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休闲食品
icon
搜索文档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第三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1 03:14
抽检总体情况 - 洪洞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第三期食品监督抽检覆盖20个食品大类共292批次样品 合格率为97.3% (284批次合格 8批次不合格) [2] 合格产品品类分布 - 抽检范围包括饼干 餐饮食品 茶叶及相关制品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 蛋制品 淀粉及淀粉制品 豆制品 方便食品 糕点 酒类 粮食加工品 肉制品 食糖 食用农产品 食用油 油脂及其制品 蔬菜制品 水果制品 糖果制品 调味品 饮料等主要食品类别 [2] 重点合格生产企业 - 海天味业公司生产的黄豆酱油(350mL/袋)和甜面酱(450g/袋)抽检合格 生产基地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沧江工业园东园 [3][9] - 甘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五香味瓜子仁(计量称重)抽检合格 生产基地位于江西省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泉生物医药食品工业园 [3] - 美锦醋业公司生产的山西陈醋(300mL/袋和800mL/桶)抽检合格 生产基地位于太原市清徐县特色食品产业聚集区醋都路99号 [3][11] - 今麦郎饮品(晋中)公司生产的饮用纯净水(596ml/瓶)抽检合格 生产基地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经济开发区 [12] - 益海嘉里(太原)粮油食品公司生产的粳米(5千克/袋)抽检合格 生产基地位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唐槐产业园 [9] 零售渠道监测 - 洪洞县贝壳商贸有限公司作为主要被抽样单位 涉及水果 水产品 调味品等多个品类抽检合格 [3] - 城区主要超市包括万德福生鲜超市 海鸥生活超市 亿家人生活超市等零售终端抽检产品全部合格 [6][8][9][12][13] - 乡镇零售点如大槐树镇盟河水果店 丰玺果蔬店等食用农产品抽检结果符合标准 [5][12][13] 产品溯源信息 - 抽检产品生产日期集中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6月期间 最新抽检产品生产日期为2025年6月26日 [3][4][5][6][7][8][9][10][11][12][13] - 产品规格覆盖从80克袋装食品到5千克袋装粮食 包装形式多样 [3][8][9][12] - 抽样编号体系完整 从XBJ25141024315100001到XBJ25141024315100072 体现抽检工作全面性 [3][4][5][6][7][8][9][10][11][12][13]
精品茅台酒焕新升级!吃喝板块短线承压,食品ETF(515710)小幅回调!机构:行业拐点或逐步确立
新浪基金· 2025-09-11 02:02
食品饮料板块市场表现 - 食品ETF(515710)9月11日开盘短暂飘红后转绿 场内价格下跌0.62%至0.644元[1] - 大众品及白酒龙头股普遍下跌 新乳业和金达威跌幅超2% 盐津铺子、妙可蓝多、广州酒家等跌超1% 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小幅下跌[1] - 食品ETF当日成交总量12.45万手 换手率0.68% 外盘6.10万手 内盘6.35万手[2] 行业动态与产品升级 - 贵州茅台精品版9月9日焕新升级亮相酒博会 采用环保材料与防伪技术 通过"i茅台"平台以3299元/瓶发售 每日限购1次且每次限购12瓶[2] - 精品茅台发售体现高端化与数字化战略 有助于提升产品溢价能力并强化高端市场标杆地位[3] 板块估值与配置价值 - 细分食品指数市盈率21.44倍 处于近10年11.35%分位点 显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3] - 食品饮料行业具有较高且稳定的ROE和盈利能力 行业竞争格局持续集中化 利好龙头企业[4] - 政策出台有望扭转宏观经济预期 促进板块估值与业绩双提升[4] 行业周期与展望 - 2025年二季度板块收入同比下滑 但有助于清理历史包袱 酒厂主动调整节奏释放压力[5] - 下半年低基数及政策管控放松背景下 