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文旅融合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马明龙调研农村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工作时强调 切实守护群众身边资产 更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镇江日报· 2025-09-25 20:44
为盘活原长山煤矿闲置资产,在市、区、街道三级人大代表建议下,丹徒区宜城街道长山村联合区 长山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引入了长山航空飞行营地及拾里项目。马明龙来到项目现场,察看了解无动 力滑翔伞、热气球、真人CS、全地形越野车等项目以及咖啡、新式茶饮等主营业态情况,得知飞行营 地两次助力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镇江主场赛事,表示赞赏,希望发挥十里长山的生态优势,共同把文旅 新业态运营好,努力推进长山片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调研中,马明龙强调,监督村(组)集体资产管理情况,是人大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重要内容。要 用好村(组)集体资产管理情况监督试点经验,持续加强基层人大监督工作的创新实践,依据资产监督 的规范路径,推动闲置土地"用"起来、沉睡资源"活"起来、低效资产"动"起来,切实守牢守好群众身边 的资产,在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中展现人大作为、共绘乡村振兴时代画卷的壮丽图景,不断提升人民群 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记者 胡建伟) 9月23日,市委书记马明龙调研农村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履行好人大监督职责,深入开展村(组)集体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确 保集体资产安全,实 ...
黄土之上,烽火之下——国网岢岚县供电公司赋能红色热土发展
中国能源网· 2025-09-10 16:22
文旅产业发展 - 岢岚县举办第八届"6·21"乡村文化旅游季活动 包括晋陕蒙民歌会 音乐节和村晚大联欢等演艺内容[1] - 文旅活动单日免费公交运送旅客4.6万人次 来往车辆超3900辆 全县景区业态综合营业额达16.8万元[1] - 县域重点推进宋家沟国家4A级景区 岢岚古城和宋长城国家3A级旅游景区建设 形成红色文化 自然风光与航天科技结合的产业格局[4] 电力基础设施投资 - 国网岢岚县供电公司在宋家沟移民新村投入配网建设资金89万元 新建改造台区2个 实现低压线路全部缆化入地[2] - 2021年至今电网建设累计总投资达10377万元 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158.865公里 新建及改造变压器99台[4] - 供电公司完成雨污分离和线路入地改造 实现5G网络全覆盖 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工程[2] 特色产业与民生改善 - 宋家沟新村建设91座设施大棚 引导26户村民建设民宿客栈 扶持95户发展庭院经济[2] - 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底6391元提升至2024年底16733.1元 增幅达162%[2] - 县域积极发展沙棘 柏籽羊等特色产业 并加快建设航天产业园区等高新技术产业[4]
农文旅发展如何打开“线上大门”?这场电商直播培训有招数
搜狐财经· 2025-08-25 19:28
培训活动概况 - 阳西县委党校联合新墟镇举办电商直播培训班 旨在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并带动当地增收致富 [1] - 培训班采用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练相结合方式 内容涵盖短视频创作 直播流程策划 带货技巧及平台规则等实用领域 [1] 培训实施细节 - 培训基于新墟镇镇域发展状况 传授满足党员干部实际需求的电商直播知识 [1] - 学员通过认真聆听和积极互动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 成为家乡宣传代言人 [3] 预期成效 - 新墟镇本土特色农产品将通过线上推广扩展销售渠道 [3] - 乡村美景与传统文化技艺将通过培训获得更广泛传播 为农文旅发展打开线上大门 [3] 后续规划 - 阳西县委党校将持续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巩固跨层级多领域协同联动的教育新模式 [3] - 通过提升基层党员干部专业技能和带富能力 推动其在特色资源推广和农文旅融合中发挥带头作用 [3]
