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化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智能+绿色”重塑工业清洗未来
中国化工报· 2025-09-24 05:37
绿色清洗在工业清洗行业并非新鲜词,但却是长期"霸榜"的关键词。行业出现了哪些新技术、新举措、 新政策?这是历届论坛上受关注的话题。"工业清洗在未来必将迈向绿色清洗新时代。"欣格瑞(山东)环境 科技有限公司清洗事业部总经理张明华认为,摒弃传统配方中存在的致癌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是工 业清洗行业应恪守的原则和标准。 三氯乙烯就是传统清洗配方中的致癌物质之一。索恺化学贸易有限公司技术经理秦晓伟介绍,此前三氯 乙烯因其优异的去油效果被广泛用于散热器零部件清洗。2019年7月,三氯乙烯被列入生态环境部、国 家疾控局联合发布的《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一批)》。因此,索恺化学选用由多种烷氧基醇类物质 组成的改性醇作为清洗剂,用于清洗铝翅片散热器,排放出的废气非甲烷总烃含量远低限值标准,不仅 更加绿色环保,还降低了洗剂成本。 "带电清洗技术发展前景广阔,开发无ODS(消耗臭氧层物质)、低VOCs(挥发性有机物)、可生物降解的 环保型清洗剂成为主流,也是如今的绿色发展趋势。"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焦扬分享了带电清 洗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她指出,清洗剂pH值成为近几年行业在环保方面关注的标准之一,带电清洗 通常优先选择p ...
全球专家聚首北京文化论坛 探讨数字化技术如何赋能文化遗产
环球网· 2025-09-24 02:49
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 数字技术使文化遗产管理更精准科学 成为文物监测和修复的关键工具[3] - 智慧博物馆采用虚拟现实和体感互动技术打造沉浸式展陈空间 2024年全国博物馆推出1.2万个线上展览[3] - 卫星遥感和雷达传感技术应用于马丘比丘等考古遗址的大尺度探查与分析[3] 国际文化遗产数字化合作案例 - 法国展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计划 包括肖维岩洞360°全景影像技术[3] - 推动敦煌遗书等流失海外文物的数字化回归 搭建面向世界的文物数字化展示平台[9] - 深化在文物数字化保护 风险监测预警和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国际合作[9] 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 - 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已公开超过10万件(套)文物 院藏文物总数达195万件(套)[6] - 敦煌研究院完成300个洞窟数字化采集 200个洞窟数据处理 总数据量超过500TB[6] - 北京中轴线"云上中轴"项目实现数字技术助力公众参与 为全球提供可复制的中国方案[6] 前沿数字技术实践 - 采用3D图像技术 数字孪生和VR沉浸式体验增强文化遗产展示效果[7] - 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智慧导览技术提升文化遗产管理能力[7] - 数字化技术正在全面重塑文化遗产的保护 研究和展示方式[9]
数字化守护文明瑰宝
经济日报· 2025-09-23 22:16
北京市东城区委书记孙新军表示,要始终以系统思维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在保护对象上突出全要素,在 保护主体上突出全覆盖,在保护过程中突出全周期,努力实现文化遗产永久保存、活态传承和永续利 用。"系统性保护的着眼点在于整体保护,我们将文化遗产与城市视为有机整体,推动从单点保护向历 史文化街区、景观视廊、人文生态的延伸。系统性保护的落脚点在于价值激活,算大账、不纠结小账, 我们将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城市规划、民生改善、产业升级紧密结合,嵌入城市发展大系统,让历史文 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表示,新时代,故宫博物院的使命就是真实、完整、负责任地传承故宫承载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故宫建设已将近30年,到目前为止,已建成一网、一库、一平台的架构。"故 宫藏品195万件,目前已采集100多万件。未来我们计划用10年到20年的时间,使故宫的195万件文物都 得到数据信息采集,之后共享给公众。"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俞天秀介绍,敦煌研究院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探索数字 化保护,以期实现敦煌石窟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截至目前,敦煌研究院已经完成300个洞窟的数字 化采集,200个洞窟的数 ...
朱里叶里尼:博物馆须用科技语言与年轻一代对话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07:32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苏婧欣 赵婧姝)"博物馆必须用科技语言与年轻一代对话。" 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 考古博物馆前馆长、意大利科尔托纳市文化遗产局局长保罗·朱里叶里尼23日在2025北京文化论坛接受 记者采访时称,与时俱进是博物馆面临的必然选择。 谈及中意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合作,朱里叶里尼指出,意中两国均拥有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意 大利在文物修复方面经验丰富,而中国在科技研发与文创开发上具备优势,若能结合两国优势,则有望 创造出一种使全世界受益的新模式。 他说,地中海是古代西方文明的摇篮,而丝绸之路为地中海地区注入了许多新元素,意中两国可围绕丝 绸之路和地中海开展很多合作。(完) 23日,保罗·朱里叶里尼在北京文化论坛接受记者采访。 赵婧姝 摄 朱里叶里尼认为,数字化技术是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播的关键工具,因为该技术不仅能够有效重建已 消失的文物或文化遗址,也更契合年轻人的社交分享习惯,可以有效拓展文化受众。 面对"数字化是否会削弱观众与文物的情感联系"的提问,朱里叶里尼承认风险存在,并强调"数字化不 应取代直接对话"。他认为,博物馆除运用技术外,更应主动走进社区、学校,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直接 交流。 本 ...