需求有望环比修复 报表端或逐季改善 行业拐点可能逐步确立[5] 投资工具与资产配置 - 食品ETF(515710)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 约60%仓位布局高端及次高端白酒龙头 近40%仓位覆盖饮料乳品、调味品、啤酒等细分领域龙头[5]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洋河股份、伊利股份、海天味业等核心资产[5]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食品ETF联接基金(A类012548/C类012549)布局吃喝板块[5]
糖果企业的品牌升维之路
北京商报· 2025-09-10 17:46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中国休闲食品行业整体规模从2020年7845亿元扩大至2024年1009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6.5% 正式迈入万亿大关 [2] - 糖果巧克力作为休闲食品重要细分品类 占比从2020年15.2%降至2024年14.5% 但绝对规模仍保持增长 [2] - 坚果业 谷物类 肉制品类 果蔬类等品类均实现稳健增长 [2] 产业升级路径 - 食品工业与文创产业融合成为重要转型方向 故宫 敦煌等文化IP联名糖果溢价率达40%-60% [2] - 糖果企业与《黑神话:悟空》IP深度合作 推出联名款"齐天揽月"礼盒 预计带动相关市场增长30% [2] - 行业强化"减盐 减糖 减油"三减技术创新 在天然甜味剂替代 微胶囊盐分缓释和油脂替代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3] 产品创新实践 - 马大姐食品推出低糖花生酥糖减糖高达97% 采用高油酸花生原料满足健康需求 [4] - 旺旺集团"大作战"软糖五年间推出超7种口味 持续进行包装设计和营销创新 [5] - 企业通过添加天然来源食品组分和功能性配料提升产品健康价值 [3] 国际化发展 - 海外市场面临法规壁垒高 口味偏好异 品牌认知弱 渠道渗透难等挑战 [5] - 旺旺集团以日本市场为例 通过口味 造型 包装方式不断创新尝试实现海外突破 [5] - 国际化视野正成为食品工业从制造迈向品牌的核心动力之一 [6] 文化传承与科技融合 - 老字号品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机结合 马大姐三项制作技艺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4] - 行业坚持科学减加平衡原则 注重"减盐 减糖 减油而不减味道"的技术创新 [3][4] - 食品工业通过文创赋能品牌价值 科技创新提升产品力双轮驱动发展 [6]
从“制造”到“品牌” 糖果企业的升维之路
北京商报· 2025-09-10 17:35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中国休闲食品行业整体规模从2020年7845亿元扩大至2024年1009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6.5% 正式迈入万亿大关 [2] - 糖果巧克力作为休闲食品重要细分品类 占比从2020年15.2%降至2024年14.5% 但绝对规模仍保持增长 [2] - 坚果业 谷物类 肉制品类 果蔬类等品类均实现稳健增长 [2] 产业升级路径 - 食品工业融合文化创意成为重要转型方向 故宫 敦煌等联名糖果溢价率达40%-60% [2] - 糖果季与《黑神话:悟空》合作推出"齐天揽月"礼盒 预计带动相关市场增长30% [2] - 即时零售推动休食品类高速增长 好想来与美团闪购合作第4个月月度订单激增至近200万单 [3] 技术创新与健康化 - 行业强化"减盐 减糖 减油"三减技术创新 在天然甜味剂替代 微胶囊盐分缓释和油脂替代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4] - 通过添加天然食品组分和功能性配料提升健康价值 采用"减"和"加"双轮驱动策略 [4] - 马大姐品牌推出低糖花生酥糖减糖高达97% 采用高油酸花生原料满足健康需求 [5] 智能化与自动化 - 休闲食品前处理智能化设备如干制 烤制和腌制等装备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提升 [4] - 未来将向全程智能化和无人化方向迈进 [4] 老字号创新与研发投入 - 马大姐食品保留大虾酥等传统品类同时满足新兴健康需求 三项制作技艺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5] - 