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服务

搜索文档
深圳停运具体安排来了!全市公交、出租车、客运站等自20时起停止运营服务
中国基金报· 2025-09-23 05:05
来源:深圳交通 港铁深圳服务电话:0755-29276688 深圳有轨电车服务电话:0855-36861500 常规公交方面—— 根据《深圳市防台风防汛紧急动员令(2025年1号)》,9月23日下午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五停"。其 中, 9月23日 20时起停运 ,具体情况如下 地铁、有轨电车方面—— 地铁全线网将于2025年9月23日提前结束运营 : 各线路末班车将于18:00从各线路首末站 点发出,各站末班车发出后,车站将只出不进 。 深圳地铁将于今日12:00起在全线网各线投入高峰运力,港铁深圳4号线、13号线将于 11:00起投入高峰运力,请市民乘客提前做好出行规划,有序出行。 深圳有轨电车各路末班车将于18:00从各线路首末站点发出 ,今日12:00起将投入高峰运 力,请市民乘客提前做好出行规划,有序出行。 如遇车站客流较大,请各位乘客听从车站工作人员指引,耐心等候。 深圳地铁服务电话:0755-88960600 全市 常规公交车自9月23日20时起停止运营服务 。 全市范围内 出租汽车 (含巡游车、网约车) 自9月23日20时起停止运营服务 。 公共交通服务电话:0755-12328 客运站方面—— ...
武汉新增3条“敬老爱老公交线”
长江日报· 2025-09-23 00:45
9月22日上午,在武汉东湖绿道,2025年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启动,现场颁发了今年的"敬老爱老公交线"和"地铁无障碍 服务精品站"。 "敬老爱老公交线"每天都有暖心场景 "您老慢点,我来扶您!"22日下午,在汉口火车站,533路驾驶员杨东兴准备发车,看见一位老大爷拖着大件旅行袋乘车,他赶紧上前 帮忙搬运行李,稳稳扶住老人的胳膊,叮嘱"注意脚下,不急不慌",安顿坐到爱心座位后,还细心记下老人下车站点,方便下车时提供助 行服务。 在武汉公交533路,这样的暖心场景每天都在上演。今年6月,一位八旬老人在汉口火车站迷路,驾驶员夏坤将她带回调度室照料,最 终通过老年证上的电话号码,联系上子女。从那之后,533路开始推行一项专属行动不便、需特殊关爱老人的"红丝带"服务,可向驾驶员领 取红丝带和特制老年证卡套,卡套可以填写家属信息,驾驶员看见佩戴红丝带的老年乘客,会特别关注。 为了老年乘客更加舒适,533路采用噪声小、起步稳、低入口踏板的新能源车型,还设置了敬老爱老专座、防滑扶手、应急按铃、爱 心医药箱等。"我们根据老年乘客的出行特点,还制定适合老年人乘车习惯的服务规范。"杨东兴介绍,在停靠市六医院、民族路集家嘴 ...