屯昌青梯村:乡村文脉焕发新生机
海南日报· 2025-08-24 00:57
文化场所建设 - 青梯村建成南药新石器文化馆展示上百种南药标本及新石器时代文物材料[3] - 非遗文化室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置研学区域、文化展板区域和文创产品区域[3] - 通过"三馆一场一带一廊一谷"配套完善文化设施包括家风家训文化广场和艺术长廊[4] 文化活动开展 - 举办主题剪纸学习活动有20多名村民带着孩子参与剪纸创作[2] - 开展森林音乐会、森林艺术节等节庆活动提升乡村文化氛围[4] - 省文联驻点帮扶推动艺术公益活动提升村民文化素养[2][3] 文化成果体现 - 村民王仕发两个儿子的多幅剪纸作品入选海南民间剪纸作品网络展[3] - 绘画书法作品获得好评展现非遗技艺传承成效[3] - 获得海南省三星级美丽乡村和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等多项荣誉[4] 文化资源禀赋 - 青梯村蕴含丰富南药资源并具有新石器时代文物历史底蕴[2] - 发现石锛双肩石斧等新石器时代工具已入选国家保护文物名录[2] - 三面环水的地理环境与青梯河形成独特自然生态资源[2]
“三次创业”造就诗画乡村
经济日报· 2025-08-10 22:03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通过三次创业实现产业转型 从1995年集体经济收入0元提升至2006年2095万元[1] - 第一次创业依托石灰石矿开发 采用村两委自筹资金和日结工资模式发动村民参与[1] - 2007-2008年停止采矿后转向京西古道文化开发 建设景区/博物馆/特色景点并成立旅游公司[1] - 2017年启动第三次创业 建设古道农耕文化体验园和人民公社品牌系列设施[1] 产业转型战略 - 从矿业转向文化旅游产业 利用古道文化资源/山水生态资源/农林特产资源发展二三产[1] - 与北京农学院合作开发柿子味鲜果冰棍及冰淇淋产品 实现采矿到旅游观光的产业升级[1] - 灾后重建规划以农文旅融合为核心 发展观光休闲/沉浸体验/康体度假一体化旅游[2] 品牌与文化建设 - 打造"京西古道第一村"文化品牌 建设沉浸式古道文化体验基地和生态农耕文化体验园[2] - 重建古道博物馆和冰淇淋厂 为南锣鼓巷/潭柘寺等景区开发多口味文创冰淇淋产品[2] - 凝练"坚定信念/勇于担当/勤奋努力/发展自信"的村风村魂支撑持续发展[2] 灾后恢复措施 - 2023年特大洪水中全村近90%房屋受损 水电气网全部中断[2] - 组织三次全员转移并设立集中安置点 村级大食堂持续62天提供每日两餐[2] - 以景村一体诗画乡村和韧性乡村建设为路径推进产业重建[2]
夏游丽江:云南永胜万亩荷花盛开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1 12:28
文旅活动 - 永胜县举办第四届三川荷花季活动,包含"荷花仙子"评选大赛、短视频大赛、乡村大舞台天天演等系列文旅活动,吸引游客深度参与 [3] - 同步发布"程海研学游""片角温泉游""东山小村乡村游"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3] 产业发展 - 永胜县通过"农文旅"融合模式,将万亩荷塘打造为乡村振兴实践案例,提升农业附加值并带动乡村旅游、特色民宿、农家乐等关联产业发展 [5] - 荷花产业显著增加农户收入,结合历史文化底蕴举办文化节、非遗展示等活动,挖掘地方特色文化 [5] 旅游推广 - 永胜县三川荷花正值最佳观赏期,当地向全国游客发出暑期旅游邀请,主打荷风夏日与田园体验 [5]
团结融合 共促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7-15 22:10
文旅融合发展 - 抚远市黑瞎子岛镇南岗赫哲族村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动渔民转型为民宿管家,全村年均接待游客超4.2万人次 [2] - 莫日根广场举办少数民族特色文旅活动"赫集",吸引游客参与赫哲族非遗体验和传统体育游戏 [2] - 抚远创新文旅融合模式,3年来累计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旅游产业繁荣发展 [2] 民宿经济 - 甘大姐等渔民转型为民宿管家,形成"民宿联盟",带动当地住宿业发展,亲子主题房预订火爆 [2] - 抓吉赫哲餐厅和民宿群从撂荒地发展为热门研学目的地,每周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团队 [2] 非遗文化传承 - 赫哲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赵红通过桦树皮画等传统手工艺,联结游客与赫哲文化 [2] - 鱼皮工坊和民俗体验区成为文化交融平台,汉族与赫哲族共同参与手工艺制作和传统游戏 [2] 民族团结与经济共享 - 多民族共同参与文旅活动,如甘大姐(赫哲族)、赵姨(满族)、李婶(汉族)合作经营民宿和餐饮 [2] - 发展的红利为各族群众共享,文化交融促进心灵共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 [3]
