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类

搜索文档
广州褚酒酒类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06 06:42
公司成立与基本信息 - 广州褚酒酒类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人民币[1] 公司经营范围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信息咨询服务 技术服务开发咨询交流转让推广 社会经济咨询服务 软件开发[1] - 业务范围包括珠宝首饰零售批发 食用农产品零售 广告设计制作发布[1] - 公司具备信息技术咨询服务 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资质[1] - 获准开展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 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 食品销售 酒类经营业务[1]
*ST岩石: 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5 16:22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类型为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旨在全面深入解读公司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 [1] - 会议召开时间为2025年9月12日15:00-16:00 采用网络远程方式举行 [1][2] - 会议通过"约调研"平台(www.yuediaoyan.com)进行互动交流 [2] 参会人员安排 - 总经理朱诺 独立董事葛俊杰 财务负责人周苗 董事长及董事会秘书陈琪(代行)将出席说明会 [2] - 参会人员可能存在特殊情况调整 [2] 投资者参与机制 - 投资者可在9月12日会议期间直接登录平台参与互动交流 [2] - 会前问题征集期为9月9日至9月11日16:00 可通过电话 电子邮件 "约调研"平台或微信小程序码提交问题 [2] - 公司将就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信息披露允许范围内进行回答 [1][2] 后续信息获取 - 会后投资者可通过"约调研"平台查看说明会召开情况及主要内容 [3]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为官方信息发布渠道 [3] 会议背景 - 公司已于2025年8月26日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 [1] - 此次说明会旨在帮助投资者更全面深入了解半年报内容 [1]
中经酒业周报∣1-6月白酒行业销售收入3304.2亿元,前7月酒类出口额68.5亿元,多家酒企公布上半年业绩
新华财经· 2025-09-05 10:34
行业动态 - 2025年1-6月白酒规上企业数量887家 同比减少超100家[4] - 白酒产量191.59万千升 同比下降5.8%[4] - 行业销售收入3304.2亿元 同比微增0.19%[4] - 利润总额876.87亿元 同比下降10.93%[4] - 2025年1-7月酒类出口额68.5亿元 其中白酒出口额40.91亿元[5] - 白酒累计出口9637千升 累计回流2255千升[5] - 黄酒累计出口7364千升 出口额8725万元[5] - 宁夏出台6项葡萄酒产业配套文件 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6][7] 企业业绩表现 - 泸州老窖营收164.54亿元同比下降2.67% 净利润76.63亿元同比下降4.54%[8] - 古井贡酒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0.54% 净利润36.62亿元同比增长2.49%[8] - 顺鑫农业白酒营收36.06亿元同比下降23.25%[8] - 衡水老白干营收24.81亿元同比增长0.48% 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5.42%[8] - 水井坊营收14.98亿元同比下降12.84% 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56.52%[8] - 皇台酒业营收0.58亿元同比下降11.85% 净亏损0.05亿元[9] - 古越龙山营收8.93亿元同比增长0.4% 净利润0.9亿元同比下降4.72%[9] - 珠江啤酒营收31.98亿元同比增长7.09% 净利润6.12亿元同比增长22.51%[9] - 王朝酒业收入1.23亿港元同比下降9.29% 净利润817.2万港元同比下降55.85%[9] 企业战略动向 - 茅台集团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提升全产业链数字化水平[9] - 五粮液成为2026FIFA世界杯官方联名产品 深化体育营销布局[10] - 山西汾酒提名新一届董事会候选人 包括6名非独立董事和4名独立董事[11]
茅台保健酒发布维权声明
北京商报· 2025-09-04 07:29
