个已递交上市申请 超过30个重点产品处于注册临床阶段 [1] - 拥有在研创新药和创新制剂200余项 大分子90余项 小分子60余项 新型制剂50余项 [4] - 160余个临床试验进行中 近60项为三期临床试验 预计2028年底50余款新药或新适应症申报上市 [4] 国际化战略与授权合作 - 2025年上半年授权收入达10.75亿元 通过对外授权拓展海外市场 [2] - 完成4项对外授权项目 累计合同金额达97.1亿美元 产品包括Nectin4ADC、ROR-1ADC等 [3] - 与阿斯利康就AI平台达成战略研发合作 推动从产品输出向技术平台输出升级 [3] - 开展欧美多中心临床试验 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研发体系 [3] 创新实力与行业地位 - 连续三年入选Citeline全球TOP25管线规模药企 本年度位列第19位排名上升5位 [4] - 拥有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及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4] - 研发成果在AACR、ASCO、ESMO等国际大会汇报 获得广泛业界关注 [2] - 聚焦乳腺癌、肺癌、内分泌代谢等领域 加速紫杉醇II、KN026、SYS6010等核心产品商业化 [2]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75.9亿 北水继续抢筹创新药概念 抛售腾讯(00700)近19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6-10 09:57
港股通资金流向 - 6月10日北水成交净买入75.9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47.95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27.96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前三个股:美团-W(03690)、石药集团(01093)、信达生物(01801) [1] - 北水净卖出前三个股:腾讯(00700)、小米集团-W(01810)、阿里巴巴-W(09988) [1] 个股买卖数据 - 美团-W买卖总额33.21亿港元,净流入2.52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买卖总额29.74亿港元,净流出3.72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买卖总额23.43亿港元,净流出10.44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买卖总额20.89亿港元,净流出6.24亿港元 [2] - 石药集团买卖总额16.87亿港元,净流入3.68亿港元 [2] - 中国银行买卖总额15.34亿港元,净流入3105.80万港元 [2] 港股通(沪)活跃股 - 泡泡玛特买卖总额11.16亿港元,净流出1411.35万港元 [4] - 康方生物买卖总额10.62亿港元,净流出2.36亿港元 [4] - 石药集团买卖总额8.96亿港元,净流入3.93亿港元 [4] 港股通(深)活跃股 - 美团-W再获净买入9.85亿港元,天风证券认为其商户基础与用户评价构建护城河,核心本地商业盈利有望持续增强 [4] - 石药集团获净买入7.61亿港元,交银国际预计其年内或达成三项超50亿美元海外授权交易,BD收入将增长 [4] 生物医药板块动态 - 信达生物获净买入7.61亿港元,小摩指出其IBI363的OS数据超预期,未来临床催化剂包括美国数据和新适应症进展,目标2030年五款药物进入全球MRCT [5] - 晶泰控股获净买入1.14亿港元,东吴证券认为政策红利驱动AI+医药短期增长,客户留存与孵化管线将打开中长期天花板 [5] 科技巨头资金动向 - 腾讯遭净卖出18.91亿港元,阿里巴巴遭净卖出7.71亿港元,汇丰研报称AI行业信心受云业务增长放缓影响,但长期潜力仍被看好 [6] - 小米集团遭净卖出8.99亿港元 [7]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606
中泰国际· 2025-06-06 03:24
报告核心观点 6月5日港股受市场情绪回暖推动进一步上攻,低估值且具高增长潜力的恒生科技指数短期内或有较好表现;美国经济景气度在关税阴霾下继续放缓;环保新能源及公共事业行业整体上升但相对落后大市,提议吸纳火电港股;石药集团一季度产品销售承压,未来有望达成多项授权获授权费收入 [1][2][5] 每日大市点评 - 6月5日市场憧憬中美元首通话,情绪回暖推动港股上攻,恒生指数升253点或1.1%,收报23,906点,创3月20日以来收市新高,恒生科指升1.9%,收报5,319点,大市成交2,220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7.4亿港元 [1] - 盘面板块轮动明显,“新消费”及生物医药回吐,老铺黄金大跌9.1%,生物医药股获利回吐,存量资金回流AI、软件、消费电子等,香港地产股强势,恒基地产升4.5%,太古地产创超一年新高 [1] - 关税战及地缘政治风险纾缓、离岸人民币走强支撑港股,预计恒生科技指数短期内表现较好 [1] 宏观动态 - 美国服务业景气度自2024年6月以来再度收缩,5月ISM服务业PMI跌至49.9%,新订单指数按月大跌5.9个百分点至46.4%,为2022年12月以来最低,就业指数升至50.7% [2] - 5月ISM服务业与Markit服务业PMI走势背离,ISM服务业涉及国际企业,更易受关税不确定性影响,结合制造业PMI,美国经济景气度在关税阴霾下放缓 [2] 行业动态 新消费 - 新消费龙头股回调,老铺黄金冲破1000港元大关后回调,昨日跌9.0%,当前估值约25年36倍市盈率,泡泡玛特、蜜雪冰城分别下跌1.2%和7.7% [3] 医疗保健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昨日回吐1.3%,主要企业波动不大,翰森制药肿瘤领域核心产品阿美乐在英国获批短期内对收入影响有限,公司将在欧盟报审,近期与再生元签订授权协议,研发实力强 [3]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 -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个别发展,香港公用事业板块普遍上升,长江基建上升2.1% [4] - 市场传出港铁有意竞购长江基建旗下英国火车租赁公司Eversholt Rail,若出售可释放公司价值;KKR放弃收购英国泰晤士水务,市场猜测长江基建可能购入,其公共事业业务分布在英国及澳纽等地,政策风险不大 [4] 环保新能源及公共事业行业策略 