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全合宜A

搜索文档
“百亿级”基金业绩回暖!机构:市场有望迎来可持续的“慢牛”
券商中国· 2025-08-16 15:53
核心观点 - 权益市场回暖带动"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反弹,多只基金年内收益率超20%-70% [1][2] - 医药、科技、先进制造等热门行业布局是基金业绩回暖主因 [1][2][6] - 机构普遍看好A股进入"慢牛"阶段,政策托底+流动性宽松+产业升级构成核心驱动 [1][7][9] 基金业绩表现 - 全市场22只"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多数实现正收益,鹏华碳中和主题A(73.46%)、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65.27%)领跑 [2][4] - 工银前沿医疗A(34.06%)、睿远成长价值A(32%)收益率超30% [4] - 兴全合宜A(28.77%)、中欧医疗健康A(27.4%)、广发多因子(22.95%)、中欧时代先锋A(21.16%)收益率超20% [4][5] 行业配置策略 - 医药行业:工银前沿医疗A超配创新药板块,中欧医疗健康A重点配置创新药 [2][6] - 科技领域:睿远成长价值A布局电子、互联网科技、精密制造,中欧时代先锋A重仓人工智能产业链 [2][6] - 先进制造:鹏华碳中和主题A、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重点持仓人形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 [2][4] 市场展望 - 上证指数突破3700点,资金面正循环驱动指数上行,高风险偏好资金与机构投资者形成共振 [7] - "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升级(AI/机器人/高端制造)与传统行业转型将推动中国资产价值重塑 [9] - 宏观数据显示"强供给弱需求"特征,需关注地方项目开工和"反内卷"政策成效 [7]
百亿主动权益基金达20只!新星张璐夺冠!葛兰、谢治宇业绩反攻
搜狐财经· 2025-08-15 10:14
百亿非货基金规模变化 - 截至二季度末百亿以上规模非货基金达226只 环比一季度增加34只 占全市场非货基金总数约0.98% [1] - 百亿主动权益基金数量为20只 与一季度末持平 [1][2] 主动权益基金整体表现 - 主动权益基金总份额为3.12万亿份 较去年底减少1297亿份 缩水幅度约4% [1] - 全市场8302只主动权益基金今年来收益均值为14.31% 表现优于沪深300指数 [1] 百亿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与历史对比 - 规模最大产品为易方达蓝筹精选 二季度末规模349.43亿元 较2021年二季度近900亿元规模大幅下降 [2] - 葛兰、谢治宇等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百亿基金规模相比2021年巅峰期均显著缩减 [2] 百亿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排名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C以57.65%收益位列第一 规模108.69亿元 [3][5] - 中欧医疗健康A和中欧医疗健康C分别以25.55%和24.95%收益位列第二、三名 [3][8] - 兴全合宜A以24.95%收益位列第四 规模140.91亿元 [3][11] - 景顺长城新兴成长A和易方达消费行业收益为负 分别为-7%和-5% [4]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C产品特征 - 成立于2023年5月 成立以来收益98.14% 基准收益14.59% [5] - 规模从2024年底15.48亿元暴增至108.69亿元 个人投资者占比89.82% [5] - 前五大重仓股均为机器人产业链公司:浙江荣泰(5.45%)、凌云股份(5.07%)、北特科技(5.05%)、震裕科技(4.92%)、双林股份(4.33%) [6] 中欧医疗健康产品特征 - 成立于2016年5月/6月 成立以来收益分别为116.68%和107.17% 基准收益15.83% [8] - 第一大重仓股药明康德占比10.39% 较一季度加仓0.44% 该股二季度以来涨幅达31.14% [8][9] - 前十大重仓股新增百利天恒、信立泰、百济神州、新诺威四只个股 [9] 兴证全球基金产品表现 - 兴全合宜A成立于2018年7月 成立以来收益75.05% 基准收益-1.69% 重仓港股且持仓分散 [11] - 前三大重仓股为小米集团-W(6.28%)、信达生物(5.01%)、中芯国际(4.52%) [12] - 兴全合润A规模218.50亿元 今年收益8.77% 成立以来收益534% 基准收益45.59% [13] 行业投资策略展望 - 机器人产业链关注量产定型节奏和政策支持 重点布局技术壁垒高、供应链优势企业 [7] - 创新药领域看好全球合作深化与临床数据披露 消费医疗受益于健康意识提升和老龄化趋势 [10] - 创新药、智驾汽车、新消费等领域被认为更具现实业绩支撑 适合机构投资者参与 [15]
百亿主动权益基金仅20只!葛兰、张坤、谢治宇等纷纷“瘦身”!新星张璐夺冠!
