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ntegrated Circuits
icon
搜索文档
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上半年度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17 21:40
2025年半年度主要经营数据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90,00000万元到210,00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60%到2888% [2]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 全球终端消费市场回暖,集成电路行业景气度明显回升,AI创新驱动周期下新应用场景渗透率提升,下游需求稳健增长 [3] - 核心客户群竞争力持续增强,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客户结构持续优化,海外大客户拓展及原有客户份额提升推动营收增长 [3] - 晶圆级封装、汽车电子等产品线持续丰富,一站式交付能力(Bumping+CP+FC+FT)提升,先进封装产品线稼动率上升,成熟产品线稼动率饱满 [3]
甬矽电子(688362) - 关于2025年上半年度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
2025-06-18 09:47
业绩预期 - 2025年半年度预计营业收入190,000.00万元到210,000.00万元[2] - 2025年半年度预计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16.60%到28.88%[2] 市场与业务 - 2025上半年全球终端消费市场回暖,集成电路行业景气度回升[3] - 公司核心客户群竞争力增强,市场份额逐步提升[3] - 公司客户结构持续优化,拓展海外大客户、提升部分原有客户份额[3] 产品与能力 - 公司晶圆级封装、汽车电子等产品线持续丰富[3] - 公司“Bumping+CP+FC+FT”一站式交付能力不断提升[3] - 公司先进封装产品线稼动率持续上升,成熟产品线稼动率饱满[3] 数据说明 - 公告数据为初步核算数据,未经审计[1][4] - 具体数据以2025年半年度报告披露为准[1][4]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加大国产EDA和IP等推广应用力度 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具软件体系
快讯· 2025-06-17 06:29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集成电路产业支持政策 -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发布《支持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旨在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1] - 政策鼓励企业开发EDA软件和关键IP核,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打造自主知识产权工具软件体系[1] - 政策提出加大国产EDA和IP推广应用力度,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1] 企业补贴政策 - 对企业采购非关联企业自主研发的EDA工具及IP授权且年采购金额超50万元的,按实际采购金额最高30%给予补贴[1] - 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补贴金额为100万元[1] - 补贴条件包括实际开展芯片研发并经认定[1]
杰华特递表港交所,正式开启港交所IPO征程
巨潮资讯· 2025-06-15 01:29
公司概况 - 杰华特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递表港交所,正式开启港交所IPO征程 [2] - 公司以虚拟IDM为经营模式的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专注于模拟集成电路的研发 [2] - 公司自研了用于集成电路生产的专有和国际先进的工艺平台,提供覆盖各种应用场景的全面模拟集成电路产品 [2] - 公司拥有涵盖工艺、集成电路设计和系统定义在内的完整核心技术架构 [2] - 公司产品组合主要包括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及信号链集成电路,提供约2,200款可供销售的集成电路产品型号,包括超过2,000款电源管理集成电路产品型号 [2] - 2024年公司在电源管理集成电路产品型号数量方面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2] 市场地位 - 在中国市场,按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的收入计,2024年公司于全球所有模拟集成电路公司中排名第八并于中国模拟集成电路公司中排名第四 [3] - 在中国市场,按DC-DC集成电路的收入计,2024年公司于全球所有模拟集成电路公司中排名第六并于中国模拟集成电路公司中排名第二 [3] - 在中国通讯市场,按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的收入计,2024年公司于全球所有模拟集成电路公司中排名第五并在中国模拟集成电路公司中排名第二 [3] - 在中国计算与存储市场,按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的收入计,2024年公司于全球所有模拟集成电路公司中排名第六并于中国模拟集成电路公司中排名第二 [3]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447.7百万元、人民币1,296.7百万元及人民币1,678.8百万元 [4] - 2024年公司实现了强劲的收入增长,主要因为所有产品类别的销量均有所增长,原因是下游终端客户对模拟集成电路的需求增加及公司推出新产品以扩大市场份额 [4] 研发投入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公司研发活动投资分别为人民币304.7百万元、人民币499.4百万元及人民币619.3百万元,分别占总收入的21.0%、38.5%及36.9% [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776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62.1%以上,其中约62.9%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4]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在中国和海外已获得专利707项,其中发明专利471项 [4]