罕见一幕,深圳地铁客流量反超广州
36氪· 2025-09-12 02:17
地铁客流量排名变化 - 2025年前8个月深圳地铁客流量和进站量均超过广州 成为全国第三 上海和北京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 [2][3] - 深圳地铁进站量达16948万人次 客流量达30013万人次 广州地铁进站量15443万人次 客流量28899万人次 [3] - 成都地铁进站量10343万人次 客流量18404万人次 位居第五 [3] 地铁运营数据对比 - 深圳地铁运营里程595公里 排在北京(879公里)、上海(872公里)、广州(744公里)和成都(634公里)之后 [4] - 深圳地铁客流强度达1.63万人次/公里日 位居全国第一 广州1.25万人次/公里日 上海1.2万人次/公里日 [4][5] - 深圳地铁地均密度全国最高 因城市面积仅1997平方公里 约为上海1/3和广州1/4 [4] 月度进站量变化趋势 - 2025年8月深圳地铁进站量同比增加904万人次 日均增加30万人次 广州同比增加189万人次 [6][7] - 北京和上海地铁进站量同比分别减少955万人次和105万人次 成都减少319万人次 [6][7] - 2025年3-8月深圳地铁进站量持续正增长 而北京、上海和成都总体呈下降趋势 [6] 深圳客流增长驱动因素 - 2024年深圳常住人口增加19.94万人 增量在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 [7] - 2024年末深圳社区登记总人口达2237.88万人 同比增加74.11万人 日均实时人口超2300万 [8] - 2025年上半年深圳GDP增速5.1% 名义增速5.9% 新设企业17万户同比增长13.7% 其中外资企业增长51.5% [8][9] 广州城市活跃度指标 - 2025年1-7月广州快递处理量130.3亿件 稳居全国第一 相当于深圳1.8倍和上海2倍 [10] - 广州经营主体总量突破400万户 跃居全国第三 其中企业数量超260万户占比65% [11] - 2025年1-7月广州新登记市场主体54.84万户 同比增长57.3% [11] 广州地铁分流原因 - 截至2024年底广州电动自行车上牌总量576万辆 同比增长28% 日均骑行量903万人次同比增长8.9% [14] - 广州电动自行车日均骑行量(903万人次)已超过地铁日均客运量(888万人次) [14] - 电动自行车分流是广州地铁客流量被反超的主要原因 而非城市经济活跃度下降 [13][14]
中国,又一个“千万地铁城市”来了
虎嗅APP· 2025-09-11 13:41
地铁客流与城市发展关系分析 - 日均客流量破千万是城市人气、消费引力及发展活力的核心体现 标志着城市进入地铁客流全国第一梯队[4][6] - 地铁客流量超过百万人次的全国仅有21个城市 超过500万人次的仅有5个城市 显示高客流城市稀缺性[6] - 北上广深构成绝对第一梯队 京沪稳居千万级日均客流 广深站稳900万大关 月客流量达30亿人次级别[11] 各城市地铁客流梯队分布 - 第二梯队中成都以610.1万人次居首 500万区间出现明显断档[15][8] - 西安(420万人次)、杭州(422.7万人次)属400万级别 重庆(388.7万人次)、武汉(367.9万人次)、南京(312.2万人次)属300万级别[8][15] - 长沙(288.9万人次)、沈阳(210.3万人次)、郑州(209.8万人次)属200万级别 苏州等万亿级城市客流不足200万[8][16] - 过半城市日均客流低于百万 包括济南、福州等省会城市 深圳客流相当于成都1.5倍、杭州2.2倍、武汉2.5倍[16] 客流差异核心影响因素 - 城区人口规模是决定性因素 北上广深城区人口占比超80% 部分二线城市仅50%[23] - 地铁网络需与人口空间布局匹配 深圳面积不足2000平方公里 线网密度全国第一 "1公里地铁率"达90%[26][27] - 产业经济活力与都市圈协同效应显著 广州受益于商贸中心及跨城通勤 深圳依托全国最多市场主体及港人北上消费[31] 地铁运营效率与城市竞争力 - 深圳以1.63客流强度居全国首位 远超成都(0.94)、杭州(0.81)及苏州(0.53)[35] - 过去5年深圳新增地铁里程超300公里 总里程近600公里 2030年有望突破800公里[36][37] - 大湾区地铁网络通过东莞连接广深 延伸至香港惠州 形成全国最大地铁网络体系[38][39] - 深圳实时人口达2200-2400万 年港人入境超8100万人次 带来551亿港元消费增量[40][41] 地铁基建可持续性挑战 - 高客流城市地铁仍需财政补贴 一般城市缺乏客流与财力支撑[43] - 大基建收紧背景下 无客流支撑的地铁扩张可能性极低[44]
高频数据跟踪:生产热度整体回落,原油有色价格回升
