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运营

搜索文档
天域生物携手蚂蚁数科,共同探索新能源数智化运营新范式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1 05:50
核心观点 - 天域生物旗下新能源科技公司与蚂蚁数科及生态伙伴达成合作 将新能源运营经验与AI大模型及区块链技术结合 应用于电站运维与电力交易场景 并探索海外市场数智化输出[1] 合作内容 - 合作聚焦新能源智能化运营 结合天域生物新能源资产运营经验与蚂蚁数科AI大模型/智能体及区块链技术[1] - 重点覆盖光伏电站运维与电力交易两大核心场景 计划提升资产标准化与可信度[2] - 蚂蚁鑫能提供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系统平台 动态解析政策并结合天域生物交易策略 为发电侧提供最优申报方案[2] 技术应用 - 针对光伏电站发电功率受气象影响导致的波动性问题 通过技术融合提升运营管理效率[2] - 利用数字科技技术显著提高电站资产标准化与可信任度[2] - 打造覆盖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系列服务 基于实践数据进行深度开发[2] 战略升级 - 天域生物从传统新能源投资开发运营商升级为专业AI新能源运营服务商[2] - 公司将与中小型新能源资产企业合作 开展AI智能运营、电力交易及可信资产数据化基础设施建设[2] - 构建开放协作的数字运营与资产融合生态 打造数字化赋能的新基建[2] 海外布局 - 公司计划将新能源+AI模式复制至海外市场 为中国海外基建项目提供配套新能源建设与智能运营服务[3] - 海外布局旨在助力中国新能源产业建立国际竞争优势[3]
中环新能源联手蚂蚁集团布局智能运营等三大领域
证券日报· 2025-09-19 13:35
战略合作 - 公司与蚂蚁集团于9月19日达成战略合作 围绕新能源资产通证化 智能运营及绿证碳资产服务三大领域展开深度协作 [2] - 合作涵盖生态共建 运营提效 碳值变现和战略转型四个维度 助力深化全球新能源资产管理布局 [2] - 合作推动公司从重资产建造者和运营商升级为轻资产管理者和价值整合者 构建绿色实体资产-链上通证-全球资本闭环生态系统 [2][3] 业务转型 - 公司正从传统重资产运营模式向数字资产管理者战略转型 不再仅是卖电的传统能源企业 [2] - 光伏电站 零碳园区 综合能源站等绿色实体资产成为蚂蚁链上通证化的核心底层资产 [2] - 转型旨在打造融合绿色能源实体 数字化技术 全球金融资本的闭环生态系统 在行业下半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战略位置 [3] 公司优势 - 公司作为多元新能源资产重要运营商 具备全球零碳产业园的绿色实体运营经验 [2] - 凭借行业领先的低负债水平和稳健财务基础 为资产通证化提供有力支撑 [2] - 通过合作有望后发先至 构建更成熟的绿色资产数字化生态 [2]
中环新能源(01735)携手蚂蚁布局RWA 打通“实业运营-碳资产管理”全链条迎价值重估
智通财经· 2025-09-19 10:41
核心观点 - 中环新能源与蚂蚁集团战略合作 推动新能源资产通证化、智能运营及碳资产服务转型 从重资产运营商升级为数字能源资产管理者 [1][2][6] - 全球RWA市场中新能源资产通证化规模预计2025年较2024年增长120% 占比达35% 成为非金融资产中通证化程度最高领域 [2] - 公司通过数字化和金融化手段提升资产价值 估值逻辑将向科技平台和资产管理公司靠拢 [6] 生态共建 - 蚂蚁链将中环新能源的光伏电站、零碳园区、综合能源站等绿色实体资产作为通证化核心底层资产 [2] - 公司直接参与投资蚂蚁发起或支持的海外新能源产业基金 协同遴选全球绿色能源资产 从合作方转变为资本与产业协同方 [2] - 构建绿色实体资产-链上通证-全球资本闭环 升级为数字化绿色资产提供者与管理方 [2] 运营提效 - 蚂蚁能源AI技术提升发电与负荷预测精度 优化电网调度 降低弃风弃光率 预计提升电站收益率 [3] - 最大化虚拟电厂价值 智能协调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和可控负荷 使资产从被动供电转变为主动盈利智能节点 [3] - 降低运维成本 延长设备寿命 转化为更高EBITDA利润率 构建数据智能为核心竞争力的能源资产管理模式 [3] 碳值变现 - 通过物联网和AI实现自动化碳核算 大幅降低开发成本 [4] - 智能化碳交易实时监控全球碳市场价格 最大化收益 [4] - 打造碳金融化平台 将绿证、碳减排量通证化 形成标准化高流动性绿色数字资产 开辟除电费外第二收入曲线 [4][5] 战略转型 - 商业模式从卖电者向绿色能源资产管理与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 [6] - 应用端精细化管理聚焦多元化场景解决方案 海外布局与欧盟、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十几国企业达成合作 积极推进海外建厂 [6] - 角色从重资产建造者和运营商升级为轻资产管理者和价值整合者 打造融合绿色能源实体、数字化技术、全球金融资本的闭环生态系统 [6]