徐福记连续12年每年研发投入近2亿元 持续开展产学研合作 [5] 国际化拓展 - 徐福记连续三年实现海外市场翻倍增长 产品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 2024年11月在新加坡开设首家海外糖果品牌馆 [7] - 旺旺集团产品遍布64个国家和地区 以越南工厂为支点实现本地化运营 [7] - 中粮糖业等企业在越南等东盟国家建立规模化原料基地 探索"国外种蔗+国内制糖"国际合作模式 [7] 行业发展趋势 - 以文创赋能品牌价值 以科技创新提升产品力 以国际化视野开拓市场成为行业核心发展动力 [7] - 食品工业需要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品牌" 实现高质量发展与自主创新 [1]
2025服贸会 | 从“制造”到“品牌” 中国食品工业的升维之路
北京商报· 2025-09-10 15:22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食品工业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升级 聚焦政策引领 传承创新和国际化三大维度 [1] - 食品工业通过文创融合 健康化与数智化转型及海外市场拓展实现高质量发展 [9] 政策端引领:食品工业+文创 - 休闲食品整体规模从2020年7845亿元扩大至2024年1009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6.5% 正式迈入万亿大关 [3] - 糖果巧克力占比从2020年15.2%降至2024年14.5% 但绝对规模仍增长 坚果 谷物 肉制品 果蔬等品类均实现稳健增长 [3] - 故宫 敦煌等联名糖果溢价率达40%-60% 合作从商标授权向深度内容共创发展 [3] - 糖果季与《黑神话:悟空》合作推出联名款礼盒 预计带动相关市场增长30% [3] - 马大姐食品与故宫宫苑打造联名产品"宫廷酥点"系列 结合故宫文化提升产品美学与情感体验 [4] - 美团闪购休食品类高速增长 好想来合作第4个月月度订单激增至近200万单 [4] - 美团闪购与徐福记联合营销打造"财神骑手"爆款 实现品牌声量与销量同步提升 [4] 传承与创新并重 - 休闲食品行业强化"减盐 减糖 减油"技术创新 在天然甜味剂替代 微胶囊盐分缓释和油脂替代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5] - 通过添加天然食品组分 功能性配料提升健康价值 综合利用"减"和"加"双轮驱动提升产品健康效益 [5] - 休闲食品前处理智能化设备机械化与自动化发展 未来将向全程智能化和无人化迈进 [5] - 马大姐品牌三项制作技艺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留传统糖果品类同时推出低糖花生酥糖减糖高达97% [6] - 徐福记连续12年每年研发投入近2亿元 与华南理工大学成立健康零食联合研究中心 从成分减法 营养加法 加工工艺三方面发力 [6] - 徐福记牵头成立未来生物食品创新联合体 推进智能制造 销售深度分销 物流管理数字化 [6] 国际市场谋机遇 - 徐福记连续三年海外市场翻倍增长 外销产品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 2024年11月在新加坡开设首家海外糖果品牌馆 [7] - 旺旺集团"大作战"软糖五年推出超7种口味 通过持续包装设计和营销创新在日本市场实现突破 [7] - 旺旺产品已遍布64个国家和地区 越南工厂建立成为全球化运营关键支点 [7] - 中粮糖业等制糖企业在越南等东盟国家建立规模化原料基地 探索"国外种蔗+国内制糖"国际合作模式 [8]
从“制造”到“品牌”,中国食品工业的升维之路
北京商报· 2025-09-10 15:17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中国休闲食品行业整体规模从2020年7845亿元扩大至2024年1009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6.5% 正式迈入万亿大关 [2] - 糖果巧克力作为休闲食品重要细分品类 占比从2020年15.2%降至2024年14.5% 但绝对规模仍保持增长 [2] - 坚果业 谷物类 肉制品类 果蔬类等品类均实现稳健增长 [2] 政策与文创融合 - 食品工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成为传统糖果企业新发展方向 [2] - 故宫 敦煌等文化IP联名糖果溢价率达40%-60% 合作从商标授权向深度内容共创发展 [2] - 糖果季与《黑神话:悟空》合作推出"齐天揽月"礼盒 预计带动相关市场增长30% [2] 