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振华风光(688439)
icon
搜索文档
振华风光(688439.SH):已开发失调电压温度负载稳定性技术
格隆汇· 2025-09-26 07:38
技术挑战 - 国产化面临全温区性能和抗辐照性能等技术壁垒 全温区要求产品在极端温度范围(如-55℃至125℃)内保持稳定工作 涉及温度漂移控制技术 [1] - 抗辐照性能需在辐射环境下确保可靠性 涉及材料及设计优化 [1] 技术突破 - 通过自主研发开发失调电压温度负载稳定性技术 实现精密放大器全温区低失调电压 [1] - 基于抗辐照技术推出系列产品 抗电离总剂量大于100krad(Si) 满足小卫星等高新领域需求 [1] 研发规划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深化全温区优化及抗辐照设计 [1]
振华风光(688439.SH):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正加快布局
格隆汇· 2025-09-26 07:38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正结合发展战略及市场需求加快布局低空经济、低轨卫星、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1] 低空经济领域进展 - 产品体系中已有多款信号链及电源管理器等系列产品应用于无人机和H-eVTOL等低空飞行器领域 [1] - 部分产品已完成相关试验或通过客户验证 [1] 低轨卫星领域进展 - 已有30余款产品完成相关试验 [1] - 部分产品通过客户验证并可满足卫星应用环境 [1] 人形机器人领域进展 - 公司正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1] - 磁编码器、智能伺服控制器等相关技术可应用于运动控制等关键环节 [1] - 未来将结合市场需求推进发展 [1]
振华风光涨2.01%,成交额8881.5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1.7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2:2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4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58.35元/股,成交额8881.58万元,换手率0.77%,总市值116.7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1.75万元,特大单买入311.92万元(占比3.51%)、卖出507.77万元(占比5.72%),大单买入2604.67万元(占比29.33%)、卖出2387.06万元(占比26.88%)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4.13%,近5日涨2.58%,近20日跌2.10%,近60日涨2.75%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贵州省贵阳市高新区,成立于2005年8月31日,于2022年8月26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高可靠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信号链及电源管理器等系列产品 [1] - 收入构成中集成电路占比99.75%,其他业务占比0.25%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军工电子Ⅱ-军工电子Ⅲ,概念板块包括军工信息化、军工电子、航天军工、北斗导航、商业航天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00万户,较上期增加13.18%,人均流通股11339股,较上期减少11.65%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易方达国防军工混合A持股355.10万股(较上期减少79.80万股),银华中小盘混合持股236.01万股(较上期增加8.35万股) [3] - 国泰中证军工ETF持股119.35万股(新进),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92.95万股(新进) [3] - 广发科技创新混合A持股75.00万股(较上期减少20.00万股),广发创新升级混合持股75.00万股(较上期减少73.47万股) [3] - 易方达积极成长混合、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易方达科讯混合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4.65亿元,同比减少23.90%,归母净利润6237.38万元,同比减少73.0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49亿元 [3]
振华风光(688439.SH):已推出近20款抗辐照新品,部分产品进入小卫星选用目录
格隆汇· 2025-09-23 07:44
公司战略规划 - 高度重视国家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带来的产业机遇 [1] - 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低轨卫星、汽车电子等新兴方向以把握产业升级机遇 [1] - 未来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 [1] 产品研发进展 - 在商业航天和无人机领域已推出近20款抗辐照新品 [1] - 部分产品进入小卫星选用目录以拓展市场空间 [1] - 每年计划研发不低于60款新品并推广不低于50款新产品 [1] 运营策略 - 通过优化客户结构、降本增效应对挑战与变局 [1] - 作为高可靠集成电路供应商拓展新兴领域市场 [1]
