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

搜索文档
20余场专业沙龙探讨文化领域热点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5 00:53
活动概况 - 2025北京文化论坛于9月19日至24日举办20余场专业沙龙 覆盖六大平行论坛主题[2] - 沙龙聚焦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 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 视听产业融合破圈等前沿话题[2] - 活动地点涵盖城市文化地标 文博场馆及热门市民文化打卡地[3] 技术应用与产业融合 - 专业沙龙探讨大模型助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等技术创新议题[2] - 印刷术演变及当代文化应用通过沉浸式体验展示[2] - 活动选址包括阿里巴巴北京朝阳科技园等文化产业园区代表[3] 文化空间与传播 - 沙龙选址覆盖首都博物馆 故宫大高玄殿数字馆等文博场馆[3] - 市民文化中心如美后肆时 天桥印象博物馆等热门打卡地参与活动[3] - 活动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化传播及文化遗产价值阐释[2]
新技术催生网络文化新业态
经济日报· 2025-09-24 00:19
"我们要坚持保护优先,发展负责的数字技术,共建标准体系,推动协同互认。"世界互联网大会常 务副秘书长梁昊认为,创新产业生态,能够赋能文化经济。今年11月上旬,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 将成立文化遗产数字化专业委员会,进一步汇聚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专家、学者、机构力量,推动 相关工作走向常态化、系统化。 2025北京文化论坛"双向赋能:网络文化创新发展"平行论坛9月23日举办。嘉宾围绕新技术催生网 络文化新业态新模式、人工智能与媒体变革、AI时代版权保护技术创新等内容展开讨论。 在文化数字化和全球化背景下,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的关系愈发紧密。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和欧洲电 工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联合技术委员会主席沃尔特·福美认为,人工智能正作为强大 工具助力网络安全体系升级,但需警惕,人工智能同样存在被恶意利用的风险。在设计人工智能系统和 产品时,必须重视安全性,防止模型、算法及系统出现稳定性不足和潜在漏洞。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管晓宏带来团队最新项目"音乐智能量化和脑 科学认知研究"。他认为,音乐艺术与科学的交汇研究未来可期,信息科学、脑科学、生物医学与人文 艺术学科的交叉融 ...
2025北京文化论坛“双向赋能:网络文化创新发展”平行论坛举办
中国青年报· 2025-09-23 21:44
论坛核心内容 - 2025北京文化论坛"双向赋能:网络文化创新发展"平行论坛在京举办 聚焦新技术催生网络文化新业态新模式、人工智能与媒体变革、AI时代版权保护技术创新等议题 [1] - 论坛设置5场专业沙龙 分别围绕"数智时代的文化新生态""AI重塑数字内容生产""文化智能新业态""智媒时代主流媒体变革""技术变革中的版权新生态"主题展开讨论 [1] 参会嘉宾构成 - 邀请10位中外嘉宾作主题演讲 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管晓宏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叶蓁蓁 浙报集团副社长钱伟刚等国内专家 [1] - 国际代表包括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和欧洲电工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联合技术委员会主席沃尔特·福美 英国标准协会区域总监马可明 全球设计思维联盟主席乌里·温伯格等 [1] 论坛目标与意义 - 通过高端对话平台持续推动网络文化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1] -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1]
数字文化贸易超3700亿元 技术融合重塑网络文化产业模式
北京商报· 2025-09-23 14:56
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文化贸易总额达1.4万亿元,其中数字文化贸易规模超3700亿元,占比25.8% [4] - 网络游戏、网络文学、微短剧等细分领域表现突出 [4] - IPv6活跃用户数达8.34亿,占全部网民数的75.23%,技术基础设施升级支撑产业发展 [4] 技术应用与创新 - 新技术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催生多元业态并重塑生产模式 [4] - 人工智能应用打破传统内容生产边界,技术艺术融合将拓展至影视动漫等领域 [5] - IPv6作为新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是网络文化全球化传播的关键支撑 [4] 企业实践案例 - 泡泡玛特以IP为核心构建全链条运营体系,涵盖产品、门店及乐园业态 [4] - 产品线包括2厘米POP Beans至70厘米MEGA系列,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4] - 线下门店传递潮流风向,城市乐园通过沉浸式交互带动多业态发展 [4] 产业生态构建挑战 - 生成式人工智能崛起带来AI生成内容权属界定等新版权议题 [5] - 需重新审视版权保护模式,推动体系向更精准高效方向完善 [5] - 人工智能系统设计需重视安全性,防止模型算法出现稳定性不足和漏洞 [6] 全球协同治理 - 产业需通过全球协同与体系共建构建安全健康可持续的生态 [5] - 乌镇峰会将成立文化遗产数字化专业委员会,推动版权保护从国内治理向全球协同升级 [5] - 版权保护协同治理为跨境网络文化传播提供更有力保障 [5]
