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口运营
icon
搜索文档
今日生效!印媒:关键豁免被撤销,印度再遭美“战略打击”
环球时报· 2025-09-28 22:45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 苑基荣】在美国和印度刚刚宣布重启陷入僵局的贸易谈判之时,印度再 遭"一棒"。依据美国对印度运营的伊朗恰巴哈尔港的最新决定,9月29日起,在该港口工作或从事相关 活动的印度个人与企业可能面临制裁。据报道,该港是印度第一个海外港口项目。印度《经济时报》 称:"这一决定可能会阻碍印度在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项目。" 关键豁免被撤销 美国政府近日宣布,将撤销对伊朗恰巴哈尔港的制裁豁免。据《印度快报》报道,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 9月16日在一份声明中称,为配合美国总统特朗普旨在孤立伊朗的"最大压力"政策,已撤销2018年依据 《伊朗自由与防扩散法案》(IFCA)出台的制裁豁免。该决定将于9月29日生效。 然而,《今日印度》指出,美国此举对印度无疑是一个"战略打击":印度多年来的努力可能付诸东流。 失去豁免权后,恰巴哈尔港的扩建计划也将大幅放缓。印度数亿美元的投资面临风险,其依托该港口的 长期互联互通蓝图也可能遭受重创。 恰巴哈尔港位于伊朗东南沿海的阿曼湾沿岸,是印度通往内陆国家阿富汗及中亚地区的关键海上通道。 2018年,为了支持阿富汗重建援助与经济发展,美国根据IFCA对印度实体给予制裁豁免,允 ...
直面“桦加沙” 粤琼上市公司提前布防稳生产
上海证券报· 2025-09-24 19:40
多家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从保障人员与资产安全、调整运营节 奏等方面积极应对台风"桦加沙",筑牢安全防线,并加速恢复正常运营。 腾讯集团表示,超强台风"桦加沙"来临前,公司已启动成熟的应急预案,从预警提示、通勤支持、办公 安排等多方面保障员工安全,并确保公司运营平稳有序。腾讯各办公场所未受到直接破坏,仅出现个别 零星漏水点,均已及时处理。 据中央气象台最新消息,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的中心已于9月24日17时前后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 沿海登陆。 随着台风"桦加沙"强度逐渐减弱,目前,广东省已有多个城市、区县陆续宣布解除"五停"(停课、停 工、停产、停运、停业)措施,有序恢复生活、生产秩序。上海证券报记者第一时间了解的情况显示, 多家上市公司凭借成熟的应急机制与高效的执行能力,最大程度降低了极端天气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海峡股份迅速启动防台应急响应机制,统筹了全部船舶及两港区资源,全力投入车辆与旅客抢运工 作。"所有船舶均已完成油料、淡水、伙食补给以及主机、舵机等关键设备检查与可移动物件固定,船 载卫星电话保持100%在线。"海峡股份方面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顺丰同城在受台风 ...
又一港口运营商即将上市,或募资20亿美元 | 港口圈
搜狐财经· 2025-09-24 02:50
9月23日,马来西亚港口运营商马矿业港口(MMC Ports)获得证券监督委员会批准,将在马来西亚主 板上市。根据招股说明书,马矿业港口将发售43亿股,占现有股本的30%,其余70%仍由马来富豪丹斯 里赛莫达持有。此前,据彭博社报道,马矿业港口计划募资20亿美元,将成为2012年以来马来西亚规模 最大的IPO。 丹戎帕拉帕斯港PTP码头 马矿业港口成立于2006年,是东南亚最大私营码头运营商,旗下有5个海港码头,包括丹戎帕拉帕斯港 PTP码头、巴生北港、柔佛港、槟城港以及丹戎布鲁斯港,涵盖集装箱、散货以及其他业务,共有92个 泊位,岸线长19,394米。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与马士基合资的PTP码头,马矿业港口占股70%,马士基占股30%。PTP码头有连绵5 千米的岸线,14个泊位,水深-15至-19米,有66台岸桥、172台场桥,年吞吐能力1250万TEU。2024 年,该码头完成了1225万TEU,是东南亚区域增长最快的集装箱码头,2014-2024年间复合年增长率达 到了4.1%。此外,该码头的作业效率也值得一提,在2023年全球集装箱港口绩效指数(CPPI)排名全 球第5;其百米岸线吞吐量达到了24.3万 ...