中环新能源携手蚂蚁布局RWA 打通“实业运营-碳资产管理”全链条迎价值重估
智通财经· 2025-09-19 10:30
全球通证经济与新能源产业融合 - 实体经济是RWA的价值根基 通过绿色实体资产数字化打通传统资产与全球资本的连接 提升资产流动性 降低交易成本 增强信任机制 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与实体经济价值释放 [1] - 新能源资产通证化规模2025年较2024年增长120% 占比达到35% 成为非金融资产中通证化程度最高领域 [2] 中环新能源与蚂蚁集团战略合作 - 围绕新能源资产通证化 智能运营及绿证碳资产服务三大领域展开深度协作 [1] - 合作推动公司从重资产运营模式向数字资产管理者战略转型 [1] - 公司直接参与投资由蚂蚁发起或支持的海外新能源产业基金 协同遴选全球绿色能源资产 成为蚂蚁全球通证化战略中的资本与产业协同方 [2] 生态共建与资产数字化 - 光伏电站 零碳园区 综合能源站等绿色实体资产成为蚂蚁链上通证化的核心底层资产 [2] - 构建绿色实体资产-链上通证-全球资本的闭环 公司升级为数字化绿色资产提供者与管理方 [2] - 凭借行业领先低负债水平和稳健财务基础为资产通证化提供有力支撑 [2] 智能运营与效率提升 - 蚂蚁能源AI技术大幅提升发电与负荷预测精度 优化电网调度 降低弃风弃光率 预计提升电站收益率 [3] - 最大化虚拟电厂价值 智能协调分布式电源 储能系统和可控负荷 使资产从被动供电转变为主动盈利的智能节点 [3] - 显著降低运维成本 延长设备寿命 转化为更高EBITDA利润率 运营管理模式从人工经验升级为AI智能体驱动的精准决策体系 [3] 碳资产价值变现 - 通过物联网和AI实现自动化碳核算 大幅降低开发成本 [4] - 智能化碳交易实时监控全球碳市场价格 最大化收益 [5] - 打造碳金融化平台 将绿证 碳减排量通证化 形成标准化高流动性绿色数字资产 开辟除电费外的第二收入曲线 [4] 商业模式战略转型 - 公司从卖电者向绿色能源资产管理与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 估值逻辑向科技平台和资产管理公司靠拢 [5] - 应用端精细化管理聚焦多元化场景解决方案 深入挖掘市场机遇 [5] - 加快推进全球化战略 与欧盟 中东 非洲 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企业达成合作 海外建厂工作积极推进 [5] 未来发展战略定位 - 打造融合绿色能源实体 数字化技术 全球金融资本的闭环生态系统 [6] - 公司角色从重资产的建造者和运营商升级为轻资产的管理者和价值整合者 [6] - 通过RWA打通全球资本通道 AI实现运营效能跃升 数字化激活碳资产价值 向轻资产 高价值 数字驱动的绿色能源资产管理者蜕变 [6]
天风证券晨会集萃-20250919
天风证券· 2025-09-18 23:44
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 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下调25bp,符合预期,是今年以来的首次降息[2] - 会议声明更强调就业下行的风险,删除了"劳动力市场维持稳健",新增了"就业增长放缓"和"就业下行风险有所上升"[2] - 点阵图中值显示年内还有2次降息,2025年降息预期从2次增至3次[2][23][24] - 鲍威尔称本次是"风险管理降息",没必要大幅降息,未来降息路径不保证[2][24] - 市场对今年再降息2次的信心增强,但对2026年的降息节奏预期有所推迟[2][25] - 美联储对未来降息路径提出三种情形:软着陆情形(基准情景)、衰退情形和高通胀情形[2][26] 银行业赎回压力分析 - 预计年内银行赎回压力总体可控,但各机构之间会有一定分化,中小银行诉求相对大一些[4][39] - 当前银行各类流动性监管指标安全垫较为充足,不会成为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硬约束[4][40] - 基金投资中以交易目的持有的比例较低,工行、建行占比不到5%[4][41] - 新规对持有期在6个月以内的赎回操作采取分档计费,不会显著影响银行自营基金投资行为[4][41] - 银行自营投资中,以交易和流动性管理为目的的基金配置可能会逐步分散到货币基金、债券ETF及自营债券上[4][41] 医疗设备中标情况 - 2025年8月医疗设备中标金额130.65亿元,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2%[5][42] - 2025年1-8月中标总金额1103亿元,同比增长51%[5][42] - 联影医疗8月中标总额10.14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PET/CT同比增长86%[5][42] - 飞利浦8月中标总额6.38亿元,同比下滑11%,1-8月整体中标总额57.15亿元,同比增长31%[5][44] - 