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农

搜索文档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兴农”服务月活动在博兴启动
齐鲁晚报网· 2025-09-24 10:16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泥雪钧李乐 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薛艳芳表示,大面积示范推广玉米品种鲁单510、鲁单9088 等,配套先进种植技术,助力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为"齐鲁粮仓"建设贡献科技力量。省农业科学院研 究员张士永介绍,团队经多年努力,增加优质大米中抗性淀粉、膳食纤维等益生元成分,有助于餐后血 糖管理,为人们健康饮食添保障。 9月19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2025年秋季"科技兴农"服务月活动启动仪式在滨州市博兴县隆重举行,拉 开了全省农业科技服务的新帷幕,为农业产业创新融合注入强大动力。 此次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未来,山东省农科院 将持续深化院地合作,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助力全省农业高质量 发展。 活动现场,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梁金光、滨州市委副书记刘忠远、博兴县委书记孙战勇等领导先后致辞。 孙战勇表示,博兴将紧抓此次活动机遇,打造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的服务体系,与省农科院在人才 交流、技术培训、科普宣传等方面持续加强合作,推动更多人才、技术、项目落户博兴县,让博兴成为 科创成果转化的"试验田"、人才大展身手的 ...
福建华安:百亩梯田迎丰收 金浪千层映畲乡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12:21
作为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坪水村的梯田不仅是粮食生产基地,更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秋收时 节,层层叠叠的金色梯田与云雾缭绕的畲乡山寨相映成趣,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摄影写生。村里顺势发 展起来的农家乐、农产品展销点,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从稻穗饱满的田间到游客如织的山道,坪 水村正用金色的丰收图景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完) 中新网福建华安9月23日电 (唐小玲 陈晓洋)金秋九月,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高安镇坪水畲寨的百亩梯田 迎来丰收。9月23日,畲族村民们手持镰刀穿梭梯田间,用传统方式收割稻谷。层层叠叠的田垄间,金 灿灿的稻穗随风起伏,宛如大地铺就的金色绸缎。汗珠与稻粒共舞,奏响了一曲农耕文明与现代乡村振 兴的和谐乐章。 据了解,由于今年雨水足、光照好,加上县农技专家指导科学种植,预计亩产上千斤。村里培育的特色 品种"乌头岩大米"因生长周期长、山泉灌溉等优势,市场售价较普通稻谷溢价显著。这种"优质优价"的 种植模式,让村民们在传统农耕中尝到了科技兴农的甜头。 畲族村民用传统方式收割稻谷。华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百亩梯田宛如大地铺就的金色绸缎。华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福建华安:百亩梯田迎丰收 金浪千层映畲乡 来源:中国 ...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黑龙江省主场活动启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09:42
农业节庆活动 -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黑龙江省主场活动在北大荒农垦集团闫家岗农场稻田艺术公园举行 主题为"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 以农业为主线、农村为主场、农民为主体[1] - 活动包含农趣竞赛、文艺表演和垦地合作展示 哈尔滨市道里区农民代表与北大荒职工表演《丰收喜洋洋》等节目 体现农耕文化传承与协作共赢[3] - 现场设置"黑土优品"展销区 65家企业展出368款授权产品及优质农产品 通过助农直播实现农产品从展台到线上直播间的衔接[5] 农业产业数据 - 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连续15年全国第一 商品粮调出量占全国40%[8] - 哈尔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1175个 年营业收入18.1亿元 申报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9] - 阿城区和方正县的2条旅游线路被收录为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图集[9] 农业科技与文旅融合 - 智慧农业田间物联网设备吸引农户和游客关注 科技兴农图景在活动中突出展示[5] - 稻田艺术公园设置多彩稻田画和应季瓜果蔬菜售卖区 农文旅融合成为活动亮点[5] - 秋收生产已全面展开 黑龙江省通过稳面积、提单产等措施 今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8]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的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温暖人心催人奋进
新华社· 2025-09-22 16:16
这是共庆五谷丰登、共享丰收喜悦的节日。在祖国西南,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诗雅玫瑰种植园的 大棚内,花农韦艳青穿梭在花海间,采摘当日的玫瑰花。 齐心协力共绘"三农"新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的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温暖人心催人奋进 新华社记者 9月22日,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 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大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温暖人心、催人奋进, 要积极投身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齐心协力共绘"三 农"新画卷。 今年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23日将在山东省招远市大户陈家村举办,招远穗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 人杨瑞山正忙着为当天的活动做准备。"每年丰收节,我们都会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给广大农民送上 的问候,让我们倍感温暖、备受鼓舞。"杨瑞山说。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年,我们克服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实现 夏粮稳产、早稻增产,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杨瑞山介绍,今年合作社管理的1300多亩地的夏粮亩均增产50多斤。"秋粮生产克服了夏季高温干 旱等考验,再过十多天就要迎来收获。根 ...
