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养殖业
icon
搜索文档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农文旅融合 激活新疆乡村振兴新活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9 02:47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一个乡村,每年竟吸引上百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团慕名而来,这里究竟藏着什么样的乡村振兴"密码"? 和美乡村焕新颜 乡村振兴启新程 一走进定吉格村,记者就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了。村党总支书记西尔娜依告诉记者,她们正在举行一场特殊的比赛——"美丽庭院大赛"。 采访中,村民们向记者道出了评分的 "关键标准"—— "生活区、种植区、养殖区"三区是否做到了清晰分离。曾经村里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村民家家都有 宽敞的庭院,可是因为缺乏规划,院子三区混杂、杂乱无章。 而现在,在村委会的指导下,村民们不仅开始给庭院"分区",更学会了种菜的手艺,闲置的庭院变成了美丽的增收院。 总台央视记者孙艳:我现在就是在定吉格村的村口,一条马路之隔,也就100多米的位置,有一个村里的小微产业园。这个小微产业园占地有30多亩,里面 有几十家商户和企业,村民们不用外出打工,走路几分钟就可以在家门口轻松上岗。 走进产业园里的这家蛋糕房,操作间里,几位少数民族妇女正忙碌着。阿斯木汗就是其中一员,她告诉记者,刚来的时候,自己对这些一窍不通,工厂里的 师傅想方设法手把手地教她。 如今的定吉格村,村民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共富之路越走越宽 ...
国泰海通 · 晨报0916|宏观
美国就业市场状况 - 美国劳动力市场接近零就业状态引发经济衰退担忧 但初请失业金数据显示企业仅放缓招聘而未大幅裁员 尚未达到经济衰退条件 [2] - 美国正经历历史上最缓慢的失业率上行过程 源于劳动力市场从供给约束向需求约束的罕见状态转换 [3] - 劳动力市场维持"紧平衡"主要因移民驱逐和退休潮导致供给减少与需求放缓同步 但这种平衡状态即将被打破 [4] 就业数据与货币政策 - 平衡新增就业人数为15-18万人/月 近一年月均新增就业12万人已低于该区间 [5] - 需关注9月议息会议对失业率预测的调整 若维持4.5%预测水平则表明联储对失业率上升容忍度有限 可能加快降息节奏 [5] 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 - 疫情期间提前退休潮导致劳动供给短缺 2023年以来供需缺口收敛 失业率缓慢提升但初请失业金保持低位 [7] - 移民对劳动供给影响消退 边境移民执法进入"低遭遇低驱逐"双低均衡 移民净流入形成新稳态 [7] - 退休潮拖累减弱 2025年是退休高峰但60年代出生人口下滑减轻影响 老年人劳动参与率显示延迟退休趋势明显 [7] - 本土出生人口取代移民成为供给增长主力 1997-2007年出生人口攀升 千禧一代正步入劳动市场 [7]
“大伙儿的精气神提起来了!”
人民日报· 2025-08-21 22:13
精神面貌转变 - 脱贫群众从"盼温饱"转向"拼未来" 精神面貌显著提升 袁义燕家庭从山区搬迁至安置区后实现双就业 月储蓄达一人工资水平 [2] - 易地搬迁群众劳动力就业率达96%以上 全国960多万人实现易地搬迁 "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目标持续推进 [2] - 教育质量实现跨越式提升 卯家湾中小学从摸底测试平均分十几分跃居全县第一 配套建设完整教育体系 [3] 产业发展与增收 - 特色种植养殖形成规模效应 李国芝带动10余户乡邻发展种养业 3亩花椒年收入超2万元 并扩展猪羊养殖及药材种植 [4] - 产业帮扶政策显效 赵海涛利用55万元小额助农贷成立土豆合作社 产品销往京津冀地区 带动脱贫群众就业增收 [4] - 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连续4年超3000万人 累计培育乡村工匠13万余人 带动500多万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 [5] 技能提升与人才建设 - 孙金龙投资200万元建设粉条加工厂 形成"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 提供15个稳定岗位 解决土豆销路问题 [6] - 镇雄县五金产业园吸引返乡人才 园区企业80%技术管理岗由返乡人员担任 超20万在外技能人才促进资源城乡流动 [7] - 张四海通过"乡村工匠"培训成为养羊专家 牵头成立合作社带动30多户乡亲 实现技术分享与产销一体化 [8] 产业融合与价值链延伸 - 832个脱贫县均培育2-3个特色主导产业 3/4脱贫人口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 获得增值收益 [8] - 通江县打造百亿级银耳产业集群 开发30多种高附加值产品 设立5000万元产业基金 构建"一带两区三园百基地"格局 [9] - 彝良县宝藏村发展农文旅综合体 引入乡村CEO团队开发天麻相关项目 获"云南省金牌旅游村"称号 [10] 区域经济与生态价值转化 - 八十三号村依托塞罕坝生态优势发展文旅 成立旅游合作社统一管理 村民付崇民投资20多万元开办民宿 年收入7万多元 [10] - 全村发展民宿45户 带动上百人就业 实现从"靠天吃饭"到主动"谋发展"的转型 生态价值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 [10]
辽宁铁岭:组建产业联合党委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新华网· 2025-08-21 01:41
