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保护

搜索文档
《黑神话:悟空》《我的阿勒泰》等获金奖!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9 13:06
2025年9月25日 2025年中国版权金奖获奖名单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国家版权局关于公布2025年中国版权金奖获奖名单的通知 国版发函〔2025〕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版权局,各版权相关单位: 根据《国家版权局关于开展2025年中国版权金奖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国版发函〔2025〕1号),经 提名推荐、评审遴选和公示等程序,形成了2025年中国版权金奖获奖名单,现予公布。 国家版权局 1. 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2.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3. 芒果超媒股份有限公司 4. 中国国家博物馆 5.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 2.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 3. 安徽省公安厅知识产权犯罪侦查总队知识产权与制售伪劣商品犯罪侦查科 4. 常州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5.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作品奖(6个) 推广运用奖(5个) 保护奖(5个) 管理奖(4个) 1. 《我的阿勒泰》(图书,著作权人:李娟) 2. 《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著作权人: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 3. 《西北岁月》〔电视剧,著作权人:陕西文化产业(影视)投资有限公司〕 4. ...
技术变革重塑版权生态 中外专家共议人工智能与版权保护新挑战
中国经济网· 2025-09-25 05:04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以AI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能够有效应用于版权的创作、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 全链条环节,但其隐蔽性、快速性也会催生数据安全风险,引发行业生态重塑下的利益分配及相关伦理 问题。为积极应对相关挑战,行业各方已探索并采取多种不同方式与路径,以影视领域为例,针对新技 2025北京文化论坛版权沙龙活动现场。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术对网络影视版权保护带来的冲击,相关各方在今年4月共同发起成立 "网络影视反盗版联盟",以此为 契机建立重点作品保护名单与快速响应机制,集中打击重点盗版模式,深化协同合作、构建共治格局, 为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5日讯(记者 魏金金)作为2025北京文化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北京文化论坛 版权沙龙活动于9月24日在北京印刷学院举行。本次沙龙以"技术变革中的版权新生态"为主题,由北京 市出版版权协会和北京印刷学院联合承办,来自国内外各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版权产业发展现状与 难点问题,共同研讨版权产业发展与保护路径。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王志成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变革正在深 刻重塑着文化生态、版权业态,带 ...
新技术催生网络文化新业态
经济日报· 2025-09-24 00:19
"我们要坚持保护优先,发展负责的数字技术,共建标准体系,推动协同互认。"世界互联网大会常 务副秘书长梁昊认为,创新产业生态,能够赋能文化经济。今年11月上旬,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 将成立文化遗产数字化专业委员会,进一步汇聚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专家、学者、机构力量,推动 相关工作走向常态化、系统化。 2025北京文化论坛"双向赋能:网络文化创新发展"平行论坛9月23日举办。嘉宾围绕新技术催生网 络文化新业态新模式、人工智能与媒体变革、AI时代版权保护技术创新等内容展开讨论。 在文化数字化和全球化背景下,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的关系愈发紧密。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和欧洲电 工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联合技术委员会主席沃尔特·福美认为,人工智能正作为强大 工具助力网络安全体系升级,但需警惕,人工智能同样存在被恶意利用的风险。在设计人工智能系统和 产品时,必须重视安全性,防止模型、算法及系统出现稳定性不足和潜在漏洞。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管晓宏带来团队最新项目"音乐智能量化和脑 科学认知研究"。他认为,音乐艺术与科学的交汇研究未来可期,信息科学、脑科学、生物医学与人文 艺术学科的交叉融 ...
2025北京文化论坛“双向赋能:网络文化创新发展”平行论坛举办
中国青年报· 2025-09-23 21:44
论坛核心内容 - 2025北京文化论坛"双向赋能:网络文化创新发展"平行论坛在京举办 聚焦新技术催生网络文化新业态新模式、人工智能与媒体变革、AI时代版权保护技术创新等议题 [1] - 论坛设置5场专业沙龙 分别围绕"数智时代的文化新生态""AI重塑数字内容生产""文化智能新业态""智媒时代主流媒体变革""技术变革中的版权新生态"主题展开讨论 [1] 参会嘉宾构成 - 邀请10位中外嘉宾作主题演讲 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管晓宏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叶蓁蓁 浙报集团副社长钱伟刚等国内专家 [1] - 国际代表包括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和欧洲电工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联合技术委员会主席沃尔特·福美 英国标准协会区域总监马可明 全球设计思维联盟主席乌里·温伯格等 [1] 论坛目标与意义 - 通过高端对话平台持续推动网络文化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1] -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1]
《731》制片方郑重声明
新京报· 2025-09-18 07:17
声明称,电影《731》制片方今日发现,部分网络平台及个人未经授权,擅自通过在影院盗摄以及网络平台直播等方式非法使用电影《731》的版权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影片片段、剧情、人物形象、音像素材等),严重侵犯了制片方的著作权及合法权益。 制片方强调,该行为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也对社会公众造成误导,损害影片的正常创作与传播秩序,现严正要求所有侵权方立即停止传播、下架所 有侵权内容,并消除不良影响。 声明写道:电影《731》系重大历史题材作品,创作过程严谨、内容严肃,任何未经许可的滥用、恶搞、篡改或商业化利用均为法律所禁止。 目前,制片方已对侵权行为进行证据保全,并将通过法律途径追究所有侵权方的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将移交行政机关查处或追究刑事责任。《731》制 片方呼吁相关平台及个人严格遵守版权保护规定,共同维护影视行业的创作环境。 郑重声明 致相关平台及直播主体: 9月18日,电影《731》票房突破2亿大关没多久,电影制片方发布郑重声明。 今日,电影《731》制片方发现,部分网络平台及个人未经授权, 擅自通过在影院盗摄以及网络平台直播等方式非法使用电影《731》 的版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影片片段、剧情、人物形象、 ...
