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制造

搜索文档
天海防务:无人船技术商业化落地有新进展
全景网· 2025-09-19 11:58
公司业务发展 - 无人船艇业务紧密贴合国家海洋领域市场需求 深化特种无人船艇技术升级和科技创新工作[1] - 持续加大对特种无人船艇和水下安防装备的产品研发投入[1] - 报告期内积极开拓市场 开发并拓展各类特种及民用无人船艇项目 例如无人投喂渔船助力渔业海洋牧场发展[1] - 相关产品将在下半年度及未来按计划逐步交付[1] 公司背景与定位 - 天海防务创始于2001年 2009年在深交所上市[1] - 是集船舶设计与建造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1] - 作为特种船艇及防务装备的研发与制造供应商[1] - 同时是新能源综合服务运营商[1] 主营业务领域 - 现有主营业务涉及船海工程领域[1] - 防务装备业务构成重要组成部分[1] - 新能源业务构成三大业务领域之一[1]
江龙船艇(300589) - 2025年09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10:02
财务表现与业绩下滑原因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主要因2024年上半年新签订单不足和外贸项目收入确认延后 [1][3][4] - 2024年上半年新签订单不含税金额仅1.58亿元 [1][3][4] - 净利润同比下滑 因收入下降但固定成本(折旧/工资/销售费用)维持且毛利率持平 [1][3][4] - 财务费用上升 因应收账款未收回导致银行借款增加 [2][4][6] - 信用减值准备金额增加 受政府预算资金未到位影响 [2][4][6] 订单与合同情况 - 2025年1-6月新签订单不含税金额2.07亿元 同比增长31.01% [7] - 2025年7月签订香港政府合同 5艘铝合金港口巡逻船总金额1.25亿港元 [7] - 2025年8月签订客船合同 1艘799客位和1艘499客位船舶总金额7855万元 [7] 生产能力与项目进展 - 海洋先进船艇智能制造基地(中山二厂)2024年投产 建造能力提升至100米/千吨级 [3] - 产品平均交货周期12-14个月 收入确认呈现前少后多特点 [1][3][4] - 部分项目延期交付 因营收快速增长导致生产管理挑战 [2][4][6] 应对措施与战略调整 - 加强海外市场与特种作业船市场拓展 [2][3][6] - 优化应收账款催收力度 改善经营性现金流 [2][3][6] - 内部优化作业流程和提高生产效率 [2][3][6] - 当前经营情况稳定且运转顺畅 [2][3][6]
世荣兆业(002016) - 2025年9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09:5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9,804.96万元,同比增长9.85% [7] - 房地产收入33,759.30万元,热能供应收入11,723.19万元,其他收入14,322.47万元 [7]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528.81万元,同比下降44.35% [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731,212.42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479,914.69万元 [7] 产业投资布局 - 参股玉柴船舶动力股份有限公司19.82%股权,主营船用低速发动机 [5][8] - 参股广东热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亚克力实体面材 [8] - 与赣锋锂业合资成立江西锋源热能有限公司,主营园区集中供热 [8] - 玉柴船动2025年中报净资产236,678,305.85元 [4] - 玉柴船动股权结构:广西玉柴集团25%、珠海乾盛投资55.18% [5] 战略规划 - 坚持"房地产为主业,积极探索多元化布局"战略方针 [2][9][11] - 多元化布局领域:城市运营、集中供热、商品贸易、农文旅、产业投资 [2][9][11] - 推进智慧社区运营模式,延伸至物业服务、社区商业等城市配套领域 [9] 法律诉讼 - 美国加州一审判决梁家荣赔偿公司约22亿元人民币 [9][10] - 诉讼处于一审判决阶段,最终结果及执行存在不确定性 [9][11] - 被告是否上诉或和解暂无明确信息披露 [11] 技术创新 - 累计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2项 [6] - 获得广东省科技成果评价10项(国内领先3项、国内先进5项、省内领先2项) [6] - 获得广东省省级工法3项 [6] - 持续研究云计算、大数据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6]
