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属金融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银行:让创新更有底气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1 10:37
金融服务创新 - 中国银行提供全周期、全场景、全生态的金融服务,构建银企双向奔赴的新生态[1] - 针对小微企业轻资产、缺抵押特点,创新推出一系列专属金融产品[1] - 为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1] 小微企业融资支持 - 依托融资协调机制开辟绿色审批通道,一周内完成贷款审批并到账[1] - 传统融资业务资金到账需一个月左右,中国银行显著提升融资效率[1] - 资金支持解决企业燃眉之急,为企业发展注入信心[1] 科技企业授信模式 - 打破传统"看过去、看押品、看报表、看规模"评估逻辑[2] - 转向"看产业、看技术、看团队、看未来"授信理念[2] - 将知识产权、技术成果、人才团队等软资产转化为融资硬通货[2] 知识产权金融 - 通过专利质押贷款为科技企业注入资金[2] - 助力企业技术迭代,产品成功进入高端制造领域[2] - 专利数量持续增长,金融活水让企业看到知识产权变现能力[2] 特色产业金融支持 - 深入挖掘各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推出特色金融产品[3] - 创新推出"银税贷"产品,提供无抵押担保纯信用贷款[3] - 根据企业缴税情况提供融资,企业可随借随还[3] 产业集群发展 - 南召县碳酸钙矿产资源总储量10亿吨,成就"中国钙都"美名[3] - 几十家钙粉企业获得中国银行贷款支持[3] - 碳酸钙为主的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效应凸显,撑起县域经济半壁江山[3]
两部门发文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新华网· 2025-07-24 11:41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旨在加大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金融资源投入并健全相关体制机制 [1] - 政策核心聚焦粮食安全金融保障,对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实施信贷资源倾斜,深化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建设金融服务 [1] - 提出加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融供给,创新乡村"土特产"融资模式和专属金融产品,推广"一链一策"金融服务模式 [1] 乡村产业与建设金融支持 - 深化乡村富民产业金融服务,拓宽抵押担保方式,丰富债券、理财等金融产品供给以支持农民增收渠道拓展 [1] - 通过投贷联动、银团贷款、项目打包等方式提供多元化融资方案,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延伸覆盖 [1] - 因地制宜提供债券融资、股权投资、基金信托等综合性服务,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1] 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 - 鼓励探索农业设施和畜禽活体的确权颁证、抵押登记管理制度,扩大抵押融资覆盖面以盘活农村资源资产 [2] - 运用风险补偿、贷款贴息、激励奖补等政策工具,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发挥增信功能支持农业经营主体融资 [2] - 中国人民银行将协同多部门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提升金融支农效能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增活力和农民增收 [2]
银行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应力求“精准赋能”
证券日报· 2025-06-03 01:02
一方面,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多维度分析企业发展中的风险 隐患;另一方面,与保险、担保等机构合作,构建风险分担机制,共同抵御风险。此外,银行还应关注 企业经营动态,及时为企业提供风险预警和应对建议,帮助企业稳健发展。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与金融加速融合,银行需持续深化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科技型企业 发展提供更全面、优质、高效的金融支持,从而实现自身业务升级与服务国家战略的双赢,为我国在全 球科技竞争中突围贡献金融力量。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在产品创新方面,银行应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重研发、高风险、高回报特点,开发专属金融产品。 通过综合评估企业研发能力、知识产权、市场前景等非财务因素,为缺乏抵押物的科技型企业提供资金 支持;将企业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转化为融资资本,有效盘活企业无形资产;以人才价值为信用依据 发放贷款,助企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这些创新产品可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满足其不同发展阶段 资金需求。 在融资成本优化与服务效率提升方面,银行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合理定价贷款产品,推动贷款利率下 行。同时,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和收费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