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终末地》

搜索文档
大作对轰,怒排三小时:中国厂商在日本像打了鸡血
36氪· 2025-09-26 04:08
TGS 2025展会规模 - 参展商数量超过1100家 展位突破4100个 创历史最大规模纪录[3] - 参与人数显著增加 开幕前排队长龙拐了六七个弯 会场过道拥挤不堪[3] 国产游戏参展概况 - 国产游戏厂商在TGS 2025表现突出 包括《无尽冬日》《无限大》《异环》《三国志·攻略版》《蓝色星原:旅谣》等多款作品亮相[5] - 国产游戏展台数量众多 视觉呈现具有强烈本土特色 几乎让人误以为身处国内游戏展[6] - 国产游戏在科隆2025和TGS 2025连续取得成功 展现满足欧美和亚洲不同审美需求的综合能力[8] - 国产游戏已进入与海外大作同台竞技的新阶段[9] 二次元游戏竞争态势 - TGS 2025二次元游戏浓度极高 众多国产二次元新游参展[10] - 多数产品将重大节点指向2026年 预示明年二次元市场可能出现多款大作同时面世的盛况[10] - 网易《无限大》展台人气爆满 商务日试玩需排队2小时 提供任务剧情和城市探索两种模式[11][13][15] - 《无限大》实机体验呈现全地图无缝切换角色 NPC交互 服装商店 随机事件等特性 具备玩法与商业化层面的颠覆性潜力[16] - 《明日方舟:终末地》展台维持工业风特色 展示自动化生产线模型 提供PC和主机端试玩[18][19] - 《异环》展台视觉设计突出 提供PC PS5 手机三端试玩 排队队伍延伸至展区外[21] - 《二重螺旋》展出蒸汽朋克风格展台 已确定10月上线[23] - 腾讯展出《命运扳机》和《追逐卡蕾多》两款二次元新游 其中《命运扳机》在日本市场表现出较高玩家活跃度和社区热度[25][27] - 《蓝色星原:旅谣》美术表现抢眼 首次展示新角色立绘和游戏内建模[29] - 国产二次元新游在TGS实现"客场变主场" 成为展会最闪耀的存在之一[31] 非二次元品类表现 - 腾讯Level Infinity展出《三角洲行动》《胜利女神:Nikke》《流放之路2》等已上线产品 以及新作《Exoborne》和《怪物猎人:旅人》[32] - 《怪物猎人:旅人》凭借IP积累成为展台人气C位 制作人现场演示游戏内容[33] - 叠纸《无限暖暖》和《恋与深空》吸引大量女性用户 人气不输其他热门展台[34] - 西山居《解限机》展出未来感十足的展台和试玩设备[36] - 《无限暖暖》展台氛围融洽 暖暖角色与游客保持亲密互动[38] - 《恋与深空》展台游客与男主拍照互动 成为TGS人气黑马[40] - 网易《逆水寒》设置全国风展台 吸引大量日本游客打卡拍照[41] - 《逆水寒》人气带动网易其他展台包括《第五人格》和《星绘友晴天》[43] - 《三国志·战略版》展台前游客川流不息 深受日本市场欢迎[43] - 多人在线大世界捉虫游戏《伊莫》在TGS线上直播中表现出色[45] 国产游戏出海趋势 - 国产游戏在TGS线下线上全面发力 成功打入全球游戏市场腹地[45] - 国产游戏出海参展数量持续增加 存在感不断增强 已与海外产品形成分庭抗礼之势[47] - 国产游戏凭借出色硬实力和丰富品类 连续在世界级大展上获得国际认可[47]
巨人网络投资AI视频生成企业爱诗科技;B站首曝三国题材竞技卡牌游戏《三国:百将牌》丨游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23:04
