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优理奇机器人完成两轮近亿元融资
证券时报网· 2025-09-28 14:54
公司融资进展 - 优理奇机器人完成近亿元天使++轮及天使+++轮融资 由涌铧投资、中新资本、航大科技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 老股东赛纳资本超额追投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机器人量产与交付、推进核心技术研发、完善供应链体系及拓展海外市场布局 [1] - 消费级具身智能企业乐享科技宣布完成2亿元天使++轮融资 由钟鼎资本领投 老股东IDG资本持续加注 [2] 公司技术实力与成果 - 优理奇在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包揽服务类场景赛两金一银 位列总金牌榜并列第二 奖牌榜并列第三 [2] - 公司通过竞技项目展现卓越的自主感知规划操作能力及稳定的通用本体 实现过亿元订单转化 [2] - 在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演示多种服务业真实场景应用 [1] 公司发展战略 - 坚持技术驱动商业与商业反哺技术的双轮驱动模式 [2] - 加速生产体系建设与交付能力提升 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2] - 持续投入多模态大模型、灵巧操作、触觉感知和智能规划等前沿技术研发 [2] - 计划进一步拓展应用边界 在海外市场加大投入 [2] 行业融资动态 - 8月人形机器人领域披露融资事件达21起 累计金额近54亿元人民币 [3] - 国外企业Field AI以4.05亿美元(约28.94亿元人民币)融资刷新行业纪录 [3] - 国内发生20起融资 总额近25亿元人民币 展现供应链纵深与场景落地能力优势 [3] 行业发展趋势 - 大模型+机器人概念在产业端真正进入落地前夜 [3] - 资本急切寻找能够整合多模态大模型、高功率密度执行器、柔性触觉传感器等于可量产整机中的团队 [3] - 融资结构、轮次分布、细分赛道与估值逻辑的剧烈反差正重新勾勒产业中场版图 [3]
10月可控核聚变大会召开,谁能受益?| 0928 张博划重点
虎嗅· 2025-09-28 14:44
市场行情 - 上证指数当日点位为3828.1点 预估成交额较上日此时未提供具体变化数据[1] - 三市成交额(沪深京)为1895.332亿元 委比为-53.88% 总笔数2.63亿[1] - 沪股通额度余额为-1723.693亿元 最新1826.287亿元 总市值涨幅0.82%[1] 海外贸易动态 - 特朗普声称日本与韩国需预付关税协议投资款 日本投资额9000亿美元 韩国投资额3500亿美元[7] - 韩国警告若照单执行恐重演1997年金融危机 日本政坛出现不排除重谈协议的声音[7] - 韩国总统李在明表示若无外汇保障措施支付3500亿美元 国家将面对类似1997年金融危机的局面[7] 半导体行业 - 摩尔线程IPO成功过会 成为国产GPU第一股 审核周期88天创科创板最快纪录[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7.02亿元 超过前三年营收总和 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208%[9] - 毛利率从2022年-70.08%提升至2024年70.71% 正在洽谈订单超20亿元 预计2027年实现盈利[9] - 累计研发投入43亿元 研发人员占比逾75% 推出四代GPU覆盖AI训练推理等全应用场景[10] - 产品性能对标国际先进 部分指标接近英伟达RTX 3060 集群算力效率超国际同级别[10] - 客户涵盖互联网、制造、能源、智能座舱、教育等行业 AI智算集群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11] - 面向汽车智能座舱的长江SoC芯片预计2026年量产 性能目标对标高通骁龙8295[11] - 创始人张建中合计控制公司36.36%股份 股东包括红杉资本、深创投、腾讯和字节跳动等[11] - 沐曦集成科创板IPO申请已进入已问询阶段 市场预计最快2025年10月至12月登陆科创板[13] 风电设备行业 - 大金重工为全球塔桩龙头 欧洲在手订单丰富 被欧洲某客户锁产约40万吨[18] - 公司正在洽谈欧洲、日韩、美国等地多个海工项目 总需求量超过300万吨[18] - 2025-2026年欧洲海风装机增速超50% 塔桩产能紧缺 行业有望量价齐升[18] - 十五五期间欧洲海风预计总计装机43.1GW 为十四五期间16.2GW的约1.66倍[20] - 2025、2026年欧洲海风装机预测平均值达5GW和8.4GW 增速分别为60%和67%[20] - 欧洲塔桩2027年左右产能紧缺 单价有望增长 英国为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给予补贴约2700万英镑[20] 核聚变产业 - 国家政策支持核聚变产业发展 《原子能法》首次明确支持受控热核聚变研发[21] - 聚变项目纳入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机制 国务院国资委要求设立千亿级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支持[21] - 第30届IAEA聚变能大会将于2025年10月13日至18日在中国成都举行[22] - 中国将发布EAST装置最新实验数据 包括1.2亿摄氏度等离子体1066秒纪录[23] - HL-3装置创下百万安倍等离子体电流与高约束模式运行成果[23] - BEST装置核心设备招标启动 西部超导作为低温线材核心供应商[25] - 星火一号装置招标中 联创光电中标4180万元磁体验证订单并签订50万元合同[25] - 安泰科技全钨复合偏滤器通过ITER认证 将应用于CFETR原型件测试[25] - 安泰科技为EAST、法国WEST装置提供全套钨铜偏滤器 全球市场占有率超80%[31] - 公司钨基复合第一壁可承受5MW/m²热负荷 已应用于CFETR原型件测试[31] - 钨硼中子屏蔽材料将中子辐射剂量降至3μSv/h以下 成为EAST装置核心屏蔽材料[31] 机器人产业 - 宏润建设与矩阵超智合资成立公司 聚焦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研发生产与商业化 宏润持股60%[35] - 矩阵超智已发布人形机器人对标北美Figure 02 已有订单落地 预计2026年量产规模超千台 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35] - 宏润建设战略投资镜识科技 其四足机器人黑豹II以10.4m/s奔跑速度打破波士顿动力世界纪录 负载能力达135公斤[37] - 公司联合上海大学研发盾构换刀机器人 将换刀时间从6小时缩短至24分钟 效率提升15倍以上[38] - 在钢筋加工领域应用数控焊接机器人 将承台骨架片加工效率提升100% 并缩短3-4个月工期[38] - 宏润建设核心部件减速器技术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已实现国产化替代[39] - 计划将灵巧手成本降低至1/3 镜识科技研发的本体闭环操作系统可实现动态平衡和复杂任务执行[40] - 通过子公司投资宏思未来 聚焦AI教育机器人开发 产品服务覆盖中小学及青少年科技项目[41]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中关村持续创新发展良好态势
新京报· 2025-09-19 12:35
综合指数表现 - 中关村综合指数2024年达362.1 较上年提升32.7个点 相比基期年均增长12.4% [1][3] - 创新引领指数和创新创业生态指数首次突破500 分别达549.2和524.3 较基期年均增长16.7%和16.3% [3] - 产业发展指数达287.1 较基期年均增长10.1% 开放协同指数达316.4 年均增长11.0% 宜居宜业指数达133.4 年均增长2.7% [3] 创新研发投入 - 2024年企业研发费用4785.1亿元 同比增长6.5% 研发投入强度达10.9% [4] - 98家企业入选欧盟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000强 8家跻身TOP100 [4] - 企业委托外部研发经费支出869.7亿元 同比增长20.9% 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27个创新联合体 [5] 知识产权成果 -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25万件 较2013年增长约8倍 每万名从业人员发明专利907.1件 较2013年翻两番多 [4] - PCT国际专利申请8776件 同比增长10.8% 占全市70%以上 6家企业跻身全球PCT专利申请TOP100 [4] 前沿技术突破 - 涌现通用人工智能体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类脑视觉芯片 光子时钟芯片 128通道无液氦脑磁图仪等标志性成果 [4][5] - 百度和小马智行无人驾驶出租车入选2025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十大突破性技术 [5] 人才队伍建设 - 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178万人 占从业人员64.4% 较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高新区20个百分点 [6] -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431人次 占全国27.7% 连续两年居全球科技园区首位 [6] 企业生态活力 - 2024年新设科技型企业4.6万余家 每日新设126家 [6] - 新晋独角兽企业21家 约62%集中于通用人工智能 细胞治疗 新型储能 氢能等未来产业 [6] 产业发展规模 - 2024年示范区总收入9.85万亿元 较上年净增约1万亿元 占北京市GDP约三分之一 占国家高新区总收入约六分之一 [7] - 技术收入2.67万亿元 占总收入比重27.1% [7] 企业经营效率 - 企业人均收入356.4万元/人 较2013年增长1.2倍 人均利润38.0万元/人 较2013年增长2.2倍 [7] - 全员劳动生产率突破50万元/人 约为北京市1.2倍 [7] 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收入4.55万亿元 同比增长21.3% [8] - 备案大模型136款 占全国25.2% 13家企业入选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 [8] 细分产业成就 - 医药健康产业总收入超4000亿元 9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位列全国第二 9个创新药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排名全国第三 [8] - 布局合成生物 具身智能机器人 氢能等未来产业 成立全国首个量子科技孵化器和具身智能产业园 [8] 企业集聚效应 - 年收入亿元以上企业5584家 其中千亿元级企业11家 较上年增加4家 [8] - 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8万家 约占全国高新区12% [8]
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9.85万亿,人均实现利润38万元
第一财经· 2025-09-19 08:23
创新引领指数 - 创新引领指数2024年达549.2 较上年提升71.2个点 较基期年均增长16.7% [1] -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4785.1亿元 同比增长6.5%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10.9% [2] -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25万件 较2013年增长约8倍 每万名从业人员发明专利拥有量907.1件 较2013年翻两番多 [2] -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8776件 同比增长10.8% 占全市七成以上 6家企业跻身全球PCT专利申请TOP100 [2] - 涌现全球首个通用人工智能体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类脑视觉芯片 光子时钟芯片等标志性成果 [3] 创新创业生态 - 创新创业生态指数2024年达524.3 较上年提升46.4个点 较基期年均增长16.3% [3] - 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178万人 占从业人员64.4% 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高新区约20个百分点 [3] - 新设科技型企业4.6万余家 日均新设126家 [4] - 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超2000家 企业获股权投资额约1600亿元 [4] - 44%投资案例集中于成立3年内初创企业 52%投向A轮及之前早期阶段 91%投资额聚焦硬科技领域 [4] - 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9家 国家技术转移机构49家 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7] 产业发展规模 - 2024年示范区总收入9.85万亿元 较上年净增约1万亿元 占北京市GDP约三分之一 [7] - 技术收入2.67万亿元 占总收入比重27.1% [7] - 企业人均实现收入356.4万元/人 较2013年增长1.2倍 人均利润38万元/人 较2013年增长2.2倍 [7] - 全员劳动生产率突破50万元/人 约为北京市1.2倍 [7] - 年收入亿元以上企业5584家 其中千亿级企业11家 较上年增加4家 [7]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8万家 占全国高新区12%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82家 占全国高新区13% [7] 创新资源集聚 - 北京连续八年位居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首 汇聚92所高校 1000余家科研院所 [1] - 拥有55万余名科研人员 全国近50%两院院士 13所高校入选全球前500强 [1] - 企业委托外部单位研发经费支出869.7亿元 同比增长20.9% [3] - 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27个创新联合体 共建多个协同研发平台 [3] - 参与编制全球首个无人配送车国际标准 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团体标准 [2] 资本市场表现 - 上市企业532家 总市值14.9万亿元 其中市值超千亿企业30家 [7] - 形成覆盖种子 天使 VC PE 并购和S基金的全链条金融投资体系 [4]