中邮证券· 2025-08-25 06: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高频经济数据关注点为生产端热度整体回落、房地产市场边际走弱、物价走势分化、航运指数持续下行 短期重点关注新一轮稳增长刺激政策落地、房地产市场恢复情况及国际地缘政治变动影响 [2][3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生产 - 钢铁方面,焦炉产能利用率升高0.04 pct至74.17%,高炉开工率下降0.23 pct至83.36%,螺纹钢产量下降5.8万吨至214.65万吨,库存升高2.27万吨至174.53万吨 [8] - 石油沥青开工率下降2.2 pct至30.7% [8] - 化工方面,PX开工率与前一周持平为84.63%,PTA下降7.52 pct至71.25% [8] - 汽车轮胎方面,全钢胎开工率升高1.67 pct至64.76%,半钢胎开工率升高1.06 pct至73.13% [9] 需求 - 房地产方面,8月17日当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减少1.71万平方米至127.73万平方米,10大城市商品房存销比升高2.47至121.48,100大中城市供应土地占地面积增加362.25万平方米至1530.78万平方米,住宅类用地成交溢价率升高9.62 pct至11.72% [14] - 电影票房8月17日当周较前一周下降3.99亿元至13.51亿元 [14] - 汽车方面,8月17日当周厂家日均零售增加1.38万辆至5.91万辆,日均批发增加2.24万辆至6.27万辆 [17] - 航运指数方面,8月22日当周SCFI下降3.07%至1415.36点,CCFI下降1.55%至1174.87点,BDI下降4.89%至1944点 [20] 物价 - 能源方面,8月22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2.85%至67.73美元/桶,焦煤期货价格下跌6.7%至1141.5元/吨 [3][22] - 金属方面,8月22日LME铜、铝、锌期货价格变动分别为+0.37%、+0.73%、+0.32%,国内螺纹钢期货价格下降2.1% [3][23] - 农产品方面,价格延续季节性上行趋势,8月22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上涨0.57%至115.53,猪肉、鸡蛋、蔬菜、水果价格较前一周变动分别为+0.25%、+1.05%、+1.89%、-1.30% [3][25] 物流 - 地铁客运量方面,8月22日北京减少29.87万人次至1022.2万人次,上海增加8.86万人次至1077.43万人次 [28] - 执行航班量方面,8月22日国内微增,国际减少 国内(不含港澳台)增加14.57架次至14833.71架次,国内(港澳台)增加10.43架次至388架次,国际减少29.86架次至1865.71架次 [29] - 城市交通方面,8月22日一线城市高峰拥堵指数持续回升 近七天移动均值增加0.06至1.73,周变动幅度为3.91% [29] 总结 - 高频经济数据关注点为生产端热度整体回落、房地产市场边际走弱、物价走势分化、航运指数持续下行 短期重点关注新一轮稳增长刺激政策落地、房地产市场恢复情况及国际地缘政治变动影响 [32]
理顺公用事业价格
经济日报· 2025-08-17 21:54
公用事业价格机制改革 - 公用事业价格机制改革旨在通过科学定价引导资源向高效领域流动,增强企业自主造血能力 [1] - 国家发改委和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价格法修正草案》,强调政府在必要时可对重要公用事业实行政府指导价或定价 [1] - 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明确要健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公用事业价格机制 [1] 当前公用事业价格问题 - 部分公用事业如水、公共交通价格长期偏低,难以反映资源稀缺性,甚至无法覆盖成本,影响服务质量和行业可持续发展 [2] - 部分地区依赖财政补贴维持运营,掩盖了成本失控和效率低下问题,削弱企业提质增效积极性 [2] - 阶梯价格制度执行不力,部分地方一档水价覆盖率超过95%,导致调节机制失效 [2] 价格理顺难点 - 地方存在畏难情绪,担心调价负面影响,缺乏主动性 [3] - 建设运营机制不规范,如燃气领域"一城多企"现象普遍,采购和运行成本差异大,定价困难 [3] 改革方向与措施 - 适度集中部分公用事业价格管理权限,通过精准分类、阶梯定价、差异化定价减轻低收入群体负担,降低企业用户成本 [3] - 推动"一城一企"模式(如城燃),解决特许经营权分散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损失和定价难问题 [3] - 明确政府和市场补贴边界,健全价格与补贴联动机制,对困难群体或民生项目配套精准补贴 [4] - 完善阶梯价格制度,拉大各档价差,强化资源节约导向 [4] - 加强价格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建立公用事业价格信息公开平台,提升政策透明度 [4]