公司动态 - 巨人网络参与AI视频生成企业爱诗科技B轮融资 融资总额超过6000万美元 创国内视频生成领域单次最高融资额 [1] - B站旗下游戏发行平台曝光三国题材竞技卡牌游戏《三国:百将牌》 游戏将于10月开启测试 目前已在官网开启预约 [2] - 鹰角网络《明日方舟:终末地》亮相苹果发布会 确认将于2026年初全球上线 登陆PC、iOS、安卓以及PS平台 [3] 业务发展 - 巨人网络通过投资爱诗科技进一步扩充AI版图 借助其技术优势丰富自身AI生态 提升在AI产业的话语权 [1] - B站新游戏《三国:百将牌》以斗地主为基本框架 融入三国英雄技能 为传统牌类游戏带来全新策略维度 [2] - 《明日方舟:终末地》通过苹果发布会舞台展示技术实力与潜力 游戏引擎、美术设计、音乐制作、云服务等供应商有望获得更多业务机会 [3] 行业影响 - AI视频生成领域大额融资凸显行业潜力 吸引更多资本流入 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 [1] - B站新游戏若收获良好口碑与大量用户 将增加游戏业务收入 提升在游戏发行领域的竞争力 [2] - 优质游戏展示可能使资本市场重新评估投资价值 促使更多资本关注优质游戏开发项目 带动行业资源向高品质开发倾斜 [3]
取消角色、武器抽卡,去除体力系统,《二重螺旋》玩这么大?| 玩点好的
36氪· 2025-09-02 06:45
核心观点 - 《二重螺旋》取消角色武器抽卡机制、移除体力系统并将商业化重点转向外观付费 彻底颠覆二次元游戏传统框架 试图通过刷宝玩法与外观付费模式打破行业同质化困局 [4][8][24] 产品变革内容 - 取消角色与武器抽卡机制 所有角色和武器改为通过游戏内玩法免费获取 同步取消星级设定 引入"思绪片段"系统实现稳定可控的养成路径 [8] - 移除所有副本的体力限制 玩家可自由安排刷取节奏 配合连续战斗与掉落加倍券功能提升资源刷取流畅性 [3][10] - 商业化重点转向外观付费 包括角色皮肤、武器皮肤及配饰等内容 [4][10] 开发背景与定位演进 - 产品定位为"刷宝游戏" 核心逻辑是通过高频率战斗刷取"魔之楔"材料 改变角色技能机制并搭建专属战斗Build 但初期沿用传统二游框架导致玩法冲突 [7] - 2023年10月首曝PV播放量当日突破百万 初期被看作"二次元版刷宝like" [14] - 经过2024年3月技术测试与狩夜测试 逐步强化"ACT刷宝"差异化定位 双武器切换、无体力机动与BD构建成为核心 [17] - 2024年6月致明日测试实现质变 优化4K/120帧画面 新增7名角色及副玩法 最终确立"高速ACT+深度BD构建+箱庭副本刷宝"融合赛道 [19] 行业背景与差异化价值 - 2025年上半年二次元移动游戏市场收入同比下降8% 连续两年下滑 市场呈现马太效应与同质化困局 [21] - 多数产品仍依赖"抽卡+体力+角色养成"框架 抽卡机制存在歪卡挫败感、高昂成本及数值膨胀问题 [22] - 同类产品如《异环》《鸣潮》仅在原有框架内微调 而《二重螺旋》彻底转向非抽卡商业化模式 可能为行业提供差异化范本 [23][24] 公司战略支持 - 发行方英雄游戏具有长期投资眼光 曾早期投资库洛游戏(《战双帕弥什》《鸣潮》)和游戏科学(《黑神话:悟空》) [28] - 公司战略更看重团队能力沉淀与技术创新 而非短期商业回报 支持产品放弃快速变现方式以提升长期玩家黏性与口碑 [28]
大厂旗舰二游,又被逼疯一个
搜狐财经· 2025-08-28 13:11