为孩子打造纯净阅读空间 四川开展“绿书签行动”
四川日报· 2025-09-17 07:49
活动概况 - 四川省暨成都市举办"护苗2025·绿书签行动"主题宣传示范活动 活动时间为9月16日 地点为成都市北新实验小学(乐行校区)[1] - 活动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和成都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 四川省"扫黄打非"办公室等单位承办[1] - 活动旨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倡导绿色阅读和文明上网[1] 活动内容 - 全省小学生代表通过视频分享对"护苗2025·绿书签行动"的理解与感悟[1] - 开场舞蹈以"红色经典阅读"为主题 演绎英雄故事[1] - 学生代表现场发起"绿书签行动"倡议 号召远离文化垃圾[1] - 开展"绿书签·传承红色经典"亲子共读展演 家长与孩子共同解读儿童文学作家刘海栖新作《向前进》[1] 执法成果 - 2024年1-8月四川省查缴涉未成年人非法出版物1128册[2] - 同期清理网络有害信息超过90000条[2] 活动规模 - 主会场设在成都 其他20个市(州)设立分会场同步开展活动[2] - 各地将以示范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护苗2025"专项行动[2]
海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搜狐财经· 2025-09-13 00:16
行业准入条件 - 网络文化经营活动需依法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涵盖互联网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流通 [1] - 许可证管理范围包括网络音乐、网络演出剧节目、网络表演、网络艺术品、网络动漫等互联网文化产品 [1] - 申请主体需为海南依法注册的企业法人 营业执照经营范围须包含互联网文化相关活动 [1] - 企业需具备确定的互联网文化活动范围 包括具体文化产品类型和服务方式 [1] - 企业需拥有必要设备、工作场所及管理技术措施 并符合国家规定的资金来源和数额 [1] - 注册资本需达到一定规模 例如不低于特定数额元 [1] - 企业法定代表人及主要管理人员需具备从业资格 无严重违法违规记录 [1] 申请流程与材料 - 申请材料包括企业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企业章程、业务发展报告、设备与场所证明材料、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资格证明、资金来源说明等 [2] - 所有材料需真实有效并加盖企业公章 [2] - 办理流程分四步:提交书面申请及材料、主管部门初步审核、实质性审查(资质/经营能力/设备条件核实)、审查通过后颁发许可证 [2] - 整个流程耗时视具体情况而定 [2] 合规经营要求 - 企业需在许可证核准范围内经营 不得超范围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 [4] - 需定期向主管部门报送经营情况并接受监督检查 [4] - 企业发生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变更时需及时办理许可证变更手续 [4] - 许可证有效期固定 到期前需提前申请续期 [4] 地区性政策 - 海南作为经济特区可能出台地方性法规或政策 企业需密切关注最新动态 [9] - 海南鼓励发展数字文化产业 企业可结合当地产业政策规划经营活动 [9] 违规后果 - 未取得许可证擅自经营或违反管理规定将面临法律法规处理 [6]
从文化传播者到新文学形态的开拓者(新语)
人民日报· 2025-07-30 22:12
行业规模与用户增长 - 网络文学海外活跃用户达2亿 新增注册用户3000万[2] - 海外本土作者新增12万 海外本土创作作品达50万部[2] - 海外平台签约外国作者近百万名[2] 技术赋能与传播效率 - AIGC技术使翻译效率提升近百倍 成本降低超九成[2] - 头部平台年新增AI翻译作品3200部 占中文翻译作品总量近50%[2] - AI翻译覆盖多语种 包括中译英《神话纪元》及英语译西班牙语《公爵的蒙面夫人》等畅销作品[2] 内容生态与文化影响 - 网络文学构建网剧网游共同叙事逻辑 延伸至动漫影视等领域[1] - 创造"穿越""异能""仙侠"等文化符号 被海外创作者借鉴使用[1] - 形成"中国故事—本土表达—全球传播"创新链 增强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2] 产业模式与文学形态 - 互联网技术实现文艺创作领域共创共享 重构文艺生产链[3] - 建立大众共创共读互动的新文学景观 成为新大众文艺重要载体[3] - 推动世界通俗文学叙事方法创新 从文化传播者发展为新文学形态开拓者[3]
王浩专题调研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有关工作并赴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调度
杭州日报· 2025-07-28 02:36
