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冶

搜索文档
中金岭南(000060) - 000060中金岭南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9
2025-09-19 07:20
资源储备与勘探 - 截至2024年底,公司保有金属资源量锌713万吨、铅366万吨、铜143万吨、银6607吨、金90吨、镍9.24万吨、镓717吨、锗240吨、钨1.65万吨 [1] - 成功摘牌韶关万侯钨银多金属矿探矿权、广东省新兴县天堂铅锌铜多金属矿普查探矿权等多个优质矿权 [1] 新材料板块发展 - 子公司中金科技聚焦高性能粉体材料、热双金属及储能材料领域,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资质 [2] - 2023年并购国内热双金属龙头企业佛山精密,2024年控股山东中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延伸铜精深加工链条 [2] 生产经营数据(2025年1-6月) - 营业收入310.89亿元(同比增长1.54%),归母净利润5.59亿元(同比增长3.12%) [4] - 生产精矿铅锌金属量12.54万吨(其中国内矿山7.6万吨),铜铅锌产品44.78万吨(阴极铜24.02万吨,铅锌产品20.76万吨) [4] - 工业硫酸100.25万吨,硫磺1.64万吨,白银56吨,黄金34千克,电镓8.17吨,锗精矿含锗7.84吨,粗铜1010吨 [4] - 深加工产品:铝型材9291吨,电池锌粉1.08万吨,冲孔镀镍钢(铜)带829吨,复合材料795吨,热双金属等1237吨 [5] 发展战略 - 实施"一体两翼"战略:以资源头部企业为主体,发展铜铅锌冶炼精深加工及稀有稀散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 [3] - 通过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并举,聚焦主业与资本运营双轮驱动完善产业链布局 [3]
中金岭南(000060) - 000060中金岭南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4
2025-09-04 08:4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0.89亿元 同比增长1.54% [1] - 归母净利润5.59亿元 同比增长3.12% [1] - 拟向控股股东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15亿元 [2] 生产数据 - 矿山企业生产精矿铅锌金属量12.54万吨 其中国内矿山7.6万吨 [1] - 冶炼企业生产铜铅锌产品44.78万吨 其中阴极铜24.02万吨 铅锌产品20.76万吨 [1] - 工业硫酸产量100.25万吨 硫磺1.64万吨 [1] - 白银产量56吨 黄金34千克 电镓8.17吨 锗精矿含锗7.84吨 粗铜1010吨 [1] - 深加工企业生产铝型材9291吨 电池锌粉1.08万吨 [1] 资源储备 - 截至2024年底保有金属资源量:锌713万吨 铅366万吨 铜143万吨 [3] - 银资源量6607吨 金90吨 镍9.24万吨 [3] - 镓资源量717吨 锗240吨 钨1.65万吨 [3] 战略发展 - 公司拥有凡口铅锌矿及广西、澳大利亚、多米尼加多座在产铅锌矿山 [3] - 成功摘牌韶关万侯钨银多金属矿探矿权和广东省新兴县天堂铅锌铜多金属矿普查探矿权 [3] - 子公司中金科技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资质 [4] - 2023年并购国内热双金属龙头企业佛山精密 [4] - 2024年通过控股山东中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延伸铜精深加工链条 [5]
西南证券给予西部矿业买入评级,2025中报点评:矿冶两端持续发力,玉龙三期高效推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06:40
行业层面 - 供需缺口呈放大趋势,长期铜价中枢上行 [2] 公司层面 - 铜矿量价齐升,玉龙铜矿为重要利润来源 [2] - 玉龙三期积极推进 [2]
稀土永磁板块持续活跃 北矿科技股价走出“五连板”
新华财经· 2025-06-13 13:57
稀土永磁板块市场表现 - 北矿科技股价连续5个交易日涨停,区间涨幅超过60%,收盘价为27.53元/股 [2] - 6月9日周一开盘后,北矿科技即涨停 [3] - 公司股票连续两日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异常波动,但生产经营正常,无重大未披露事项 [4] 公司业务与背景 - 北矿科技涵盖高效矿冶装备和先进磁性材料两大核心主业,拥有3个全资子公司分别从事这两项业务 [2] - 公司控股股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大型中央企业 [2] 稀土行业政策与供需 - 中国依法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国际义务 [3] - 中国已批准一定数量的合规出口许可申请,并将持续加强审批工作 [2][3] - 各国对中重稀土在民用领域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尤其在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行业 [3] 稀土资源概述 - 稀土是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分为轻稀土和重稀土两大类,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子信息、国防军工等领域 [3] - 轻稀土主要用于冶金、农业,重稀土因稀缺性和特殊性能成为高端科技的"命脉" [3] - 中国是全球稀土供应主导国,供应量占全球80% [3]
四轮驱动聚势赋能“新质力”,构建青年人才发展“微生态”
齐鲁晚报网· 2025-04-24 09:52
近年来,乳山市将青年人才工作作为提升城市活力和创新创业的重要抓手,围绕青年人才成长发展需求,搭建集聚平台、拓展引育路 径、提升留居品质、保障成长成才,聚力打造青年人才发展"微生态"。 聚焦产业主导,优化"链主企业+人才"微生态 打造四大科创基地。依托全国单体最大平价海上风电产业,成立新能源(001258)实训基地、风电叶片技术创新示范基地、海上新能源 实证实验基地、海上风电叶片研发中心4大聚才基地,引进相关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30余人、青年科技人才500余人,加速了以新能源和 海工重型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做大成势。 构建三大育留机制。推动恒邦矿冶、玫德集团等冲击百亿目标企业,建立人才招引校企订单培养、人才培养双师带徒、人才留用福利分 房的全过程人才育留机制,2024年仅恒邦矿冶项目招引青年人才400余人。 拓展两大技能赛道。与威海高级技工学校、轨道交通等技工院校和智造企业合作,共建政校、政企技能人才实训基地,近年来通过冠名 培养、自主评价、竞赛晋升等渠道,培养高技能人才1.2万人,2025年计划新增自主评价企业40家,预计培养技能人才800余人。 聚焦成果转化,优化"科研平台+人才"微生态 品牌聚力。创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