AIGC再引争议,迪士尼、华纳、环球联手起诉中国AI公司MiniMax
凤凰网· 2025-09-17 07:54
根据本周二在加州地方法院提交的诉讼文件,此次的被告是来自中国的AI公司MiniMax及其旗下的图像 与视频生成服务"海螺AI"。三大电影公司在诉状中措辞严厉,称MiniMax"肆无忌惮"地利用其家喻户晓 的版权角色,例如《星球大战》的达斯·维达、《神偷奶爸》中的小黄人以及"神奇女侠"等经典形象, 来推广其AI服务。诉状指出,用户仅需通过简单的文本提示,就能在"海螺AI"上生成并下载带有 MiniMax品牌标识的上述角色图片及视频,而MiniMax则将此作为其"口袋里的好莱坞工作室"概念进行 营销。 凤凰网科技讯 9月17日,好莱坞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版权战火再度升级。据路透社消息,继矛头对准 Midjourney之后,三大电影巨头——迪士尼、环球影业、华纳兄弟近日联手将一家中国AI公司告上法 庭,指控其未经授权使用经典IP进行AI模型训练与商业服务。 此次诉讼的核心诉求是要求法院下令,永久禁止MiniMax在没有获得适当版权保护的情况下提供"海螺 AI"服务。这起案件并非孤例,而是好莱坞与AI生成工具之间法律纠纷愈演愈烈的最新一章。此前,迪 士尼和环球影业已在6月对Midjourney提起类似诉讼,华纳兄弟也于本 ...
首都版权展区亮相服贸会,机器人“版版”上岗服务
新京报· 2025-09-11 04:51
展会主题与核心内容 - 首都版权展区以"版权智驱·科技赋能·创新未来"为主题 设置5大展区展示创新成果和产业生态 [1] - 展区以"版权+IP"为核心 突出"文化传统"与"数字创新"两大内涵 [2] 展区功能与展示形式 - 版权成果展示区通过图文视频展示行政司法保护协同治理机制等专业内容 包括2022年设立的著作权案件线索通报会议等五个协同机制 [2] - 数字文博展示区推出"何以博乐"专题 融合馆藏文物与现代审美的联名文创产品 通过立体化场景展示销售 [4] - 文创IP共生空间结合传统文化与游戏IP 设置"山海经IP"AI合影空间实现神话人物扮演互动 [5] - 舞台活动区每日举办版权知识讲座 民间文艺表演及技艺宣讲 包括掐丝画 大漆等体验活动 [5] 技术创新与版权保护 - 采用高清三维建模对首发文物进行沉浸式数字化重现 观众可通过数字交互界面感知文物历史脉络 [4] - 所有数字化成果通过"中国文保链"完成确权与存证 保障数字资源安全性与合法性 [4] - 文物"红釉玉壶春瓶"首次以"文物艺术品+文创产品+文物数字版权"形式亮相 [4] 版权保护机制建设 - 北京市版权局构建版权多元解纷"北京模式" 通过专业调解组织和"诉非云联机制"建立版权纠纷替代解决机制 [3] - 推动软件正版化 入选版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 系统性展示已取得的成效 [3]
安妮股份的“纸”上富贵:上半年净利润暴跌83% 身陷投资者索赔案
华夏时报· 2025-09-02 14:0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1亿元 同比增长11.93% [2][6] - 归母净利润196.25万元 同比下降83.34% [2][6] - 扣非归母净利润42.32万元 同比下降87.49% [2][6]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8.81%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5.76%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7.74%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68.13% [6] 业务结构分析 - 纸制品及相关服务营收占比57.98% 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仅占4.44% [6] - 2017-2024年营业收入波动较大 最高7.15亿元(2018年) 最低3.35亿元(2020年) [4][5] - 同期归母净利润剧烈波动 最高0.76亿元(2018年) 最低-6.23亿元(2020年) [4][5] 历史财务问题 - 2015年并购微梦想后虚增营业收入1065.96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876.22万元 占当期利润总额31.89% [3] - 微梦想2017-2019年累计亏损约1100万元 其中2017年亏损398万元 2018年亏损537万元 2019年亏损239万元 [4] - 2015年以现金9600万元收购微梦想51%股权 2016年持股比例增至81% [4] 法律诉讼进展 - 投资者索赔案再次向厦门中院提交立案 已进入最后诉讼时效倒计时 [2] - 虚假陈述索赔案由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 [2] - 