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

搜索文档
中国化学9月17日获融资买入4940.42万元,融资余额22.2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1:24
股价与融资交易 - 9月17日公司股价上涨0.67% 成交额4.14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4940.42万元 融资偿还7161.51万元 融资净流出2221.09万元[1] - 融资余额22.27亿元 占流通市值4.90% 处于近一年60%分位较高水平[1] 融券交易情况 - 9月17日融券偿还7.34万股 融券卖出7400股 卖出金额5.56万元[1] - 融券余量13.05万股 融券余额98.14万元 低于近一年50%分位较低水平[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9.33万户 较上期减少11.48%[2] - 人均流通股64756股 较上期增加12.45%[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907.22亿元 同比微降0.35%[2] - 归母净利润31.02亿元 同比增长9.26%[2]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9.58亿元[3] - 近三年累计派现33.05亿元[3]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2.95亿股 较上期增加6066.20万股[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6544.32万股 较上期增加535.61万股[3] - 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4655.68万股 较上期增加448.60万股[3] 主营业务构成 - 化学工程收入占比82.74% 基础设施占比10.08%[1] - 实业占比5.34% 现代服务业占比0.89% 环境治理占比0.56%[1]
中国化学跌2.05%,成交额3.9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064.4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06:2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7日盘中下跌2.05%至8.12元/股 成交3.98亿元 换手率0.80% 总市值495.8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064.41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941.29万元 大单净流出3139.06万元 [1] - 年内股价微涨0.20%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26%、1.32%、6.79% [1] 主营业务结构 - 化学工程业务占比81.89% 基础设施占11.08% 实业板块占4.71% [1] - 环境治理与现代服务业分别占比1.19%和0.84% 其他业务补充0.29% [1] - 公司属于建筑装饰-专业工程-化学工程行业 涉及气凝胶/煤化工/PPP/央企改革等概念板块 [1]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907.22亿元 同比微降0.35% [2] - 归母净利润31.02亿元 同比增长9.26% [2] - 股东户数9.33万户 较上期减少11.48% 人均流通股增至64756股 [2] 股东结构与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9.58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33.05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2.95亿股 较上期增加6066.20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6544.32万股 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4655.68万股 分别增持535.61万股和448.60万股 [3]
中国能建股价微涨0.80% 新疆水利合作项目引关注
金融界· 2025-08-22 17:0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2日收盘价2.52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02元 [1] - 当日成交量346万手,成交金额8.66亿元 [1] - 总市值维持在1050亿元规模 [1] 资金流向与市场表现 - 8月22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166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564万元 [1] - 股价维持在短期均线附近波动,市场交投保持活跃 [1] 业务合作与市场拓展 - 葛洲坝集团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深化水利水电、新能源等领域合作 [1] - 合作涉及市政基础、综合交通、生态环保等多个业务板块 [1] - 显示出公司在区域市场拓展方面的持续努力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主营业务涵盖电力工程、基础设施、环保工程等领域 [1] - 具备从规划咨询到投资运营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1] - 在国内外能源建设市场具有重要地位 [1]
中国建筑:前7月地产合约销售额1930亿元 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4%
证券之星· 2025-08-20 01:34