科创板正式开板6周年!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近1周日均成交额排名可比基金首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03:13
科创板市场表现 -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000680)下跌1 19% 成分股中金橙子涨停 爱科赛博上涨12 61% 信宇人上涨11 32% 浩欧博领跌11 39% 新相微下跌9 01% 荣昌生物下跌8 59% [1] - 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下跌1 27% 最新报价0 94元 近2周累计上涨1 17% 近1周日均成交1 70亿元 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近3月规模增长15 05亿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首位 [1] 科创板行业分布 - 科创板上市588家公司中 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高端制造三个领域公司占比超六成 [2] - 集成电路领域公司总数达119家 占A股同类上市公司半壁江山 涵盖芯片设计 晶圆代工及封装测试完整产业链 [2] - 生物医药领域上市公司113家 聚焦癌症 乙肝 丙肝 艾滋病等治疗领域 成为美国 中国香港之外全球主要上市地 [2] - 高端装备制造业公司127家 覆盖工业母机 工业机器人 激光加工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先进工艺装备 [2] 科技投资趋势 - 人工智能仍是关键技术变化 下半年市场关注点或将转向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和应用落地变现 [3] - 科技产业链国产替代进程值得关注 包括国产半导体设计 设备 制造等领域 [3] - 汽车和工业等终端需求或在边际改善 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机会 [3] 指数成分与ETF -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2 3% 包括海光信息 寒武纪 中芯国际 金山办公 百利天恒 联影医疗 中微公司 澜起科技 传音控股 华润微 [4] - 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 反映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在计入分红收益后的整体表现 [3][4]
新恒汇将上市:实控人任志军大额负债,计划通过分红、卖股还钱
搜狐财经· 2025-06-12 06:32
公司上市信息 - 新恒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6月11日启动申购 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发行价为12 80元/股 发行数量为5988 8867万股 预计募资总额约7 67亿元 募资净额约6 82亿元 [1] - 公司2022年6月申报创业板上市 计划募资5 19亿元 其中4 56亿元用于高密度QFN/DFN封装材料产业化项目 6266 12万元用于研发中心扩建升级项目 [3]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虞仁荣和任志军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共同实际控制人 虞仁荣直接持股31 41% 通过冯源绘芯间接持股0 53% 合计持股31 94% 任志军直接持股16 21% 通过共青城志林堂间接持股3 10% 合计持股19 31% [10] - 任志军曾向虞仁荣借款1 16亿元用于收购股权 计划通过上市后分红款和股份转让方式偿还 预计持股比例将从14 48%降至11 80% [5] - 公司前身淄博新恒汇电子科技成立于2017年12月 注册资本约1 8亿元 法定代表人任志军 [8] 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智能卡业务 蚀刻引线框架业务及物联网eSIM芯片封测业务 [11]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 84亿元 7 67亿元 8 42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1 11亿元 1 53亿元 1 86亿元 [11] - 2025年预计营收9 56亿元(同比增长13 56%) 净利润1 95亿元(同比增长5 10%) 扣非净利润1 86亿元(同比增长8 59%) [12][13] 历史沿革与重组 - 公司设立初期资产来源于恒汇电子和凯胜电子 2018年1月虞仁荣 任志军等以4 65亿元受让恒汇电子持有的90 29%股权 [10] - 重组完成后恒汇电子和凯胜电子不再从事生产经营 业务资产全部转移至新恒汇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虞仁荣和任志军 [10]
“光PPT就做了上百页”!上海三大产业先导基金再出手17只子基金,五倍乘数效应将撬动近800亿元社会资本
华夏时报· 2025-06-12 03:23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动态 -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第二批子基金遴选结果公布,共17只子基金入选,包括2只集成电路基金、10只生物医药基金、5只人工智能基金,拟投资金额41.5亿元,基金总规模241.5亿元,放大倍数5.82倍 [1] - 第二批子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近800亿元,覆盖光子芯片、基因治疗等硬科技前沿领域,招引企业近200家 [1][2] - 首批12家生态合作基金于2022年12月签约,认缴出资67亿元,基金总规模250亿元,放大倍数3.73倍 [1] -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总规模达890亿元,目标支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1.8万亿元规模 [1][5] 子基金结构与策略 - **集成电路子基金**:尚颀旗舰二期基金与上海先导国策兴融芯私募投资基金深耕本土产业链,构建"产业资本+国资协同"生态布局 [3] - **生物医药子基金**:浦东资本、道彤投资等10家管理人分工协作,形成"核心引擎+生态雨林"创新网络,覆盖早期创新至跨国合作全链条 [3][5] - **人工智能子基金**:峰瑞资本、中金私募等5家机构分别聚焦技术攻坚(AI与脑科学)、成果转化、全球资源对接等差异化策略 [4] 遴选标准与政策导向 - 遴选标准包括产业链协同深度(如集成电路本地化)、政策匹配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资源整合能力(高校合作、全球网络) [5] - 政策执行灵活,如杭州注册的泰福资本因基因治疗补链能力获特批入选 [5] 其他地区基金动态 - **深圳**:成立14.4亿元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基金,深创投旗下管理人主导,深圳市引导基金出资5.6亿元 [6] - **广西**:首只QFLP基金广西柳工华晟创业投资基金落地,规模5亿元,聚焦大健康、先进制造等领域 [7] - **江苏盐城**:首只S基金由黄海金控与中保投资等设立,通过二手份额投资支持科技、医疗企业 [7] - **湖北武汉**:车谷科创基金规模10亿元,存续期12年,容亏率最高60%,专注人工智能、泛半导体等硬科技 [8]
