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
icon
搜索文档
10亿盈利 5700亿市值!寒武纪喜提A股“股王”体验卡
国际金融报· 2025-08-27 10:17
股价表现与市场地位 - 8月27日盘中股价大涨超8% 最高触及1462元/股 刷新历史纪录并一度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股价第一个股 [2] - 当日收盘报1372.18元 市值达5740亿元 与贵州茅台股价差距不足百元 [2] - 股价表现与前一日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密切相关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 较上年同期6476.53万元大幅增长4347.82%(约43.48倍)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38亿元 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上年同期净亏损5.30亿元 [2] - 扣非净利润9.13亿元 同样实现盈利逆转 系2020年上市以来首次半年度盈利 [2] 业务结构演变 - 2017-2018年以IP授权业务为主导 华为贡献97%以上收入 [3] - 2019-2023年转向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 依赖地方政府和国企订单 [3] - 2024年云端芯片产品线成为绝对主力 全年营收11.74亿元中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业务贡献11.66亿元 占比99.3% 较2023年13.5%实现质的飞跃 [3] - 2025年上半年云端产品线收入28.70亿元 占营业收入99.6% 较2024年全年99.3%占比继续提高 [3] 产品线构成与特征 - 云端产品线包括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智能整机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8.70亿元 营业成本12.62亿元 [5] - 边缘产品线收入156.21万元 IP授权及软件收入13.63万元 其他业务收入924.24万元 [5] - 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是云服务器、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处理核心器件 提供高计算密度、高能效硬件计算资源 [5] 行业驱动因素 - AI算力需求爆发 尤其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场景对高性能芯片的迫切需求推动云端收入占比提升 [3] - 2024年美国收紧AI芯片对华出口管制 国内云厂商为降低供应链不确定性加速推进国产替代 [6] - 公司作为国内少数具备全栈自研能力的AI芯片企业成为替代首选 [6] 经营质量改善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11亿元 较去年同期-6.31亿元大幅好转 [6] - 销售回款大幅增加 收入来源从地方政府主导的智能计算集群项目转向互联网云厂商采购为核心的云端芯片业务(2023年智能计算集群占比超80%) [6] 机构观点与估值 - 高盛将未来12个月目标价从1223元上调50%至1835元 维持"买入"评级 潜在上行空间47.6% [6] - 看好中国云服务商资本开支增加、供应链多元化需求增强及公司研发投入加大的共同推动作用 [6] - 估值模型预测视野延伸至2030年 核心逻辑基于对中国AI供应链整体市场价值的重估 [6]
10亿盈利,5700亿市值!寒武纪喜提A股“股王”体验卡
国际金融报· 2025-08-27 10:06
股价表现 - 8月27日盘中股价大涨超8% 最高触及1462元/股 刷新历史纪录并一度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股价第一的个股 [1] - 当日收盘报1372.18元/股 最新市值达5740亿元 与贵州茅台股价差距不足百元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 较上年同期6476.53万元大幅增长4347.82%(约43.48倍)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0.38亿元 同比实现扭亏为盈(上年同期净亏损5.30亿元) [1] - 扣非净利润9.13亿元 实现盈利逆转 系2020年上市以来首次半年度盈利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11亿元 较去年同期-6.31亿元大幅好转 [4] 业务结构演变 - 营收结构经历三阶段:2017-2018年以IP授权业务为主导(华为贡献97%以上收入) 2019-2023年转向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依赖政府及国企订单) 2024年起云端芯片成为绝对主力 [2] - 2024年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业务贡献11.66亿元 占全年营收11.74亿元的99.3% 较2023年13.5%占比实现质的飞跃 [2] - 2025年上半年云端产品线收入28.70亿元 占营业收入99.6%(较2024年99.3%继续提升) [2][3] - 云端产品线包括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云服务器/数据中心核心器件)和智能整机(服务器整机产品) [3] 行业驱动因素 - AI算力需求爆发 尤其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场景对高性能芯片的迫切需求推动云端收入占比提升 [2] - 美国收紧AI芯片对华出口管制 国内云厂商为降低供应链不确定性加速推进国产替代 [4] - 公司作为国内少数具备全栈自研能力的AI芯片企业成为替代首选 [4] - 中国云服务商资本开支增加及供应链多元化需求增强共同推动长期增长前景 [4] 机构观点 - 高盛将未来12个月目标价从1223元上调50%至1835元 维持"买入"评级 潜在上行空间达47.6% [4] - 估值模型预测视野延伸至2030年 核心逻辑基于对中国AI供应链整体市场价值的重估 [4]
连续三季盈利、股价逼近茅台,寒武纪行情因何高亢?