宏观周报(7月14日-20 日):反内卷成效初现,美国加密货币法案通过-20250720
银河证券· 2025-07-20 06:49
国内宏观-需求端 - 7月地铁客运量增速同比1.07%、环比5.04%,国内执行航班数平均值环比13.08%、同比2.28%,7月前两周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57.1万辆,同比上涨5.7%,较上月同期下降6.7%[2] - 截至7月18日,7月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均值环比-2.7%、同比下降14.8%,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均值较6月均值上升3.3%,同比下降37.4%[2] 国内宏观-生产端 - 7月高炉开工率平均环比下降0.3pct至83.35%,焦炉开工率环比下降0.94pct至72.93%,电炉产能利用率环比下降1.74pct至51.31%[2] - 7月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平均上行6.58pct至32.4%,螺纹钢开工率上行0.36pct至43.06%,水泥发运率上行2.8pct至40.01%[2] 物价表现 - 截止7月18日,猪肉平均批发价周度环比上升0.2%,生猪期货结算价格上升0.15%,28种重点监测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下降0.09%,6种重点监测水果平均批发价下降0.98%,苹果期货结算价格上升1.21%,鸡蛋价格周环比下跌0.17%[2] - 截止7月18日,WTI和布伦特原油分别下跌1.44%和1.05%,螺纹钢下跌1.04%,焦煤、焦炭、铁矿石价格分别上涨1.1%、13.11%、5.47%,铜和玻璃价格分别上涨1.65%、8.66%,铝和水泥价格分别下跌1.26%、1.47%[2][3] 财政和投资 - 本周新增特别国债1230亿,新增地方一般债190亿,发行进度达60.8%,新增专项债(不含化债)1315亿,发行进度53.0%[3] 海外宏观-政策层面 - 美国《天才法案》等三项关于加密货币的法案通过众议院,支持私人部门数字货币发展并巩固美元地位[3] - 欧盟考虑针对价值720亿欧元(836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关税,特朗普政府可能坚持对日本加征25%的关税[3] 海外宏观-经济数据 - 美国6月CPI同比2.7%,核心同比2.9%,PPI同比2.3%,核心同比2.6%[3][4] - 美国6月零售销售月率名义环比增0.6%,对照组环比0.5%,实际零售销售在5月降低0.95%后环比增0.35%[3][4]
北京推进“交通+旅游”深度融合 39条通游专线串联50余个热门景区
中国新闻网· 2025-07-14 07:48
交通+旅游融合发展 - 北京交通部门以游客体验为核心,大力推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通过优化通游公交、升级轨道服务、完善全域配套举措,构建覆盖广泛的旅游出行服务体系 [1] - 组织公交企业与旅行社、酒店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运用大数据分析游客出行特征,精准定制服务 [2] - 优化通游公交线路与常规公交错时错峰运行,形成"常规公交服务通勤、通游公交服务旅客"的差异化格局 [2] 通游公交专线布局 - 全市累计开通39条通游专线,覆盖故宫、颐和园、八达岭长城、古北水镇、副中心三大建筑、环球度假区等50余个热门景区 [2] - 大美中轴线观光巴士采用新型仿古铛铛车,分日游、夜游双线运营 [2] - 城六区专线如通游专线20串联颐和园、圆明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节假日运营,高峰20分钟/班,刷卡3元 [2] - 郊区专线如通游专线19从宋家庄枢纽站直达北京野生动物园,节假日预约运营,刷卡12元,满20人发车 [3] - 八达岭长城旅游直通车两条线路票价单程50元、往返80元,需提前1天预约,满30人发车 [3] 轨道交通服务升级 - 暑期预计北京地铁日均客运量800万人次(最高日或达952万人次) [4] - 地铁全网实施"强冷/弱冷车厢"模式,温差约2摄氏度 [4] - 