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冬虫夏草
icon
搜索文档
国盛证券:金针菇产能理性回归 双孢菇盈利能力持续
智通财经· 2025-09-10 06:41
行业概况 - 2023年全国食用菌产量达到4334.2万吨 同比增长2.6% 10年复合增长率3.2% [2] - 2023年食用菌总产值3965.6亿元 同比增长2.0% 10年复合增长率7.0% [2] - 2023年工厂化总产量409.16万吨 同比增长43.23% 10年复合增长率7.2% [2] - 金针菇在工厂化生产中占比最高达44% [2] 行业格局演变 -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数量从2006年47家激增至2012年788家 [3] - 金针菇毛利率从2011年40%+波动下降至2024年4-5% [3] - 2020-2024年行业CR5稳定在33%-36% [3] - 雪榕生物 众兴菌业 华绿生物等大企业巩固龙头地位 [3] 金针菇产能调整 - 雪榕生物年化产能44万吨 同比下降4% [1][4] - 雪榕生物2025Q1产能利用率降至63.82% 较2024年下降9个百分点 [1][4] - 众兴菌业减少金针菇产能13.46%至675吨/天 [4] 双孢菇盈利状况 - 2023年双孢菇日产量916.7吨 同比减少1.6% [4] - 众兴菌业双孢菇毛利率除2019-2022年外均保持在30%以上 [1][4] - 双孢菇因初期投入大和生产管理难度高形成较高进入壁垒 [1][4] 冬虫夏草产业化进展 - 众兴菌业6吨冬虫夏草满产后预计年收入26220万元 年净利润约6500万元 [5] - 冬虫夏草单公斤价格约4万元 年利润率24.8% [5] - 雪榕生物和众兴菌业先后公告实施冬虫夏草工厂化培育项目 [5] 政策环境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2] - 食用菌是"大食物观"和"大健康"背景下重要营养载体 [2]
入职“深度游”激发人才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9-06 21:58
产业发展与集群建设 - 宜都高新区现代化工创新型集群获评省级优秀并持续引领转型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3] - 新能源新材料和医药健康两大产业集群规模均达千亿元级别 东阳光和兴发等龙头企业以科技驱动产业链升级[3] - 冬虫夏草生态繁育产业化基地年产高品质虫草60吨 年产值近百亿元[2] - 三峡千古情景区和三峡长颈鹿乐园等文旅项目蓬勃兴起 推动"文旅兴城"战略实施[3] 企业科技与创新实践 - 东阳光冬虫夏草车间通过精准模拟高原环境实现生态繁育 核心成分与野生虫草无差异[2] - 科技高效赋能农业领域 实现冬虫夏草等传统产品的工业化量产[2] 人才引进与政策支持 - 宜都市现场兑现人才补贴955万元 并通过"科创贷"和"人才贷"提供1.1亿元授信支持[3] - 建立中国化工学会园区人才基地和"两江英才"专家智库等高端平台汇聚智力资源[3] - 提供环境舒适的保障性住房解决人才安居需求[3] - 为120名新引进高校毕业生定制沉浸式体验活动 包括参观产业基地和文旅项目[2][4] 文旅与城市发展 - 清江湾旅游度假区提供山水康养体验 清江河畔发展鲟鱼鱼子酱等特色产业[2] - 通过文旅项目吸引各地游客 构建"文旅兴城"发展图景[3]
众兴菌业:公司产品尚未进行线上销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04:02
公司销售模式 - 产品销售模式主要为经销商模式 线下销售[2] - 尚未进行线上销售 包括抖音等平台[2] - 未开展直播电商相关计划或实际动作[2]
众兴菌业: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15 16:24
公司基本情况 - 证券代码为002772,证券简称为众兴菌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07,845,326.28元,同比下降0.7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019,917.47元,同比大幅增长134.13%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840元/股,同比增长145.33% [1] - 总资产为6,477,146,674.05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62%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256,160,032.19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84% [3] 股东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3,443户 [3] - 控股股东陶军持股28.01%,共计110,136,094股,其中质押47,310,000股 [3] - 一致行动人田德持股7.92%,共计31,132,277股,其中质押15,000,000股 [3] - 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持股2.29%,共计9,000,000股 [3]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62,310,000股,占其所持股份的44.11%,占总股本的15.85% [8][9] 重要事项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1] - 公司为部分全资子公司及孙公司提供不超过197,000万元的担保额度 [5] - 全资子公司陕西众兴高科投资12,251.96万元实施"冬虫夏草工厂化仿生培育更新改造项目" [6] - 公司与关联方共同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四川众兴菌业科技有限公司 [6] - 公司完成股份回购,累计回购18,498,826股,占总股本的4.7042%,支付总金额142,973,058.63元 [7] - 公司实施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 [8]