品牌创新案例 - 马大姐食品与故宫宫苑打造联名"宫廷酥点"系列 将糖果打造为美学与情感体验载体 [3] - 马大姐品牌推出低糖花生酥糖减糖高达97% 采用高油酸花生满足健康需求 [6] - 徐福记连续12年每年研发投入近2亿元 与华南理工大学成立健康零食联合研究中心 [6] 技术创新方向 - 休闲食品行业强化"减盐 减糖 减油"三减技术创新 在天然甜味剂替代 微胶囊盐分缓释和油脂替代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4] - 通过添加天然食品组分和功能性配料提升产品健康价值 采用减和加双轮驱动提升健康效益 [4] - 干制 烤制和腌制等前处理智能化设备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提升 向全程智能化和无人化迈进 [4] 渠道拓展 - 即时零售推动休食品类高速增长 下沉市场渗透率提升 四线及以下城市展现增长空间 [3] - 好想来与美团闪购全面合作第4个月 月度订单激增至近200万单 [3] - 美团闪购与徐福记打造"财神骑手"现象级爆款 实现品牌声量与销量同步提升 [3] 国际化发展 - 徐福记连续三年海外市场实现翻倍增长 产品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 2024年11月在新加坡开设首家海外糖果品牌馆 [7] - 旺旺集团"大作战"软糖五年推出超7种口味 产品已遍布64个国家和地区 [7] - 中粮糖业等企业在越南等东盟国家建立规模化原料基地 探索"国外种蔗+国内制糖"国际合作模式 [8] 传统文化传承 - 马大姐品牌三项制作技艺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包括谷物糖 酒糖霜和酥糖制作匠心技艺 [5] - 老字号品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机结合 既坚持传统情怀又满足现代健康需求 [6]
美团闪购休食行业负责人刘国庆:即时零售赋能休食产业发展,下沉市场增长潜力显著
北京商报· 2025-09-10 14:59
即时零售对休食产业赋能 - 美团闪购休食品类上线后出现高速增长 [1] - 下沉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四线及以下城市展露增长空间 [1] - 量贩零食品牌好想来合作第四个月月度订单激增至近200万单 [1]
2025服贸会|《糖果业转型拓展密码——食品工业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发布:食品工业与文创产业的“时尚邂逅”具有广阔前景
北京商报· 2025-09-10 14:44
行业整体表现 - 中国休闲食品市场整体规模从2020年7845亿元扩大至2024年1009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6.5% [1] - 糖果巧克力品类在休闲食品中占比从2020年15.2%降至2024年14.5% 但绝对规模仍保持增长 [1] 产业转型方向 - 食品工业与文创产业融合成为重要转型方向 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1] - 糖果企业与《黑神话:悟空》合作推出联名款"齐天揽月"礼盒 在包装、内容叙事和营销推广深度整合 [1] - 文创合作模式为传统糖果企业提供新思路 预计可带动相关市场增长30% [1]
华源晨会精粹20250910-20250910
华源证券· 2025-09-10 13:11
根据晨会报告内容,以下是关于公司和行业研究的核心观点及关键要点总结: 新消费(抖音美妆) - 2025年8月抖音美妆类目GMV超200亿元,同比增长19.56%,环比增长21.46% [2][7] - 国货品牌表现亮眼,韩束蝉联市场首位且GMV超7亿元,其红蛮腰环六肽套装为当月唯一破亿SPU;百雀羚、丸美、毛戈平等国货品牌排名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78名、19名和14名 [7] - 外资品牌销售承压,欧莱雅排名下滑7名跌出前三,SK-II等品牌表现不佳 [7] - 消费趋势由“尝鲜消费”转向“稳定复购”,GMV前1000的SPU中2025年新上架商品仅15个(占比1.5%),较去年同期17.7%下降16.2个百分点 [2][8] - 国货替代逻辑持续兑现,建议关注在主流渠道提升规模及品牌影响力的国货企业 [2][8] 北交所(机器人产业)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软件端需整合AI与ML技术,硬件端关注关节执行器等突破 [9] - 