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业
icon
搜索文档
633项农业科技成果亮相中国北京种业大会
科技日报· 2025-09-11 23:48
开幕式上,6项合作成功签约。其中,国际种业合作3项,京津冀合作签约2项,种业成果转化签约1 项。"京津冀三地以'产业共育、科技共研、市场共建、生态共治'为抓手,走出了一条从'协同破 题'到'协作联动'的创新之路。'北京疏解、津冀承接'的资源流动更趋顺畅,'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协 作链条日益成熟。"北京市委副书记游钧表示。 未来,对标种业振兴行动"十年实现重大突破"的目标任务,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 黄三文指出,要加强种质资源鉴定改良,夯实育种创新的种质基础,要强化突破性品种选育推广,严格 品种全链条管理,要着力培育世界一流种业企业,深化种业科技合作,要加快提升种业基础现代化水 平、种业基地现代化水平,实施制种大县奖励和现代种业集成工程,要持续加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 度,严厉打击假冒侵权行为,全面净化种业市场。 据悉,大会前期已组织开展9场优新品种田间观摩品鉴活动,累计展示玉米、蔬菜新优特品种1100个, 遴选发布主推品种160个,来自京津冀的近千名专业人员"看禾选种",5000余名市民亲身体验品鉴,助 力鲜食玉米"京紫糯519"等一批新品种达成授权协议,促进京津冀经销商达成8000万元采购意 ...
专家共探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乡村产业新布局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21:28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振兴不仅是技 术的迭代,更是产业生态的系统重构,涉及生产要素配置、供应链协同及产销两端的智能化与品牌化升 级。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需求和资源环境挑战,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和系统效能提升,汇聚企业、政府与 社会资本多方力量,把先进的科技手段、管理理念、市场视野融入农业,才能真正释放新质生产力的巨 大能量。 中新网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夏宾)在人口结构变化、资源压力和全球市场波动交织的挑战下,乡村产业 振兴亟待构建新质生产力体系,摆脱传统路径依赖。近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北京举办第五期"智荟 中欧·企业赋能学习坊",以"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乡村产业新布局"为主题,探讨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创新 方案。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余欣荣指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绿色生 产力,正从根本上重塑中国乡村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与路径选择。 针对如何发展绿色生产力,他提出需遵循四个规律: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规律、技术与产业适配性规 律、地域分异与多样性规律以及多元协同联动规律。在推进绿色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发展规律应用上, 要注意尊重自然、尊 ...
调研速递|国投丰乐种业接受广发证券等2家机构调研 ,透露多项业务发展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1 13:56
公司玉米产业多品种发力推动营收增长 主要经营铁391K 铁391 丰乐520 WK1505等品种[2] 铁391K是国内首批审定的3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之一 2023年12月获农业农村部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证书 其受体品种铁391入选2023年农业农村部推广目录"苗头型品种"[2] 铁391K销售覆盖吉林 辽宁 内蒙古 河北四省 上市后累计推广面积位居前列 丰乐520主要在黄淮海地区推广 是绿色优质高抗性品种 公司通过多经营主体协同策略推动销量增长 WK1505在东北地区推广 种植表现良好 推广速度刷新公司新品种推广记录[2] 水稻产业 公司水稻产业坚持差异化 特色化发展思路 构建高效营销网络 推动区域资源整合[3] 以乐优966为代表的乐优系列和以祥两优676为代表的祥两优系列品种销量持续增加 南陵早2号 中科发早粳系列品种受到市场好评[3] 并购重组 并购重组是公司主要发展战略 由于种子行业小而散 符合公司并购要求的优质标的企业较少[4] 公司计划在玉米种子产业的黄淮海 西南 西北市场开展并购 同时在水稻种子产业的长江中下游中籼稻 麦后稻 晚稻市场和华南稻区优质稻市场寻求并购机会[4] 农化业务 2025年上半年公司农化业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有所下降[5] 下降主要原因包括为改进安全环保生产水平减少原药及中间体产量 自产原药和制剂产品价格下降导致收入减少和毛利率下降 安全环保投入增加导致固定成本上升 以及2400吨除草剂原药扩产项目影响[5] 未来公司将通过优化产品结构 挖掘市场潜力等方式提升盈利水平[5] 定增项目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已获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并获深交所受理[6] 针对深交所出具的《审核问询函》 公司已予以回复 目前正在进行半年报数据更新工作[6]