气象服务守护雪域绿色产业
科技日报· 2025-08-13 01:21
气象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 - 农业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温度、湿度、雨量等农作物生长环境要素[1] - 微型气象站监测田间温湿度、光照强度、降水频率等12项关键指标[2] - 气象数据与青稞播种期、出苗期、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等生长节点相关性为品种适应性研究和生态布局提供科学依据[2] 青稞种质资源研究突破 - 国家种质库保存6000余份青稞种质资源,其中4300余份在试验田进行精准鉴定和评价[2] - 冬青稞高海拔区域培育实验突破海拔3800米以上区域无法实现的限制,开展耐寒亲本鉴定和选择[3] - 气象部门通过模型提前预测晚霜冻风险并采取熏烟防冻措施,保住部分试验田[2] 青稞种植技术优化 - 分期种植试验分析作物生长与气温、降水、日照等相关因子的关联性[3] - 基于精准气象预测将青稞播种期提前10-20天,有效提升热量资源利用效率[3] - 青稞亩均增产5%-8%,林周县实现农业现代化跨越式发展[3] 虫草产业气象服务创新 - 气象部门开展"3162"递进式气象服务和"1231"递进式雷电预报预警服务,实现生效时段递进更新[5] - 在重点虫草采挖区域进行气象预警信息靶向发布,通过地图划圈方式向区域内所有人员手机发送预警[5] - 对地方党政领导开展"叫应"服务,对驻村干部进行"闪信"强制提醒,预警信息翻译成藏语通过微信群发布[5]
雪榕生物:子公司成都雪榕拟设立合资公司 布局冬虫夏草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08-05 13:11
合资设立与业务拓展 - 雪榕生物全资子公司成都雪榕与辰鑫生物及公司董事郑伟东共同出资2000万元设立成都雪草生物科技公司 [1] - 成都雪榕以货币资金认缴1020万元持股51% 辰鑫生物以无形资产出资700万元持股35% 郑伟东以货币资金认缴280万元持股14% [1] - 新设立的成都雪草将被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1] 战略布局与业务方向 - 设立专项子公司旨在推进冬虫夏草人工培育技术研发、种植及销售产业化 [1] - 该举措符合公司多品种布局战略 有利于提升现有产能利用率并降低食用菌业务成本 [1] - 冬虫夏草项目是基于市场前景评估及该物种作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特殊性而推进 [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1亿元 同比下降27.04% [2] - 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4.24万元 同比增长38.20% [2]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经营鲜品食用菌的研发、工厂化种植与销售业务 [2] - 冬虫夏草项目是公司在高端产品领域的重要尝试 [1]
雪榕生物: 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4 16:23
董事会决议与投资设立 - 公司全资子公司成都雪榕与辰鑫生物及郑伟东共同出资设立成都雪草 注册资本2000万元[1] - 成都雪榕以货币资金认缴出资1020万元 占比51% 辰鑫生物以无形资产出资700万元 占比35% 郑伟东以货币资金认缴出资280万元 占比14%[2] - 成都雪草拟主要从事冬虫夏草工厂化的研发、种植与销售 投资完成后将被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2] 战略布局与产能优化 - 投资目的为充分利用现有产能 提升产能利用率 推进多品种布局战略 优化产品结构[1] - 通过设立控股子公司进入冬虫夏草工厂化领域 拓展产品线[1][2] 授信申请与资金安排 - 公司向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奉贤支行申请不超过10000万元综合授信 担保方式为信用[2] - 授信额度为10000万元(含) 用于生产经营需要[2] 审议程序与表决结果 - 投资议案经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通过 监事会发表审核意见 关联董事郑伟东回避表决[2] - 投资议案以6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通过 授信议案以7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通过[2]
雪榕生物:成都雪榕拟参与设立控股子公司,从事冬虫夏草工厂化研发种植
