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船舶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新增股份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9-18 03:49
合并交易完成 - 中国船舶新增30.53亿股股份于9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标志着对中国重工吸收合并案正式收官 [1] - 换股吸收合并后中国重工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 中国船舶承继其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及权利义务 [3] - 交易完成后中国船舶资产规模突破4000亿元 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业务最完备的上市造船企业 [4] 换股方案细节 - 中国船舶换股价格为37.59元/股 中国重工换股价格为5.032元/股 换股比例为1:0.1339(每1股中国重工换0.1339股中国船舶) [3] - 特定股东(包括中船重工集团等9方)换股取得的14.5亿股股份 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转让 [3] 历史背景与进程 - 中国船舶(南船)与中国重工(北船)源于1999年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的分拆 2019年10月实施战略重组成立中国船舶集团 [3] - 2024年9月中国船舶公告筹划吸收合并 2025年7月4日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4]
政策利好激发活力 广东并购重组“量质齐升”
中国证券报· 2025-09-17 20:19
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 - 广东并购重组市场持续活跃 超250家上市公司披露或完成产业化并购重组超1500亿元[1] - 披露或完成重大资产重组超30单 持续位居全国首位[1] - 证监会于2024年9月24日发布"并购六条"意见 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1] 代表性并购案例 - 广东宏大收购雪峰科技21%股权 成为全国民爆产业链主企业[1] - *ST松发注入恒力重工100%股权 转型高端船舶制造[1] - 格力地产注入珠海免税51%股份 主业转型大消费产业[1] - 瀚蓝环境私有化港股粤丰环保 站稳固废处理行业第一梯队[1] - TCL科技成功实施两起百亿级并购 巩固行业领先地位[1] - 天安新材收购广东若铂智能机器人18%股权 布局智能制造领域[2] 并购重组战略作用 - 畅通科技资本循环 TCL科技通过并购获得显示领域最新核心技术[2] - 加速强链延链补链 瀚蓝环境111亿港元收购粤丰环保 华润三九收购天士力[2] - 助力传统产业转型 *ST松发跨行业收购恒力重工 格力地产与免税集团资产置换[2] 并购后财务表现 - 瀚蓝环境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7.63亿元 其中粤丰环保并表增加3.69亿元[3] - 瀚蓝环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9.67亿元 其中粤丰环保并表增加约6000万元[3] - 广东宏大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1.5亿元 同比增长63.83%[3] - 广东宏大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5.04亿元 同比增长22.05%[3] - 雪峰科技并表贡献广东宏大23.35亿元营业收入 贡献3808.23万元净利润[3] 政策支持与市场发展 - 广东证监局积极贯彻落实证监会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工作部署[4] - 广东上市公司协会联合多家机构举办2025年第二期并购重组培训交流会[4] - 资本市场在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更加凸现[4]
上半年造船企业收入创历史新高,替代燃料船已成全球新造船市场主角
第一财经· 2025-09-17 09:36
全球造船市场周期态势 - 全球造船业进入本轮超级周期的关键时期 受地缘政治 脱碳路径和行业产能等因素影响[1] - 2021年开始全球新造船市场经历5年持续增长 呈现整体造船产能紧张局面[1] - 今年以来各国船东新船投资观望情绪较重 全球新造船市场订单指标出现较大降幅[1] 中国船舶工业表现 - 上半年中国船舶工业展现出较强韧性和竞争力 在造船完工量 新接订单量 手持订单量等指标保持领先[1] - 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87.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2.6%[1] - 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9.71% 手持船舶订单量 新船价格指数 营业收入等指标创历史新高[1][2] 市场份额数据 - 上半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占世界总量51.7% 新接订单量占68.3% 手持订单量占64.9%[1] - 船舶出口金额小幅增长 同比增长18.6%[1] - 中国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到68.8% 实现对主流船型的全覆盖[2] 绿色船舶发展趋势 - 绿色低碳化加速推进 LNG 甲醇动力等绿色船舶订单快速增长[2] - 氨燃料电池等零碳船舶订单取得突破[2] - 上半年全球新船订单中替代燃料船舶占比达到55.5%[2] 行业前景预测 - 2025年全年中国造船完工量预计在5100万载重吨左右[2] - 新接订单量比上年略有下降 手持订单量继续保持在2.3亿载重吨以上[2] - 全球海运业绿色化发展趋势不可逆 将对新造船市场产生重要支撑作用[2]