松延动力小顽童队立定跳远夺冠,姜哲源:优化了机器人跳远算法
贝壳财经· 2025-08-17 06:41
比赛结果 - 松延动力小顽童队以1.25米的成绩获得立定跳远项目冠军 [1] - 宇树科技队以1.20米的成绩获得亚军 [1] - 灵翌科技队以1.13米的成绩获得季军 [1] 松延动力参赛策略 - 公司准备多套方案并派出两支队伍参赛 [4] - "小顽童"使用N2机器人 [4] - "旋风小子"使用K1机器人 [4] - 部署了可以跳得更远的算法 [4] 机器人跳远技术难点 - 硬件层面需要足够大的空间扭矩和相对较好的构型 [4] - 算法层面重新调试了一套算法 [4] - 在仿真环境中对机器人身体简化后再建模 [4] - 通过强化学习调试出最优策略 [4] 公司发展规划 - 预计年底发布一款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产品 [4]
快讯|腾讯发布具身智能平台Tairos;猎豹移动控股UFACTOR;全球首个机器人6S店在深圳启动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29 08:45
腾讯发布具身智能平台Tairos - 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与福田实验室联合推出国内首个模块化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支持即插即用接入机器人系统 [1] - Tairos定位为通用技术底座,提供大模型、开发工具及数据服务,明确避开硬件制造领域 [1] - 该平台战略标志着腾讯在机器人领域转向平台化路径,与行业主流硬件投资路线形成差异化 [1] 猎豹移动控股UFACTORY - 猎豹移动拟以9946万元人民币收购轻量型机械臂供应商UFACTORY 60.8%股份,交易完成后合计持股达80% [4] - UFACTORY专注轻量型协作机器人研发,产品覆盖多自由度并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通过此次收购,猎豹移动最终经济权益增至75.8%,实现对UFACTORY的控股 [4] 乐聚机器人完成新一轮融资 - 乐聚机器人新增茅台金石基金、中信证券等8家投资方,注册资本由190万元增至227万元 [7] - 公司首款5G-A人形机器人KUAVO已进入产业化阶段,此次融资标志着茅台集团首次公开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7] - 融资同期公司高管团队发生部分调整 [7] 全球首个机器人6S店启动 - 深圳龙岗开设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融合展示、销售、服务等六大功能 [10] - 目前已有超200家产业链企业表达入驻意向,其中近50家为人形及服务机器人企业 [10] - 该平台覆盖从核心零部件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环节 [10] 智元机器人获中国移动订单 - 智元机器人获得中国移动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产品订单,被视为商业化重要节点 [13] - 关联公司上纬新材料因此录得"十连板"涨停,市场反应强烈 [13] - 智元机器人作为行业新锐企业,此次合作验证其技术实力 [13] 行业企业名录 - 工业机器人领域包含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等15家企业 [18]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领域涵盖亿嘉和、晶品特装等8家企业 [18] - 医疗机器人板块列出元化智能、天智航等12家专业企业 [19] - 人形机器人细分市场聚集优必选科技、宇树等22家创新企业 [19] - 具身智能领域涉及跨维智能、银河通用等20家技术公司 [20] - 核心零部件环节包含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等25家供应商 [22]
湘财证券晨会纪要-20250725
湘财证券· 2025-07-25 11:46
