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汽车

搜索文档
斑马智行IPO:背靠阿里“爸爸”上汽“妈妈”却遭离职CFO炮轰
犀牛财经· 2025-09-12 10:06
阿里巴巴分拆上市计划 - 2023年3月阿里巴巴启动"1+6+N"组织变革 计划分拆菜鸟、盒马、云智能集团上市[2] - 截至2025年8月 原计划分拆公司均未上市 菜鸟于2024年3月撤回上市申请[3] - 斑马智行意外成为首家启动分拆上市实体 于2025年8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4] 斑马智行业务发展历程 - 2015年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投资成立 聚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4][5] - 2016年7月首款产品在上汽荣威RX5落地 当月销量达2.5万辆[6] - 早期市场份额领先 但受制于深度绑定上汽导致客户拓展困难[7] - 2021年市场份额为1.99% 2025年上半年降至0.94% 同期华为鸿蒙OS份额升至2.78%[7]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05亿、8.72亿、8.24亿元 呈现波动下降趋势[9] - 同期年度亏损分别为8.78亿、8.76亿、8.47亿元 累计亏损41.83亿元[9][12] - 毛利率持续下滑:2022年53.9% 2023年46.4% 2024年38.9%[9] - 2025年Q1收入1.36亿元同比下滑19% 亏损扩大至15.82亿元[9] - 研发投入远超收入:2022-2024年研发费用合计32.14亿元 达同期收入4倍[11][12] 战略转型与资金状况 - 2025年Q1计提18.4亿元无形资产减值 转向AI业务战略[12] - 现金储备紧张:截至2025年6月底现金及等价物仅31.61亿元[13] - IPO募资将重点投向AI大模型座舱研发及全球市场拓展[13]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风险 - 上汽为最大客户:2022-2024年贡献收入占比54.7%、47.4%、38.8%[16] - 阿里巴巴为最大供应商:同期采购占比53.5%、58.4%、50.5%[16]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88% 存在高度依赖[16] 公司治理与市场质疑 - 前CFO夏莲公开质疑业务前景 称"座舱技术没有门槛"[23] - 批评上市动机为"圈钱" 并质疑高管价值观[23] - 2018-2019年曾出现高管离职潮 包括CEO、CTO等多位核心成员[25] - 公司目前未设CFO职位 由CEO兼任财务管理工作[25]
研判2025!中国汽车电商行业发展背景、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行业规模稳步扩张,市场参与者众多[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2 01:20
行业定义与模式 - 汽车电商通过互联网技术完成汽车售后各项服务交易流程 提高流通效率并降低流通成本 实现服务在线化、便捷化和扁平化[1][2] - 主流模式包括综合类(拼多多、京东、天猫)、C2C类(瓜子二手车、人人车)、C2B类(车置宝、天天拍车)、B2C类(优信、车王二手车)、B2B类(大搜车、三头六臂)和O2O类(途虎养车、汽车之家)[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行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0.86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1.41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8.6%[1][13] - 用户规模从2016年0.46亿人快速增长至2024年超5亿人 2018年突破1亿人里程碑[1][15] - 2024年中国产业电商市场规模达35.72万亿元 其中汽车电商占比3.9%[11] 汽车产业基础 - 中国汽车产销规模连续16年全球第一 2024年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 同比增长3.7%和4.5%[4] - 2025年1-5月汽车产销同比增长12.7%和10.9%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44%[4] - 2024年二手车交易量1961.42万辆 同比增长6.5% 交易金额12852.05亿元 同比增长9.0%[6] 政策支持 - 中央到地方出台多项促进汽车流通政策 包括推行交易网签与电子合同 支持线上线下融合销售体系[8][10] - 政策鼓励发展"直播+""平台+"等销售模式 推动汽车流通转型升级[10] - 2025年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延伸汽车消费链条 培育二手车经营主体 促进放心便利交易[10] 资本动态 - 2024年以来多个平台完成融资 包括快准车服D轮2亿元 花生好车战略投资6.5亿元 优信集团获3480万美元投资[17][18] - 汽车街2024年5月港交所上市募集1.53亿港元 神汽在线2025年1月完成B轮融资[17][18] - 懂车市2024年6月获红杉中国等机构8亿美元战略投资[18] 发展趋势 - 加快海外市场布局 电商平台为中国汽车品牌拓展海外提供支持 如速卖通上线卖车业务[20] - 数字化营销成为主流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精准营销 社交媒体和短视频提升品牌影响力[21][22] - 行业整合加剧 大型平台通过并购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