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能源装备

搜索文档
2025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举行,项目投资金额2630.6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00:42
作为本次四川行的主体活动,2025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23日举行。 活动现场集中签约了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制造总部基地(绵阳)项目、AI车载流动医疗西部总部及生产基 地(自贡)项目等14个代表性项目,并发布了《投资四川建圈强链"15+N"重点产业机会清单》,推出资源 利用项目、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和应用场景项目"三张清单",并从线上推出的1500余个合作项目中,精选 100个优质项目汇编入册,为企业提供路径明确、务实管用的投资指南。 据了解,"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是四川省级重大投资促进平台活动,自2014年首次举办以来,今年是第 12次成功举办,活动累计吸引6200余家知名企业、近万人次嘉宾来川参会,通过搭建开放合作桥梁,促 成签约投资合作项目超7500个,在扩大对外开放、构建产业生态、助力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5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22日至24日在成都举行。活动期间,签约投资合作项目340个,投资金额 2630.6亿元。 据悉,此次活动以"共建产业生态共赢新质未来"为主题,突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向,助力四 川"15+N"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提质升级,以高质量招引服务四 ...
东方电气(01072) - 海外监管公告 - 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08-28 14:55
业绩数据 - 本报告期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60元/股,同比增长11.11%[23] - 本报告期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为0.56元/股,同比增长7.69%[23]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74%,增加0.30个百分点[23] - 本报告期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48%,增加0.19个百分点[2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81.51亿元,同比增长14.03%[25][58]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376.24亿元,同比增长14.26%[25] - 本报告期利润总额为24.94亿元,同比增长18.38%[25] - 本报告期归母净利润为19.10亿元,同比增长12.91%[2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563.66亿元,同比增长10.11%[25] 用户数据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2,007户[106] 未来展望 - 未来三年(2025 - 2027年)现金分红比例每年环比增长至少1个百分点[58] - 制定“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57]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国内首个能源装备行业垂直大模型“东方智源”成功研发,屏蔽泵数字化车间建成投产[33] - 扎拉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定子机座等通过验收,15兆瓦重型燃机稳定运行至设计工况[3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1 - 6月新增生效订单654.85亿元,同比增长16.78%[31] - 收购东方电机8.14%股权、东方汽轮机8.70%股权、东方锅炉4.55%股份、东方重机5.63%股权募投款项支付完毕[90][91] 其他新策略 - 制订13项举措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完成全部境内二级企业子企业章程修订[32]
五年同城化进阶,从“四市协同”到万亿产业共同体的跨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9 01:34
经济总量与集中度 - 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从2020年的2.24万亿元增至2024年的2.98万亿元,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 [1] - 四市GDP占全省比重从2020年的46%提升至2024年一季度的48.5%,土地占比仅6.8%却贡献近半经济产出 [1] - 目标2025年经济总量突破3.3万亿元 [1] 企业协作与产业链发展 - 2024年成都都市圈跨市合作企业达2860家,同比增长21.8%,增速为GDP增速的3.7倍 [2] - 形成"成都研发+德阳制造"模式,产品迭代速度提升30% [6] - 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产值突破2900亿元,集聚企业近3000家 [8] - 成资"中国牙谷"产业链完整度全球第一 [8] 产业协同模式与创新 - 推行"总部+基地""研发+制造"等协作模式,五年内9条产业链产值破万亿元 [7][9] - 建成省级中试平台21个(占全省60%),市级中试平台135个(同比增长48.4%) [8] - 天府大道科创走廊集聚加州智慧城、华为大数据中心等创新载体 [7] 机制体制创新 - 建立五级工作机制和"1+1+N"规划体系,实现"共绘一张图"治理跃升 [13]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20年约6500家增至2024年1.3万家 [13] - 通过要素市场化改革打破行政边界,如共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13] 区域协同活力 - 2024年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高于全省2.8个百分点 [10] - 德眉资三市工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10] - 日均跨市流动超68万人次,形成"1小时通勤圈" [15]
五年协同铸就万亿集群:成德眉资同城化重塑区域经济版图
中国经济网· 2025-07-29 09:28