广东电网 “好电”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7-13 22:01
电网建设与生态保护 - 南方电网广东惠州博罗供电局对柏塘镇"万亩茶园"周边线路进行优化,预留观赏空间,实现电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4][5] - 在郭前村开展杆线布局优化和电力设施隐蔽化改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地面无电线杆和架空线缆[4] - "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通过外观改造采用低饱和度色彩和活泼图案,与周边山林景观融合[5][6] 电能替代与产业升级 - 博罗县近3年新建10千伏馈线及环网线路28公里、新增变压器76台,增容量达25670千伏安,支持茶产业发展[7] - 电气化设备使茶叶生产效率提升3-4倍,从人力炒茶每日3-4斤提升至电气化设备每日13-15斤[8] - 电网升级推动茶叶制作标准化,不同电气化设备可产生差异化风味,稳定供电为茶企提供保障[8] 绿色旅游与乡村电气化 - "全电民宿"实现全流程电气化,屋顶光伏年减碳34吨,发电量可满足满负荷用电需求[9] - 博罗县累计建成充电站72座、充电桩369条,实现17个镇街全覆盖[9] - 2024年广东电网投入13亿元建设362个新时代电气化村,计划2025年底累计打造不少于1000个电气化村[10] 区域发展规划 - 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已建成36个精品电气化村,2025年目标为2个电气化镇和60个电气化村[10] - 广东电网与50多个属地政府签署乡村电气化示范共建协议,推动农村生产生活现代化[10]
鹤山市委书记刘志刚:文明实践不打烊,年轻人白天上班、晚上学艺
南方农村报· 2025-07-11 11:00
鹤山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 鹤山市自2012年启动文明城市创建以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创建全过程,成功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5][6][7] -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通过"百千万工程"实现快速发展 [7] 文化品牌建设举措 - 建设15间以儿童文学家任溶溶为主题的书屋,创设"任溶溶作文奖",打造"书香鹤山"城市阅读品牌 [8][9] - 开展村歌、村晚、村赛等群众性系列活动,举办龙狮巡游、龙舟赛、香火龙等传统节日民俗活动 [10][11] - 以古劳水乡为核心,推动农耕文化、非遗传承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样本 [11][12] 群众参与机制创新 - 创新开展"文明Yeah集"、文明夜校等项目,年均惠及群众35万人次 [14][15] - 建立359支志愿服务队伍,2000余名"志愿楼长"扎根社区,6.5万名志愿者参与服务 [15][16] - 通过3名全国劳模、3名"中国好人"、6名"广东好人"等先进典型引领社会风尚 [16][17]
广州文旅企业赴安顺谋合作,粤黔协作助力农文旅发展
南方农村报· 2025-07-10 11:03
粤黔文旅合作项目 - 广州市协作办、文广旅游局及粤黔协作工作队组织广州旅行社行业协会及平台企业赴安顺开展农文旅融合调研合作[2][3] - 参与企业包括广东天天假期国际旅行社、广州康辉国际旅行社等平台企业[3] - 合作旨在搭建安顺乡村农文旅资源"出山入湾"的桥梁[4] 安顺文旅资源开发 - 安顺工作组推出5条精品旅游线路:山水清凉之旅、文化慢生活之旅、亲子研学避暑之旅、运动康养避暑之旅、村田园避暑之旅[8][9][10] - 重点开发高荡村特色乡村示范点[10] - 路线设计融合屯堡文化(云山屯、旧州古镇)与喀斯特地貌(花江大峡谷)等核心资源[12][13][16] 文旅产品创新 - 采用"经典景色+特色农文旅"模式,满足游客拍照打卡与深度文化体验双重需求[18][19] - 产品设计实现旅行个性化、社交分享价值与可持续性三大目标[20] - 广州企业将发挥线上流量运营与线下渠道整合优势,推动安顺文旅产品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22][23] 后续推进计划 - 安顺工作组将以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深化平台企业助力农文旅融合专项活动[26] - 计划实现活动声量的指数级增长[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