国投丰乐(000713) - 2024-2025种业经营年度经营情况报告
2025-09-11 11:31
业绩总结 - 2024年8月1日到2025年7月31日总营业收入104375.76万元,增长22.59%[6] - 本经营年度公司种业收入增加19234.67万元,增长22.59%[11] 产品销售 - 2024年8月 - 2025年7月玉米种子销售收入64182.68万元,增长26.46%[5] - 2024年8月 - 2025年7月水稻种子销售收入22766.93万元,增长18.50%[9] - 2024年8月 - 2025年7月小麦种子销售收入14951.14万元,增长23.02%[9] 销售数量 - 2024年8月1日到2025年7月31日总销售数量9312.17万公斤,增长40.08%[6] - 2024年8月 - 2025年7月玉米种子销售数量3218.07万公斤,增长32.09%[5] - 2024年8月 - 2025年7月水稻种子销售数量1805.89万公斤,增长28.40%[9] - 2024年8月 - 2025年7月小麦种子销售数量4245.42万公斤,增长55.66%[9] 库存情况 - 2025年7月31日期末库存种子账面价值54592.95万元,增长83.94%[6]
国投丰乐(000713) - 000713国投丰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1
2025-09-11 11:28
玉米产业 - 主要经营品种包括铁391K、铁391、丰乐520、WK1505 [1] - 铁391K为国内首批37个审定转基因玉米品种之一 2023年12月获转基因审定证书 [1] - 铁391K销售覆盖吉林 辽宁 内蒙古 河北四省 累计推广面积位居国内转基因单品种前列 [1][2] - 丰乐520主推黄淮海地区 采取多经营主体协同策略 [2] - WK1505在东北地区推广迅速 刷新新品种推广记录 [2] 水稻产业 - 坚持差异化发展思路 构建高效营销网络 [2] - 乐优系列 祥两优系列品种销量持续增加 [2] - 南陵早676号 中科发早粳系列获市场好评 [2] 并购战略 - 并购重点聚焦玉米种子和水稻种子产业 [2] - 玉米产业计划在黄淮海 西南 西北市场开展并购 [2] - 水稻产业重点布局长江中下游中籼稻 麦后稻 晚稻市场及华南优质稻市场 [2] 农化业务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下降 [2] - 下降原因:安全环保整改减产 产品价格下跌 固定成本增加 2400吨除草剂项目转固折旧增加 [2][3] - 下半年将深化产品价值挖掘 提高渠道覆盖率 精准研判市场风险 [3] 资本运作 - 定向增发申请已获国资委批复及深交所受理 [3] - 正在更新半年报数据及相关回复文件 [3]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2025-09-11)
金十数据· 2025-09-11 10:36
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兴趣 - 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关注度升至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1] - 超过九成投资者愿意增加对中国市场敞口[1] - 指数投资和主题性机会兴趣维持高位[1] 中国科技股投资前景 - 中美科技股存在较大估值差距[2] - AI驱动产业成长逻辑在中国适用[2] - 中国具备工程师资源丰富、政府支持国产替代、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畅通等优势[2] - 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2] 全球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 - 惠誉将全球GDP增长预期从去年2.9%降至今年2.4%[4] - 美联储预计在9月和12月各降息25基点 明年再降息三次[4] - 富国银行预计到2026年中前降息五次 每次25基点[5][6] - 美国8月平均就业岗位仅增长2.9万个 失业率升至4.3%[6] 中国行业投资机会 - 苹果硬件创新周期看好2025-27年 iPhone17系列采取256GB起步定价策略[7] - 医药板块上涨主升浪有望中长期持续 关注创新驱动和国际化领域[8] - 猪周期错位效应预计9月减弱 年底CPI同比或回升至1.0%[9] - 大宗化工品盈利或迎改善 CCPI-原油价差480处于30%以下分位数[10] - 种子行业向转基因和耐密高产方向转型[11] - 水泥行业景气度改善 PB处于历史底部区域[12] - 光伏行业有望迎来供需拐点 多晶硅料价格成反内卷风向标[13] 其他全球投资动向 - 贝莱德认为AI驱动的大型美国科技股仍是全球投资主线[2] - 花旗看好中东地区十年增长 海湾国家投入数十亿美元摆脱石油依赖[3] - 道明证券认为美国CPI数据将主导欧元/美元走势[3]
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开幕,世界首台育种机器人亮相
新京报· 2025-09-11 09:15
