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剂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广州凌玮科技接受投资者调研,聚焦产品市场与募投项目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9 11:23
产品市场需求与应用领域 - 沉淀法二氧化硅全球市场空间超50亿美元和400万吨 高端二氧化硅市场约150万吨/年 [2] - 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求扩张拉动相关应用领域快速增长 中国作为最大市场持续引领扩容 [2] - 南亚和东南亚新兴市场需求年增长率达4.9% 欧洲和北美地区预计每年增长约3%-3.5% [2] - 产品应用于电子封装材料领域 具备消光及涂层保护功能 并广泛用于涂料 油墨 3C电子及光伏等行业 [2] - 产品进入防火耐高温材料等新领域 在光伏领域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涂覆背板膜 已与部分光伏背板生产企业建立合作 [2] - 未来增长核心发力点聚焦纳米二氧化硅中高端应用领域 [2] 境外业务与销售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境外销售收入4029.66万元 占比下滑 [3] - 三季度境外销售收入情况需关注官方指定媒体披露的相关公告 [3] 募投项目进展与效益 - 年产2万吨超细二氧化硅系列产品项目(马鞍山基地)和年新增2万吨超细二氧化硅气凝胶系列产品项目(冷水江基地)均已完工投产 [4] - 2025年上半年两项目合计实现经济效益4019.85万元 其中马鞍山项目实现901.53万元 冷水江项目实现3118.32万元 [4] - 未来经济效益情况将通过官方指定媒体公告 [4] - 生产线可在消光剂和吸附剂等产品间切换 结合市场需求动态调整产能分配 [4] - 项目产能释放采取按需推进和稳步爬坡策略 后续产能数据依规在官方媒体披露 [4] 市值管理与股价相关问题 - 公司将结合自身情况审慎研究股份回购 股权激励及产业链并购等方式 [5] - 高管减持主要为满足个人资金规划需求 与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无关 [5] - 公司经营运转平稳且财务状况健康 业绩数据真实 重视投资者关系维护 [5] - 未来将从业务发展与市值管理两方面推进 提升股东回报与传递公司价值 [5] 产品多元化规划 - 主营业务涵盖纳米二氧化硅新材料研发 生产与销售 产品包括消光剂和吸附剂等多种类型 [6] - 未来三年业务重点为提升募投项目产能利用率 丰富纳米二氧化硅下游应用领域 [6] - 拓展医用和食品等高端新兴细分领域 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6]
凌玮科技(301373) - 2025年9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10:10
市场与行业分析 - 沉淀法二氧化硅全球市场空间超过50亿美元和400万吨,高端市场约150万吨/年 [1]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生产与消费市场,预计到2028年年增长率达4% [1] - 南亚、东南亚新兴市场需求年增长率达4.9%,成为全球增长最快区域 [1] - 欧洲和北美地区预计每年增长约3%至3.5%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境外销售收入4029.6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6500万元 [4] - 募投项目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经济效益4019.85万元 [4][7][14] - 马鞍山基地项目实现经济效益901.53万元 [4][7][14] - 冷水江基地项目实现经济效益3118.32万元 [4][7][14] 产能与生产 - 2023年纳米二氧化硅产量21145.60吨,产能利用率151.04% [3] - 2024年纳米二氧化硅产量18041.80吨,产能利用率128.87% [3] - 产量差异主要因2024年部分基料通过外购方式获取 [3] - 募投项目已完工并进入投产阶段,总产能新增4万吨 [4][6][7][9][11][14] 产品结构与应用 - 消光剂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例约50% [9] - 产品应用于涂料、油墨、3C电子、光伏、塑料等20余个领域 [3][8] - 已进入光伏背板、医用胶片、医用手套等新兴应用领域 [3][7][8] - 吸附剂、开口剂、防锈颜料等产品收入占比持续扩大 [9] 发展战略 - 未来增长聚焦纳米二氧化硅中高端应用领域 [8] - 通过技术攻坚与资质认证实现突破 [8] - 拓展医用、食品等高端新兴细分应用领域 [13] - 动态调整产能分配以匹配市场需求 [9][11] 投资者关系 - 公司经营运转平稳有序,财务状况健康稳健 [5][11] - 将持续优化机构调研接待机制,加强与投资者互动 [6][12] - 将审慎研究股份回购、股权激励、产业链并购等市值管理方案 [5][6][11][13] - 高管减持属个人资金规划需求,与公司发展信心无关 [6]
