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发展

搜索文档
首程控股(00697.HK):股权结构优化迎来新进展 上行空间可期
格隆汇· 2025-09-26 04:27
核心观点 - 周大福创建拟发行22.18亿港元可交换债券交换首程控股10%股份 交易完成后将退出投资 [1] - 首程控股股权结构持续优化 有效流通盘比例或从10%扩大至30% 流动性显著改善 [1] - 目标价上调21%至3.3港元 较当前股价存在30%上行空间 对应2.8倍2025年P/B [2] 股权结构优化 - 通过可交换债券、可转债及配股等多重举措改善流通盘 二季度发行1.8亿美元可转债 9月初进行6亿港元配股 [1] - 周大福创建退出仅涉及股份交换不造成股权稀释 交换隐含成本为2.65港元/股 对新进入投资者形成价格支撑 [1][2] - 二季度可转债转股数目达5亿股 占发行总量8.65亿股的57% 大部分转股已执行 [2] 估值与前景 - 当前交易于2.1倍2025年P/B 目标估值较产业投资公允价值溢价仍偏保守 [2] - 盈利将伴随机器人产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 行业利好持续释放 [2]
中金:上调首程控股目标价至3.3港元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9-26 01:27
股权结构优化 - 周大福创建拟发行22.18亿港元可交换债券交换首程控股10%已发行股本 交易完成后将退出投资 [2] - 公司通过多次举措改善流通盘 包括二季度发行1.8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和9月初进行6亿港元配股 [3] - 交易完成后有效流通盘比例从10%扩大至30% 流动性显著改善 [3] 目标价与估值 - 中金上调首程控股目标价21%至每股3.3港元 较当前股价具备30%上行空间 [1] - 对应2.8倍2025年市净率 当前交易于2.1倍2025年市净率 [1] - 市净率幅度较产业投资公允价值较账面价值的溢价倍数可能仍偏保守 [1] 投资者结构改善 - 二季度可转债转股数目累计达5亿股 占发行8.65亿股的57% 大部分转股已执行 [4] - 周大福创建交换股份隐含成本2.65港元/股 视为新进入投资者成本 对股价不构成短期压制 [4] - 新引入投资者多为海内外主流机构投资人 有望改善持股结构和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 [3] 行业发展前景 - 机器人产业发展利好不断释放 公司盈利将伴随产业发展继续呈现良好态势 [4]
“投资上海”机器人产业供需对接会成功举办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04:08
行业活动 - 上海举办机器人产业供需对接会 聚焦产业资源整合与应用场景需求 推动产业链协同和高质量发展 [1] - 对接会目标为解决技术合作痛点 助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效对接 [1] - 7家需求方企业参会 包括库茂机器人 梅卡曼德机器人 节卡机器人 钛虎机器人 星猿哲科技 仙工智能科技和发那科机器人 [1] 公司动态 - 纬钛科技和强脑科技作为项目方代表进行路演 展示产品最新进展和市场潜力 [1]
“破茧进化” 竞逐赛场——北京机器人产业加速崛起
新华社· 2025-08-16 16:52
机器人产业盛会 - 北京连续举办两场世界级机器人盛会,包括世界机器人大会和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1] - 世界机器人大会参展规模达1500多个机器人,发布百余款新品 [1] - 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吸引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参赛 [1] 产业发展态势 - 北京机器人产业依托中国产业优势和创新土壤,提早布局并快速崛起 [1] - 机器人产业呈现加速创新迭代和落地应用转化的趋势 [1] - 盛会反映出北京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态势 [1]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 “国资力量”共启“科技盛宴”
中证网· 2025-08-15 11:49
赛事概况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开幕,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联合主办,北京国资公司等联合承办 [1] - 赛事设置竞技赛、表演赛、场景赛三大类21个主体项目,以及羽毛球、篮球等5个外围项目,展示机器人在运动稳定性、艺术表演和智能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2] - 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127个品牌的500余台机器人参赛,覆盖机器人产业链70%-80%的企业,包括众多排名前50强的机器人企业 [3] 赛事运营 - 北京国资公司统筹北奥集团、国家速滑馆等600余人团队,负责方案策划、场地改造、竞赛组织等全方位工作 [1] - 北奥集团作为运营方,承担赛事运行和市场开发任务,与多方专家论证赛项设计和规则制定 [2] - 为适应机器人需求,对场地进行化冰处理,加装除湿设备,铺设防火地垫等特殊改造 [3] - 场馆设置8块观赛大屏和5个充电区域,提升观赛体验并满足机器人补能需求 [3] 产业影响 - 北京国资公司吸引40家国内主流投资机构到场观赛,为投资人、技术团队和生产厂商创造交流机会 [2] - 赛事旨在通过牵引作用吸引更多机器人企业落地发展,集聚产业力量 [2] - 参赛队伍涵盖机器人产业链大部分企业,行业影响力创同类赛事新高 [3] 基础设施建设 - 新建"熊猫眼"核心赛训基地、足球赛训基地和机器人营地三大设施,打造集训练、测试、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人形机器人赛训基地" [4] - "熊猫眼"采用ETFE材料和100%装配式设计,配备48套高清动作捕捉设备,作为机器人5V5足球项目场地 [4] - ROBOLAND机器人营地设有训练区和休闲展示区,突出"人机共融"理念 [4][5] - 足球赛训基地最先投入实训,定位新产品测试与新技术验证 [5]