公司声明与市场行为 - 茅台保健酒业销售公司发布声明称发现不法商贩通过破坏产品包装(开盖、换盖)进行再次销售的行为 [1] - 此类行为涉嫌制售假冒产品并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风险 严重损害公司及消费者权益 [1] - 公司强调所售产品均为原装 对破坏包装后的产品不承担售后服务及质量保证责任 [1] 消费者指引与维权措施 - 公司呼吁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原装产品以保障合法权益 [1] - 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时若发现破坏包装行为应慎重选择或向公司投诉 [1] - 明确法律后果将由销售破坏包装产品的销售者承担 公司不承担相关责任 [1]
涉嫌购买违法保健品,知名饮料品牌董事长辞职
搜狐财经· 2025-09-03 15:54
公司高层变动 -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新浪刚史因涉嫌购买可能违法的保健品于9月1日辞职并接受警方调查[1][2] - 公司认为该事件涉及重大治理问题且高管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新浪刚史不再适合担任职务[2] - 公司创始家族成员鸟井信宏将于2025年3月出任总裁 标志着创始家族时隔近十年重新执掌[2] 公司业务概况 - 集团全球销售额达1500亿元 其中亚洲及大洋洲市场占比19% 较2020年提升3个百分点[6] - 亚洲及大洋洲市场营收2021-2023三年间增长60%[6] - 业务涵盖烈酒 啤酒 葡萄酒 无酒精饮料 健康食品 花卉及餐饮等领域 拥有超270家子公司和4万名员工[2] 中国市场表现 - 无糖茶业务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饮料事业部是公司在华业务支柱[3] - 2024年上半年无糖茶市场份额从21.12%大幅下降至12.04%[6] - 面临元气森林 农夫山泉 康师傅等竞争对手冲击 存在产品单一和区域集中华东及一线城市的问题[6]
2025双节酒商困局:库存压顶下,低度化能否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9-02 16:30
酒水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双节前传统白酒货架前鲜少有人驻足 高端酒礼盒滞销 而低度酒陈列区有消费者停留 果酒、气泡酒受关注 梅见青梅酒成为热卖单品[1] - 酒商面临库存、价格、需求三重压力叠加的经营困境 行业进入"政策调整+消费转型+存量竞争"深度调整期[1][6] 库存压力 - 2025年上半年超58%经销商库存同比增加 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突破900天 存货量同比激增25% 从茅台、五粮液等名酒到区域中小品牌普遍面临库存积压[3] - 大量资金被占用 不少中小酒商现金流濒临断裂[3] 价格压力 - 超50%经销商、零售商遭遇价格倒挂 且幅度较2024年扩大明显 飞天茅台散瓶批发价跌破1850元[3] - 800-1500元价格带受高端酒降价和中端酒挤压双重冲击 500-800元产品动销最差 部分经销商卖一瓶亏一瓶 难以覆盖物流、仓储等基础运营成本[3] 需求变化 - 禁酒令新规落地后商务宴请、企业礼赠等核心场景需求减少 团购渠道近乎停滞[5] - 婚宴场景单桌用酒档次下降 500元以上产品多被200-300元性价比产品替代[5] - 线上电商低价分流加剧线下压力 多数门店只能靠低价光瓶酒维持基本客流[5] 传统酒类表现 - 2024-2025年白酒行业营收增速降至1.7% 葡萄酒销量和销售额双降 啤酒行业增长平缓且利润压缩 黄酒受地域限制发展滞缓[6] - 传统"品牌溢价+渠道压货"的增长模式彻底失效 头部酒企数字化转型投入高见效慢 中小酒商难以复制[6] 低度酒饮崛起 - 低度酒饮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74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5%[6] - 消费需求呈现年轻化、个性化、悦己化特征 反映在酒饮领域则是低度化、健康化、口感精细化趋势[8] 酒企转型举措 - 五粮液推出29度低度白酒"一见倾心"主打商务轻社交场景 古井贡酒上线26度"年份原浆轻度古20"瞄准年轻女性消费者 泸州老窖计划推出28度国窖1573适配夏季餐饮场景[10] - 酒企除低度白酒外还积极布局新兴品类 通过多元化布局抢占市场[10] 细分品类表现 - 精酿啤酒2019-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7% 远超传统啤酒行业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300亿元 优布劳凭借2000多家线下门店实现年销袋装精酿超1亿袋[12] - 梅见青梅酒2025年1-7月实现逆势同比增长超20% 部分商超和即时零售渠道增长86% 产品具有12度酒体适配多数人群 酸甜口感适配多元场景[12] - 气泡酒市场表现突出 会稽山气泡黄酒营收同比增长60.47% 茅台悠蜜蓝莓气泡酒线上首发24小时GMV达35万元 气泡米酒、气泡果酒等小众品类开始涌现[14] 渠道效率提升 - 梅见周转快仅需两个月 库存负担小 不压货 提升了资金周转效率[12]
警方突击搜查,饮料巨头三得利66岁董事长涉嫌获取违禁保健品,随即闪电辞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14:44