公司经营概况 - 中国建筑2025年1-7月新签合同总额2679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 [1] 建筑业务表现 - 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2486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1% [1] - 房屋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16258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0.4% [1] - 基础设施业务新签合同额853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4% [1] - 勘察设计业务新签合同额77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7.2% [1] 地域分布情况 - 境内业务新签合同额2359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6% [1] - 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1273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5.5% [1] 施工面积指标 -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3131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1.2% [1] - 房屋建筑新开工面积15708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8.5% [1] -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366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4.7% [1] 地产业务状况 - 合约销售额1930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7.4% [1] - 合约销售面积7783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0.3% [1] - 期末土地储备576万平方米 [1]
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2025年1-7月经营情况简报
证券之星· 2025-08-18 10:19
新签合同总额 - 2025年1-7月新签合同总额达26,79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 [1] 建筑业务分项表现 - 房屋建筑新签合同额16,258亿元人民币 同比微降0.4% [1] - 基础设施新签合同额8,53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4% [1] - 勘察设计新签合同额77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7.2% [1] - 境内新签合同额23,59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6% [1] - 境外新签合同额1,273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5.5% [1] 房屋建筑规模指标 -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3,131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1.2% [1] - 房屋建筑新开工面积15,708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8.5% [1] -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366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4.7% [1] 数据说明 - 经营数据为阶段性数据 与定期报告可能存在差异 [1] - 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18日 [2]
中国建筑:1-7月新签合同增1.4%
国际金融报· 2025-08-18 09:47
新签合同总额 - 2025年1-7月新签合同总额26798亿元 同比增长1.4% [1] 建筑业务 - 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24868亿元 同比增长2.1% [1] - 房屋建筑新签合同额16258亿元 同比下降0.4% [1] - 基础设施新签合同额8533亿元 同比增长7.4% [1] - 勘察设计新签合同额77亿元 同比下降7.2% [1] 地区分布 - 境内新签合同额23595亿元 同比增长2.6% [1] - 境外新签合同额1273亿元 同比下降5.5% [1] 地产业务 - 地产业务合约销售额1930亿元 同比下降7.4% [1] - 地产业务合约销售面积721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0.3% [1]
长春市城市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体等级获“AAA”评级
搜狐财经· 2025-08-18 07:25
公司评级 - 长春市城市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体等级获"AAA"评级 [1] - 公司信用水平在未来12~18个月内将保持稳定 [3]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13年9月,初始注册资本50亿元,截至2025年3月末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均为50.22亿元 [2] - 长春市国资委是公司唯一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2] - 公司是长春市最大的地方国有企业集团和最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主体 [2] 业务情况 - 公司业务范围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城市燃气、房地产开发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等 [2] - 2024年新增城市燃气业务,燃气及管网租赁业务可为公司贡献稳定现金流 [1] - 公司逐步构建起"产业投资、产业金融、产业载体开发运营"等核心主业板块 [2] 区域经济 - 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省会城市,经济财政实力省内领先 [1] - 公司区域重要性强,与政府关联度高,可持续获得政府大力支持 [1] 财务指标 - 需关注公司资产流动性偏弱、整体偿债指标有待改善等因素 [1]
摩根资产管理《2025年中全球市场展望》正式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8-07 05:07