从深圳旧改到盐湖提锂,华联控股正在下一盘“穿越周期”的大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03:13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深圳核心区域旧改项目有序推进和盐湖提锂技术落地 实施地产主业筑底与新能源转型破局的差异化战略 规避单一赛道周期风险并搭建多元增长引擎 [1] - 公司延续低负债优势 资产负债率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叠加物业运营带来的稳定现金流 为战略布局提供坚实财务安全垫 [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4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648.49万元 总资产75.82亿元 净资产50.56亿元 [1] - 深圳上海杭州三地物业租金及酒店经营收入合计2.13亿元 同比增长10.36% 综合毛利率达50.93% [4] - 深圳华联城市商务中心录得2206万元租金收入 杭州万豪酒店入住率回升至83% 实现收入6721万元 [4] - 长期借款4.77亿元全部为物业抵押贷 融资成本4.95% 账面货币资金13.6亿元与银行理财5.21亿元 足以覆盖短期各类支出 [6] 地产开发业务 - 深圳宝安西乡御品峦山项目计容建筑面积7.96万平方米 已完成主体结构八层 预计9月开放展示区并于年内预售 [2][3] - 项目规划7栋楼 容积率约3.6 住宅面积段94㎡-120㎡三房及四房 133㎡-178㎡复式单位 2025年5月完成正负零节点目标 [3] - 参照周边房屋均价推算 预计可售货值超30亿元 可覆盖公司过去三年全部营业收入 成为未来2~3年核心业绩贡献点 [3][4] - 南山区华联A区城市更新单元拆除范围7.78万平方米 规划容积26.96万平方米 其中住宅25.59万平方米(含保障性住房14.13万平方米) [4] - 深圳旧改进入长周期低杠杆阶段 拆迁补偿标准提高 预售资金监管趋严 项目周期平均5~8年 [6] 物业运营业务 - 自持物业22.72万平方米和4715个配套车位带来稳定租金 物业租金及酒店经营收入覆盖财务费用 为旧改项目提供无息内部融资 [4] - 深圳最新保租房政策下 城市更新项目可通过协议出让降低土地成本 并享受公积金低息贷款及REITs退出通道 [5] 新能源转型布局 - 通过中保清源汇海产业基金累计投资4.3亿元 持有深圳聚能24%股权 珠海聚能36%股权 并布局碳汇管理平台山水云图与零碳农业公司华联九州 [6] - 聚焦盐湖提锂吸附剂环节 珠海聚能年产5000吨富集材料生产项目于2024年9月正式投产 产品质量稳定处于市场推广阶段 [7] - 吸附剂技术门槛高验证周期长 但通过客户认证后可享受高毛利率与订单黏性 深圳聚能拥有8项相关专利 覆盖吸附剂制备及碳酸锂初提精提全流程 [7] - 采用基金加直投模式保持财务灵活性 对技术型公司保持参股避免重资产投入 手握超10亿元货币资金保留对下游资源型公司增资选择权 [7] - 全球锂需求年复合增长率保持20%以上 国内盐湖锂资源储量占全国锂资源总量80% 主要集中于青海西藏地区 [8] 资本市场反应 - 股价自7月26日回购注销完成后累计上涨超10% 显著跑赢同期申万地产指数 [8] - 地产主业提供安全边际 新能源业务提供估值弹性 旧改加盐湖组合形成可验证转型样本 [8]
凌玮科技(301373) - 2025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10:48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1373,证券简称凌玮科技 [1] - 2025 年 4 月 29 日 15:00 至 17:00 举行 2024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远程方式 [1] - 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胡颖妮女士,董事、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彭智花女士,独立董事刘慧芬女士 [1] 原材料与价格调整 - 主要原材料包括硅酸钠、浓硫酸和硅胶等,会根据市场行情与客户协商调整产品价格以降低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 [1] 关税政策影响 - 国外销售地及客户分散,销往欧美的产品量小,美国关税政策不会对海外销售业务产生不利影响,将提升产品国内市场渗透率 [2] 项目进展 - 马鞍山基地“年产 2 万吨超细二氧化硅系列产品项目”已投产,将根据市场需求和订单释放产能,结合光伏能源构建绿色运营体系 [2] 智能制造技术 - 引入 DCS 智能系统及高度自动化生产设备,实现生产流程全面智能化与信息化改造 [3] - 通过 MES 系统提升生产数据收集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生产过程可视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4] - 采用 PLM 系统实现研发全过程数字化管理 [4] 研发情况 - 重视研发投入,拥有 12 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获得 32 项授权专利,储备 80 余项专利 [4][5] - 产品应用于多个行业,未来将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寻求合作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储备催化剂、药物载体等专利技术 [4] 市场与销售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4.79 亿元,国外销售收入 1.17 亿元,占比 24.42%,未来将提升产品知名度,完善海外销售网络,深化合作并开拓新客户 [5] 技术优势 - 以自主研发为主,形成独特生产技术工艺,研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打破国外企业垄断,在国内中高端市场替代部分进口产品 [2][5] - 行业存在技术进入壁垒,生产工艺复杂,对反应控制要求高,需要专业特种非标核心生产设备 [5] 高附加值产品 - 开口剂和防锈颜料 2024 年度销售较上年同期呈两位数增长 [6] 公司规划 - 当前及未来三年业务重点为推动募投项目产能利用率、丰富产品应用领域和提升国际竞争力 [6] - 将根据自身经营、发展规划、市值管理和行业市场等情况决定是否并购或拓展上下游领域 [6]