量质齐升 广东并购重组市场持续活跃
搜狐财经· 2025-09-17 08:36
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从广东证监局了解到,"并购六条"实施近一年来,广东并购重组市场持续 活跃,超250家上市公司披露、完成产业化并购重组超1500亿元;披露、完成重大资产重组超30单,持 续位居全国首位,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赋能高质量发展 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2025年上半年,瀚蓝环境实现营业收入 57.63亿元,其中粤丰环保并表增加3.69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7亿元,其中粤丰环 保并表增加约6000万元。瀚蓝环境表示,公司与粤丰环保持续整合资源,实现多维度融合,双方还将在 供应链、财务、人力资源、信息等条线充分整合,进一步发挥并购协同效应。 2025年2月,广东宏大斥资22.06亿元收购雪峰科技21%股权。2025年上半年,广东宏大实现营业收入 91.5亿元,同比增长63.8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4亿元,同比增长22.05%。其中,雪 峰科技并表贡献23.35亿元营业收入,贡献3808.23万元净利润。广东宏大表示,公司将持续发挥双方业 务协同、技术协同等优势,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提高资产质量。 广东证监局表示,广东并 ...
*ST松发旗下恒力重工集团增资至69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06:06
公司资本变动 - 恒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30亿元人民币增至69亿元人民币 增幅130% [1] - 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7月 法定代表人为安锦香 [1] - 公司由*ST松发(603268)全资持股 [1] 公司经营范围 - 经营范围包含国内船舶管理业务 特种设备制造 道路货物运输等 [1]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丨五个“新”看国资央企取得的开创性、历史性成就
新华网· 2025-09-17 06:01
17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发布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介绍砥砺奋进"十四时期是国资央 企改革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五年,他用五个"新"介绍了国资央企迎难而上、砥砺奋进,推动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 开创性、历史性的重要成就。跟随海报,一起了解。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 新质生产力培育逐渐积厚成 央企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启航企业培 深入实施 "AI+"专项行动累计布局应用场景超过800个 数字化转型行动打造智能工厂1854个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正在成为中央企业的鲜明特征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风·"十四" 深化改革展现新气身 现代新国企加速成- 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6组10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9家新的中央企业组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 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风 " 科技创新实现 (突破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得到更好分 研发经费连续三年超过万亿元 投入强度从2.6%提升到2.8% 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工业软件等领域 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集中攻克 婦蛾六号、梦想号、奋斗者号、深地一号等 一批"大国重器"捷报频传 C ...