私募排排网· 2025-08-14 03:36
百亿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与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百亿规模以上非货币基金达226只,环比一季度增加34只,占全市场非货基金总数约0.98% [4] - 百亿主动权益基金数量为20只,与一季度末持平,新晋产品为永赢基金张璐管理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C(规模108.69亿元),退出产品为汇添富消费行业混合 [4] - 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总份额为3.12万亿份,较2024年底减少1297亿份,缩水幅度4% [5] - 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收益均值为14.31%,表现优于沪深300指数 [5] 头部基金产品规模与历史对比 - 当前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为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349.43亿元),较2021年二季度末近900亿元规模大幅缩减 [5] - 葛兰、谢治宇等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百亿产品规模相比2021年峰值均显著收缩 [5] 百亿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排名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C年内收益57.65%(基准9.77%),排名第一,成立以来收益98.14% [6][9] - 中欧医疗健康A、C份额分别以25.55%、24.95%收益位列第二、三名(基准均为9.30%) [6][11] - 兴全合宜A以24.95%收益排名第四(基准7.20%) [6][14] - 易方达蓝筹精选年内收益6.85%(基准10.18%),排名第14 [6] - 景顺长城新兴成长A、兴全趋势投资、易方达消费行业年内收益为负,分别为-1.03%、-5.14%、-5.20% [7]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C投资策略 - 基金规模从2024年底15.48亿元暴增至108.69亿元,主要受益于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爆发 [9] - 个人投资者占比89.82%,前五大重仓股均为机器人产业链公司:浙江荣泰(净值占比5.45%)、凌云股份(5.07%)、北特科技(5.05%)、震裕科技(4.92%)、双林股份(新进,4.33%) [9][10] - 基金经理张璐三季度重点关注机器人公司量产定型节奏及政策支持,布局具备技术壁垒和供应链优势的公司 [10] 中欧医疗健康投资动向 - 葛兰管理的两只医药基金年内收益超24%,第一大重仓股药明康德净值占比10.39%(较一季度加仓0.44%),二季度末至8月7日涨幅达31.14% [11][12] - 创新药领域关注全球合作与临床数据进展,消费医疗板块看好医美、眼科需求增长,医疗设备板块关注国产替代 [12][13] 谢治宇产品持仓与市场观点 - 兴全合宜A规模140.91亿元,重仓港股(小米占比6.28%、信达生物5.01%、中芯国际4.52%),持仓分散 [14][15] - 兴全合润A规模218.50亿元,重仓A股(巨化股份6.62%、晶晨股份6.33%),年内收益8.77% [15] - 市场风格呈现杠铃结构,创新药、智驾汽车、新消费等产业更具现实业绩支撑 [16][17] 行业整体表现与热点 - 医药主题基金上半年表现突出,量化基金中小盘指增产品包揽前十 [20] - QDII权益类基金上半年均跑赢全球主要股指 [20]
资本热话 | 三年深套阴影难消,基金赚了业绩仍难留人心
搜狐财经· 2025-08-08 10:46
基金业绩修复情况 - 近九成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回报为正 其中40只产品区间涨幅实现翻倍 最高涨幅达212.25%[2] - 4349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4304只近一年回报录得涨幅 占比达99% 其中40只产品业绩翻倍[3] - 2021年成立的670只产品中153只累计回报为正 较去年同期22只大幅提升 部分产品从跌幅超30%转为正收益[4] 百亿规模基金表现 - 27只百亿规模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全员实现正收益 超过七成产品区间回报超10%[3] - 招商优势企业A、银河创新成长A、广发多因子等产品区间回报超过60%[3] - 包括9只在2021-2023年连续亏损三年的产品实现业绩修复[3] 知名基金经理产品表现 - 易方达蓝筹精选近一年上涨18.29% 此前2021-2023年分别亏损9.89%/16.03%/20.99%[4] - 中欧医疗健康A近一年涨幅31.72% 此前连续四年亏损[4] - 兴全合宜A近一年回涨50.29%[4] 投资者行为分化 - 投资者呈现三类操作策略:回本即赎回、亏损收窄时赎回、坚守至完全解套[5] - 基金单位净值回升至面值附近(如0.8元和1.05元)时面临较大赎回压力[6] - 主动权益基金二季度净赎回1076.04亿份 环比增加56.43% 上半年合计净赎回近1764亿份[6] 行业现状分析 - 业绩修复未转化为资金信任 主要受2022-2024年长期亏损记忆影响[7] - 偏股混合基金持续跑输市场指数 导致"解套即赎回"成为普遍行为模式[7] - 当前处于认知差修复关键窗口期 需基金管理人提升专业能力与优化行业生态[7]