数读中国 我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
人民网· 2025-08-13 05:34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成功举办[1] - 大会成果丰硕 显示机器人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1] 国际参与规模 - 28家国际机构参会 包括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等[4] - 国际参与规模提升 数量再创新高[3][4] 技术成果展示 - 220项前沿成果集结 100余款首发新品亮相[6] - 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 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6] 市场地位 - 中国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8] - 工业机器人销量从2016年1万套增长至2024年30.2万套[8][9] - 2024年中国工业服务机器人出货量占全球比重84.7%[11] 产量增长 - 工业机器人产量从2015年3.3万台增长至2023年56.75万台[11][12] - 产量持续上升趋势明显[12] 创新能力 - 2024年中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2/3[13] - 经过10年发展形成丰富自有产品谱系[13]
聚焦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 从“秀场”到“实训场” 产业优势见证“新人”成长
人民网· 2025-08-11 10:47
行业发展趋势 - 机器人产业正从展示性"秀场"向实用性"职场"加速转型 市场驱动 产业协同和政策助力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2] - 中国机器人技术快速迭代 从2023年协作臂 2024年可站立人形机器人 到2025年可直立行走的多场景机器人 进化速度显著 [2] - 产业链技术突破加速 从科研试制到落地量产商用成为行业共识 上下游企业协同推进商业化进程 [3] 产业规模与优势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 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 [3]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37万套 服务机器人产量882.4万套 同比分别增长35.6%和25.5% [1] - 中国拥有联合国工业分类全部41个大类 207个中类 666个小类的完整工业体系 形成独特产业链集群优势 [3] 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 - 2024年中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二 体现强劲创新能力 [1] - 完整产业链支持前沿创新快速产品化 最新技术能迅速转化为可落地演示产品 这种能力在全球范围内罕见 [3] 应用场景拓展 - 人形机器人被工信部认定为继计算机 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 将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 [4] - 行业处于从专业领域向大众消费加速渗透的关键阶段 技术实现从机械辅助到智能协同的升级 [5] - 全场景应用成为核心发展方向 技术普惠加速产品普及 人机协同向深度个性化演进 [5] 区域发展动态 - 各地积极布局机器人产业 老工业基地如湖北黄石通过对接全球前沿技术加速制造业能级跃升 [4] - 企业更关注在生态位中寻找擅长场景 探索更落地的商业化可能性 [2]
创纪录! 50家知名人形机器人企业齐亮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0 13:44