省农科院秋季“科技兴农”服务月启动 把科技的翅膀插到生产主战场
大众日报· 2025-09-20 00:42
活动概况 - 省农科院2025年秋季"科技兴农"服务月于9月19日在滨州博兴正式启动 [1] - 活动包括现场观摩、成果展示、技术培训等形式 [1] - 目标为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加快"四新"科技成果应用 [1] 活动规模 - 计划在省内16市55个县(市、区)举办各类服务活动85场次 [1] - 预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300余项次 [1] - 现场培训指导乡村人才5000余人次 [1] 战略重点 - 聚焦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和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 [1] - 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与富民特色产业发展 [1] - 对接驻村第一书记、农业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 实施目标 -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并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端转化 [1] - 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三重目标 [1] - 通过科技赋能助力省级农业产业升级 [1]
华工科技: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2.0预计明年正式批量上市销售
巨潮资讯· 2025-09-16 10:03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兴农战略 面向绿色农业装备百亿级市场推出全天时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2.0 [2] - 7月在哈尔滨成立子公司 目前处于中试阶段进行产品实地验证 预计2026年正式批量上市销售 [2] - 光电子信息产业研创园一期已于8月正式投产 数通光模块年内产能规划达每月100万只 [3] 产品与技术进展 - 2025年CIOE发布第二代单波400G光引擎 行业首款3.2T CPO光引擎及业内首发PCIe6.0光模块 [2] - 推动3.2T解决方案研发进程 海外头部客户包括800G和1.6T在内的LPO系列/DSP系列产品按规划准备 [2][3] - 国内数通光模块从400G向800G切换 部分厂商明年全面上量 1.6T产品逐步开始测试 [2] 产能与市场拓展 - 泰国工厂预计年内达15-20万只月产能 实际产能根据客户订单需求及时调整 [3] - 联接业务海外市场推进顺利 上半年出口业务增长明显 海外设备商与渠道商已有批量400G/800G出货 [3] - 三季度处于明年算力方案选择和下一代产品迭代准备阶段 下半年保持较好需求增长 [2]
华工科技:公司已推出全天时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2.0,并加速实现批量商业化应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9:14
公司产品进展 - 公司已推出全天时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2.0并加速批量商业化应用 [1] - 产品目前处于中试阶段正在进行实地验证 [1] - 下半年完成工程化定型及量产前准备工作预计2026年正式批量上市销售 [1] 市场布局 - 公司7月已在哈尔滨成立子公司 [1] - 面向绿色农业装备百亿级市场 [1] - 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兴农战略部署助力农业生产向绿色智能方向发展 [1]
中国作物学会藜麦专业委员会会长秦培友:沽源藜麦打造全国农业品牌“新标杆”
新华财经· 2025-09-12 11:45
秦培友说,沽源毗邻北京、天津等大城市,这些城市对营养健康产品的需求尤为迫切。依托沽源发展藜 麦种植与加工业,能够有效满足城市居民对多元化健康膳食的需求,因而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在生态效益方面,秦培友指出,藜麦作为一种耐旱作物,需水量较小。沽源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藜麦种 植,不仅能够实现高产,还可产出优质、富硒、高蛋白的藜麦。同时,作为"三河之源"和"京津水塔", 沽源始终将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大力推进节水农业发展。发展藜麦产业既契合当地守护生态底色的 战略方向,也能助力节水理念落地,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科技人才双轮驱动塑造沽源藜麦新质生产力范式 秦培友说:"我走过全国多个主要藜麦产区,见证了中国藜麦产业从引种驯化到规模化发展的每一步突 破;而多次到沽源授课、指导藜麦种植的经历,更让我亲眼看到这片坝上沃土如何把'一粒种子'培育 成'一个产业'。" 新华财经石家庄9月12日电(刘桃熊、吴昊元)藜麦,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全营 养食品"。中国藜麦产业通过十余年的"科技破局"与"因地制宜",成功实现了从引进试种到规模化、产 业化发展的跨越,现已成为全球重要种植国。9月11日第四届中国藜麦企 ...
聚焦乡村振兴和文化遗产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组镇江组开展年中专题调研
镇江日报· 2025-09-10 23:47
通过实地察看、现场交流,处处感受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代表们见证了乡村振兴和产业融合的蓬 勃发展。代表们表示,通过这次调研,切身感受到镇江在推进乡村振兴和产业融合方面取得的显著成 效,将以此次年中调研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履职责任感,提升履职作风效能,精准把握履职方向,聚焦 中心大局积极建言献策,凝聚发展攻坚合力,将调研成果转化成履职成效,解决好人民群众和企业所需 所急所盼。 全国人大代表孙景南、邢青松、高华瑞、宋燕、张俊杰、林田中、魏巧等参加调研。市人大常委会 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高国成参加活动。(记者 吴韵晗 通讯员 侯子坤) 9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南京组镇江组围绕"乡村振兴和产业融合"主题,在我市开展年中专题调 研。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李健参加调研。 代表们先后参观了江苏润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悠果维镇江产业园项目和中国醋文化博物馆,走进 田间地头、灌装车间和非遗保护中心,深度考察科技兴农成果与非遗传承创新实践。每到一处,代表们 进车间、听介绍、问发展,深入企业察看运营情况,面对面征询发展诉求,认真倾听发展心声等情况。 ...
乡村振兴丨黑龙江桦南:农技创新激活黑土地潜能
科技日报· 2025-09-10 08:25
农业科技应用 - 辣椒种植通过技术团队指导实现科学种植 亩产提高20% [2] - 水肥一体化技术减少化肥用量20% 玉米产量增加20% [6] -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累计入户指导150余户 解决40余个技术问题 [3] 产业链升级模式 - 高粱产业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企业投资1500万元改良土壤 [4] - 有机高粱基地带动331名村民就近务工 人均日工资150元 [4] - 蓝靛果种植基地45亩 通过订单销售7000斤果实 村集体增收5.6万元 [5] 数字化农业创新 - 推行会员制+订单农业模式 全国500余名会员通过App实现透明溯源 [4] - 物联网系统实现300亩稻田云端定制 每亩多收2000元 [6] - 采用短视频形式进行技术传播 实现零时差知识普及 [3] 特色作物发展 - 红辣椒成为致富作物 种植面积持续扩大 [2] - 蓝靛果被选为第三代小浆果之王 计划扩大规模提升附加值 [5] - 高端水稻品种包括稻花香2号和长粒香 聚焦高端市场需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