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可吸收生物膜

搜索文档
收购价缩水近4亿元,业绩承诺砍半!海利生物口腔赛道转型“踩急刹”
华夏时报· 2025-09-18 06:19
收购价格调整 - 海利生物将收购瑞盛生物55%股权的价格从9.35亿元下调至5.36亿元 追回差价3.99亿元 [2] - 价格调整原因包括行业政策变动 市场竞争加剧引发的价格战以及税收优惠政策收紧 [2][4][5] - 调整后公司仍持有瑞盛生物55%股权 投资成本降低 整体估值从17.11亿元降至9.74亿元 [5][6] 瑞盛生物业绩表现 - 2024年瑞盛生物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 净利润1.39亿元 完成业绩承诺 [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837.08万元 净利润3376.69万元 业绩承压 [8] - 产品价格大幅下降 2025年一季度同比2024年一季度下降30% 二季度环比再降40% [4]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国家药监局2024年3月对医疗器械免于临床评价增补类别 导致同类产品新增获批约20个 [3][4] - 新进入者采用低价竞争策略 引发价格战 瑞盛生物为保持市场份额被动降价 [4] - 骨粉 骨膜综合市占率相比去年半年度提高约6%至7% 但难以弥补价格下降带来的利润损失 [4] 税收政策影响 - 瑞盛生物原适用3%简易征收增值税 2024年起改为13%一般计税方式 [5] - 由于原材料进价较低 可供抵扣进项税较少 对收入利润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5] 公司业务转型 - 海利生物2024年通过收购瑞盛生物切入口腔修复材料赛道 实现由动保向人保业务转型 [7][8] - 2025年上半年口腔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71.34% 毛利率87.26% [9] - 第二季度受瑞盛生物业绩下滑影响 公司归母净利润下降61.09% [9] 业绩承诺调整 - 将瑞盛生物2025年和2026年扣非净利润承诺分别调整为5000万元和5800万元 [8] - 原承诺为2024年1.25亿元 2025年1.375亿元 2026年1.5125亿元 累计不低于4.1375亿元 [8] 长期行业展望 - 短期受宏观经济和消费降级影响 种植牙患者量下降 行业增速放缓 [9] - 长期受益于人口老龄化 口腔疾病发病率上升 国产替代趋势以及生物医用材料政策支持 [9][10] - 行业将向数字化 个性化方向发展 二三线城市和老龄化需求驱动市场扩容 [10]
康拓医疗:PEEK骨板美国本土化生产线已正式投产,开展"4D 生物活性板"在当地准入工作
财经网· 2025-09-17 08:44
海外业务发展 - 美国控股子公司BIOPLATE承担海外研发、生产、销售职能 运营成本较高[1] - BIOPLATE通过丰富产线、转移生产、提升运营效率等措施提高盈利能力 2025年上半年较上年同期大幅减亏[1] - 公司已完成近40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品市场准入 未来将通过扩充团队和加大资源投入扩大业务规模[1] 美国市场布局 - PEEK骨板美国本土化生产线正式投产 业务推广正常推进中[1] - 已开展4D生物活性板和PEEK固定系统在美国市场的准入工作 以丰富产品品类并提升竞争力[1] 毛利率管理 - 公司通过积极营销政策提高PEEK材料产品收入规模[1] - 通过拓宽非集采区域高值产品品类提升收入规模[1] - 持续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以维持毛利率稳定[1] 口腔业务拓展 - 持续围绕优贝雅品牌种植系统开展市场拓展[2] - 通过收购蝾螈生物股权引进口腔可吸收生物膜及骨修复材料产品[2] - 构建覆盖口腔种植全流程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以提升市场竞争力[2]
资本腾挪后业绩倍增 海利生物遭问询
中国经营报· 2025-07-04 19:51
业绩表现 - 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72.28%至1.71亿元,但扣非净利润仅1058万元同比下降10.49%,非经常性损益占比高达93.82% [2][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但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同比增加约1400万元至1090.17万元 [8]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2024年第四季度完成资产置出及置入,包括出售药明海德30%股权实现投资收益超1亿元 [2][4] 资产重组 - 出售药明海德30%股权给药明生物,作价1.085亿美元,累计投资收益率仅4.42% [4][5] - 以1元价格转让连续5年亏损的杨凌金海76.07%股权给控股股东上海豪园,并收回2.45亿元债务 [6][7] - 收购瑞盛生物55%股权对价9.35亿元,形成商誉7.82亿元占总资产42.78%,业务转型后"人保"业务占比超80% [9] 业务转型 - 完全剥离"动保"业务,转型至口腔组织修复材料(瑞盛生物)和体外诊断(IVD)领域 [2][9] - 瑞盛生物2024年营收2.65亿元不及预期但净利润1.39亿元超额达标,主要产品价格同比下降近30% [10][11] - 口腔修复材料行业竞争者从2022年8家增至23家,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导致2025年二季度单价环比再降25% [11] 行业竞争 - 口蹄疫疫苗行业产能利用率低,2025年后政府采购取消将加剧市场竞争,杨凌金海因单一产品线难以扭亏 [7] - 口腔修复膜注册企业从2022年15家增至30家,新进入者采用低价策略导致行业整体价格下行 [11]
跨界并购驶入口腔“黄金赛道” 海利生物开启发展新征程
证券时报网· 2025-06-07 11:56
公司战略转型 - 海利生物通过剥离长期亏损的动保资产并并购瑞盛生物,完成从"动保+人保"向专注人类大健康领域的战略转型 [1][2] - 2024年公司净利润同比飙升172%,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达1090.17万元,同比增长393.11% [1][2] - 瑞盛生物成为公司核心增长引擎,其业绩表现将决定海利生物未来可持续性 [1][8] 业务结构调整 - 剥离动保业务(猪用疫苗)及参股药明海德股权,聚焦IVD(体外诊断)和口腔修复材料领域 [2] - 以55%持股比例控股瑞盛生物,快速切入口腔再生材料市场 [2] - 转型后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1.71亿元,2025年Q1实现扭亏为盈 [2] 口腔修复材料行业分析 - 2023年种植牙集采后终端费用降至4000-6000元/颗,带动市场规模从2022年270亿元增至2023年380亿元(+42%),预计2024年突破500亿元 [3] - 骨粉/骨膜国产份额从2022年不足15%提升至2023年40%以上,政策要求国产耗材采购比例不低于40% [3] - 骨修复材料市场规模预计以30.77%复合增长率增至2028年35亿元,口腔修复膜市场2025年达20亿元 [4] 瑞盛生物核心竞争力 - 核心产品天然煅烧骨修复材料和口腔可吸收生物膜,技术性能与进口盖氏医疗相当 [6] - 骨粉销量2023年同比增138%,2024年增61%,国产品牌市占率第一 [6] - 2025年西安新厂投产后骨粉产能从80万瓶/年翻倍至200万瓶/年,骨膜产能从40万张/年增至90万张/年,成本下降15% [6][7] 财务与产能规划 - 瑞盛生物2024年销售收入2.65亿元,扣非净利润1.38亿元(超业绩承诺1.25亿元) [7] - 2024-2026年累计业绩承诺4.14亿元,其中2025年目标1.375亿元,2026年1.5亿元 [7] - 长期规划通过规模效应使骨粉单瓶成本再降15%,并研发种植体产品实现一体化销售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