公司因2015年财务造假于2021年4月6日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 [3] 行业背景 - 造纸印刷行业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政策收紧及市场需求波动影响 整体盈利能力承压 [7] - 行业普遍面临销售、管理及研发成本增加问题 [7] - 营收增长显示业务拓展成效 但利润下滑反映行业成本传导能力较弱 [7] 战略转型历程 - 2008年深交所上市 主营商业信息用纸研发生产销售 [3] - 2011年宣布转型后先后并购多家公司 涉足互联网彩票、虚拟现实、物联网、版权保护等概念 [2][3] - 2014年底曾计划发行股份收购微梦想100%股权 后因风险原因终止 [4]
安妮股份的“纸”上富贵:上半年净利润暴跌83%,身陷投资者索赔案
华夏时报· 2025-09-02 13:5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1亿元 同比增长11.93% [2][5] - 归母净利润196.25万元 同比下降83.34% [2][5] - 扣非归母净利润42.32万元 同比下降87.49% [2][5]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8.81%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5.76% [5]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7.74%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68.13% [5] 业务结构分析 - 纸制品及相关服务营收占比57.98% 仍为核心业务 [5] - 互联网及相关服务营收占比仅4.44% [5] - 公司自2012年起通过并购涉足互联网彩票、虚拟现实、物联网、版权保护等赛道 [3][4] 历史财务问题 - 2015年通过收购的微梦想公司虚增营业收入1065.96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876.22万元 占当期利润总额31.89% [3] - 2017-2019年微梦想累计亏损约1100万元 [4] - 2017-2024年归母净利润波动剧烈 最高亏损达6.23亿元(2020年) 最高盈利0.76亿元(2018年) [4] 法律风险事件 - 投资者索赔案已再次向厦门中院提交立案 进入最后诉讼时效倒计时 [2][3] - 公司因2015年财务造假于2021年4月6日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 [3] 行业环境压力 - 造纸印刷行业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政策收紧及市场需求波动 [6] - 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承压 成本传导能力较弱 [6] - 期间费用上升为行业普遍现象 [6]
某平台分别被两家高院判赔6000万、2910万
新华网财经· 2025-08-26 03:12
司法判赔与侵权规模 - 某平台因传播《德云斗笑社》被判赔偿6000万元,因传播《长相思》被判赔偿2910万元,因传播《狂飙》被判赔偿3000万元 [1] - 《德云斗笑社》侵权视频累计超2万条,相关话题播放量达21.4亿次;《长相思》侵权合集播放量达2159.1万次,直播场次达200场 [3][4] - 平台重复侵权账号数量显著,被投诉一次后仍侵权的账号达793个,被投诉十次后仍侵权的账号达62个 [4] 平台责任与技术手段 - 法院认定平台具备AI审查技术但未有效拦截侵权,需承担"善良管理人"责任,采取过滤和拦截措施 [8][9] - 平台通过算法推荐、智能切片和动态对抗技术实现侵权内容秒级传播,例如《延禧攻略》单条侵权视频播放量超110万次 [7] - 平台对侵权视频进行主动编辑、推荐和合集归类,主观故意明显,且未响应多次预警函和侵权通知 [4][8] 行业损失与政策环境 - 短视频侵权导致长视频平台营收连续六个季度下滑,电视剧行业年损失超200亿元 [11] - 2025年"剑网行动"重点打击视听作品侵权,国家四部门联合强化版权全链条保护 [13] - 全国法院2024年在460件知识产权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最高判赔金额达6.4亿元 [13] 司法趋势与市场影响 - 最高人民法院要求提高损害赔偿金额,各地法院加大判赔力度,适用惩罚性赔偿条款 [1][13] - 高额判赔旨在遏制"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保护文化产业创新投入,例如中超联赛案判赔2400余万元 [5][14] - 司法判决明确平台注意义务,技术中立不构成免责,需完善审核机制和侵权处置流程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