南方都市报· 2025-08-27 04:1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加4347.82%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8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13亿元,均同比扭亏为盈 [1] - 第二季度营收17.69亿元,环比增加59.19%;归母净利润6.83亿元,环比增长92.0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37亿元,环比增长130.68% [4] - 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连续两个季度保持正值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从第一季度净流出14亿元转正为9.11亿元,主要因销售回款增加 [5] 业务与产品 - 云端产品线营收28.70亿元,占比高达99.62%,包括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智能整机 [4] - AI芯片已迭代至思元590,在大模型训练任务中表现接近英伟达A100的80% [5] - 持续拓展人工智能算力市场,深化与大模型、互联网等领域头部企业技术合作 [4] - 产品在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等多个重点行业规模化部署并通过客户严苛环境验证 [4] 战略与融资 - 近40亿元定向增发方案获上交所审核通过,资金将主要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和软件平台项目 [5] - 芯片平台项目包括覆盖不同类型大模型任务场景的系列化芯片产品、先进封装技术平台等 [5] - 软件平台项目用于提升公司智能芯片的易用性和适应性 [5] - 聚焦主业发展,以技术创新提升芯片产品竞争力,优化能效表现,强化算法与硬件协同研发能力 [6] 市场与竞争环境 - 客户集中度较高,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合计占营业收入比例94.63%,其中第一大客户占比79.15% [6] - 国产芯片替代持续推进,部分省市提出智算中心算力国产化率指标,如上海市要求2025年新建智算中心国产算力芯片使用占比超过50% [7] - 面临来自英伟达等巨头和国内AI芯片厂商的竞争,英伟达正在开发基于Blackwell架构的新款中国特供版AI芯片 [7] 技术动态与行业影响 - DeepSeek发布模型新版本DeepSeek-V3.1,使用UE8M0 FP8参数精度,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8][10] - UE8M0 FP8是一种低精度格式,可节省存储和带宽,加快计算速度,关键用于大模型训练 [11][12] - UE8M0作为缩放因子,增大FP8精度覆盖的数值动态范围,减轻国产芯片硬件支撑FP8精度的难度 [13] - 包括沐曦、燧原科技、摩尔线程等芯片厂商均已宣称旗下芯片支持FP8精度 [14] - 国产模型为适应国产算力调整资源端消耗,国产算力不断支持国产模型发展,二者相向而行 [13]
寒武纪营收大增4347%,陈天石身价超1500亿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27 01:3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2] - 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5.30亿元,实现从巨亏到巨盈的转变 [2] - 云端产品线贡献收入28.70亿元,占总收入比例高达99.6% [2]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01%,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5.85% [3] - 由于营业收入增长幅度远高于研发投入增长幅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较上年同期减少675.07个百分点 [3] 公司背景与业务 - 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处理器芯片 [4] - 主营业务是应用于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终端设备中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4] - 主要产品线包括云端产品线、边缘产品线、IP授权及软件 [4] 产品线详情 - 云端产品线包括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智能整机,为云服务器、数据中心提供高计算密度、高能效的硬件计算资源 [5] - 边缘产品线结合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智能制造、智能零售、智能教育、智能家居、智能电网等领域发展 [6] - IP授权及软件产品线包括IP授权和基础系统软件平台,为云边端全系列智能芯片与处理器产品提供统一的平台级基础系统软件 [7] - 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将自研智能计算板卡或智能整机产品与合作伙伴提供的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与存储设备结合,配备集群管理软件组成数据中心集群 [8]
寒武纪: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6: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6476.53万元增长4347.82%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亏损5.30亿元)[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11亿元,较上年同期-6.31亿元大幅改善 [3] - 研发投入4.56亿元,同比增长2.01%,占营业收入比例15.85% [3][21] 业务进展 - 云端产品线包括智能芯片及板卡、智能整机,为云计算和数据中心场景提供计算资源 [4] - 边缘产品线聚焦智能制造、智能零售等领域的低延时、低功耗计算需求 [4] - IP授权及软件产品线提供智能处理器IP授权和统一的云边端基础系统软件平台 [4] - 产品在运营商、金融、互联网行业实现规模化部署,支持大模型训练与推理 [6][7] 技术创新 - 研发团队792人,占员工总数77.95%,其中80.18%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8][14] - 新一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和指令集正在研发,针对大模型场景优化 [8][18] - 训练软件平台支持DeepSeek、Qwen、Hunyuan等大模型,优化通信计算并行性能 [9] - 推理软件平台实现大规模专家并行优化,DeepSeek-R1-671B模型性能达业界领先水平 [10] - 累计获得专利1599项,其中境内1108项,境外491项 [13][21] 生态建设与荣誉 - 支持PyTorch最新版本,适配vLLM推理引擎,提升开源生态影响力 [9][10] - 与多所高校合作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构建产学研人才培养生态 [10] - 入选"2024胡润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并位居榜首 [16] - 获得"2025年度中国IC设计成就奖"和"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 50" [16] 资本运作 - 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不超过39.85亿元 [11] - 募集资金将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技术研发和软件平台建设 [11] - 报告期内完成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 [11]
营收大增4347.82%,寒武纪强势扭亏为盈!