江苏南京:机制协同“软联通”,激活要素“大循环”
南京日报· 2025-06-11 00:22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制创新 -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配套率达60%-70%,产量占全国40%,高效政务服务、创新生态和完整产业生态是核心优势 [1] - 南京市印发《2025年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重点推进体制机制"软联通"以促进要素流动 [1] 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建设 - 南京2家创新联合体入选长三角试点:奥赛康药业牵头的抗微生物感染药物研究联合体(生物医药)、美辰微电子牵头的低轨卫星通信集成技术联合体(集成电路) [2] - 计划申报2025年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项目,实施"揭榜挂帅"机制,对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2] - 支持紫金山实验室承担重大科技任务,推动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创建国家基地,布局原子极限微制造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 - 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落实协同创新城市联盟合作备忘录,建立平台协作机制 [3] 资源要素流通与都市圈发展 - 南京密集举办智能机器人大会、低空产业创新大赛等活动,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集聚 [4] - 推动南京都市圈规划编制,包括国土空间规划、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及"十五五"发展规划 [4] - 创新顶山—汊河等省际毗邻区合作机制,加快跨区域重大项目储备 [4] - 宁淮结对合作聚焦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强化产业、科技等领域深度协作 [5] 高水平开放与国际合作 - 南京与进博局签署战略协议,重点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及高层级经贸活动 [6] - 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培育数字贸易主体,建设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6] - 联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支持企业赴上海、深圳等交易所上市融资 [6] - 推动智能电网、软件信息等产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基建及高端环节延伸 [6] 区域发展前景 - 科技创新联合体与产业链协同机制将持续提升长三角创新能力和产业能级 [7]
国科微: 关于暂不召开股东会审议本次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5 15:13
交易概述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中芯集成电路(宁波)有限公司94.366%股权[1][2] - 交易对方包括宁波甬芯集成电路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广东元器利创投资合伙企业等11家机构[1]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2] 交易进展 - 本次交易已通过董事会审议,但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2] - 公司暂不提议召开股东会,待审计评估完成后将再次召开董事会并提交股东会审议[2] - 具体交易细节将在巨潮资讯网披露[2] 交易结构 - 交易方式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1][2] - 标的资产为中芯集成电路(宁波)有限公司94.366%股权[2] - 交易涉及关联交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2]
国科微: 关于本次交易首次披露前公司股票价格波动情况的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6-05 15:13
交易概述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中芯集成电路(宁波)有限公司94.366%股权 [1] - 交易对方包括宁波甬芯集成电路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机构 [1]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1] 股价波动分析 - 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22日起停牌 [1] - 停牌前20个交易日内公司股价累计上涨26.81%(从63.92元/股至81.06元/股) [1] - 同期创业板综指上涨8.92%(从2,616.69点至2,850.10点) [1] - 电子元件行业指数上涨7.04%(从3,974.25点至4,254.09点) [1] - 剔除大盘因素后公司股价上涨17.89% [1] - 剔除行业因素后公司股价上涨19.77% [1] 合规性说明 - 经自查公司股价波动未构成异常波动情况 [1] - 本次交易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8号——重大资产重组》等法规要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