地铁8号线优化"云上中轴"小程序,提供沉浸式中轴文化体验 [4] - 站内配备共享寄存柜、充电宝、鲜花展销柜、便民餐车等设施 [4] - 全网支持境外发行的万事达卡、维萨卡、JCB卡和美国运通卡非接触式支付,重点车站配备多语种翻译机 [4] 郊区旅游交通与特色活动 - 八达岭长城877路公交从地铁北土城站一站直达,客流高峰日增派返程运力 [5] - 古北水镇提供东直门旅游专线、怀密线S5列车等7种交通方式,停车场3600个停车位配合临时扩容方案 [5] - 景区内提供24小时免费摆渡车、8人轿厢索道(单程约5分钟)及摇橹船"游船早餐"等特色体验 [5] - 公交集团推出"高考/中考考生免费游"活动,凭准考证可免费乘坐八达岭、慕田峪等景区直通车 [5] - 古北水镇举办"童话古北奇遇嘉年华"(7月1日-8月31日),结合主题音乐会、非遗手作体验等,持景区门票可获赠司马台长城日游门票 [5]
5月深圳国资新媒体观察:整体趋于稳定,个别账号环比浮动大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08:10
深圳国资国企新媒体信息发布观察榜 - 测评对象包括31个深圳国企一级账号和23个深圳国资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微信公众号,合计54个账号 [1] - 深圳国企一级账号中多家公司已上市 [1] - 从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进行测评,以阅读量为主要参考指标观察账号影响力 [1] 国企一级账号表现 - 5月整体发文量较4月有所增长,深圳巴士集团以90篇位居榜首,特发集团以72篇排名第二,深圳市东部公交和深投控以67篇并列第三 [2][3] - 发文量排名靠后的为深圳机场发布(8篇)、国信证券(6篇)、深圳免税(1篇) [2][3] - 特发集团发文量增长近50%,进入榜单前3位 [2] - 深圳地铁、深圳市东部公交、深圳燃气分别以42.2万+、17.2万+、11.4万+的阅读量领先其他账号 [4][5] - 阅读量排名靠后的为特区建发集团(1309)、深圳资本集团(1063)、深圳免税(322) [4] - 国信证券虽然发稿数量少(6篇),但阅读量达83083,内容吸引力强 [4] - 点赞量方面,深圳地铁(2492)、深圳巴士集团(2112)、深圳市东部公交(650)排名前三 [6][7] - 推荐量方面,深圳巴士集团(1407)、深圳地铁(1020)、深农集团(411)位列前三位 [8][9] 头部账号运营策略分析 深圳地铁 - 作为日更公众号,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端午节等节点均有策划 [10] - 五一期间与万科联动发起"一起向前,遇见美好"品牌传播活动,线上线下结合 [10] - 内容运营聚焦三个方面:信息发布、节点性内容、地铁相关科普 [11] - 信息发布类内容如营运线路变化、出行交通攻略最受关注,阅读量常达上万 [11] - 节点性内容考验团队策划创意能力 [11] - 科普内容虽关注度较弱,但为品牌传播重要部分 [11] 深圳市东部公交 - 运营思路呈现"栏目化"特征,分为多个固定板块 [15] - 内容多来源于各车队通讯员,提供一线故事细节 [15] - 新增龙岗区"双十佳"播客节目,以电台形式展现公交人职业坚守 [15] - 更注重体现公交人温情性,但用户互动感相对较弱 [15] 深圳燃气 - 作为服务号,5月仅发布14篇推文但阅读量仍排名前三 [18] - 内容聚焦燃气信息发布、安全科普、优燃荟服务推荐 [18] - 内容具有极强"复读性",用户可能反复查阅 [18] - 几乎没有时效性内容,多为永久性干货 [18] 深圳国资上市公司账号表现 - 发稿数量显著回升,深特力(90篇)、特发信息(89篇)、深物业集团(31篇)、深房集团(31篇)位列前四 [21][22] - 兆驰股份、英飞拓Infinova、天音通信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以3篇、3篇、0篇排名后三 [21][22] - 阅读量方面,中国平安(23.1万+)、深圳航空(71032)、中集集团(42838)排名前三 [22][23] - 中国平安阅读量增加16.3万,深圳航空和中集集团阅读量分别下滑6446和7662 [22] - 推荐量方面,中国平安(3213)、中集集团(271)、海能达(250)领先 [23][24] - 点赞量方面,中国平安(3300)、海能达(576)、中集集团(512)表现最佳 [24][25] 整体观察 - 中国平安数据表现优异,头部账号保持高位领先 [26] - 部分账号发稿量增速明显但整体数据表现不突出 [26] - 新媒体账号需要长期运营和全盘规划,个别月份的数据波动对整体影响有限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