振华风光:为国内高可靠模拟集成电路产品的核心供应商之一
格隆汇· 2025-09-23 07:41
产品布局 - 公司作为国内高可靠模拟集成电路产品核心供应商之一 在传感器领域布局多款产品包括传感器后端信号调理电路 精密电压基准源 零温漂放大器 智能伺服控制器等系统级封装电路 [1] - 传感器后端信号调理电路用于信号处理和调理 可提升传感器系统精度和稳定性 在机器人感知系统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1] - 精密电压基准源提供稳定精确参考电压 广泛支持高精度测量设备和传感器 [1] - 零温漂放大器实现超低失调电压和温度漂移 全温区不超过5nV/°C 适用于传感器前端和精密计量等场景 [1] - 智能伺服控制器等系统级封装电路支持信号运算处理和角度位置跟踪 可用于传感器信号调理及伺服控制 [1] 技术创新 - 公司通过技术突破如零温漂放大器的温度负载稳定性技术 解决高精度信号传输和环境适应性等关键问题 提升产品在复杂场景下的可靠性 [1] - 产品以高可靠性为核心 满足全温区 抗辐照等严苛要求 适用于海陆空天网等多领域 [1] - 持续与高校合作研发前沿技术如毫米波雷达 相控阵雷达专用SoC 强化技术储备 [1] 战略方向 - 产品布局以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为导向 未来将结合战略规划积极拓展应用场景 [1]
振华风光(688439.SH):为国内高可靠模拟集成电路产品的核心供应商之一
格隆汇· 2025-09-23 07:37
公司产品布局 - 作为国内高可靠模拟集成电路产品核心供应商之一 在传感器领域布局多款产品 包括传感器后端信号调理电路 精密电压基准源 零温漂放大器 智能伺服控制器等系统级封装电路 [1] - 传感器后端信号调理电路用于信号处理和调理 可提升传感器系统精度和稳定性 在机器人感知系统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1] - 精密电压基准源提供稳定精确参考电压 广泛支持高精度测量设备和传感器 [1] - 零温漂放大器实现超低失调电压和温度漂移 全温区不超过5nV/°C 适用于传感器前端和精密计量等场景 [1] - 智能伺服控制器等系统级封装电路支持信号运算处理和角度位置跟踪 可用于传感器信号调理及伺服控制 [1] 技术创新与突破 - 通过技术突破如零温漂放大器的温度负载稳定性技术 解决高精度信号传输和环境适应性等关键问题 提升产品在复杂场景下的可靠性 [1] - 产品以高可靠性为核心 满足全温区 抗辐照等严苛要求 适用于海陆空天网等多领域 [1] - 持续与高校合作研发前沿技术 如毫米波雷达和相控阵雷达专用SoC 强化技术储备 [1] 发展战略 - 产品布局以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为导向 未来将结合战略规划积极拓展应用场景 [1]
振华风光(688439.SH):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公司通过前期的调研和产品推广试用,已完成相关验证工作
格隆汇· 2025-09-18 08:37
业务进展 - 公司产品体系中已有多款产品应用于低空领域 包括无人机和H-eVTOL等低空飞行器 相关产品已完成试验或通过验证 [1] - 在卫星互联网领域 通过前期调研和产品推广试用 已完成相关验证工作 [1] - 目前持续跟踪用户需求计划 确保满足用户的交付要求 [1] 市场拓展 - 公司正结合发展战略及市场需求 加快布局低空经济 低轨卫星等未来产业 [1] - 具体包括深化在商业航天 无人机等新兴领域的产品研发和客户开发 [1] - 把握低空经济发展机遇 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以拓展市场空间 [1]
振华风光(688439.SH):积极布局时钟管理电路及缓冲器等新产品研发
格隆汇· 2025-09-18 08:37
射频微波产品研发进展 - 公司已成功研制10款微波MMIC产品 包括功率放大器 低噪声放大器和数控移相器 [1] - 相关产品已完成性能验证 可应用于通信和雷达等场景 [1] - 微波组件如S波段和Ku波段TR组件目前正处于研发阶段 [1] 时钟电路新产品布局 - 公司积极布局时钟管理电路及缓冲器等新产品研发 [1] - 已具备相关技术能力 [1] - 大规模量产和商业化应用将遵循研发进度 市场需求及行业认证要求推进 [1]
振华风光:基于RISC-V架构MCU产品已小批量出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08:36
公司产品进展 - 首款RISC-V架构32位MCU产品开始小批量出货 [1] - 产品可应用于电机控制及电子系统健康监测等场景 [1] - 正积极开展后续定型及量产工作 [1]
振华风光(688439.SH):首款RISC-V架构32位MCU产品已开始小批量出货
格隆汇· 2025-09-18 08:35
产品与技术进展 - 研发多款基于RISC-V架构的32位微处理器 具备外设路由管理和改进型多层总线管理技术 并开发高性能ADC 运放和灵活通讯接口 在高可靠领域填补空白[1] - 首款RISC-V架构32位MCU产品已开始小批量出货 具备32位内核 最高80MHz工作频率 宽电压支持3V-5V及高ESD性能8000V 适用于通信和控制领域[1] - 建立完善的应用生态平台 目前正积极开展后续定型及量产工作[1] 应用领域拓展 - 人形机器人领域应用智能伺服控制器 磁编码器技术及旋转加速度自适应滤波器专用转换器等系统级封装电路 解决运动控制 环境适应和结构设计等关键问题 实现信号运算处理和角度位置信号跟踪处理功能[1] - 物联网领域基于RISC-V架构MCU的高性能与通讯接口优势 支持设备低功耗和高效数据处理需求 适用于智能传感和工业控制等场景[1] - 首款MCU产品可应用于电机控制 电子系统健康监测等场景 公司将根据技术发展和市场机会持续推进应用探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