西门子8月中标总额8.52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DSA同比增长105%[8][44] - GE医疗8月中标总额11.27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CT同比增长79%[8][44] 淮北矿业首次覆盖 - 公司拥有生产矿井17对,核定产能3585万吨/年,信湖煤矿(300万吨/年)力争早日恢复生产,陶忽图煤矿(800万吨/年)计划2025年底建成[8][35] - 煤化工业务经营主体为临涣焦化(持股67.65%)和碳鑫科技(持股100%),主要产品为焦炭、甲醇和乙醇[8][36] - 新建2×66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项目力争2025年底实现"双机双投",年均利润总额1.96亿元,投资内部收益率18.52%[8][36] - 预测25/26/27年归母净利润18/26.5/38亿元,EPS分别为0.67/0.98/1.41元[8][36] - 给予公司2025年25倍PE,对应目标价16.7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8][36] 可再生能源补贴情况 - 截至2024年末,三峡能源和华电新能应收补贴金额均超过400亿元,华润新能源和上海电力超200亿元[10][46] - 应收补贴与市值比值排名前三的是太阳能(65%)、金开新能(56%)、浙江新能(51%)[10][46] - 太阳能2025年8月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16.92亿元,1-8月共收到23.19亿元,同比增加232.23%[10][47] - 补贴拖欠问题有望加速解决,将有效缓解相关公司应收账款压力,改善现金流状况[10][47] - 建议关注新能源运营商、火电转型新能源运营商和垃圾焚烧发电公司[10][47] 公司业绩与研发进展 - 通富微电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0.38亿元,同比增长17.67%,归母净利润4.12亿元,同比增长27.72%[17][31] - 公司在大尺寸FCBGA开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超大尺寸FCBGA已进入正式工程考核阶段[17][33] - 硅宝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07亿元,同比增长47.4%,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51.6%[18] - 热熔胶业务实现营收5.12亿元,同比增加5.12亿元,工业类用胶营收4.42亿元,同比增加1.01亿元[18] - 硅碳负极材料销量快速增长,1000吨中试线和3000吨生产线稳定运行[18] 市场数据与表现 - 上证综指收盘3831.66,跌1.15%,沪深300收盘4498.11,跌1.16%[11] - 创业板指收盘3095.85,跌1.64%,国债指数收盘224.83,跌0.03%[11] - 香港恒生指数收盘26544.85,跌1.35%,道琼斯指数收盘46142.42,涨0.27%[13] - 纳斯达克指数收盘22470.73,涨0.94%,标普500收盘6631.96,涨0.48%[13] - 日经225收盘45303.43,涨1.15%,德国DAX收盘23674.53,涨1.35%[13] 行业指数与市值 - 银行业总市值558268亿元,流通市值146973亿元,市盈率7倍,市净率1倍[21] - 非银金融总市值324232亿元,流通市值142795亿元,市盈率14倍,市净率2倍[21] - 电子行业总市值189993亿元,流通市值91062亿元,市盈率71倍,市净率3.9倍[21] - 医药生物总市值314266亿元,流通市值133399亿元,市盈率44倍,市净率4.7倍[21] - 电力设备总市值169901亿元,流通市值74240亿元,市盈率47倍,市净率3.6倍[21]
绿电公司可再生能源补贴情况梳理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18 08:35
文章核心观点 - 可再生能源补贴发放近期明显加速 2025年1-8月回收金额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1][6] - 补贴拖欠问题有望加速解决 将有效改善新能源运营商现金流状况 [2][6] - 新能源行业存在较高应收补贴 部分企业应收补贴与市值比值超50% [4] 补贴回收加速情况 - 2025年8月补贴回收明显加速 单月太阳能公司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16.92亿元 [1][6] - 2025年1-8月太阳能公司共收到补贴23.19亿元 同比增长232.23% [1][6] - 2025年1-8月回收补贴金额已达到2024年全年回收体量的169.77% [1][6] 补贴拖欠背景 - 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2011年设立 通过电价附加征收形式拨付补贴 [3] - 2016年后新能源装机增速超过补贴资金增速 导致补贴缺口持续扩大 [3] - 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合规项目清单已公布两年有余 [2][6] 行业应收补贴状况 - 截至2024年末三峡能源和华电新能应收补贴金额均超400亿元 [4] - 华润新能源和上海电力应收补贴超200亿元 [4] - 太阳能、金开新能、浙江新能应收补贴与市值比值分别为65%、56%、51% [4] 政策环境变化 - 136号文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 [2] - 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 [2] - 新能源全面入市背景下 补贴拖欠问题有望加速解决 [2][6]
