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

搜索文档
早安南京 | 今天起,请保持安静!
搜狐财经· 2025-06-02 01:03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2025年前5个月消费品以旧换新5大品类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消费者补贴1.75亿份 [1] - 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家电产品销量7761.8万台(4986.3万名消费者),数码产品销量5662.9万件(5352.9万名消费者) [1] -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650万辆,家装厨卫焕新订单5762.6万单 [1] 新能源与基建投资 - 浦口区上线综合能源示范站,集成光伏发电(117kWp)、储能系统(215kWh)、V2G充放电等7大功能,日均可服务150台次新能源车,充放电量3000度 [17] - 南京江北区发放第二批旧房装修补贴,40户居民获59.6万元,单户最高补贴3万元 [17][18] 企业动态 - 蔚来法务部澄清关于总裁秦力洪持股变动的谣言,确认持股未变动,已对涉事证券平台采取法律行动 [5] 文旅消费促进措施 - 南京扩大"演出+旅游"优惠范围,通过"票根经济"推动商超、文博场所客流增长 [14] - "金陵乐韵·长江雅集"活动将文学经典改编为民乐作品,融合长江文化元素拉动文旅消费 [15]
新华财经周报:5月26日至6月1日
新华财经· 2025-06-01 11:54
平台经济与市场监管 - 平台企业需将流量资源用于支持高质量产品和服务 与商户 劳动者 消费者实现互利共赢 [1] - 平台经济在促进创新创业 做强国内大循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 细化8种不合理收费行为 规范先免费后收费模式 [3] 现代企业制度与资本市场 - 中办 国办发布《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 提出19条举措 强调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推动作用 [2] - 证监会将推动出台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 加大打击财务造假 资金占用等违法行为 [2] - 优化企业创新激励机制 从组织形式 要素配置 激励设计三方面推进 [2]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 - 到2027年碳排放权 用水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 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 [2] - 推动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活跃化 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化 [2] 国有企业薪酬改革 - 三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国企技能人才薪酬与岗位价值 技能等级双挂钩 [4] - 设立技能人才专项津贴 实行能级津贴制度 体现技高者多得 [4] 工业经济与数字化转型 - 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 4% 4月单月增长3% [5] - 工信部印发《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 目标2026年建立算力互联标准体系 2028年实现全国公共算力互联 [5] - 鸿道操作系统发布 支持龙芯 华为 英伟达等多架构芯片 实现芯片-系统-应用垂直整合 [5] 消费市场与贸易数据 - 1-4月轻工企业营收7 35万亿元同比增长4 9% 利润4190 6亿元增长3 8% [7] - 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1 1万亿元 发放补贴1 75亿份 汽车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 [7] - 4月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规模43706亿元同比增长6% 货物贸易顺差4464亿元 [5] 新能源汽车与资本市场 - 中汽协倡议行业避免无序价格战 反对低于成本倾销和虚假宣传 [6] - 中证指数将调整沪深300 中证500等指数样本 6月16日生效 [6] - 上证580指数将于2025年6月发布 反映沪市中小市值公司表现 [6] 国际经贸动态 - 特朗普宣布6月4日起将钢铁铝进口关税从25%提至50% [1][8] - 8个欧佩克+产油国决定7月起日均增产41 1万桶 [1][10] - 日本央行持有国债浮亏28 6万亿日元 40年期国债投标倍数创10个月新低 [10]
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1万亿元
快讯· 2025-06-01 05:45
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 - 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1万亿元 [1] - 5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 [1] - 发放直达消费者的补贴约1.75亿份 [1] 汽车以旧换新 - 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 [1] 家电产品 - 4986.3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产品7761.8万台 [1] 数码产品 - 5352.9万名消费者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5662.9万件 [1] 电动自行车 -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650万辆 [1] 家装厨卫 - 家装厨卫"焕新"5762.6万单 [1]
长沙以旧换新释放“乘数效应”