报告核心观点 - 京东一日内对三家具身智能头部企业投资,展现全链条布局与先发协同优势,投资者可关注京东科技投入及被投企业进展,建议关注绿的谐波、国茂股份,维持机器人行业“增持”评级 [7] 行业公司 京东投资情况 - 2025年7月21日,京东宣布对千寻智能、逐际动力和众擎机器人三家头部具身智能企业投资,千寻智能完成6亿元Pre - A+轮融资、逐际动力完成B轮融资、众擎机器人完成两轮融资(A1轮)均由京东领投,显示其在具身智能领域高密度布局,意图整合产业链资源构建生态 [2] - 京东此次投资覆盖具身智能“大脑 - 本体 - 场景”全链条,千寻智能专注AI大脑、众擎机器人补强“本体”环节、逐际动力承担“场景落地”重任 [3] 投资影响 - 京东一日三投为具身智能行业注入活力,引发市场对产业化落地更多期待,加速行业竞争,其产业资源整合能力有助于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应用推广,未来有望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4][5] 京东具身智能布局优劣势 - 京东具身智能布局优势在于丰富物流和零售场景为技术提供应用空间,如逐际动力全尺寸人形机器人2025年下半年公开销售将深化相关领域协同合作;劣势在于面临行业竞争加剧和技术产业化难题 [6] 投资建议 - 投资者可关注京东科技投入对核心业务效率提升的赋能效应、被投企业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展,留意京东战略布局对具身智能赛道的影响,建议关注绿的谐波、国茂股份,维持机器人行业“增持”评级 [7]
美团押注!原[大疆]技术总监、「特斯拉」Optimus工程师杨硕成立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企,再迎[大疆]大牛加入!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7-24 15:17
公司核心团队 - 原大疆飞行系统技术中台核心元老李昊南于4月初离职并加入妙动科技,此前负责视觉、飞控、导航等多个部门工作[1] - 创始团队包括原大疆技术总监杨硕(CMU博士、特斯拉Optimus团队工程师)和原大疆高级总监高建荣[1][7] - 杨硕拥有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和计算机工程背景,曾主导大疆多个消费级产品研发,并在CMU专攻机器人系统运动规划[7] - 高建荣曾任大疆教育负责人、市场部负责人等职务,具有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9] 融资与资本布局 - 公司于2025年4月15日完成数千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经纬创投(10%)、美团龙珠(5%)和红杉资本(5%)[3] - 首轮融资额达5-6千万美元,新一轮融资额已达2-3亿美元[3] - 美团通过战投和龙珠资本在具身智能赛道持续布局,已投资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4][5] - 2025年美团先后领投自变量机器人数亿元A轮、它石智航1.22亿美元天使+轮等具身智能项目[5] 产品与技术路线 - 初期聚焦消费级机器人产品,包括四足陪伴机器人和小型人形机器人[13] - 采用渐进式发展路径:先开发小型ToC产品,再推进全尺寸人形机器人[13] - 技术架构融合最新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和机电系统技术,强调系统稳健性和安全性[13] - 团队构成涵盖大疆、华为、OPPO等硬件厂商及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人才[10] 行业竞争格局 - 具身智能赛道呈现中美双团队趋势,如达纳灵动采用类似布局并获23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10][11] - 2025年多家企业切入消费级机器人领域:乐享智能完成近3亿元融资,维他动力获2亿元种子轮[14][16] - 行业面临商业化挑战,多数消费级产品尚未突破"套壳大模型"阶段,仅蔚蓝智能BabyAlpha A2系列保持销售[19] 市场发展趋势 - 科技巨头加速入局:谷歌、OpenAI、Meta转向本体制造,蚂蚁、京东等国内企业跟进[4] - 具身智能大模型被视为突破商业化瓶颈的关键要素[21] - 行业呈现算法(UC Berkeley、Stanford)与工程化(CMU)两大技术流派分化[7][8]
深圳机器人企业悄然间全国登顶!雨林生态催生全新产业高地
搜狐财经· 2025-07-24 01:03