文章核心观点 - 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通过产业协同、错位发展及机制创新 成功构建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区域经济总量从2020年2.24万亿元增至2024年2.98万亿元 并形成多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2][3][4][13] 产业协同策略 - 四地采用"功能互补、错位发展"思路:成都聚焦研发设计与总部经济 德阳打造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 眉山建设成渝新材料产业高地 资阳培育轨道交通与口腔产业 [3] - 建立"总部+基地""研发+制造"等协作分工模式 例如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聚集2800余家企业 2024年产值达3000亿元 超800家成都企业为德阳重装企业提供配套 [4] 经济发展成果 - 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五年间从2.24万亿元增长至2.98万亿元 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 [4] - 2025年九大重点产业链产值突破1.2万亿元 培育14个国家级产业集群 其中电子信息与装备制造集群规模超万亿级 [4] - 眉山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中锂电、晶硅光伏和化工新材料均达千亿规模 2025年1-5月锂电产业增速达25% [5] - 资阳"中国牙谷"成为全国最大口腔装备材料集聚区 产业链完整度全球第一 预计2025年产值达40亿元 占全国市场份额15% [5]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五年累计投资超2000亿元建设跨市交通项目 包括成资渝高速、市域铁路S5线等18个项目 四地通勤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小时 [6] - 实现505项政务服务跨市通办 154家三甲医院检查结果互认 互认项目扩展至138项 [9] 机制创新 - 创新"飞地经济"利益分享机制 通过税收分成平衡跨区域招商政策差异 促成项目研发总部与配套企业协同布局 [9] - 共建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 构建辐射欧亚的产业合作枢纽 [13] 未来规划 - 加速建设成德临港经济、成眉高新技术和成资临空经济三大产业带 [10] - 预计2030年建成2个世界级影响力产业集群和4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 [13]
成德眉资同城化 腹地都市圈探路五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2 09:00
经济总量与集中度 - 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从2020年的2.24万亿元增至2024年的2.98万亿元,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 [1] - 四市GDP占全省比重从2020年的46%提升至2024年一季度的48.5%,土地占比仅6.8%却贡献近半经济产出 [1] - 目标2025年经济总量突破3.3万亿元 [1] 企业协作与产业协同 - 2024年跨市合作企业数量达2860家,同比增长21.8%,增速为GDP增速的3.7倍 [4] - 形成"成都研发+德阳制造"模式,产品迭代速度提升30% [10] - 菲斯特科技计划在眉山建成全球最大激光显示光学屏制造基地 [10] - 成都400余户供应商为德阳链主企业配套,成资80余户企业围绕中车实现产品协作 [5] 创新驱动与产业链建设 - 建成省级中试平台21个(占全省60%),市级中试平台135个(同比增长48.4%) [13] - 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产值突破2900亿元,集聚企业近3000家 [13] - 成眉推进"研发+制造"模式,成资"中国牙谷"产业链完整度全球第一 [13] - 天府大道科创走廊集聚联想、华为等创新载体,形成9条万亿级产业链 [11][14] 机制创新与要素流动 - 建立五级工作机制和"1+1+N"规划体系,实现跨市要素市场化配置 [18]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至1.3万家(2020年的近两倍) [18] - 组建19个产业生态圈联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高出全省2.8个百分点) [14] 基础设施与区域融合 - 轨道交通资阳线日均跨市流动超68万人次,形成"1小时通勤圈" [21] - 共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公共资源跨市交易 [18] - 四川区域协同发展总部大厦吸引资阳、德阳入驻,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13]
向“新”发力 “两重”等重点项目牵引投资稳中有升
上海证券报· 2025-07-06 18:03
国家"两重"项目投资进展 - 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 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 [1] -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装饰装修已完成95% 计划2025年底基本建成 [1] - 兰州市谋划储备"两重"项目493个 总投资1045.33亿元 1至5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以上 [2] 基础设施投资数据 - 1至5月全国水利建设投资达4089.7亿元 在建水利项目3.1万个 [4] - 1至5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6% 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34.5% [4] - 渝万高铁正线全长251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 已进入架梁施工作业阶段 [3] 新兴产业投资动态 - 国家电网2025年投资首次超过6500亿元 新增投资主要用于特高压工程建设及电网数字化升级 [5] - 特变电工签约国网甘肃—浙江±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核心设备供应订单 [5] - 威迈斯投资1.9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电驱总成生产基地 天山电子投资2.28亿元建设车载液晶显示模组生产线 [6] 制造业投资表现 - 1至5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5% 对全部投资贡献率达56.5% [6] - 高技术制造业中 航空/航天器设备投资增长24.2%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投资增长21.7% [6] - 广东推进"广东强芯"工程 目标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 [6] 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 水利领域中央投资支持比例平均提高20个百分点 中型工程支持比例提至大型工程同等水平 [7] - 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可能上调额度 为基建投资提供资金保障 [8] - 中央预算内投资范围扩展至新建中型灌区等工程类型 [7]