上海卓然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全资子公司涉及诉讼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9 19:10
诉讼基本情况 - 全资子公司江苏卓然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因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被靖江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起诉 法院已立案但尚未开庭审理 [1][2] - 涉案金额包括2024年度租金2390.80万元 违约金82万元 2025年占有使用费1848.68万元及利息3万元 暂合计4324.48万元 [2][3] - 租赁合同签订于2020年1月1日 租期至2024年12月31日 年租金3390.80万元分两次支付 [4] 争议焦点 - 原告主张被告拖欠2024年度租金2390.80万元并产生违约金 且租赁到期后延期搬迁至2025年7月18日 产生占有使用费1848.68万元 [4] - 公司全资子公司已于2025年8月就同一事项向同一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原告返还超额支付租金1489.15万元 但因原告先起诉被退回材料 将提起反诉 [5] - 双方对厂房租赁租金结算问题存在分歧 公司不认可原告主张 已聘请律师团队应诉 [5][6]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将依法积极应诉 并在法定期限内提起反诉程序 坚决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5] - 公司预计本次诉讼不会对日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但诉讼结果及对损益的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 [1][6] - 公司将根据诉讼进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6]
长和最新表态:预计今年不会完成港口交易,将邀请内地投资者加入
新浪财经· 2025-08-15 02:21
港口业务出售交易进展 - 交易需获得不同国家监管机构批准 目前尚未完成所有审批流程 [1] - 公司明确在未获全部监管批准前不会进行任何交易 [1] - 交易进入新阶段 邀请内地主要投资者加入讨论以推动审批 [1] - 审批时间将长于原计划 交易无法在2025年前完成 [1] 监管审批动态 - 各监管机构对港口业务交易存在差异化考量 [1] - 公司正积极寻求所有相关监管部门的最终批准 [1]
李嘉诚旗下长和最新表态:预计今年不会完成港口交易,将邀请内地投资者加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3:53
核心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公司呈报盈利11321亿港元 同比增长11% [1] - 收益总额240663亿港元 同比增长3% [1] - EBITDA总额56983亿港元 同比下降9% [1] - 按IFRS 16前基准计算之基本盈利净额11362亿港元 同比增长11% [4] - 基本EBITDA按年增加7% EBIT增加9% [4] - 因英国合并确认一次性非现金亏损10922亿港元 导致普通股股东应占呈报溢利降至44亿港元 [5] - 每股呈报盈利022港元 较去年同期266港元下降92% [2][5] 港口业务表现 - 港口部门收益23597亿港元 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9% [7] - 吞吐量上升4% 仓储收入急增27% [7] - EBITDA达8719亿港元 EBIT达6508亿港元 分别较上年同期上升10%及12% [7] - 受益于盐田港口 上海港口与亚洲及中东货柜码头业务增长 [7] 战略交易与资本状况 - 完成英国电讯业务与Vodafone英国合并 收取现金所得款项净额约13亿英镑 [4][5] - 综合现金与可变现投资总额达137268亿港元 [8] - 综合债务净额为119321亿港元 较2024年末129614亿港元下降 [8] - 债务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降至147% [8] - Vodafone Three计划投入13亿英镑资本开支 并承诺未来10年投资110亿英镑建设5G网络 [5] 港口交易进展 - 出售港口业务交易需获得多国监管机构批准 目前邀请内地主要投资者加入讨论 [2][11] - 交易架构将进行变更 预计不会在2025年完成 [3][11] - 涉及23个国家43个港口 总价值228亿美元 [14]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依法对交易进行审查 [15] 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4日收盘股价52港元 年内涨幅超30% [8] - 总市值1992亿港元 市盈率(TTM)1166 [9] - 当日成交额282亿港元 成交量54051万股 [9]