深圳机器人产业爆发 - 深圳机器人产业7月迎来三重奏事件 包括逐际动力获京东战略领投 众擎机器人完成近10亿元两轮融资 优必选斩获9051万元全球最大人形机器人订单 [4][5][6][9] - 深圳已汇聚近6.7万家机器人企业 占广东省总量的37.65% 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位 [11] - 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达2012亿元 同比增长12.58% 稳居全国首位 [13] 企业融资与技术进展 - 逐际动力获得京东战略领投 计划深化零售 物流和服务领域协同探索 自主研发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售 [5] - 众擎机器人连续完成Pre-A++轮和A1轮融资 总额逼近10亿元人民币 投资方包括小鹏汽车旗下星航资本 京东 宁德时代旗下溥泉资本等 [6] - 优必选中标金额高达9051.15万元的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 创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公开单笔中标金额新高 [9] 产业集群与生态优势 - 深圳拥有34家机器人上市公司和9家独角兽企业 数量均为全国之最 在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百强名单中独占7席 [13] - 大铲湾蓝色未来科技园和"机器人谷"汇聚优必选 越疆科技等近百家机器人企业 形成从AI大模型到整机组装的完整链条 [14] - 深圳2025年将滚动开放不少于50个应用场景 覆盖工业制造 家庭服务 城市治理等全领域 已实现VR远程操控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复杂场景实训 [15] 创新模式与示范项目 - 深圳构建"产业雨林"生态 贯穿"技术研发-场景验证-商业落地"闭环模式 为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提供支撑 [15] - 坂田星河WORLD片区正在建设全国首个集机器人剧场 实验场 产业园区于一体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示范街区" [15] - 深圳通过密集产业链集群和开放城市级应用场景 探索未来智能机器人规模化应用和价值兑现 [15]
娃哈哈争产案第二被告曝光;农夫山泉回应红色尖叫二手炒至88元;小米汽车回应摄影图涉嫌抄袭特斯拉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7-21 23:53
农夫山泉红色尖叫二手市场溢价 - 二手平台出现即将过期的"红色尖叫"饮料,标价48-88元/瓶,溢价超9倍[2] - 整箱售价达1000元,卖家称其为"绝版收藏品"[2] - 农夫山泉确认该产品含人参成分且已停产,对二手市场价格炒作表示将核实[2] 英伟达与中企合作动态 - 英伟达CEO黄仁勋透露与小米长期合作,共同开发AI和自动驾驶软件[9] - 黄仁勋评价华为规模和技术能力"既广又深",承认其竞争地位但保持尊重[9] - 英伟达视华为为可敬竞争对手,强调中国市场进步不依赖单一企业[9] 科技企业融资动态 - 千寻智能完成近6亿元PreA+轮融资,京东领投[22] - 逐际动力获京东战略投资,人形机器人将下半年公开销售[22] - 量旋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政府基金参与[22] - 同心医疗完成超亿美元融资,用于国际化布局[22] - 基流科技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专注AI算力基建[23] 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 - 哪吒汽车销售公司法人变更为方运舟[19] - 零跑汽车注册资本增至14.07亿元,增幅约5%[19] - 文远知行与联想合作推出搭载NVIDIA DRIVE Thor芯片的HPC 3.0平台,成本降50%[24] - 2026款吉利银河E5新增两款配色,7月24日上市[24] 互联网与科技行业动态 - 优步上线微信小程序,率先在香港和日本提供服务[17] - 微软发布SharePoint安全更新应对黑客攻击[15] - Neuralink首次单日完成两台脑机接口手术[15] - 苹果为iPhone 17 Pro开发特殊变色设计,M5 iPad Pro或增前置摄像头[15] - 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79.7%[26] 消费与零售行业动态 - 京东首家自营外卖门店"七鲜小厨"开业,采用无堂食模式[13] - 茶百道进驻新加坡市场,韩国门店已超10家[13] - LV香港近42万客户资料泄露,含购物记录等敏感信息[9] 企业人事与法律动态 - 娃哈哈争产案第二被告建浩创投唯一董事为宗馥莉[13] - 小宇宙确认COO等三名高管离职[13] - 广州轻工就良品铺子股权转让纠纷起诉宁波汉意[13] - 靓家居宣布停止经营,启动债权登记[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