大会盛况与行业热度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庄开幕,现场观众包括商务人士、家庭群体等,热度空前[1] - 人形机器人成为展出主流,参展商通过动态展示、灯光音乐等方式吸引观众,现场气氛热烈[1] - 大会官网数据显示报名观众达130万人,参展企业200余家,展品1500余件,参展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5%[2] - 100余款首发新品亮相,数量为去年近2倍,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创同类展会之最[2] 行业发展趋势与政策支持 -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指出人形机器人在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家政服务等领域作用日益重要,中国持续发力前沿技术以拉动新消费、催生新产业[1] -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全球机器人产业十年间实现飞跃,中国上半年机器人产业营收同比增长27.8%,工业机器人产量增35.6%,服务机器人增25.5%,连续12年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2] 技术进步与厂商动态 - 帕西尼感知科技联合创始人聂相如称厂商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得益于供应链迭代、成本降低及品控优化,但大众期待带来压力[3] - 越疆科技市场总监谢凯旋提出机器人普及路径为"先上岗再进家",低速高频刚需的商业场景(如药房搬运、园区巡检)将率先落地[6]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路径 - 大会发布《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涵盖工业通用操作、汽车制造、家居服务等,工业场景占比更高[4] - 厂商共识认为工业场景落地更现实,家庭场景因复杂度高(如非标准化环境)尚需时间,需先垂直突破再拓展[4][5] - 家庭场景落地挑战在于安全性、价格及服务体系闭环,技术非主要瓶颈,需实现"像家电一样简单"的体验[6][7]
姜广智:机器人“双百工程”目标提前完成,产业发展居第一梯队
贝壳财经· 2025-08-10 12:16
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 北京已培养机器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7家,获批手术机器人注册证33个,集聚人形机器人整机单位30家,均居全国首位 [1][3] - 2024年北京市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今年上半年实现40%的增长,产业发展居全国第一梯队 [1][3] - 已支持形成12类200项机器人创新产品,高端产品体系基本形成 [1][4] 机器人产品技术突破 - 人形机器人领域: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星动纪元等公司的产品具备一流的复杂环境通行能力和泛化任务直驱能力 [5] - 协作机器人领域:遨博研制的IS系列高性能协作机器人工作速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分别提高30%和20%,性能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 [6] - 医疗机器人领域:天智航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实现"一机多适应证",术锐机器人自主研发的单孔蛇形臂手术机器人可在患者体内实现6+1自由度全域运动 [6] - 物流机器人领域:极智嘉自研的智能移动机器人终端构建了复杂环境下的室内自主导航全栈技术体系 [7] 应用场景拓展 - 通过"双百工程"已培育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机器人产品和100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 [3] - 在11个领域134种场景完成首试首用和迭代升级,包括机器人公园、教育、餐饮等领域 [8] - 在北京市14所中小学部署38台教育机器人,餐饮领域部署应用210余台机器人 [8] 未来发展计划 - 将率先建设人形机器人整机中试验证平台,解决自动化、标准化、规范化等量产关键问题 [1][9] - 面向全球开放酒店、餐厅、街区等公共服务场景,打造机器人+智慧生活北京方案 [9] - 积极用好机器人首试首用等产业政策和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建设机器人产教融合发展和实训基地 [9]
能跳舞、会家务、可赛博遛狗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百余件新品首发
央视新闻· 2025-08-09 00:24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亮点 - 展会规模创纪录,吸引200多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参展,展出1500多件产品,其中100多件为全球首发新品 [1] - 人形机器人成为焦点,50家整机企业集中展示最新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 [3] - 展品覆盖工业、居家、农业、情感陪伴、零售等多元化应用场景 [3] 产业链与技术突破 - 产业链完整度显著提升,企业展示从机器人本体到关节、减速器、模型大脑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成果 [3] - 高拟人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实现民族舞等复杂动作表演 [5] - 机器手灵活度突破,具备精细操作能力 [7] 创新产品与活动 - 推出无需遥控的智能遛狗机器人等赛博感创新产品 [9] - 同期举办30多场论坛及活动,深度探讨机器人产业技术趋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