CKH HOLDINGS(00001) - 2025 H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14 10: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增长8亿英镑,其中13亿英镑来自有利的外汇变动[4] - 净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但部分增长来自非经常性项目[5] - 每股股息增加3.2%至0.71美元[6] - EBITDA增长约7亿美元,其中13%来自外汇变动[7] - 营运自由现金流增长21亿美元,增幅11%[8] - 净负债率从17%降至14.7%[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港口业务 - 吞吐量增长4%至4400万TEU[33] - EBITDA增长10%(按报告货币)或8%(按本地货币)至7.2亿美元[33] - 欧洲贡献26%的EBITDA,亚洲、澳大利亚及其他地区贡献57%[33] - 欧洲EBITDA增长20%(7500万美元),主要来自英国、鹿特丹和巴塞罗那的仓储收入[35] - 亚洲、澳大利亚及其他地区EBITDA增长12%(5.14亿美元),主要来自墨西哥仓储收入及巴基斯坦、巴拿马、泰国和中东港口表现[35] 零售业务 - 净增加60家门店,总数达16,935家[37] - EBITDA增长12%至8亿港元[37] - 亚洲贡献27%的EBITDA,欧洲贡献73%[37] - 中国健康美容业务EBITDA下降53%[39] - 亚洲其他地区EBITDA增长9%(1.63亿美元),主要来自菲律宾和马来西亚[39] - 西欧健康美容业务EBITDA增长5%(1.74亿美元),主要来自英国Superdrug和Savers品牌以及比荷卢经济联盟的Cloyvart品牌[39] - 东欧健康美容业务EBITDA增长25%(3400万美元),主要来自波兰Rossmann[40] 基础设施业务 - EBITDA按本地货币计算增长6%[48] - 净负债率上升,但预计将随着Evershort UK Rails的出售而下降[44] - 资产层面净负债率为49%,保持稳健[45] 电信业务 - 欧洲业务EBITDA增长4%(按本地货币计算)[50] - 英国业务EBITDA增长13%,奥地利业务EBITDA下降5%[52] - 包含财务收益在内的集团电信业务EBITDA增长9%[15] 金融与投资业务 - Cenovus能源贡献大幅下降[16] - TPG澳大利亚贡献减少,部分由于澳元贬值[16] - 出售上海医药股权带来一次性收益[1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和中国大陆合计贡献从5%下降[10] - 欧洲港口业务表现强劲[35] - 亚洲零售业务面临挑战,尤其是中国大陆市场[39] - 英国电信业务通过合并实现增长[5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港口业务通过设施扩建和成本效率推动增长[36] - 零售业务转型为"线上+线下"模式,发展"暗店"配送中心[76] - 电信业务通过合并实现协同效应,预计第五年实现7亿英镑年化协同效应[94] - 基础设施业务继续寻找增值投资机会[81] - 医药业务加速研发,特别是在抗体靶向治疗领域[6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对下半年持谨慎态度[8] - 全球贸易波动和消费者需求不确定性影响港口业务[36] - 中国大陆消费疲软影响零售业务[39] - 英国水业务面临监管挑战[46] - 电信市场竞争加剧,特别是在奥地利[52] 其他重要信息 - 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进展,范围一和范围二排放较2020年基准减少20%[70] - 绿色债券支出预计达23亿美元[71] - 获得多项ESG评级提升[72]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股息政策 - 未来股息将基于经常性收益,不考虑非现金会计损失[74] 中国健康美容业务改善措施 - 转型整合3600家门店和"暗店"配送中心[76] - 在线销售模式暂时影响利润率[77] 英国合并会计处理 - 会计标准变更导致损失金额与最初估计不同[79] 投资策略 - 将继续专注于增值交易和现有业务机会[81] - 保持审慎的财务政策和严格的现金流纪律[83] 港口交易监管审批 - 交易需要多国监管批准,包括中国[85] - 正在与中国战略投资者讨论[85] - 即使达成协议,今年也不会完成交割[87] 英国合并所得资金使用 - 部分用于回购4.85亿英镑债券[89] - 剩余资金将用于优化财务结构或汇回母公司[89] 澳大利亚天然气价格重置 - 符合预期,反映利率和通胀参数变化[91] 英国合并协同效应 - 预计第五年实现7亿英镑年化协同效应[94] - 部分非成本协同效应已开始显现[94] 特朗普互惠关税影响 - 港口业务地域多元化,预计影响有限[96] - 供应链中断可能增加仓储收入[98] 中国健康美容业务销售趋势 - 一季度可比销售略有增长,二季度小幅下降[103] - 下半年将继续面临挑战[103] 基础设施投资重点 - 将考虑受监管和非受监管业务[105] - 注重运营协同效应[105] 欧洲电信业务分拆 - 目前没有具体计划[107] - 关注如何释放资产价值[107] 意大利电信市场竞争 - 竞争格局趋于稳定[110] - 重点发展B2B业务和"超越核心"业务[110] ESG激励框架 - 正在将ESG指标纳入短期和长期激励计划[112] - 包括温室气体减排、培训时长和女性领导比例等指标[112]
聊聊李嘉诚甩卖大湾区房子这事儿,和卖港口逻辑一样?