二次元移动游戏市场表现 - 2023年上半年二次元移动游戏市场收入为145.77亿元 同比下降8% [1] 《二重螺旋》商业化系统变革 - 取消体力系统 改为无限制刷取模式 [5][10][12] - 废除角色和武器抽卡机制 改为免费获取 [10][12][21] - 角色通过刷本获取碎片兑换或直接购买碎片 [21][23] - 武器取消抽卡 改为免费获取 [10][12] - 商业化重心转向皮肤和饰品销售 [25][26] 玩家对传统系统的核心抱怨 - 体力系统限制刷取自由 切断游戏心流 [5][16] - 副本时间限制过长(如3分钟)导致体验枯燥 [8] - 抽卡资源分配不足(如每月仅26抽)且保底机制不友好 [6] - 移动端操作优化不足 缺乏疾跑等便捷功能 [8] 行业竞争与产品创新压力 - 新游需在美术、玩法、运营等多维度竞争 [3] - 玩家诉求与商业目标存在根本矛盾(如高规格产品与低定价) [3] - 部分产品尝试改良抽卡机制(如《明日方舟:终末地》联动武器券、《异环》改为飞行棋模式) [3] 变革背后的商业逻辑挑战 - 取消体力系统可能影响玩家节奏控制与长线留存 [18] - 角色直购需定价合理 避免与传统抽卡模糊定价机制冲突 [23] - 依赖皮肤商业化要求角色设计与美术品质过硬 [26] 《二重螺旋》产品优化举措 - 主城场景增加商铺与细节纹理 提升视觉真实感 [27] - 副本任务改为"消灭X个敌人"替代时间限制 [29] - 新增移动方式(如疾跑/钩锁)与联机功能 [8][29] - 角色外观重新设计以提升品质感 [29] 行业发展趋势 - 二次元游戏需回归角色与世界观热爱本质 而非系统机制 [36] - 新游需通过系统级创新重新激发品类活力 [38] - 头部公司(如英雄游戏)支持激进变革尝试 [38]
我不想再尬吹中国游戏创造历史了
36氪· 2025-08-28 10:46
中国游戏海外参展表现 - 科隆游戏展中国游戏数量显著增加 其中腾讯系占比近7成 在核心展馆至少有18款中国游戏独立展台[1][10][11] - 中国游戏试玩排队时间长达200分钟 展台设计投入巨大 如《明日方舟:终末地》搬运工业流水线装置 《王者荣耀世界》建造许愿树景观[31][39][41] - 海外玩家对中国游戏认知度仍有限 多数不了解游戏来源国 但对手提袋等宣传物料出现频率提升有明显感知[11][46][71] 行业演进历程 - 2023-2025年完成从试探到成熟的转型 2023年依赖《黑神话:悟空》单点突破 2024年射击类游戏崭露头角 2025年形成系统化参展策略[8][26][47] - 参展策略从追求曝光转向深度运营 包括增加实机试玩台数 选址核心展馆 采用巨型广告装置和互动体验设备[31][37][44] - 中国自研游戏海外收入增长13.39% 显著高于全球市场3.2%的增速 在射击/动作/二次元等品类积累大量用户[53] 腾讯全球化战略 - 通过17年海外布局形成产品矩阵 包括《沙丘:觉醒》《流放之路2》等IP作品 并投资扶持《黑神话:悟空》等国产单机[55][60] - 采用开放合作策略 向海外团队提供深圳办公体验 VISVISE技术方案共享 形成行业生态协同[63][66][69] - To B展台设置开放式交流空间 提供免费餐饮 与Xbox等传统厂商的预约制形成差异化体验[65][68] 文化影响力挑战 - 中国游戏开幕夜现场反响平淡 老牌日本IP《怪物猎人》等获得更热烈反响 乙女游戏《恋与深空》获最佳移动游戏奖[3][5] - 3A级IP积累不足 海外玩家对国产游戏具体优势认知模糊 需长期构建文化认同体系[46][61][70] - 需摆脱单一文化符号依赖 如《暗区突围:无限》采用国际化视觉风格 突破国风审美局限[27][70] 行业生态建设 - 中国厂商联合提升展位集中度 核心展馆形成中/日/美三足鼎立格局 从分散参展转向集群式布局[29][37] - 技术输出成为新突破口 如腾讯VISVISE的AI自动蒙皮技术向海外开发者开放 推动工具链出海[66][69] - 通过持续参与国际展会 逐步融入全球游戏话语体系 但核心评价体系突破仍需长期积累[47][56][70]
《黑色信标》新版本延迟五十天,今年二游集体进入压抑期?