大会概况 - 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在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开幕 首次由京津冀农业农村部门联合主办 围绕现代种业 生物制造 智慧农业三大板块 设置1个主会场和7个分会场[1] - 来自国际种子联盟等国际组织和26个国家的54名外宾 29家国家和省级行业协会 上百位行业科学家 950家企业参加主分会场活动[2] - 采用分布式办会机制 在7个分会场举行10场平行论坛 聚焦玉米 微生物 蔬菜等细分领域 共91位行业专家和种业企业代表作主旨报告[2] 合作签约 - 开幕式促成6项合作签约 包括国际种业合作3项 京津冀合作签约2项 种业成果转化签约1项[2] 科技成果展示 - 143家单位的633项农业科技成果集中亮相 包括7个智慧农业大模型 29款种业芯片 12项生物育种专利以及46个新品种[3] - 45家科研院校及农业创新主体发布173项新品种 新技术 新政策[5][7] - 科技成果发布区连续4天召开9个专题发布会 涵盖农作物新品种 畜禽种业 林草花果蜂种业等专题[7] 育种机器人技术 - 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育种机器人"吉儿"首次亮相 可完成番茄花授粉 单次授粉仅需15秒[1][3] - 通过深度学习精准识别花朵和花蕊 利用机械臂进行授粉操作[3] - 采用生物技术创制柱头外露且雄性不育的花型 结合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实现全天候自动授粉[4] - 设备伸展幅度1米至3.3米 可与现有农业生产轨道设施配合 预计成本控制在10万元以内[4] - 传统人工授粉占育种成本25%以上 该技术可大幅节省人力成本[3][4] 新品种展示 - 55家京津冀品牌新主体带来300余项优新产品展示品鉴[5] - 展出三个晚熟蟠桃品种 平均单果重量达8两以上 具有着色好 含糖量高 丰产稳产等特点[5] - 北京九鱼种业有限公司展示多种宠物蟹 零售价格每只100元至400元 具有较好的市场接受度[5] 智慧农业项目 - 中国科学院"伏羲农场"项目在通州区于家务乡建设完成 包括"三室两厅"实验室和百亩级核心试验田 千亩级示范田[6] - 项目能够精准采集土壤 气象 长势等数据 实现粮食作物生产管理智慧决策和智能农机装备自主作业[6] - 通州主会场开放玉米新品种智慧展示公园 种植400多个玉米新品种 首次全面展示国内领先的玉米单产提升管理方案[6]
世界首台育种机器人“吉儿”亮相中国北京种业大会
新京报· 2025-09-11 08:11
行业活动 - 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于9月11日在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开幕 [1] - 大会首次由京津冀农业农村部门联合主办 [1] - 参会者包括国际种子联盟等国际组织、26个国家的54名外宾、29家国家和省级行业协会、上百位行业科学家及950家企业 [1]
国盛证券:种子行业向转基因 耐密高产方向转型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03:00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 我国确立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 粮食安全被纳入国家安全大局 [1] - 我国粮食产需维持紧平衡态势 玉米大豆存在产需缺口 粮食总进口量逐年增加 [1] - 2023年我国玉米单产仅为美国的58.72% 2022年大豆单产为美国的59.41% 较1995年约70%的水平显著下降 [1] 种业技术发展现状 - 近10年我国耐密高产玉米新品种选育取得显著成绩 龙头种企品种表现优异 [1][3] - 美国玉米单产近80年提升近8倍 种植密度从每亩2000多株增至近6000株 [3] - 耐密增产通过改良叶夹角雄穗大小等性状 改善冠层结构增强通风透光性 提高光合效率和干物质积累效率 [3] 转基因技术突破 - 已批准161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和19个转基因大豆品种 [2] - 转基因玉米防虫效果超90% 除草效果超95% 增产效果达5.6%-11.6% [2] - 头部种企凭借资金研发实力优先推出转基因品种 预计推广前两年市占率快速提升 [2]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农业农村部2023年启动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率先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 [3] - 耐密高产成为玉米育种核心方向 种植密度提高是单产提升关键 [3] - 转基因技术推动行业扩容 品种供给去化 行业格局大幅优化 [1][2] 2025年第二季度行业表现 - 主要种子公司2025Q2营收大幅增长 但利润端多数同比下降 因二季度为传统退货季 [4] - 库销比因2023年下半年农产品价格下跌而上升 但总体保持健康去库状态 [4] - 预收款指标分化 康农种业预收款增速410% 敦煌种业增速8.39% [4]
海南省种业实验室与塞内加尔农业研究所签署国际合作协议
经济观察报· 2025-09-11 02:18
合作协议签署 - 海南省种业实验室与塞内加尔农业研究所签署国际合作协议[1] 合作基础与资源互补 - 海南省种业实验室依托中国唯一热带省份自然优势及三亚国家南繁硅谷、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等国家级平台资源[1] - 塞内加尔拥有广阔可耕地和丰富渔业资源 需求包括优质果蔬品种及高效养殖技术[1] - 双方资源与技术需求形成精准匹配[1] 合作模式与实施路径 - 采用"实验室育种—田间地头示范—农户技术培训"全流程闭环合作模式[1] - 将热带果蔬适配品种和高效水产养殖技术输出至塞内加尔[1] - 引进塞内加尔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到海南[1] 战略意义与影响 - 推动海南自贸港汇聚全球农业科技资源[1] - 将种业创新优势深度融入国际合作[1] - 将海南自贸港种业创新优势与非洲农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1] - 为巩固中塞友谊和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