组织架构创新 - 铁岭市建立跨村产业联合党委69个 覆盖63个乡镇 占全市乡镇总数70.8% [1] - 采取中心村牵头与"村企社"融合方式建立联合党委 推行物资统一采购等"六统一"管理模式 [1] - 昌图县金家镇畜牧养殖产业联合党委通过统一运营 每年为五个村养牛专业户降低成本210余万元 [1] 经营主体发展 - 联合党委引导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11个 包括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2] - 通过土地入股和大户带动等方式强化利益联结 实现村村成股东与户户有分红 [2] - 试点打造29家"强村公司" 建立389个"直播助农"网上直播间 [2] 经济效益成果 - 推动联建村集体收入增加2800余万元 村民增收6100余万元 [2] - 帮助41个联建村通过新型经营模式增收437万元 [2] - 推动46个特色产业项目落地 研发紫桃李子等21种特色农产品 [2] 产业发展模式 - 整合政府企业及农村集体优质资源 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股延长产业链 [2] - 探索农业产业市场化标准化发展新路径 拓展销售渠道 [2] - 通过统筹各村资金资源资产实现产业降本增效与转型升级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产业振兴科技攻关行动推进会在四川丹棱召开
中国经济网· 2025-07-22 08:59
乡村产业振兴科技攻关行动 - 中国农科院启动乡村产业振兴科技攻关行动,选取10个产业代表性强、示范效应好的县作为试点县,设置优质果蔬、特色园艺、特种经作、特色畜禽和乡村新兴产业五大任务 [1] - 行动由农经所牵头,联合14个研究所50余个创新团队,采用"按需研发、定向转化"模式,实现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1] - 农经所已成立西南中心(成都)和东南中心(福州),将以西南中心为一线指挥部在四川丹棱率先推动,打造全链条贯通的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实践范例 [1] 丹棱县合作与成果 - 农经所与丹棱县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围绕种养殖全产业链开展深度合作,为丹棱县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 - 丹棱县成功培育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柑橘品种,实现全年供应和全球销售,连续9年入选中国区域品牌百强,带动18万亩柑橘产区果农户均年收入达8万元 [3] - 突破大米脱糖、超微粉生产等关键技术,建成晚熟柑橘商贸物流园和食品生物智造园,推出国内首条冻粑标准化生产线,打造年产值超亿元的"果小酒"果酒品牌 [3] 农业科技创新与未来发展 - 丹棱县集成推广20余项先进技术,取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建成全国"最美科技小院",正打造食品生物智造研究院和西南地区最大养生菌种资源库 [3] - 通过"科研单位出技术、地方政府搭平台、农民主体得实惠"的合作新模式,让科研课题从产业需求中来,成果到生产实践中去 [2] - 下一步将重点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将丹棱打造成为农业科技"试验田"和乡村产业振兴示范样板 [3]
黑龙江省:培育高素质农民,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3:51
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 -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制定《2025年黑龙江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旨在提升农民技术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素养,培育粮食安全守护者、产业发展带头人和乡村振兴主力军 [1] - 2025年计划分层次、分区域、分类别、分模块开展常规培育22182人、专题培育5350人 [2] - 重点支持实施粮油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提升工程、新产业新业态带头人培育工程、文明乡风建设素质素养提升工程 [2] 粮油和农产品产能提升 - 以水稻、大豆、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为主要实施范围,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应用开展培育 [2] - 聚焦玉米、大豆等作物单产提升,开展全产业链技术或单项关键技术培训,在适宜地区普及水肥一体化技术 [2] - 围绕畜牧、水产、蔬菜、水果、食用菌等开展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培育,重点面向养殖大县开展肉牛、奶牛、生猪等养殖培训 [2] 农业机械化发展 - 聚焦主要粮油作物耕种管收机械化作业环节,培养高素质农机手、农业生产无人机飞手 [3] - 重点围绕机械化措施促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重点环节以及机收减损等开展农机手技能提升培训 [3] - 通过竞争性立项安排26个县(市、区)开展农机手技能提升专题培训班 [3] 乡村新产业发展 - 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求,培养"农业+"新产业带头人 [4] - 重点关注返乡大学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领域群体,培养青年带头人 [4] - 2025年安排11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技能应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