又见A股管理层弃薪降薪
中国基金报· 2025-04-28 11:55
管理层薪酬调整 - 董事长汪坤明自愿放弃2025年4月至12月基本薪酬 [1][3] - 5名高管(总经理严浪基、副总经理邱珏/石芳录、财务总监肖远斌、董秘林宇)自愿降低基本薪酬20%,降薪期同为2025年4-12月 [3] - 2024年高管总薪酬:汪坤明72.14万元、严浪基77.13万元、邱珏83.71万元、石芳录47.66万元、肖远斌54.71万元 [3][4] 公司经营策略 - 降薪措施旨在优化成本结构、提升竞争力,配合市场开拓、产品研发、自动化升级及生产成本控制等开源节流举措 [3] - 全资子公司维爱吉处于投资期导致运营费用增加 [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9.34亿元(同比+11.16%),但归母净利润7716万元(同比-27.27%),扣非净利润7088万元(同比-33.86%) [5][6] - 2025Q1营收2.46亿元(同比+10.06%),净利润976万元(同比-65%+),扣非净利润878万元(同比-65%+),主因毛利率下降及原材料涨价 [7] - 历史数据:2020-2024年扣非净利润波动显著,2024年水平接近上市初期的7702万元(2020年) [6] 公司背景 - 真空绝热领域系统方案商,产品包括VIP板、玻璃棉芯材、VIG玻璃等,主要服务冰箱制造业并拓展冷链/建筑领域 [5] - 2020年2月科创板上市,当前市值23.76亿元(截至2024年4月28日) [5][7]
限制吸附剂出口,影响阿根廷锂盐生产?
鑫椤锂电· 2025-02-27 08:05
中国吸附提锂技术出口限制的影响 - 海外媒体传言中国可能暂停出口吸附提锂技术中的吸附剂 这可能响应商务部《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 若实施将影响锂盐供应格局 [1] - 商务部出口限制目录新增"原卤直接提锂技术" 包括铝系、钛系、锰系吸附剂材料合成技术、卤水吸附提锂PID流程及吸附和膜集成配套装置 [1] 盐湖提锂技术的重要性 - 相比锂辉石提锂 中国盐湖提锂技术更具技术含量 尤其适用于浓度偏低的海外盐湖 阿根廷成为主要目标市场 [1] - 阿根廷盐湖锂项目超60个 其中20多个处于领先开发阶段 是全球锂盐湖项目最密集、开发前景最大的地区 中资、韩企及欧美企业均有布局 [1] - 阿根廷矿业企业家协会预测 2026年碳酸锂产量将达23.5万吨 较2022年增长7倍 约占全球锂资源供应量的10%以上 [1] 吸附剂出口限制对阿根廷的影响 - 中国铝盐吸附剂对阿根廷出口量呈下降趋势 2024年出口量仅0.54万吨 同比下降3.06% 与阿根廷碳酸锂产量增长未形成正比 [2] - 阿根廷盐湖项目受环评影响 多以沉淀法为主 采用吸附型DLE工艺的项目多在建设中 铝盐吸附剂应用场景有限 即使限制出口影响也不大 [4] - 阿根廷锂盐企业认为1月出台的议案存在争议 短期不会落地 中国吸附剂企业不会完全放弃海外市场 出口量减少更多是企业应对市场环境的行为 [4] 阿根廷碳酸锂的竞争优势 - 吸附剂出口限制对锂资源供应格局影响有限 阿根廷碳酸锂主打低成本优势 [4]
技术反制!中国锂企突然封杀技术出口
起点锂电· 2025-02-23 06:38
行业活动 - 2025起点锂电圆柱电池技术论坛暨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会将于2025年2月28日在深圳举办,主题为“聚集新技术 探索新工艺”,规模500+人 [1][2] - 活动由起点锂电和起点研究院(SPIR)主办,地点为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2楼国际厅 [2] - 论坛将发布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并组织巡访国轩高科、利维能、天鹏电源等16家电池企业 [5][11] 政策动态 - 中国商务部拟将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纳入《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限制出口部分,并加强对锂提取技术的管制 [4] - 江苏久吾高科技已从2月1日起停止出口锂提取关键设备吸附剂,蓝晓科技等企业正与政府就政策调整进行谈判 [2][4] - 政策调整对向“不友好国家”出口受限技术的企业产生威慑作用,可能影响全球清洁能源供应链 [4] 企业动态 - 深圳市联鹏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母公司联得装备(300545)的技术积累,专注于新能源设备研发,覆盖切叠、电芯装配、注液等核心工艺 [7] - 联鹏智能定位为新能源设备研发新势力,强调设备在成本、效率、精度等方面的技术优势 [7] - 活动赞助商包括蓝京新能源、利维能、中比新能源等电池产业链企业 [11] 市场影响 - 中国是全球最大吸附剂生产国,但锂提取设备市场规模尚不明确 [2] - 中国此前对镓、锗等关键矿物的出口限制已对西方汽车市场造成影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