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5月30日,相对大市,环保、核电港股分别平均领先0.4、6.6个百分点,火电、光伏及风电、天然气、电力设备、供水、香港公共事业港股分别平均落后0.01、2.2、4.4、0.6、3.1、5.1个百分点 [5] 各细分行业情况 - 火电:煤价弱势,截至5月26日,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FOB现货价为613元/吨,同比下跌30.3%,较2024年底下跌19.6%,夏天用电旺季叠加煤价弱势,提议吸纳火电港股 [6] - 风电/光伏:5月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通知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水平 [7] - 核电:5月23日特朗普签署四项行政命令推动美国本土核能发展,中国企业直接受惠可能性不大,但核能发展增加核燃料需求,支持全球铀价,铀矿商可间接受惠 [8] - 天然气:2025年4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上升2.0%至342亿立方米,优于1 - 2月及3月,海外天然气供应价格稳定,保障中国天然气运营商,天然气工业需求短期前景平稳,5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5,与2024年同期持平,略高于4月 [9] 关注个股 - 华能国际:25Q1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8.2%,火电同比上升41.0%至39.8亿元,占比52.8%,可受惠于煤价弱势及夏季用电需求 [10] - 中广核矿业:与母公司订立2026 - 28年天然铀销售框架协议,现价占比70%高于上一份协议,可受惠于铀价上涨,美国推动核能发展增加铀需求支持铀价 [10] - 新奥能源:新奥股份股东大会已通过私有化决议,增加私有化可能性,现价较85.25港元私有化要约隐含值折让24.3%,有吸引力 [10] 石药集团研报 一季度业绩情况 - 2025年1季度总收入同比下降21.9%至70.1亿元,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8.4%至14.8亿元,剔除7.18亿元授权费收入,产品销售收入较预测低约4.6%,主要因成药业务放缓 [12] - 成药业务中,核心产品恩必普受医保控费影响,神经系统药物收入同比下降29.5%,肿瘤药受多美素与津优力集采影响,1季度销售收入下降65.7%,降幅超预期 [12] 未来展望 - 预计2季度起产品销售收入将缓步回升,多美素与津优力集采影响已反映,肿瘤药恩朗苏拜单抗注射液与神经系统药物明复乐等入医保后销量增加 [13] - 未来将达成多个重磅海外授权项目并获授权费收入,1季度7.18亿元授权费来自与百济神州及阿斯利康的授权,两家公司将支付2.5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35.6亿美元里程碑付款,2025 - 2月及5月又分别与美国公司签订协议,将获3000万美元首付款及最高11.7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正与三家公司磋商,预计一项6月底前落实 [14] 评级与目标价 - 上调目标价至7.40港元,给予“中性”评级,下调2025 - 27E产品销售收入预测,上调总收入及股东净利润预测,反映授权费收入贡献,增加2028年后授权费收入预测,未来根据新签授权协议调整 [15]
石药集团(1093 HK)一季度产品销售承压,未来有望达成多项授权
中泰国际· 2025-06-04 07: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石药集团“中性”评级,目标价上调至 7.40 港元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 1 季度石药集团产品销售收入逊预期,总收入与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剔除授权费收入后产品销售收入低于预测,主要因成药业务放缓,核心产品恩必普受医保控费影响,肿瘤药受集采影响降幅超预期 [1] - 预计 2 季度起产品销售收入将缓步回升,因集采影响已反映,部分入医保药物销量增加 [2] - 未来将达成多个重磅海外授权项目并获得授权费收入,已签订多项协议,预计 2025 - 26E 获首付款,2027 年后有望持续获里程碑收入,还有磋商项目待落实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E 总收入分别为 314.5 亿、290.09 亿、298.87 亿、337.03 亿、379.48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1.7%、 - 7.8%、3.0%、12.8%、12.6% [5] - 2023 - 2027E 股东净利润分别为 58.73 亿、43.28 亿、47.69 亿、54.75 亿、60.88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3.6%、 - 26.3%、10.2%、14.8%、11.2% [5] - 2023 - 2027E 每股盈利分别为 0.49、0.37、0.41、0.47、0.52 元,市盈率分别为 14.3、19.2、17.4、15.2、13.6 倍 [5] - 2023 - 2027E 每股股息分别为 0.26、0.24、0.25、0.28、0.31 元,股息率分别为 3.7%、3.4%、3.5%、4.0%、4.4% [5] - 2023 - 2027E 每股净资产分别为 2.9、2.8、2.9、3.1、3.3 元,市净率分别为 2.4、2.6、2.4、2.3、2.1 倍 [5] DCF 模型 - 展示 2025E - 2034E 的 EBIT、折旧及摊销、税费、营运资本变动、资本开支、自由现金流等数据,税后债务成本 3.75%,无风险利率 2.4%,风险溢价 8.0%,贝塔系数 1.2,权益成本 12.0%,WACC 9.9%,永续增长 3.0%,股权价值 851.79 亿港币,每股内涵价值 7.40 港元 [11] 每股股权价格敏感性分析 - 展示不同 WACC 和永续增长率下的每股股权价格 [11] 财务摘要 - 涵盖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及重要指标,包括收入、毛利、经营利润、EBIT、EBITDA 等数据及增长率、利润率等指标 [13] 历史建议和目标价 - 展示石药集团股价表现及评级时间表,包括日期、前收市价、评级变动、目标价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