人形机器人高端轴承国产化率低于20%,中国企业正逐步突围;202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轴承市场规模达90.04亿元,预计2029年增至135.85亿元 [10] - 传感器为关键部件:六维力传感器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38.4亿元;电子皮肤预计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达90.5亿元,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超60% [11] - 应用场景将由工业服务向家庭及商业服务演进,中国当前以工业生产应用为主(占比29%) [12] - 北交所多家公司布局机器人领域:开特股份合资布局具身智能、奥迪威推柔性传感器、鼎智科技布局滚珠丝杆及空心杯电机、丰光精密目标2025年谐波减速器产能10万套等 [13][14] 食品饮料(大众品) - 啤酒行业全国性企业收入利润稳健,区域性企业弹性更优;成本下行及费率改善推动盈利能力释放 [15] - 牧场公司生物资产公平值下调构筑基本面底部,后续奶价企稳及牛肉价格上涨有望推动反转 [16] - 休闲食品渠道景气度分化,量贩零食及会员制商超保持高势能,传统商超渠道承压;板块盈利逻辑转向结构性盈利兑现 [17] - 餐饮板块受“禁酒令”及“外卖大战”影响承压,但伴随政策调整及消费旺季催化,修复趋势将扩散至商务强社交场景及火锅等堂食正餐 [17][18] 交运(中谷物流)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53.38亿元(同比-6.99%),归母净利润10.72亿元(同比+41.59%),扣非归母净利润8.24亿元(同比+94.28%) [19] - 内外贸协同发展:内贸受益基建投资回暖及消费刺激政策,外贸受东南亚转口贸易激增驱动需求 [20] - 中期分红9.03亿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84.27%,凸显红利属性 [21] 公用环保(大唐新能源)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8.45亿元(同比+3.26%),净利润16.88亿元(同比-4.37%);中期每股派息0.03元人民币 [23] - 发电量189亿千瓦时(同比+10.22%),其中风电165亿千瓦时(同比+8.16%),光伏24亿千瓦时(同比+26.97%) [24] - 装机容量1907万千瓦(同比+22.59%),其中风电1452万千瓦(同比+10.69%),光伏455万千瓦(同比+86.53%) [24] - 资本性支出26亿元(同比-37.43%),融资成本降至2.48%(较年初下降36个基点) [26] - 应收账款267亿元主要为可再生能源补贴,若发放将显著改善现金流 [27]
休闲食品板块9月10日跌0.53%,紫燕食品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2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0 08:30
板块整体表现 - 休闲食品板块当日下跌0.53%,领跌个股为紫燕食品(收盘价22.22元,跌幅4.72%)[1] - 上证指数上涨0.13%至3812.22点,深证成指上涨0.38%至12557.68点,板块表现弱于大盘[1] - 板块内10只主要个股全部收跌,跌幅区间为0.40%-4.72%[1] 个股交易数据 - 紫燕食品成交量8.54万手居前列,成交额达1.91亿元,跌幅最大达4.72%[1] - 桃李面包成交量26.91万手为板块最高,成交额1.57亿元,跌幅0.68%[1] - 三只松鼠成交量10.00万手,成交额2.61亿元,跌幅0.99%[1] - 万辰集团成交额7.62亿元为板块最高,股价177.45元,跌幅2.29%[1] 资金流向特征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25亿元,游资净流入1422.71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1亿元[3] - 来伊份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397.27万元,净占比达10.00%,居板块首位[3] - 黑芝麻获主力净流入1304.43万元,净占比4.64%[3] - 桂发祥遭游资净流入1585.73万元,净占比5.67%,但主力净流出17.46万元[3] - 南侨食品主力净流出124万元,净占比-9.55%,游资净流出169.72万元,净占比-13.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