全球经济和市场展望 - 特朗普政府贸易、财政和其他政策及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较大不确定性 [1] - 在政策和经济不确定性较高环境中 投资者需建立更有韧性投资组合 包括全球配置股债及另类资产 以争取多元化收益和降低组合波动 [1] - 中国资产仍是全球资产配置再平衡过程中重要标的之一 下半年或存在结构性行情 [1] 中国权益市场 - 由于家庭和企业部门信心尚未完全修复 房地产行业持续疲弱 结构性失衡及通缩压力可能导致下半年经济增速放缓 [2] - 政策将对维持经济增长起到决定性作用 但在关税压力减轻和数据企稳情况下 政府暂时可能比较谨慎 以保留储备政策应对未来可能风险 [2] - 预计A股可能更多呈现结构性行情 兼顾成长侧和防守侧哑铃型配策略可能再次成为市场主流 [2] - 成长侧围绕新质生产力相关板块行情仍有可能延续 尤其是供给侧接近出清 盈利底部可能确认行业板块 以及全球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出海板块 [2] - 人工智能相关行业可能持续产生长期投资机会 低渗透率 高成长性新消费板块值得关注 还有受益于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创新药板块 [2] - 防守侧A股和港股市场高股息策略有望为投资者提供稳定股息现金流 在不确定性仍较高环境中 有助于对冲成长侧波动风险 [4] 海外股票市场 - 美国经济前景取决于下调关税 减税政策 以及美联储降息节奏 市场对美国经济可能出现滞胀担忧正在加剧 [5] - 除了贸易摩擦 移民减少 消费者与企业信心下降同样可能影响经济成长 鉴于通胀压力 美联储似乎并不急于降息 [5] - 美国市场短期仍可能面临调整压力 预计2025年美国股市回报可能与全球非美市场趋于一致 [5] - 欧洲政策透明度 一致性与可信度更受投资者青睐 欧洲股票估值相较于美国股市更具吸引力 [5] - 随着能源价格回落和欧元升值 通胀压力减轻 欧洲央行能主动降息以支持经济增长 [5] - 欧洲经济体计划用10年时间将国防支出占GDP比重由2%提升至3.5% 重点支持欧洲本土供应商 [5] - 德国承诺推出5000亿欧元基础设施建设基金 或有利于建材 工业 制造和交通运输等产业 [5] - 经过多年偏好美股后 本土投资者正回流欧洲市场 [5] - 亚洲地区各经济体面临货币升值压力已有所缓解 央行可能有更多降息空间来支持经济 [6] - 在日本 日股正面业绩表现体现了日本企业转型成效 较低估值水平可能为股票表现提供一定缓冲 战略前景更具吸引力 [6] 海外债券市场 - 随着通胀压力放缓 成熟市场及亚洲地区央行可能比美联储更加积极地降低利率 为债券投资者带来额外机会 [8] - 在通胀风险与经济增速下行风险下 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很可能走翘 即短端收益率下降速度快于长端收益率 [8] - 对财政可持续性疑虑可能导致美国长债收益率高企且频繁波动 管理久期风险变得至关重要 短久期持仓或是较理想起点 [8] - 美国信用债市场前景有望保持稳定 但挑选适合企业至关重要 [8] - 美国以外固定收益资产包括新兴市场债券可能面临双重利好推动 一是美元或进一步贬值 二是全球投资者对美元资产重新配置 [8] 另类资产 - 在不确定性环境中 短中期市场波动性可能显著提升 投资者或可考虑传统股债资产以外现金收入来源 以增强组合韧性 [10] - 基础设施 房地产及交通运输等另类资产长期以回报与股债资产相关性较低 可以带来可预测现金收入 有助于降低资产组合波动性 [10] 投资策略总结 - 多重不确定性下 全球经济面临下行风险 波动性或显著提升 但财政与货币政策组合可能帮助缓解美国以外经济体风险 [13] - 投资者与其单边押注美国资产 不如跨区域分散配置股票 债券以及另类投资 有助于增强投资组合韧性 提升应对市场冲击能力 [13]
中国电建百余项优质资产项目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推介
中证网· 2025-08-01 14:22
项目推介会概况 -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产权交易所举办项目专场推介会 推介百余项优质资产项目 涵盖风电 水电 基础设施 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1] - 电建海投公司 电建新能源公司 水电基础局 电建港航公司 电建地产公司等企业代表就十余项重点项目进行路演 现场多家投资机构与成员企业展开深入沟通 [1] 中国电建金融业务 - 中国电建集团租赁有限公司作为专业金融服务平台 以服务集团战略和高质量发展为核心 依托融资租赁 供应链服务 资产经营三大主营业务 在投资开发 基础设施 能源交通 工程装备等领域提供金融解决方案 [1] - 公司重视与投资机构的协同联动和深度融合 以推介会为契机构建金融与实业互助互惠共赢的生态 [1] 北京产权交易所合作成果 - 北京产权交易所与中国电建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自2022年以来完成产权转让 企业增资 资产转让等项目58项 累计交易规模达105.3亿元 [2] - 涌现电建新能源集团增资 中国电建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增资等重点亮点项目 [2] - 北京产权交易所将继续发挥汇聚项目 投资人 专业服务的平台优势 助力中国电建优化业务布局 顺畅新旧动能转换 高效配置创新要素 [2] 中国电建战略定位 - 中国电建作为全球清洁低碳能源 水资源与环境建设的引领者 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骨干力量 积极践行双碳目标 [2] - 公司在工程领域提供投融资 规划设计 施工承包 装备制造 管理运营全产业链一体化集成服务 交付多行业领先精品工程 [2] - 此次推介会项目亮点纷呈 公司希望通过投融双方优势互补 合作共赢 开创产融结合新典范 [2]
欧洲各界期待欧中合作为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
新华社· 2025-07-25 15:15
中欧经贸合作成果 - 中欧年贸易额从24亿美元增长到7858亿美元,增长300多倍,投资额从几乎为零增长到近2600亿美元 [2]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佩列沙茨跨海大桥等项目带来实质性效益 [2] - 2024年欧中日均贸易额达20亿欧元,合作涵盖贸易投资、环境保护、数字事务、外交安全及人文交流 [2] 绿色与数字领域合作 - 大亚湾核电站、希腊色雷斯风电场、德国德伦太阳能园区成为中欧绿色合作标志性项目 [3] - 中欧共同推动清洁能源转型和能源效率提升,为全球气候治理奠定合作基础 [3] - 双方在绿色转型目标上互补,合作将显著贡献全球绿色发展 [3] 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 - 中欧作为两大市场和力量,加强合作可增强全球稳定性与确定性 [4] - 双方共同反对美国加征关税,支持世贸组织正常运作,抵制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5] - 欧中合作是对开放规则和供应链完整性的坚守,尤其在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 [4][5] 企业合作与创新 - 中德企业通过开拓市场和深化合作体现成熟关系,如制造业企业获得稳定发展机遇 [2] - 中国不仅是欧洲企业的关键市场,更是技术合作与共同创新的伙伴 [2] - 中国通过基础设施和绿色技术投资为欧洲创造就业机会,增强经济韧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