长沙晚报· 2025-05-27 03:39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长沙已有超过283万人次享受补贴优惠,直接带动销售额171.27亿元[1] - 通程电器整体销售同比增长30%,一级能效产品换新占比近90%[2] - 大屏彩电、大容量冰箱、洗烘一体机等绿色智能家电呈现爆发式增长[2] 家电行业表现 - 通程电器通过"四进入"活动提供上门量房、全屋家电设计等公益服务[1] - 消费者通过"国补+商场补贴+旧品抵扣"综合优惠可达2000多元,相当于八折[2] - 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纳入补贴后市场迎来换机热潮[2] 汽车消费市场 - 长沙"五一放价驾享星城"活动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消费者最高可享补贴2.2万元/台[3] - 湖南汽车展览会累计订车、卖车21657辆,预计销售金额达50.02亿元[3] 区域消费数据 - 长沙核销政府补贴资金20.05亿元,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成交金额占全省超40%[3] - 数码3C购新占比全省超50%[3] - 2025年1至4月家用电器、家具、通信器材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3.5%、28%、57.2%[3]
以旧换新持续火热 消费市场活力满满
证券日报· 2025-05-25 16:15
近日,笔者家中换了三台空调,因为可以参加以旧换新活动,享受"国补+平台补贴+旧品抵扣"的优惠 后,每台省了840元,相当于打了七五折。安装空调的师傅表示,最近一段时间,通过以旧换新方式安 装空调的客户,每天都排得满满的。这是今年以来我国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促消 费、惠民生的缩影。 ■刘萌 再拉长时间来看,今年1月份至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达3469亿元,同比增长 23.9%,超出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9.2个百分点。2024年9月份至2025年4月份,家电类商品零 售额已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日前,国家发展改 革委印发通知,会同财政部及时向地方追加下达今年第二批8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继续大力支 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此外,为更好地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不少地方正加强协作,出招解决一些痛点问题。比如,辽宁 省今年加力扩围产品品类并不断优化以旧换新流程。目前,家电品类从上年的8类扩充至今年的20+X 类;家电、手机等补贴资格领取核销渠道由2个拓展到10个;升级使用专用POS机后,消 ...
海南以旧换新带动消费品销售超138亿元
海南日报· 2025-05-25 01:14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海南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38亿元 [1] - 政策覆盖汽车、家电、手机等数码产品、家居家装和电动自行车等耐用消费品 [1] - 商家推出产品上新、让利促销等举措,手机等数码产品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1] - 家电卖场将以旧换新作为促销重点,销售额持续走高 [1] - 海口、三亚等地结合补贴政策推出购车补贴等活动,汽车销售门店实现客流和销量双增长 [1] 各品类销售数据 - 汽车报废更新0.5万辆,拉动新车销售7.18亿元 [2] - 汽车置换更新5.81万辆,拉动新车销售96.86亿元 [2] -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6.98万辆,拉动新车销售2.08亿元 [2] - 家电以旧换新53.7万台,拉动家电消费15.07亿元 [2] - 家居家装以旧换新8.18万套(台),拉动家居家装消费8.22亿元 [2] - 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33.3万台,拉动手机等数码产品消费9.46亿元 [2] 消费市场表现 - 前4个月海南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7% [2] - 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6%,其中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3% [2] - 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增长30% [2] - 家具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8倍 [2] -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3倍 [2] - 前4个月全省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8.7% [2] -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1.6倍 [2]
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山东样本
经济观察网· 2025-05-24 04:35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效果 - 山东省截至2025年4月27日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申请达64亿元,带动销售产品544.3万台(套),销售额503.6亿元 [2] - 政策带动一季度限上单位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智能手机零售额分别增长29.2%、50.2%、54.8% [2] - 2024年山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7960.4亿元,增长5%,家具、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9%、2.7%、4.2% [5] 政策覆盖范围与标准 - 2025年国家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围 [6] - 新增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4类家电补贴,补贴品类扩至12类 [7] - 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首次纳入数码产品补贴范围 [7] - 家电补贴标准分15%和20%两档,封顶2000元 [4] 企业参与与销售表现 - 京东电器济南泉城路店2024年11月试营业首月销售额破1亿元,2025年"五一"当天销售额达960万元 [4] - 该店当前营业额1.3亿元中超90%商品参与国补计划,手机等3C产品加入后国补品类占比提升至90%(2024年为85%) [4] - 店铺根据消费者反馈迭代20%商品,重点更新清洁类产品和彩电 [4] 地方特色措施与资金管理 - 济南市推出新车首保消费券,最高补贴3000元 [7] - 山东建立预拨资金机制,对合规企业给予最高80%垫付金额预拨,泰安市2025年预拨1.27亿元覆盖1000余家企业 [8] - 通过大数据监管实现补贴全流程闭环管理,汽车报废更新实行实名制核验与第三方复核 [9] 跨部门监管与违规处理 - 山东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对"先涨价后补贴"等违规行为取消参与资格并追缴资金 [3] - 对套骗补行为依法移送司法机关查处 [3]
上海市“六大行动”提振消费 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证券日报网· 2025-05-22 12:49
《方案》也提到,实施"大宗消费更新行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汽车消费,落实好国 家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和上海市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落实国家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新增手机、平 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加力支持绿色家电家居家装消费。 业内人士认为,《方案》提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消费支持政策,有望对后续上海市消费起到积极的提 振作用。 持续助力消费提振 上海市的提振消费工作正持续发力。5月2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六大行动",进一步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上海市一直高度重视提振消费。一方面,近期上海市多地纷纷发放消费券;另一方面,上海市商务委等 五部门在今年2月份发布《2025年上海市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实施细则》,大力促进汽车更新消费。 与此同时,上海市也在积极吸引外来消费,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上海 入境游人数累计同比增长超37%。 本次《方案》的出台,有望对上海市的消费提振带来新的助力。《方案》提出城乡居民增收、消费能力 保障支持、服务消费提质升级、大宗消费更新、新型消费培育、消费环 ...
消费品以旧换新基层调研:销售火爆,期待政策不断优化
第一财经· 2025-05-22 12:31
那么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地情况如何?地方如何破解政策落地痛点问题?各方对以旧换新政策有 何新期待? "由于今年国补延续,且补贴范围扩大至手机等数码产品,今年前4个月门店营业额再次突破1亿元。"济 南市泉城路上的京东电器旗舰店的店长徐超说。 "我两套房子装修完,需要添置彩电、空调、冰箱等家电,最近在这家店前前后后购买了大概9万元的产 品,因为国家有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估计省了一两万元钱,优惠很多。" 近日,在山东省济南市泉城路上的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购物的田先生,对第一财经记者如是说。 为了提振消费,国务院在去年下半年拿出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直接补贴消费者来推动家电、 汽车等以旧换新,今年更是将这一特别国债资金规模提升至3000亿元,并扩大消费品补贴品类。这不仅 让王先生这样的成千上万的消费者直接受益,也带动了不少商家、厂家业绩增长,激发了消费活力,推 动经济平稳运行。 销售依旧火爆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自去年下半年落地后,不少家电、汽车销售门店生意火爆,并持续至今。 上述济南市泉城路上的京东电器旗舰店的店长徐超回忆,去年11月份门店刚开业,他们年内营业额目标 是4000万元,但受国家家电以旧换新补 ...
补贴只是前菜?长三角出实招提振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5-22 10:59
提振消费政策 - 上海市推出提振消费六大行动 包括稳定就业、育儿补贴、老旧小区改造、博物馆建设、房地产新模式等 [1] - 沪苏浙皖密集出台提振消费组合拳 通过政策创新激发市场活力 [3] - 消费品以旧换新成为提振消费重要举措 政策加力扩围带动销售增长加快 [4] 以旧换新实施成效 - 江苏省家电以旧换新累计销售767.4万件 实现销售额182.9亿元 使用补贴33.9亿元 [4] - 江苏省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991.9亿元 同比增长5.5% [4] - 浙江省家电补贴品类从12类扩容至85类 电动自行车补贴比例从20%提高至40% [6] - 安徽省以旧换新累计使用补贴33.4亿元 带动销售额约270亿元 [6] - 一季度安徽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77.7亿元 同比增长5.8% 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 [6] 人工智能+消费 - 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消费领域应用 打造"人工智能+消费"场景 [10] - 浙江省积极发展直播电商等新型业态 促进"人工智能+消费" [10] - 安徽省加快培育"人工智能+消费"等新兴消费 支持首店经济、IP经济等 [10] - 国家层面提出"人工智能+"行动 加速自动驾驶、智能穿戴等技术应用 [11] - AI融入家居和智能穿戴成为潮流 有效激活消费潜力并推动产业升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