格隆汇· 2025-08-26 15:00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4][6] - 净利润10.38亿元,扣非净利润9.1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5][6] - 毛利率55.9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11亿元,较去年同期-6.31亿元实现根本性逆转 [5][6] - 基本每股收益2.50元/股,稀释每股收益2.48元/股 [5][7] 业务结构分析 - 云端产品线收入28.70亿元,占总收入比例99.6%,成为绝对营收支柱 [7][9] - 境内市场收入占比极高,境外收入仅67.08万元 [9] - 业务高度依赖单一产品线,存在收入结构集中风险 [9] 研发与技术实力 - 研发投入4.56亿元,同比增长2.01%,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5.85% [11] - 研发人员792人,占员工总数77.95%,其中80.18%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11][12] - 累计申请专利2774项,已获授权1599项,在微架构、指令集和软件平台优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12] 资本运作与战略布局 - 向上交所提交定增申请,拟募资不超过39.85亿元 [13][14]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20.54亿元)和软件平台项目(14.52亿元) [14] - 定增事项已通过上交所审核,尚需中国证监会注册决定 [14] 行业背景与市场表现 - 受益于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公司实现业绩"质的飞跃" [1] - 产品在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场景展现强劲竞争力 [8] - 截至8月26日股价报1329元/股,市值5559亿元,8月累计大涨超87% [1]
营收飙升43倍!寒武纪强势扭亏为盈
格隆汇· 2025-08-26 14:5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2][4] - 实现净利润10.38亿元,扣非净利润9.13亿元,均实现扭亏为盈 [2][4] - 毛利率55.9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11亿元,较去年同期-6.31亿元实现根本性逆转 [3][4] - 基本每股收益2.50元/股,稀释每股收益2.48元/股,去年同期为-1.27元/股 [3][5] 业务结构分析 - 云端产品线收入28.70亿元,占总收入比例99.6%,成为绝对营收支柱 [7][9] - 业务涵盖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智能整机、IP授权与软件、智能计算集群系统 [6] - 境内市场收入28.81亿元,境外市场收入67.08万元 [9] 研发投入与团队 - 研发投入4.56亿元,同比增长2.01%,占营业收入比例15.85% [10] - 研发人员792人,占员工总数77.95%,其中80.18%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10][11] - 累计申请专利2774项,已获授权1599项 [11] 战略布局与资金规划 - 提交定增申请拟募资不超过39.85亿元,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20.54亿元)、软件平台(14.52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4.79亿元) [12][13] - 定增事项已通过上交所审核,尚需中国证监会注册 [13] 行业定位与竞争力 - 公司受益于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在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场景展现强劲竞争力 [1][8] - 从"投入期"步入"收获期",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AI算力需求增长 [13]
寒武纪: 关于本次募集资金投向属于科技创新领域的说明(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7-17 16:09
公司主营业务 - 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处理器芯片 [1] - 主营业务包括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智能整机、边缘智能芯片及板卡、终端智能处理器 IP 及配套基础系统软件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1] 募集资金投向方案 - 拟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398,532.73 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1] - 募集资金具体分配: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47,897.02 万元 [1][13] 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 - 项目目标:研发面向大模型训练、大语言模型推理、多模态推理及大模型需求交换的系列化芯片产品 [2] - 技术方向:采用高效并行计算架构和存储架构,适应不同计算任务的计算资源和功能模块 [3] - 政策支持:符合国家《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的政策导向 [4] - 技术积累:公司拥有智能处理器微架构、指令集、SoC 设计等自主技术,累计已获授权专利 [5] 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 - 项目目标:建设涵盖编译系统、训练平台及推理平台的软件平台,提升芯片易用性和适应性 [7] - 必要性:软件平台是智能芯片发挥性能的核心支撑,可提升计算资源利用效率及系统稳定性 [9][10] - 技术基础:公司已具备智能芯片编程语言、编译器、数学库等体系化软件技术 [12] 补充流动资金 - 拟使用募集资金 47,897.02 万元补充流动资金,满足营运资金需求及优化资本结构 [13] 募集资金投向的科技创新属性 - 募投项目围绕主营业务,增强芯片技术及软件生态竞争力,符合科技创新领域定位 [14] - 项目实施将提升公司面向大模型的芯片设计能力及软件技术储备,强化科创属性 [15]
寒武纪: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关于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之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6-04 12:29
公司发行方案 - 本次发行种类为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元 [10] - 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包括基金、券商、信托等机构 [11]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1][12]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9.8亿元,用于芯片平台和软件平台项目 [14][5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陈天石,直接持股28.63%,合计控制35.97%表决权 [25] - 主营业务为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32]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均超过90% [33] - 拥有多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包括香港寒武纪等境外子公司 [32][33] 财务与法律合规 - 最近一年财务报表编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 [20] - 报告期内未因环保、质量、安全等问题受到重大行政处罚 [47][48] - 公司及主要股东、高管无重大诉讼或行政处罚案件 [56][57] 募集资金用途 - 拟投资49.8亿元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和软件平台项目 [14][52] - 募投项目已取得备案,环评手续根据当地政策不适用 [53][54] - 募集资金使用不会导致同业竞争或影响独立性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