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

搜索文档
晶泰控股(2228.HK):AI+人工智能自主实验平台驱动药物及材料研发 商业化加速
格隆汇· 2025-09-10 19:59
利润端扭亏为盈,营收步入商业化门槛。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2.66 亿元,同比增长53%,净利 润-15.2 亿元,实现同比减亏;2025 年上半年已实现扭亏为盈,收入5.17 亿元,同比增长404%,经调整 净利润1.42 亿元。AI 制药商业化逐步落地。公司的核心业务AIDD 覆盖小分子、大分子药物发现; AI4S 覆盖智能化服务、新材料研发服务方案等。其中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2024 年实现收入1.63 亿元, 同比增长87.76%;2025 年上半年实现收入8186万元,同比增长95.9%。药物发现解决方案2024 年实现 收入1.04 亿元,同比增长18.16%;2025 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35 亿元,同比增长615%。此外,2025 年6 月公司与DoveTree 新签署的管线合作订单规模高达59.9 亿美元。 机构:招商证券 研究员:顾佳/梁广楷/谢笑妍/刘晓珊/肖笑园 晶泰以量子物理为基础,融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自动化技术,早期即着手数据积累,构建多模态AI 模 型体系,覆盖药物发现核心环节。鉴于模型能力高度依赖数据驱动,公司自建干湿结合自动化实验平 台,高通量生产高质量正负样本,不断优化数 ...
晶泰控股(02228):业绩大幅提升,AI药物研发进入新阶段
信达证券· 2025-09-02 08:14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投资评级(如买入、增持等)[2][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提升,营业收入达5.17亿元,同比增长403.83%,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106.69%,扣非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扭亏[2] - 药物发现解决方案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615%,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收入0.82亿元,同比增长95.9%[2] - 以"最强AI大脑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驱动药物研发业务,与Gregory Verdine教授达成59.9亿美元合作并收到5100万美元首付款,与希格生科合作的靶向药物获盖伦奖提名,AI赋能莱芒生物实现CAR-T治疗突破[2] - 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在化学反应环节将反应成功率提升至85%以上,积累2600万条化学反应数据,完成对Liverpool ChiroChem的收购[2] - 多平台与智能技术协同创新,大分子平台XtalFold® Ultra模式将抗原-抗体复合物结构预测准确率提升约10个百分点,分子胶平台启动研发,PepiX™平台加速多肽&蛋白药物研发[2]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01/0.02/0.05元,对应P/E分别为972.37/437.71/205.33倍[4] 业务表现 - 药物发现解决方案2025年上半年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615%[2] - 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2025年上半年收入0.82亿元,同比增长95.9%[2] 技术创新与突破 - 化学反应环节建立可合成性预测与反应条件推荐AI模型,反应成功率提升至85%以上,积累2600万条化学反应数据[2] - 分离和纯化环节构建反应条件推荐及产率预测模型,高压分离算法已部署应用[2] - 具身智能方面新一代模块化机器人搭载专利柔性夹持装置,解决微量粉末精确分装等行业痛点[2] - 大分子平台XtalFold®推出Ultra模式,抗原-抗体复合物结构预测准确率提升约10个百分点[2] - 分子胶平台启动研发,优化量子物理基础的XFEP算法,开发药效关系新模型[2] - PepiX™平台融合生成式AI、自动化合成与高通量筛选,加速多肽&蛋白药物研发[2] - 建成数智化+自动化材料平台,覆盖实验全流程并与多家领军企业签单[2] - Multi-Agent系统逐步部署化学合成全流程,支持千亿化学空间预测[2][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693百万元,同比增长160.14%,2026年984百万元,同比增长42.00%,2027年1337百万元,同比增长35.85%[4]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39百万元,同比增长102.56%,2026年86百万元,同比增长122.15%,2027年184百万元,同比增长113.17%[4] - 预计2025年毛利率78.36%,2026年77.65%,2027年79.06%[4] - 预计2025年ROE 0.97%,2026年2.13%,2027年4.37%[4]
斩获430亿大单,“AI制药第一股”晶泰控股成色几何?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8-06 13:03
重大合作交易 - 与DoveTree签署合作协议 基于AI+机器人平台为肿瘤、免疫、神经和代谢疾病领域多个靶点开发小分子与抗体新药 [2] - 获得5100万美元首付款 有权获得4900万美元进一步付款 并有资格获得58.9亿美元潜在监管里程碑付款 [1][2] - 交易总金额达59.9亿美元(约430亿元人民币)创下AI+机器人新药研发领域订单规模新纪录 [1][2] 公司业务概况 - 基于量子物理、人工智能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型研发平台 [4] - 客户涵盖全球前20大生物技术与制药公司中的16家 包括辉瑞、强生、德国默克等 [1][3] - 2024年与礼来公司达成AI小分子新药合作 预付款达2.5亿美元 [3] - 已完成约40项对外授权许可交易 其中技术平台合作25起占比超60% [3]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达2.66亿元人民币 成功达到港交所商业化门槛 [5] - 2020-2023年收入分别为3560万元、6280万元、1.33亿元、1.74亿元 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5] - 2024年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87.8%)占比61.09% 药物发现解决方案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18.2%)占比38.91% [6] - 2021-2024年年内亏损分别为21.37亿元、14.39亿元、19.06亿元、15.14亿元 经调整亏损净额累计约16.87亿元 [8] 战略布局与投资 - 业务拓展至材料科学、农业、消费品等领域 与协鑫集团签署10亿元五年合作合同开发新能源材料AI大模型 [6] - 2024年5月以2.5亿元收购四维医学90%股权 整合心电诊断数据与AI技术 [9] - 收购英国Liverpool ChiroChem获得PACE技术平台 实现手性化学库虚拟筛选与自动化合成 [9] - 入股希格生科、默达生物、或然生物等生物科技公司 其中与默达生物合作开发的药物获FDA孤儿药资格认证 [10] 资本结构与融资 - 上市前完成8轮融资超50亿元 在全球AI药物研发公司中融资总额排名第一 [7] - 腾讯旗下意像架构持股12.89% 中国人寿旗下机构持股6.9% [7] - 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定期存款及理财产品合计达31.2亿元人民币 [10] - 2024年进行两次配售累计融资超32亿港元 [10] 公司背景 - 2015年由三位麻省理工博士后创立 2024年成为首家通过港交所18C规则上市的AI制药公司 [4][5] - 港交所18C规则针对特专科技公司 允许无收入、无盈利科技公司上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