公司高管变动 - 三得利控股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新浪刚史因涉嫌与疑似违法药物有关而辞职 辞职于9月1日生效[1][3] - 新浪刚史涉嫌从美国进口含有大麻衍生成分THC的保健品 日本福冈县警方于8月22日搜查其位于东京都港区的住所[1][3] - 公司声明称新浪刚史的行为表明缺乏对补充剂的认识 使其无法继续担任代表公司的关键职位 其购买的补充剂并非三得利产品[3] 警方调查细节 - 警方搜查新浪刚史住宅时未发现含THC产品 其初步尿检结果呈阴性[1] - 新浪刚史向警方供称该补充剂是美国女性友人赠送 以为属于合法物品[3] - 日本2024年12月12日生效的《大麻管制法》修正案明确将大麻及THC列为麻醉品 持有最高可判七年监禁 贩卖或走私处罚更严厉[4] 公司背景与业务 - 三得利集团自1899年成立 为全球性食品与酒类综合企业 拥有超过270家集团公司和4万名全球员工[4] - 业务涵盖烈酒 啤酒 葡萄酒 无酒精饮料 健康食品 花卉及餐饮等多个领域[4] - 1984年进入中国市场 1997年将三得利乌龙茶引入中国饮料市场[6] 高管背景与影响 - 新浪刚史曾担任罗森董事长及三菱商事职务 2014年7月加入三得利[6] - 现任日本经济同友会会长及日本首相办公室高级经济顾问 经常对政经大事发表评论[6] - 曾呼吁日本央行加息 认为未能加息导致日元疲软并推高进口商品价格 警告美国关税政策或使日本GDP下降1%至1.2%[8][9]
饮料巨头三得利董事长突然辞职,住所遭警方搜查!他涉嫌获取违法药物,辩称“是美国女性友人送我的”
搜狐财经· 2025-09-02 13:31
公司高管变动 - 三得利控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新浪刚史于9月1日提交辞呈[1][3] - 公司创始家族成员鸟井信宏于2025年3月出任总裁 标志着创始家族时隔近十年重新执掌[4] - 新浪刚史辞职原因系涉嫌进口含THC成分保健品引发警方调查[1][3] 事件调查细节 - 福冈县警方于8月22日搜查新浪刚史东京住所 调查其涉嫌进口含四氢大麻酚(THC)保健品[1][3] - 警方搜查未发现涉事产品 新浪刚史尿检结果呈阴性[1] - 新浪刚史供称该保健品为美国女性友人赠送 其认为是合法物品[1] 公司治理反应 - 新浪刚史于8月22日向公司董事汇报正在接受警方调查[3] - 公司立即要求外部法务集团开展谈话调查[3] - 公司认定新浪刚史缺乏对保健品认知 无法继续担任关键职位[3] - 公司强调涉事补充剂非三得利产品[3] 法律背景 - 日本2024年12月12日生效的《大麻管制法》修正案明确将THC列为"麻醉品"[3] 公司背景信息 - 三得利集团1899年成立于大阪 为全球性食品与酒类综合企业[4] - 集团公司超过270家 全球员工超4万人[4] - 旗下产品包括三得利乌龙茶及响、山崎、白州等日本威士忌[4] - 1984年进入中国市场 1997年引入三得利乌龙茶[4] 高管履历 - 新浪刚史2014年7月加入三得利前曾任罗森董事长及三菱商事高管[3] - 公司当初希望利用其丰富经验加速发展[3]
天佑德酒: 关于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完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2 13:11
核心观点 - 公司完成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的回购注销 涉及数量289.50万股 占激励计划授予总数30.67% 占回购注销前总股本0.60% [1][2][7] - 回购注销原因包括一名激励对象离职及第二个解除限售期业绩考核未达标 其中离职对象涉及12.60万股 业绩未达标涉及276.90万股 [2][7][8]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每股7.12元加同期存款利息的价格回购 总金额2108.65万元 其中本金2061.24万元 利息47.41万元 [8][9][11] - 回购注销后公司总股本由482,002,974股减至479,107,974股 注册资本相应减少 股权激励限售股比例由1.18%降至0.58% [10][11] 决策程序与审批 - 公司于2025年4月22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 6月19日召开股东大会 审议通过回购注销议案 [2] - 2023年9月22日董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草案修订稿 独立董事发表同意意见 律师出具报告 [3][4] - 2023年11月21日董事会审议通过向激励对象授予944万股限制性股票 并于12月21日完成登记 [4] - 2024年12月13日董事会审议通过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成就的议案 [4] 业绩考核标准 - 第二个解除限售期对应2024年度 营业收入目标值13.72亿元 触发值13.00亿元 [7] - 考核根据营业收入完成度设定解除限售系数:A≥Am时系数100% Am>A≥An时系数80% An>A时系数0 [7] - 公司2024年实际营业收入未达考核要求 导致276.90万股不得解除限售 [7][8] 股本结构变动 - 回购注销前有限售条件流通股607.34万股占1.26% 其中股权激励限售股566.40万股占1.18% [10] - 回购注销后有限售条件流通股降至317.84万股占0.66% 其中股权激励限售股降至276.90万股占0.58% [10]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比例由98.74%升至99.34% 总股本减少289.50万股 [10][11] 实施进展与合规性 - 公司于2025年8月14日完成验资 注册资本变更为479,107,974元 [11] - 减资公告发布后45日内未收到债权人异议 [11] - 本次回购注销不影响激励计划继续实施 不导致控股股东变化 股权分布仍符合上市条件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