搜狐财经· 2025-08-01 21:36
和记黄埔地产大湾区甩卖房产 - 公司在大湾区一次性推出400套房产进行大幅降价促销,最低单价仅40万/套 [2] - 促销项目分布在惠州、中山、广州、东莞,其中惠州泷珀花园占300套 [2] - 惠州项目已售出近600套,香港买家占比显著 [5] 低价策略与市场背景 - 促销房源均为早期低成本土地储备:东莞项目拿地26年(1999年),广州项目开发超10年 [5] - 价格对比悬殊:惠州单价8600元/平米(51平米户型总价44.3万),仅为香港新房均价20万/平米的1/10 [5][6] - 东莞别墅价格腰斩:从2023年5月的4.4-6.8万/平米降至2024年6月的1.8-3.6万/平米 [6] 港人北上购房趋势 - 政策推动:2024年购房结算便利化政策促进港澳居民置业 [7] - 需求转变:从投资转向自住,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形成通勤便利 [5][8] - 数据验证:2024年上半年港澳居民在广东购房3341笔,总金额30.8亿元 [5] 公司战略动机 - 资金回笼:长实集团2024年内地产销售收入较2020年下降87%,需盘活滞销6年的惠州项目 [7] - 利润率保障:早期低成本土地使综合收益率维持在35%-45%,套现规避库存去化周期超30个月的市场风险 [8] - 产品适配:增加港式户型、提供跨境交通服务以匹配自住需求 [8] 与港口出售战略的异同 - 表层共性:均属资产变现操作,遵循"见好就收"原则 [12][13] - 深层差异:房产甩卖瞄准区域短期红利,港口出售(如2022年英国福斯港套现955亿)反映全球贸易格局变化和战略收缩 [9][12] - 资金再配置:港口出售资金转向科技、新能源领域,如英国基建项目 [12] 行业动态影响 - 港口行业承压:巴拿马港口2024年上半年对长和利润贡献不足1%,反映国际贸易增速放缓 [9] - 大湾区地产机遇:交通改善与价差驱动跨城置业,开发商调整产品结构捕捉需求 [5][8]
巴拿马总统:李嘉诚家族控制长和巴拿马港口运营权或将收回,拟转为公私合营
格隆汇· 2025-08-01 05:37
交易进展 - 长江和记实业拟出售旗下43个国际港口 交易再生风波[1] - 两个待售长和旗下公司运营的巴拿马港口遭巴拿马政府总审计长办公室发起诉讼[1] 政府行动 - 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公开表示若当地法庭判决港口经营权续约合同无效 巴拿马政府将回收经营权[1] - 巴拿马政府拟将港口经营权转为公私合营模式[1]
港口事件再生新机,难怪李嘉诚会如此抉择,看了他的过往你就懂了
搜狐财经· 2025-07-29 09:20
商业版图与成就 - 公司业务横跨地产、港口、能源、电信等多个领域 [3] - 旗下上市公司总市值一度超过1万亿港元 [3] - 通过收购和记黄埔(6.2亿港元收购22.4%股权)并整合港口、零售、能源业务,使其成为长和系重要支柱 [26][28][29] - 长和系港口遍布全球几十个国家,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隐形霸主 [28] 早期创业与转型 - 1950年创立长江塑胶厂,初期因质量问题濒临破产 [7][9] - 通过产品分类处理(合格品降价销售、次品返工销往东南亚)和诚信经营化解危机,获得新贷款 [13][15][16] - 转型生产塑料花成为"塑料花大王",赚取第一桶金 [18] 地产投资策略 - 香港楼市低迷时期反周期操作,低价囤积土地(观塘、柴湾工业用地) [20][22] - 建设全港首个标准化工业大厦,采用"低买高租"模式使地产资产翻数倍 [22] - 中环地铁站上盖项目(环球大厦)开盘当日售罄,创地产神话 [24] 重大收购与商业合作 - 1979年收购和记黄埔后实施改革,实现扭亏为盈 [26][28] - 80年代与怡和洋行争夺置地控制权时以市场价转让股权,承诺"7年不收购"换取合作空间 [54] - 2025年3月计划向美国贝莱德财团出售和记港口非中国资产(含巴拿马运河港口),后于7月28日公告拟邀内地投资者加入财团 [46][48][50] 商业哲学与投资理念 - 坚持"别人恐惧我贪婪"的反周期投资策略 [20][24] - 经商之道强调"让敌人都相信你",注重诚信与合作空间 [52][54][56] - 通过战略克制(如7年不收购承诺)实现长期商业利益 [54] 慈善与教育投入 - 1978年起持续捐赠内地教育、医疗、基建领域 [58] - 累计投入超100亿港元捐建汕头大学,并担任校董会名誉主席 [58] - 汶川地震捐款1.3亿港元并成立基金会支持重建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