36氪· 2025-08-27 02:52
公司动态 - 明昼科技大楼近期搬迁 [1] - 《黑色信标》开发商明昼科技核心人员曾任职于多个游戏大厂并深度参与知名手游 [6] - 世纪天成于2024年6月28日宣布与明昼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5] 游戏运营问题 - 原定版本更新延迟50天至10月14日 [3] - 8月7日维护后出现长达半个月的更新预告真空期 [9] - 社区出现跑路猜测 包括公司搬迁 人员缩减 新版本不能稳定更新 复刻跳过弱势角色先上强势人气高角色等 [4] - 玩家反馈手机端优化不足导致发热严重 PC端仅支持模拟器运行且键鼠适配糟糕 [8] - 运营事故包括限定角色因bug导致数值失效 测试服反馈未被采纳 卡池更新时突发客户端崩溃 玩家被迫删除数据重装 版本预告长期缺位 双倍活动毫无征兆 [9] 技术挑战 - 采用俯视角与第三人称无缝切换的双视角设计 技术实现复杂性远超预期 [6] - 时空切换机制需要同时处理两个空间的怪物逻辑与物理碰撞 直接导致开发周期延长30% [8] - 技术冒进导致产能断层 2024年停运的二游中近三成是上线未满一年的新产品 技术失控是主要诱因之一 [9] 商业化与玩家体验 - 商业化设计与玩家体验脱节 70抽保底 武器池独立抽取等机制让养成成本高企 [10] - 尝试通过零命够用 武器免费投放降低付费压力但效果有限 [10] - 首个限定辅助角色因bug既无攻略也无商单操作 暴露付费体验缺陷 [10] 行业市场环境 - 2025年上半年二游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同比下降8% [12] - 2024年中国二游市场营收同比下滑7.44% [14] - 2025年新品数量较巅峰时期减少近四成 [14] - 2024年二游总营收293.48亿元 远低于电竞游戏的1429.45亿元和小程序游戏的398.36亿元 [17] - 2025年上半年宣布测试延期的二游超过20款 [15]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厂商与中小团队资源断层加剧 2025年ChinaJoy上核心二游几乎缺席 [11] - 开放世界产品用4.2%的数量占比斩获近20%的收入 [11] - 老游戏通过持续运营维持生命力 如《FGO》2025年某单周创下176万美元收入 《明日方舟》通过社区活动巩固基础 [15] - 中小团队生存空间被压缩 大厂承担创新重任 ChinaJoy 2025新增68个indie游戏展位为中小团队保留机会窗口 [21] 产品创新趋势 - 新一代二游尝试题材突破 形成以《异环》《望月》《无限大》为代表的二次元GTA 选择现代都市题材融入都市传说元素 [18] - 《明日方舟:终末地》开创工业科幻风格 结合国风场景与现代中国元素 [18] - 玩法创新包括《望月》融合塞尔达探索元素和帕鲁建造玩法 《二重螺旋》通过角色共用武器和加成道具降低养成压力 《明日方舟:终末地》探索战斗加工厂双核循环 [19] - 自《原神》成功后 二游普遍陷入原神三件套:大小保底机制 命座系统 圣遗物式养成玩法 [17]
2025再出征:国产游戏不再怂了
36氪· 2025-08-26 03:49
行业趋势 - 全球游戏行业仍处下行周期 但中国游戏厂商呈现强劲上升势头 国产游戏在科隆展存在感显著提升[1][3][4] - 科隆展总面积23.3万平方米 吸引72个国家超1500家展商 成为全球最大规模游戏展[4] - 海外厂商开始重视中国市场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7》首次对国区首发降价 《战地风云6》将国区设为低价区[35] 产品表现 - 《黑神话:钟馗》作为压轴作品亮相开幕夜 体现全球行业认可度[4] - 《穿越火线:虹》在开幕夜获得海外观众好评 《恋与深空》获2025科隆展最佳移动游戏奖[6] - 《影之刃零》试玩展台达500平方米 开放10分钟即停止排队 《三角洲行动》实现三端互通 DAU达2000万[6][20] - 米哈游《原神》《崩坏:星穹铁道》《绝区零》 网易《燕云十六声》《七日世界》 叠纸《无限暖暖》等国产游戏形成集体展示矩阵[12] 企业战略 - 腾讯通过天美工作室群和Level Infinite发行品牌多维度布局 展出《PUBGM》《沙丘:觉醒》《消逝的光芒:困兽》《Exoborne》等产品[8][10] - 腾讯投资关联企业广泛参与 包括《影之刃零》《命运扳机》《流放之路:降临》《雾锁王国》等作品[12] - 中国厂商采用"冲动+科学主义"开发模式 结合文化洞察与数据驱动 平衡创作表达与商业风险[19][20] 创新突破 - 国产游戏从模仿转向原创定义 《影之刃零》融合武侠电影元素 无法用传统游戏类型归类[22][24] - 《明日方舟:终末地》创新推出"集成工业系统"玩法 鹰角工作室获科隆官方两次推荐[29] - 爪印工作室《伊莫》在宠物捕捉基础上创新加入变身解谜机制 开辟全新体验方向[27] 文化影响 - 中国游戏实现文化反向输出 《黑神话:钟馗》促使海外玩家主动研究中国神话背景[26] - 海外知名制作人包括小岛秀夫、宫崎英高、金亨泰等纷纷来华交流 寻求中国市场合作[32] - 中国厂商成为行业"节奏发动机" 推动全球厂商提升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和服务水平[37]