中广核新能源涨近6%创逾一年新高 公司上半年风电电价基本企稳
智通财经· 2025-09-18 07:16
股价表现 - 中广核新能源股价涨近6%至2.86港元 创去年6月以来新高[1] - 成交额达1.22亿港元[1] 风电业务 - 上半年风电电价0.55元/千瓦时 同比下降0.02元/千瓦时[1] - 风电电价基本企稳[1] 资本开支策略 - 上半年新增新能源装机仅11万千瓦且均为光伏[1] - 当期资本开支仅4亿美元(28.5亿元)维持在较低水平[1] - 资本开支主要投向韩国燃气项目[1] - 减少盲目投资转向高质量发展以保障股东权益[1] 行业前景 - 中国信通院预测2030年数据中心用电需求达3000-7000亿千瓦时[1] - 数据中心用电量将占全社会用电量2.3%-5.3%[1] - 2024-2030年用电需求复合增速预计达10.4%-27.1%[1] - 算力成为新生产力带动电力需求高增长[1] - DeepSeak发布带动第三方数据中心上架率显著上升[1]
绿电公司可再生能源补贴情况梳理-20250918
天风证券· 2025-09-18 06:15
行业投资评级 - 公用事业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新能源电价或有所承压 企业现金流也将面临一定压力 [1] - 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问题有望加速解决 [1] - 补贴缺口问题凸显 2016年以来新能源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电价附加征收标准多次上调 但仍无法追赶新能源行业的装机增速 所获资金低于补贴需求 [2][12] - 截至2021年底补贴拖欠累计约4000亿元 [12] 各公司应收补贴情况 - 截至2024年末三峡能源应收补贴金额446.7亿元 [16] - 华电新能应收补贴金额421.5亿元 [16] - 华润新能源应收补贴金额211.8亿元 [16] - 上海电力应收补贴金额206.2亿元 [16] - 中国核电应收补贴金额188.3亿元 [16] - 太阳能应收补贴金额121.93亿元 [16] - 浙江新能应收补贴金额93.3亿元 [16] - 吉电股份应收补贴金额84亿元 [16] - 节能风电应收补贴金额68.5亿元 [16] - 金开新能应收补贴金额64.6亿元 [16] - 太阳能应收补贴与市值比值65% [16] - 金开新能应收补贴与市值比值56% [16] - 浙江新能应收补贴与市值比值51% [16] 近期补贴回收加速情况 - 2025年8月补贴回收明显加速 2025年1-8月回收补贴金额均已超过2024年全年回收体量 [17] - 太阳能2025年8月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16.92亿元 [17] - 太阳能2025年1-8月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23.19亿元 同比增加232.23% 占2024年全年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169.77% [17] - 金开新能2025年1-8月回收补贴同比增加341.67% [18] - 吉电股份2025年1-8月回收补贴同比增加154.20% [18] - 晶科科技2025年1-8月回收补贴同比增加248% [18]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新能源运营商龙源电力 大唐新能源 新天绿色能源 三峡能源 华电新能 晶科科技 节能风电 太阳能 中广核新能源 [19] - 建议关注火电转型新能源运营商华润电力 华能国际 国电电力 [19] - 建议关注垃圾焚烧发电公司瀚蓝环境 绿色动力 光大环境 [19]
九月补涨行情:九大核心赛道(附名单)
搜狐财经· 2025-09-03 01:30