北京商报· 2025-08-04 12:56
合资公司设立 - 雪榕生物全资子公司成都雪榕与辰鑫生物、郑伟东共同出资设立成都雪草 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 [1] - 成都雪榕以货币资金认缴出资1020万元 持股51% 辰鑫生物以无形资产出资700万元 持股35% 郑伟东以货币资金认缴280万元 持股14% [1] - 新公司拟主要从事冬虫夏草工厂化的研发、种植与销售业务 [1] 战略发展目标 - 投资符合公司多品种布局战略发展需要 有利于提升现有产能利用率 [1] - 通过新业务降低现有食用菌业务的成本 是公司向高端产品领域的尝试 [1] - 投资完成后成都雪草将被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1]
高科技之光照亮中国制造未来
中国证券报· 2025-07-30 21:09
核心观点 - 东阳光集团通过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健康养生三大产业布局实现跨越式发展 凭借创新研发和国际化战略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旗下东阳光药即将登陆港股 标志着创新药业务进入新阶段 [1][9][11] 产业发展布局 - 电子新材料产业实现全球市场领先 中高压化成箔全球市占率第一 积层箔技术领先 并布局液冷科技与智能机器人领域 与智元机器人成立合资公司光谷东智 与中际旭创合作发展液冷技术 [3] - 拥有完整氟氯化工产业链 收购江西蓝恒达完善布局 第三代制冷剂配额近6万吨居国内第一梯队 为华南地区唯一完整氯氟化工企业 [4] - 生物医药产业跻身第一梯队 拥有150款获批药物和超100款在研药物 聚焦感染、慢病和肿瘤三大领域 3款原研药已上市 49款1类创新药在研 其中10款进入临床II/III期 [5][6] - 健康养生产业以冬虫夏草生态繁育为核心 2023年产量突破60吨 目标实现年产量100吨和销售额超100亿元的"双百战略" 打造大健康产业集群 [7][8] 研发创新体系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拥有1100多名研发人员 20多名外籍专家 6次获得广东省创新团队称号 申请专利超2500件 连续7年位列中国药品研发实力排行榜TOP20 [5][6] - 建设抗感染新药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 承担20多个国家重大专项 2024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6] - 打造覆盖药物全生命周期的研发平台 涉足小核酸、TCE双抗、ADC等前沿技术 与华为合作构建AIDD平台 [10] - 2014-2023年中国专利数量及授权量统计中 东阳光药在国内药企排名第一 [11] 生产与国际化 - 生产基地通过中美欧GMP认证 多次以"零缺陷"通过美国FDA审查 广东和湖北基地覆盖全产业链 [6] - 海外授权交易成果显著 2024年与英国Apollo达成HEC88473项目授权 总金额近10亿美元 [6] - 海外销售网络覆盖美德英等8个国家地区 阿奇霉素片在德国市占率第一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在美国申请上市 门冬胰岛素将开展海外临床 [11][12] - 产品出口东南亚和欧美地区 成为日本化成箔主流供应商 [12] 企业规模与荣誉 - 集团总资产超800亿元 累计纳税230亿元 跻身民营企业500强和2024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第34位 [1][13] - 在全国建成七大产业基地 包括东莞、韶关、宜昌、东阳和乌兰察布等 提供超1万个就业岗位 [8][14] - 入选2023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第34位 获得弗若斯特沙利文"全球生态繁育冬虫夏草开创者"认证 [6][8]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一个高原乡村的基层治理“新”点子
中国新闻网· 2025-07-21 08:40
白嘎乡是西藏虫草主产区之一,全乡1万余名居民中有7000余人参与采挖虫草,这也是当地群众的重要 收入来源。由于白嘎乡与邻乡因此前存在地界纠纷、权属纠纷等问题,村民之间容易因"越界采挖"爆发 冲突。2013年前,年均涉虫草资源利益矛盾纠纷超过80起。 再往后,截至今年,白嘎乡已连续12年未发生涉虫草采集案(事)件。 从矛盾不断到"零纠纷",转变是如何发生的? 7月19日,"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集中采访活动中,欧珠措姆介绍虫草采挖"五个一线"纠纷调解工作 法。中新社记者 程小路摄 中新网西藏那曲7月20日电(记者程小路)今年5月,西藏那曲市比如县白嘎乡的冬虫夏草(以下简称"虫 草")进入采挖期,米加早早上了山。他不是去挖虫草,而是与白嘎乡派出所的同事及基层干部们在虫草 采集区域驻点,将采集期间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大山中。 虫草生长在平均海拔4800米左右的高山上,采挖期是45天。5月的高原,夜间气温仍在零摄氏度以下, 米加和同事们在山上的帐篷里住了50天——比挖虫草的村民还多5天,这是为提前排查采集点周边安全 隐患、修复进山道路等。 采挖期结束,村民们带着收获的喜悦回了家,"米加"们则带着"未发生1起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