*ST松发旗下恒力重工集团增资至69亿,增幅130%
企查查· 2025-09-17 04:08
公司基本信息 - 恒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7月1日,法定代表人为安锦香,登记状态为存续[1][2] - 公司注册资本由30亿元人民币增至69亿元人民币,增幅达130%[1][2]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辽宁省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登记机关为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 - 公司人员规模为600-699人,市场主体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2] 股权结构 - 公司由*ST松发(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3268)全资持股,持股比例100%[1][2] - 认缴出资额为69亿元人民币,认缴出资日期为2025年12月31日[2]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金属船舶制造(行业代码C3731)、国内船舶管理业务、特种设备制造、道路货物运输[1][2] - 扩展业务涵盖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与研发、船舶配套设备制造、国际船舶代理、机械设备租赁及技术进出口[2] - 具体经营项目包含通用设备制造、电气设备销售、金属材料制造与销售,以及建设工程施工(需经批准)[2] 工商变更记录 - 2025年9月12日注册资本变更,从30亿元人民币增至69亿元人民币[2] - 2025年5月16日市场主体类型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2] - 2024年10月24日及2024年10月15日发生高级管理人员备案变更,涉及董事、经理等职位调整[2] - 历史股东变更包括苏州中坤投资有限公司、恒能投资(大连)有限公司等退出,*ST松发成为唯一股东[2]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超七成
经济观察网· 2025-09-17 03:03
行业财务表现 - 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987.6亿元 同比增长20.8% [1] - 同期实现利润总额387.4亿元 同比增长72.6% [1] - 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9.71% [1] 船舶出口情况 - 上半年船舶出口金额按人民币计达1760.4亿元 同比增长20.0% [1] - 按美元计约合245.0亿美元 同比增长18.6% [1]
恒力重工集团增资至69亿,增幅130%
搜狐财经· 2025-09-17 03:01
公司资本变动 - 恒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30亿人民币增至69亿人民币 增幅130%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22年7月 法定代表人为安锦香 [1] - 经营范围包括国内船舶管理业务 特种设备制造 道路货物运输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建设工程施工 船舶制造 船舶改装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 海洋工程装备销售等 [1]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由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1]
今年上半年全市场研发投入超八千亿元 上市公司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经济日报· 2025-09-16 23:15
核心业绩表现 - 全市场5432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 净利润3万亿元同比增长2.54% 增速较上年全年提升4.76个百分点 [1] - 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 超四分之三公司实现盈利 2475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 1943家公司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2] - 剔除金融行业后实体上市公司营收30.42万亿元与上年持平 净利润1.59万亿元同比增长0.94% [2] 板块与行业分化 -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营收增幅显著 分别达9.03% 4.9% 6.08% 创业板净利润增速11.18%远超市场整体 [2] - 民营控股上市公司营收增速4.8% 净利润增速10.01% 分别较上年同期提升0.97和20个百分点 [2] - 19个门类行业中17个行业盈利 7个行业营收正增长 10个行业净利润正增长 农林牧渔业等7个行业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2] - 10个制造业次类行业全部盈利 电气电子及通讯等4个行业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2] 新兴产业动能 - 新能源汽车领域净利润增长超30% 家电行业营收净利润增长均超9% 消费电子行业营收增长24.82% [3] - 文化消费需求释放 游戏影视院线等行业净利润增速超70% 快递业5家上市公司营收增长10% [3] - 人形机器人行业研发强度超6% 营收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 清洁能源领域水电核电上市公司营收增速超4% [5] - 低空经济新业态快速发展 智慧植保低空文旅等领域活力迸发 [5] 研发创新投入 - 全市场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同比增长3.27% 研发强度2.33%同比小幅提升 [4] -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89% 11.78% 4.63% 科技属性凸显 [4] -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强度高于整体3.29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高于整体4.44个百分点 [4] - 113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 92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4] 境外业务表现 - 上市公司境外收入4.9万亿元同比增长4.5% 占比连续三年提升 [3] - 船舶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8.6% 上市公司营收增长23.42% 净利润增长135.33% [3] 资本市场动态 - 新增首发上市67家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合计占比66% 电子机械设备行业集中度高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占九成 [6] - 累计退市公司24家 沪深主板占比83% 含3家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8家财务类强制退市 3家主动退市 [6] - A+H股公司新增11家 [6] 分红回购趋势 - 818家公司公布现金分红方案同比增加141家 现金分红总额6497亿元 股利支付率31.97% [6] - 央企贡献71%分红金额 13家公司分红超百亿元 民营控股公司15家分红超10亿元 [6] - 79家公司连续3年中期分红 一年多次分红成为新风向 [6] 政策与产业调整 - 科创债新规落地后累计发行824只 融资规模超1.02万亿元 民营企业发债规模1004.2亿元占比9.84%显著提升 [4] - 光伏设备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减少49.52% 反内卷政策推动供需重回均衡 [5] - 人工智能+应用规模化推进 重大能源工程提升清洁能源供给能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