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芯01

搜索文档
做“半价”生意的零跑,卖出高端产品是最大的困难
虎嗅· 2025-08-06 07:35
8月1日,零跑汽车公布7月全系交付达50129台,同比增长超126%。7月,零跑汽车还首次入围《财富》 中国500强。 推动零跑销量高歌猛进的主力车型是被称作"半价理想"的C系列SUV,在15–20万元价位中复刻了理想 的智能化和舒适体验,助推零跑连续四个月登顶新势力销量榜首。 零跑已经熟练掌握了用极致性价比对标明星车型、撬动下沉市场的打法。在B01发布会上,零跑用频繁 的对标和强调,将"半价Model 3"之名顺理成章加在了B01头上,这样做的结果是72小时B01的锁单量突 破1万辆。 曹力的表态被解读为零跑对"半价版"标签的反感。然而,董事长朱江明此前已有回应,称"半价理想"是 外界对零跑产品力的认可,实为品牌加分项。只不过,零跑主打15—20万元区间的C系列车型才是对标 理想的核心产品。而定位更高、30万元以上的D系列如果还与"半价理想"标签捆绑,将对其冲击高端线 百害而无一利。 零跑一直在为其高端线产品铺垫。在B01发布会的采访中,朱江明明确表态"零跑绝不做网约车",旨在 为高端产品减少品牌阻力。从推出C系列开始,零跑就在为D系列埋下伏笔,因为这是其追求健康毛利 率的关键一环。 尽管如此,从目前的市场 ...
做“半价”生意的零跑,卖出高端产品是最大的困难 | 电厂
新浪财经· 2025-08-05 10:15
8月1日,零跑汽车公布7月全系交付达50129台,同比增长超126%。7月,零跑汽车还首次入围《财富》中国500强。 推动零跑销量高歌猛进的主力车型是被称作"半价理想"的C系列SUV,在15–20万元价位中复刻了理想的智能化和舒适体验,助推零跑连续四个月登顶新 势力销量榜首。 零跑已经熟练掌握了用极致性价比对标明星车型、撬动下沉市场的打法。在B01发布会上,零跑用频繁的对标和强调,将"半价Model 3"之名顺理成章加在 了B01头上,这样做的结果是72小时B01的锁单量突破1万辆。 这种"高配低价"模式看似简单,却鲜有新势力能效仿。这背后需要老道的成本控制能力、支撑"全域自研"的体系资源,以及对自研项目的精准取舍……这 些要素齐聚实属不易。 性价比是零跑的成功密码,然而其高端化困局也源于此。7月28日,"零跑高管回应半价理想称号"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超2000万。事件起因是零跑 科技副总裁曹力在微博澄清,其首款冲击30万元的D系列旗舰SUV并非"半价理想"。 曹力的表态被解读为零跑对"半价版"标签的反感。然而,董事长朱江明此前已有回应,称"半价理想"是外界对零跑产品力的认可,实为品牌加分项。只不 过,零 ...
8大车企造芯,马斯克李斌何小鹏狂卷大算力,雷军立下军令状
36氪· 2025-06-20 12:58
车企自研芯片进展 - 特斯拉下一代FSD芯片AI 5进入量产阶段,算力或达2500TOPS,较AI 4提升4-5倍,最快2025年底启用 [1] - 蔚来自研5纳米智驾芯片神玑NX9031量产上车,单颗算力超1000TOPS,并计划为芯片部门引入战略投资者 [2] - 小鹏G7 Ultra搭载3颗自研图灵芯片,综合算力达2200TOPS,是Orin-X版本的近4倍 [5][14] - 小米汽车芯片研发接近完成,雷军预告即将推出 [7][16] - 理想"舒马赫"芯片计划2026年量产,比亚迪首款自研芯片对标8TOPS,覆盖10-20万级车型 [8][18]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英伟达Drive Orin-X占据全球智驾芯片39.8%份额,装机量达210万颗 [11] - 2025年车企自研芯片进入量产验证阶段,8家主流车企布局自研赛道 [10][37] - 车企自研呈现两条技术路线:比亚迪/零跑主攻主流市场,蔚来/小鹏聚焦高端车型 [20] - 零跑凌芯01累计装机量突破10万台,应用于C11等车型 [8][18] 技术发展趋势 - 芯片算力从数百TOPS向千级跃进,蔚来/小鹏/特斯拉新品均突破1000TOPS [21][22] - 制程工艺持续升级,蔚来神玑采用5nm,特斯拉AI 5预计采用3nm [1][38] - 端到端大模型推动算力需求,小鹏图灵支持本地运行300亿参数模型 [8] - 激光雷达算法优化成为重点,蔚来神玑相关算法提升4倍 [8] 成本与商业化挑战 - 7nm芯片开发成本约21亿元,5nm达39亿元 [27] - 芯片年出货需达100万片才能实现盈利 [29] - 比亚迪计划投入1000亿元布局智驾领域 [8] - 蔚来芯片团队超800人,理想核心人才年薪达300-500万元 [32][34] 历史发展脉络 - 2016-2017年特斯拉与Mobileye分道扬镳后启动自研,2019年HW3.0量产 [38][47] - 2020-2022年中国新势力集体入局,蔚来/小鹏/理想组建芯片团队 [51] - 2023-2024年进入技术攻坚期,蔚来5nm/小鹏图灵冲刺量产 [52] - 车企自研核心动因:供应链安全、性能优化、成本控制、数据安全 [39][40]
日媒:大量中国车企正在推出完全自研自制芯片
观察者网· 2025-06-17 11:20
中国车企芯片自主化进展 - 包括上汽、长安、长城、比亚迪、理想和吉利在内的中国车企正计划推出配备100%自制芯片的车型,最早目标2026年量产[1] - 行业目标到2027年实现汽车芯片100%自主研发和制造,但目前自主率仅约15%,较一年前有所提升[1][5] - 部分车企如吉利已明确优先考虑自主研发芯片,即使本土生产也倾向选择中国厂商而非国外供应商[3] 车企自研芯片技术突破 - 零跑汽车2020年发布凌芯01智能驾驶芯片,28nm工艺,算力4.2TOPS[3] - 吉利芯擎科技2023年量产龍鹰一号7nm智能座舱芯片,2024年发布星辰一号7nm智能驾驶芯片(512TOPS)[3] - 比亚迪2024年推出4nm工艺BYD 9000智能座舱芯片,AI算力20TOPS[4] - 蔚来2023年发布5nm神玑NX9031智能驾驶芯片,算力超1000TOPS,2024年量产[4] - 小鹏自研7nm图灵AI芯片(700TOPS)获大众采购意向[4] 行业合作与供应链变化 - 国际芯片巨头如意法半导体、恩智浦、英飞凌正加强与中国代工厂合作以提升产能[3] - 东风汽车DF30车规级MCU芯片已完成流片验证,计划2025年量产[4] - 小米宣布将很快研制汽车芯片[5] 技术应用现状 - 高端车型仍依赖英伟达/高通方案,主流市场车型正通过自研芯片减少对外依赖[5] - 自研芯片主要应用于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系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