三年深套阴影难消,基金业绩回暖难阻“解套即赎”
第一财经· 2025-08-08 06:09
基金业绩回暖 - 近期权益市场回暖带动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修复,部分2021年高位入场的投资者开始回本 [3] - 截至8月6日,近九成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回报为正,40只产品涨幅翻倍,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以212.25%涨幅领跑 [3] - 2021年成立的基金中,153只累计回报扭亏为盈,较去年同期22只大幅提升 [6] 百亿基金表现 - 27只百亿规模以上的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全员正收益,超七成区间回报超10% [5] - 招商优势企业A、银河创新成长A、广发多因子涨幅超60% [5] - 部分知名基金经理产品净值修复显著:易方达蓝筹精选近一年涨18.29%,中欧医疗健康A涨31.72%,兴全合宜A涨50.29% [6] 投资者行为分化 - 净值回升后投资者呈现三类操作:回本即赎回、亏损收窄时赎回、坚持等待完全解套 [9] - 基金渠道反馈显示净值回升至面值附近时赎回压力显著,如0.8元和1.05元区间 [10] - 主动权益基金二季度净赎回1076.04亿份,环比增56.43%,上半年合计净赎回1764亿份 [10] 市场困局与挑战 - 业绩修复未转化为资金信任,主因2022-2024年长期亏损记忆导致"解套即赎回"行为普遍 [11] - 行业需通过基金经理长期稳定回报和生态优化缓解投资者短期焦虑 [11]
三年深套阴影难消,基金业绩回暖难阻“解套即赎”
第一财经· 2025-08-07 12:50
基金业绩修复情况 - 近九成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回报为正 40只产品区间涨幅实现翻倍 最高涨幅达212.25% [1] - 4349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4304只近一年回报录得涨幅 占比达99% 其中40只产品业绩翻倍 [2] - 2021年成立的670只产品中153只累计回报为正 较去年同期22只大幅提升 部分产品从跌幅超30%转为正收益 [3] - 27只百亿规模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全员实现正收益 超七成产品区间回报超10% 3只产品回报超60% [2] 明星基金产品表现 - 易方达蓝筹精选近一年上涨18.29% 此前连续三年亏损(2021年-9.89% 2022年-16.03% 2023年-20.99%) [3] - 中欧医疗健康A近一年涨幅达31.72% 此前连续四年亏损 [3] - 兴全合宜A近一年回涨50.29% [3] 投资者行为分化 - 投资者呈现三类操作策略:回本即赎回 亏损收窄时赎回 坚持等待完全解套 [5] - 基金单位净值回升至面值附近(如0.8元和1.05元)时面临较大赎回压力 [6] - 主动权益基金二季度被净赎回1076.04亿份 环比增加56.43% 上半年合计净赎回近1764亿份 [6] 行业困境分析 - 业绩修复未能转化为资金信任 因2022-2024年偏股混合基金持续跑输市场指数 投资者存在长期亏损记忆 [6][7] - 多数基金经理主动管理能力已通过业绩修复验证 但"解套即赎回"成为普遍市场行为模式 [6][7] - 行业需从提升专业能力与优化生态两方面协同发力 破解业绩与资金流向背离困局 [7]
今年来十大盈亏基金盘点:易方达蓝筹31亿净利润领跑,中欧医疗创新A一季度强势扭亏14亿
新浪基金· 2025-07-01 04:08
基金业绩表现 - 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以31.72亿元单季度利润位居权益类基金榜首,是唯一盈利突破30亿的权益类基金[1] - 万家行业优选、招商优势企业A、兴全合宜A和中欧医疗创新A构成第二盈利梯队,利润分别为18.81亿、16.05亿、14.85亿和14.02亿[1] - 富国天惠精选成长A、大成高鑫A等产品组成第三盈利梯队,利润约8亿[1] - 中欧医疗创新A实现显著逆袭,从2024年年报亏损17.18亿元扭亏为一季度盈利14.02亿元,回报率达20.33%[2] - 万家行业优选以26.88%的季度回报将83亿元规模转化为18.81亿元利润[2] 基金亏损情况 - 兴全趋势投资以-9.35亿元单季亏损位居榜首,规模达137亿,年内回报-9.64%[3] - 财通基金金梓才管理的两只产品财通价值动量A和财通成长优选A合计亏损超11亿元,一季度跌幅均超24%[4][6] - 广发高端制造A因新能源产业链估值坍塌导致年内下跌10.39%,亏损3.35亿[6][7] - 万家基金黄海管理的万家精选A在年报亏损1.44亿基础上再遭重创[7] 基金规模与收益关系 - 易方达蓝筹精选凭借389亿规模创造31亿利润,但0.83%的年内回报暴露出巨型基金的调头困境[6] - 规模仅40亿的中银创新医疗A实现54.08%高收益但仅转化出8.48亿利润,凸显规模对绝对收益的制约作用[6] - 投资者需警惕两类基金:因规模过大导致收益钝化的"利润巨人"和业绩暴涨却难兑现实质收益的"规模侏儒"[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