IMF米尔斯:财政政策需聚焦消费
36氪· 2025-09-19 08:13
时隔多年重返中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首席代表米尔斯(Marshall Mills)时常会被这里的 变化所吸引。仅将信用卡和银行账户与中国的手机App绑定,便可在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以外的多家商 铺直接支付。对于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他,这是听闻却未体验过的事。 在米尔斯看来,这背后是一个见微知著的故事。"移动支付的发展体现了中国企业的创新活力。在香港 使用人民币支付,亦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他在接受《财经》专访时表示。 20年来,米尔斯的职业生涯都在IMF度过。2月,他又有了一个新身份——IMF驻华首席代表。此前, 他曾在IMF亚太部担任太平洋岛国地区处处长,并任职于战略、政策与审查部,主要负责贸易、资本流 动和IMF贷款政策方面的工作。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金融机构之一,IMF的使命之一便是监测经济金融形势,并向各国提供建议。 在IMF看来,除科技创新,在消费和出口增长推动下,中国经济增长迅速。近日,该机构上调了2025年 中国经济增速预测值0.8个百分点,至4.8%。IMF称,这反映了中国2025年上半年强于预期的经济活动 及中美贸易争端局势的缓和和关税的下降。 加大经济刺激、促进消费,是企稳中国 ...
陕西西安 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数字化技术赋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央视网· 2025-09-18 02:20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档仅包含一条关于9月17日导弹发射和一条关于涉嫌枪杀美国活动人士查理的信息,不包含任何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内容。因此,无法进行公司和行业层面的关键要点总结。
陕西西安·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数字化技术赋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央视网· 2025-09-18 02:08
行业活动 - 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举行 [2] - 数字化技术被应用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领域 [2] - 论坛聚焦数字化技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赋能作用 [2]
数字红利渐成产业红利,贵州册亨县“踩稳”振兴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09:34
核心观点 - 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通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转型 从依赖外部帮扶转向自我可持续发展 [1][2][5][7]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818.32公里 [1] - 实现所有行政村 易地搬迁安置区 中小学校4G网络和光纤宽带双100%覆盖 [1] - 累计建设315个基站和3.75万个光纤宽带端口 [1] - 中国联通自2015年投入帮扶资金2.77亿元 落地71个帮扶项目 [1] 特色产业发展 - 糯米蕉产业带动9000余户3.8万余名群众就近就业 户均增收超万元 [2] - 建成香蕉大数据产业园 实现品种 经营 管理 销售四统一 [5] - 发现天然苏打水资源 碳酸氢钠含量达每升450毫克超过欧洲标准 [5] - 建成复合饮料生产厂和润山泉生产线 年产能800万桶以上 年产值达3000万元 [5] 文旅融合发展 - 板万古寨布依族人口占比92% 建设智慧消防系统实现实时监控和早期预警 [7] - 利用天然溶洞资源建设溶洞图书馆 成为独特文化景观 [7] - 通过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吸引外来游客观光消费 [5] 帮扶成效扩展 - 中国联通帮扶范围从26个村扩展至57个村 [7] - 数字红利与产业经验持续惠及更多乡村 [7]
活力中国调研行 | 施耐德电气:秉持“中国中心”战略,“无缝衔接”全球资源
搜狐财经· 2025-09-10 12:10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施耐德电气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将电气化 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智慧工业 基础设施 数据中心 智能楼宇及数智家居领域[2] - 中国是公司全球第二大市场 同时是最重要供应链基地之一和四大研发基地之一[4] - 公司秉持"中国中心"战略 构建了研 产 供 销 服一体化的敏捷机制和强大生态圈[4] 生产运营与效率提升 - 上海普陀工厂通过整合5G和人工智能技术 人均生产效率提升82% 订单交付时间缩短67% 新产品上市时间压缩至最短6个月[4] - 工厂获得端到端"灯塔工厂" "国家级绿色工厂" "上海市智能工厂"等多项荣誉[4] - 本土供应链本地采购率达90%以上 30家工厂和物流中心可实现全球资源无缝衔接[7] 研发能力与创新成果 - 中国研发中心成立于1999年 已发展至中国原创和全球输出阶段 与法国 美国 印度并列全球四大研发基地[4] - 研发团队拥有2200余名工程师和超过3000件专利[4] - 上海张江研发基地保障创新型人才持续输入[7] 供应链与区域优势 - 公司在华拥有1600多家核心供应商 构建端到端绿色供应链体系[7] - 长三角供应链布局实现原材料每日1-2次配送频率[7] - 上海基地享受人才优势和政策支持 如与上海市经信委合作提升智能制造水平[7]
创新引领未来 艺康荣获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入驻单位认证
第一财经· 2025-09-05 07:35
公司发展里程碑 - 2025年是公司进入大中华区市场50周年[1] - 公司大中华区总部(上海普陀)与金桥研发中心(上海浦东)获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认证[1] - 公司年销售额达160亿美元[1] 研发体系与能力 - 公司拥有全球16个研发中心、1,200+科学家团队及10,500+项专利储备[1] - 大中华区研发中心于2011年在上海投入运营 系全球第三大研发中心[3] - 大中华区拥有近100名顶尖科学家与工程师 累计输出超100项国际发明专利[3] 本土化创新成果 - ReadyDose™片剂产品累计销售过亿片 可降低客户运营成本及水资源消耗[5] - 开发低温速效CIP技术、水资源回用技术及减塑包装技术[5] - 智能设备与新配方产品实现环保节能效果并反哺全球市场[2] 数字化解决方案 - 推出数字化平台"艺康数智汇®" 助力客户提升运营自动化与可视化[5] - 应用BeverageIQ、DishIQ、Pest Intelligence等技术重塑餐饮后厨管理[5] - 通过数字化技术支持中国"碳中和"与"数字中国"建设目标[5] 人才与研发协同 - 博士后基地认证将增强公司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8] - 研发体系采用"全球研发-区域适配"模式 推动技术本土化与国际化协同[1] - 创新实践基地可联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强化行业前瞻性洞察能力[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