《黑神话:钟馗》首曝;7月游戏市场增长4.6% | 游戏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06:54
行业市场规模 - 2025年7月中国游戏市场规模达290.84亿元 环比增长8.14% 同比增长4.62% [1][2] - 客户端游戏市场规模66.37亿元 环比增长13.13% 同比增长16.56% [2] - 移动游戏市场规模213.6亿元 环比增长6.36% 同比增长0.92% [2] 行业活动与全球化进展 - 2025科隆国际游戏展中国参展企业达50家 数量创历史新高 较去年增加10余家 [1][3] - 中国游戏《恋与深空》成为首款入围国际"最佳手游奖"提名的乙女向作品 [3] - 8款中国本土游戏在科隆展开幕夜发布新宣传片 包括《黑神话:钟馗》《王者荣耀·世界》等 [3] 重点产品动态 - 游戏科学新作《黑神话:钟馗》在科隆展首发CG预告 定位为单机ARPG 处于早期开发阶段 [1][4] - 《无限暖暖》部分未公开开发内容遭非法泄露 开发商叠纸已启动全面调查并追究法律责任 [1][7] 企业财务表现 - 吉比特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18亿元 同比增长28.49% 归母净利润6.45亿元 同比增长24.50% [5] - 主要收入来源为自研游戏《问道手游》10.71亿元、《问剑长生(大陆版)》5.66亿元、《杖剑传说(大陆版)》4.24亿元 [6] - 新游戏上线推动业绩反弹 财报发布次日股价涨停10% 报421.19元创年内新高 [5][6] 海外市场动态 - 索尼PS5美国市场全线涨价约50美元 标准版从500美元升至550美元 数字版从450美元升至500美元 [7] - 涨价主因包括经济环境挑战及美国进口产品关税影响 [7][8] 电竞赛事活动 - AEW2025亚奥电子体育周黄山分站于8月23日开幕 活动包含电子体育锦标赛、全民挑战赛等多元内容 [1][9]
超50家中国厂商参加2025科隆国际游戏展 数量同比增长32%
中证网· 2025-08-22 11:22
展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科隆国际游戏展参展厂商数量达1500家 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 较去年增加11% 创历史纪录 [1] - 中国参展厂商数量超过50家 较去年增长32% 包括腾讯、米哈游、西山居等知名企业 [1] - 展会设置大型体验区 灵游坊《影之刃零》体验区达500平米 提供超过60个试玩机位 [1] 中国厂商产品发布与技术展示 - 腾讯公布《三角洲行动》主机版上线信息 天美工作室设立品牌专区展示多款产品 [1] - 中国厂商发布《王者荣耀世界》《三角洲行动》《穿越火线:虹》等新品宣传片 [1] - 腾讯首次展示全链路AI创作解决方案VISVISE 子公司萨罗斯推出战术竞技射击游戏《命运扳机》 [2] 国际化产品布局 - Level Infinite展区推出《消逝的光芒:困兽》《沙丘:觉醒》等四款国际产品 [2] - 腾讯展示《王者荣耀国际服》《帝国时代海外版手游》《传说对决》等全球化产品 [1] - 中国厂商通过展会拓展国际市场 交流技术经验 推动本土游戏产品国际化 [2]
《黑神话:钟馗》吊足胃口
投资界· 2025-08-22 07:22
中国游戏在国际展会表现 - 游戏科学新作《黑神话:钟馗》以压轴彩蛋形式亮相科隆展ONL 获得全球行业尊重 [4] - 中国游戏占据科隆展显著位置 包括《明日方舟:终末地》50米展位及腾讯广告牌占据入口C位 [4][6] - 国产游戏获多项科隆奖提名 最佳移动游戏提名五占三 《影之刃零》提名最佳音效 [8] 中国游戏全球影响力提升 - 《黑神话:悟空》连续三年参展科隆展 验证中国单机游戏全球市场可行性 [24][26] - 海外KOL将中国单机游戏反应视频作为新流量密码 显示国际关注度提升 [24][25] - 《明日方舟:终末地》未上线即获TGS未来部门奖 与《怪物猎人:荒野》等日厂大作同台竞技 [33][35] 展会经济与行业趋势 - 科隆展2023年观众达33.5万人次 参展商超1400家 其中71%为海外厂商 [22] - 线下展会重新成为重要宣发阵地 助力3A大作突破营销预算限制获取关注度 [22] - 中国厂商在国际会议表现突出 腾讯相关GDC演讲达42场 超过微软的40场 [31] 产品战略与市场突破 - F2P产品通过极致品质实现全球突破 《明日方舟:终末地》在PC/主机端具备竞争力 [28] - 射击类产品优先布局PC版本 《三角洲行动》确认PC立住后手游才可能成功 [28] - 中国游戏凭借审美/品质打破出海壁垒 韩国G-Star展会出现玩家自发cosplay盛况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