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 - 省委书记王浩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新起点,推动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 [1] - 要求统筹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找准切入点和发力点 [1] - 强调高标准高质量做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系列活动,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标杆 [4] 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 -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产业是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的重要目标,要坚持守正创新、强化精品意识 [2] -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注重"第一选题"、精品出版、新营销模式场景和出版融合发展 [2] - 宋城演艺是文旅融合先行者,要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做强文旅融合特色品牌 [2] 文化"新三样"出海 - 推动网文、网剧、网游等文化"新三样"出海是发展文化贸易、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 [3] - 浙江要加快形成文化出海全产业链,打好"政策+服务+改革"组合拳,壮大头部企业 [3] - 推进AI大模型等数字技术应用,将文化"新三样"打造为高科技产品、数字经贸产品 [4] 文旅深度融合 - 浙江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业态丰富,为文旅融合提供"文化活水" [2] - 扎实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工程,突出抓好文旅重大项目,丰富产品供给、强化业态创新 [4] - 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要以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助力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 [4] 文化科技融合 - 深入推进"文化+科技"改革,确保取得实质性突破、标志性成果 [4] - 推进AI大模型等数字技术应用,提升文化产品科技含量 [4] - 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中国网络作家村和杭州电魂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文化科技融合代表企业 [3]
推动城市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6-11 23:38
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数字文化产业已成为文化产业核心和数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1] - 行业存在业态同质化、缺乏龙头企业、创意人才匮乏、产业服务平台功能有限等问题 [1] - 长三角城市在动漫领域具备制作能力优势,可向原创IP开发延伸以提升产业链能级 [2] 产业链优化策略 - 需聚焦网络游戏、动漫、网络文化等重点细分领域,精准引入龙头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3] - 推动中小数字文化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发挥补链强链功能提升细分领域竞争力 [2] - 鼓励城市广电集团、文旅集团投资文化资源数字化项目,支撑龙头企业培育 [3] 产业园区建设 - 通过产业园培育初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及独角兽企业 [4] - 探索老厂房改造为生产型/消费型数字文化产业园,实现城市更新与产业结合 [4] - 构建园区金融协同体系,提供授信、创投、产业基金等多元化融资渠道 [4] 人才生态构建 - 应用型院校需重点培养复合型数字创意人才,建设数字文化产业学院 [5] - 建立校企双主体培训机制,通过工作站/驿站等创新形式拓展引才渠道 [5] - 落实购房补贴、公租房政策,将数字文化人才纳入城市人才政策体系 [5] 公共服务支持 - 创新知识产权质押模式和文化金融产品,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支持成长性企业 [6] - 打造特色文博会/创博会,通过"展会节演赛"融合提升文化会展拉动效应 [6] - 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应用、人才服务、投融资功能,构建多层次服务网络 [7]
未成年人充值打赏“低龄化”“大额化”,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青年报· 2025-06-11 01:54
未成年人网络消费现状 - 北京互联网法院近三年审结涉未成年人游戏充值和直播打赏案件近700件 单案最高标的额310万元 平均标的额8万余元 [1] - 案件呈现消费主体低龄化、消费金额大额化趋势 例如未成年人一晚充值4万余元抽取游戏皮肤 单场直播打赏8万元 [1] - 法院通过"示范判决+调解"模式为家庭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 并推动平台完善身份验证技术 [1] 平台责任与典型案例 - 某漫画平台因提供含不健康内容的漫画被法院认定合同无效 需全额退还未成年人1400元充值款 法院强调内容需符合公序良俗 [3][4] - 某游戏平台因未严格落实实名认证机制 允许未成年人修改身份信息并充值10万余元 被判退还部分款项 法院明确平台需承担主要过错责任 [5][6] 家长防护措施建议 - 建议家长定期核查账户流水 设置消费限额 运用"未成年人模式"等技术防护手段 [2] - 提倡制定家庭用网公约 明确上网时长和权限 通过奖惩机制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2] - 建议通过儿童银行账户、定额零花钱等方式培养理财观念 增加现金使用机会以理解金钱价值 [2] 行业监管与司法导向 - 法院强调网络服务提供者需依法完善内容审核 典型案例对"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认定具有参考意义 [4] - 司法实践督促游戏平台增强保护意识 要求充分履行实名认证等法定义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