四川第三批“双向揭榜挂帅”榜单发布
四川日报· 2025-06-12 03:29
双向揭榜挂帅机制 - 四川创新实施"双向揭榜挂帅"机制,今年已发布两批次140项榜单,促成95个项目成功揭榜,项目总投资2088.8亿元 [1] - 第三批40项"双向揭榜挂帅"榜单发布,其中"成果找市场"20项,分布在软件和信息服务(5项)、高端能源装备(4项)、医药健康(4项)、人工智能(3项)、新能源(2项)、航空航天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各1项) [2] - "企业找技术"榜单20项,具有技术紧迫性强、行业带动力高特点,包含6项"卡脖子"技术、11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3项新兴产业补短板技术 [3]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 前两批"成果找市场"项目42个,总经费14.1亿元,预期带动社会投入超53亿元,转化形成创新产品50个以上 [2] - 西北工业大学先进动力研究院与天府新区企业合作开发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 [2] - 盛德高科技揭榜四川大学新材料产业化项目,准备在天府新区落地 [3] 成果转化基金支持 - 四川省启动50亿元成果转化投资引导基金,省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省内资金各出资40%,省外资金20% [5] - 基金已设立7只子基金(种子期1只、天使期3只、创投期3只),规模达40.5亿元 [5] - 基金聚焦"15+N"重点产业链,已在人工智能、高端能源装备等领域投资4个项目1.5亿元,计划2025年投资超5亿元 [5] - 基金重点关注科技通信、新材料、先进制造等七大领域,已立项10个项目拟投3.9亿元,储备20余个项目 [5]
整合资源、优势互补 成都、德阳携手推进高端能源装备产业协同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0 09:53
高端能源装备专题对接活动 - 活动围绕设备采购、创新平台打造、智改数转、园区建设、投融资五个方面发布投资机会清单102项 [1] - 成都市和德阳市进行产业发展推介 展现出强大的产业实力与合作诚意 [1] - 成都已培育形成两个万亿级和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聚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4家 高新技术企业1 45万家 [1] - 成都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 1% 完成工业投资306 3亿元 增长93% [1] - 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川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等多个园区进行产业投资推介 部分园区在新能源装备制造、研发创新等领域已形成独特优势 [1] 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培育与合作 - 成都市、德阳市经信局联合发布《2025年度成都市、德阳市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培育提升工作方案》 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 - 川开电气、金星、东方氢能等高端能源装备企业进行合作订单签约 促进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2]
签约、发布投资机会清单102项!这场高端能源装备专题对接活动干货满满
搜狐财经· 2025-05-09 16:02
高端能源装备产业对接活动 -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高端能源装备专题对接活动在成都举行,旨在搭建政企研深度合作平台 [1] - 现场发布投资机会清单102项,涵盖设备采购、创新平台打造、智改数转、园区建设、投融资五个方面 [1] - 川开电气、金星、东方氢能等高端能源装备企业进行合作订单签约 [1][5] 成都高端能源装备产业基础 - 成都已培育形成两个万亿级和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聚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4家,高新技术企业1.45万家 [3] - 2024年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完成工业投资306.3亿元、增长93% [3] - 362家规上企业2024年产值突破14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13] 产业集群发展方案 - 成都市、德阳市经信局联合发布《2025年度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培育提升工作方案》,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5] - 依托"1个国家实验室+4个天府实验室+10个大科学装置+4个国家创新中心"的高能级创新体系,攻克400多项关键核心技术 [15] - 集群已具备全球领先的能源装备试验验证体系,实现技术共享与跨区域转化 [15] 企业合作与投资案例 - 中国华电集团计划2027年再投产新能源1000万吨,助力四川打造能源产业创新高地 [6] - 金星清洁能源装备集团眉山、金牛区氢能产业园将于今年建成投产,带动上下游企业来蓉投资 [8] - 特锐德在川累计投资超25亿元,其中充电网投资超10亿元,运营3.7万个充电终端,充电量超35.2亿度 [12] 产业生态与支持政策 - 成都设立总规模超百亿元的产业基金,推出"积分贷""研发贷""成果贷"等特色金融产品 [15] - 全市试点投运的"氢马儿"年内预计将新增2万辆,开放重大赛事应急发电装备、轨道交通氢能化等场景 [15] - 特锐德智能电气设备研发制造基地未来可支撑70亿元产能规模,目标2027年全产业链营收突破200亿元 [12]
产业西进链动千亿投资 四川将举行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4-29 07:22
产业转移对接活动概况 -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将于5月8日至10日在成都举行,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 [3] - 活动以"共享战略新机遇,同筑圈链新生态"为主题,包含重点企业座谈、重要嘉宾会见、开幕式等综合活动 [3] - 围绕8个重点产业链细分领域组织专题对接活动,包括人工智能、新型显示和软件产业、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产业等 [3] 活动筹备情况 - 目前已收到1000余家企业的参会报名信息 [3] - 省外有转移意向的产业项目超过300个,投资总额超过3000亿元 [3] - 较去年活动项目数量增加一倍以上,投资额增长超七成 [3] 四川省招商成果 - 今年以来四川省各市(州)累计开展小分队拜访等活动700余次,组织省外产业推介活动超过40场 [1] - 已收集《四川省招商引资政策和承接产业转移重点项目机会清单》重点项目100余个,总投资额超5000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