石化化工行业 - 2025年行业"反内卷"政策持续深化 通过产能淘汰、技术升级和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盈利修复预期[3] - 8月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降7.48% 但低效产能出清加速 炼油炼化、乙烯、氟化工等细分领域供需结构显著改善[3] - 炼油炼化领域中国石油全球产能第一且产能利用率提升空间大 乙烯领域宝丰能源为煤制烯烃龙头 氟化工领域巨化股份受益三代制冷剂配额制[5] 银行业 - 大型商业银行凭借多元化经营和稳健风控体系 在低利率环境下通过财富管理业务提升中间收入[5] - 2025年上半年银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7.9% 资产规模扩表趋势延续 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为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直接受益者[5] - 区域性银行依托本地化优势灵活调整资产结构 股份行中招商银行为零售金融标杆 齐鲁银行为区域经济活跃区龙头[5] 保险行业 - 香港保险市场保费收入同比上涨6.2% 长期储蓄型产品和健康险需求旺盛[5] - 内地险企通过"保险+健康管理"和"保险+绿色能源"等模式拓展服务边界 分红实现率稳定在100%以上[5] - 中国平安构建医疗生态圈闭环 中国太保健康守护计划覆盖全球医疗网络 新华保险专注财富传承型产品创新[6] 证券行业 - 头部券商集中度持续提升 公募新规推动资金回归长期主义 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攀升[6] - 2025年行业净利润同比预增9% 券商指数向上突破概率大 虚拟资产结合传统金融为券商非方向性自营提供增量收益[8] - 中信证券和国泰海通受益并购重组主线 长城证券和长江证券享受公募平配政策红利[8] 文旅消费 - 四川文旅消费半年度游客花费超9125亿元 全国通过"文旅+百业"模式释放消费潜力[8] - 在线预订移动端占比超70% 20-30岁年轻用户成消费主力 商旅数字化和银发旅游成新增长点[8][9] - 西藏旅游和云南旅游自然资源禀赋突出 东百集团和祥源文旅数字化转型领先[8] 酒店餐饮 - 酒店集团通过健康数据管理平台和智能理赔系统等技术创新提升服务效率[9] - 途牛旅游网监测显示酒店用户与休闲旅游用户重合度超30% 首旅酒店和锦江酒店品牌影响力强[10] - 西安饮食和全聚德作为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高端酒店与特色餐饮板块协同发展[10] 能源电力 - 全球能源转型推动光伏和风电装机量持续增长 储能需求迫在眉睫 特高压输电技术突破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11] - 水电龙头长江电力和华能水电现金流稳定 新能源运营商吉电股份和上海电力推进风光储一体化[11] - 液冷技术降低数据中心PUE并带动氟化液需求 绿电交易市场持续扩容[11] 消费行业 - 政策对食品饮料、家电、医药等板块支持力度加大 高端化和差异化产品渗透率提升[11] - 贵州茅台和泸州老窖品牌溢价能力强 海尔智家和美的集团全球化布局完善[11] - 智能家电企业科沃斯受益消费升级趋势 白酒与家电龙头护城河深厚[11] 基建工程 - "十四五"规划下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建持续发力 5G基站和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占比提升[11] - 装配式建筑和智能建造技术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中国中冶和广东建科具备EPC总承包优势[12] - 蕾奥规划和华电科工城市更新项目经验丰富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成渝双城经济圈规划提供政策驱动[12]
4100万美元!天津临港控股境外发行绿债为“双碳”注资
搜狐财经· 2025-08-12 08:57
债券发行 - 公司完成3年期4100万美元高级无抵押有担保绿色债券定价发行 票面利率5.5% [1] - 本次发行是天津市地方国有企业首次在境外市场发行美元绿色债券 [1] - 债券采用担保发行模式 体现公司稳健信用资质和成熟资本运作能力 [3] 资金用途 - 发行有助于降低公司综合融资成本 并为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3] - 资金将为区域环境优化和生态建设注入新动力 [3] 业务布局 - 公司重点布局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 - 依托保税区核心资源优势 统筹推进港口运营、城市运营和金融服务等多元业务 [3] - 新能源业务已运营氢能重卡140台、各类挂车60台、加氢站2座 开通辐射京津冀的绿色运输线路 [3] - 分布式光伏项目累计发电超241万度 防波堤风电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达1.4亿度 [3] 信用资质 - 公司构建"1家AAA、2家AA+、2家AA"多层次主体信用矩阵 [3] 未来规划 - 公司将持续依托天津港保税区区位优势 深化产业与金融协同发展 [4] - 积极参与区域重大工程和产业布局 提升区域产业能级和经济发展质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