亚光科技(300123) - 300123亚光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9
2025-09-19 09:44
财务与资产状况 - 2021-2024年累计计提成都亚光商誉减值16.4亿元 [2] - 2024年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增加0.41亿元(因调整计提比例:3-4年按50%、4-5年按80%、5年以上按100%) [2] - 船舶板块通过资产处置实现轻量化运营(如珠海园区已出售约1亿元不动产) [11] - 受资金面影响订单交付率不足,导致收入未同步增长 [11] 订单与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含备产)同比增长约37% [3][11][27] - 产品覆盖卫星通信、空间站通信及低轨卫星等领域 [3] - 无人艇已为多家单位供货,2024年航展展示多款新型号 [8] - 星网项目配套射频芯片及模块组件(含XW极轨和倾斜轨道) [4][9] 技术与产品进展 - 砷化镓MMIC芯片实现100%自主可控批量供货 [10][11][29] - 氮化镓芯片(功放/驱放/开关芯片)处于可靠性验证阶段 [10][29] - 产品线涵盖微波组件、芯片、半导体器件及基板 [11][26] - 自2020年起按100%自主可控标准开展研制 [3][12] 公司治理与风险 - 董事长李跃先被留置(具体原因未披露) [3] - 与锐杰壹号款项仍在诉讼中 [6] - 否认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5][10] - 未实施定增及回购计划 [5][7] 战略与规划 - 集中资源发展军工电子主业,盘活船舶闲置资产 [5][11] - 通过绩效考核推动降本增效 [5][11] - 关注低轨卫星规模化部署带来的增量机会 [3][9] - 6G技术尚处前沿研究阶段 [11]
“重大调整”!中泰签署S26T潜艇项目补充协议:中国产发动机替代德国产品
环球网· 2025-09-19 02:31
【环球网报道 记者 闫珮云】据泰国《曼谷邮报》、《民族报》等媒体18日报道,泰国海军总司令16日 代表泰国政府在北京与中方签署中泰S26T潜艇项目补充协议,预计该潜艇将于2028年交付。 报道称,泰国皇家海军总司令吉拉蓬·翁维特表示,根据该补充协议,泰国海军订购的S26T元级潜艇建 造继续,但包含重大调整,其中最关键的一项是用中国制造的CHD620柴油发动机替换德国制造的 MTU396柴油发动机。 据泰国公共电视台2024年6月报道,泰国和中国已完成关于泰国皇家海军计划采购一艘S26T元级潜艇的 谈判。时任泰国海军总司令帕因上将2024年5月31日曾表示,这项交易正在等待内阁的最终批准。他还 称,配备先进武器的S26T元级潜艇将是东南亚地区第一艘此类潜艇,将有助于提升泰国海军的综合实 力。 《民族报》称,泰国海军总司令还申明了S26T潜艇项目的重要性,称该项目是中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 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还对双方通过友好协商成功解决了项目相关问题表示赞扬。 2016年,泰国政府批准海军向中国购买S26T潜艇。2017年,购买3艘潜艇的原始协议达成。协议规定, S26T元级潜艇使用德国制造的MTU396柴油发动 ...
研判2025!全球及中国绿色船舶行业发展背景、订单规模、市场结构及未来发展展望:替代燃料船舶正成为全球造船市场的主角,中国船企具备较大竞争优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9 01:17
绿色船舶行业发展概述 - 绿色船舶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生态破坏提升资源循环利用[1] - 绿色船舶分为3个等级由能效环保清洁能源应用舒适性和有害物质控制等要素评分确定[2] - 绿色生态船舶目标包括防止对气候变化水生态和人员健康的不利影响以及防止对水域陆地大气的污染[3] 绿色船舶行业发展背景 - 航运业承担全球90%以上国际贸易量但也是碳排放主要来源2024年全球集装箱海运碳排放量同比增长14%至2.406亿吨[4] - 国际海事组织提出2030年零/近零排放技术使用占比至少5%力争10%温室气体排放比2008年降低20%力争30%[4] - 欧盟自2024年1月起将航运业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要求公司购买缴纳碳配额[5] - 国内政策支持绿色发展如《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提出2030年形成完整绿色船舶谱系供应能力[5] - 《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发展新能源船舶加快电池LNG甲醇氢燃料技术应用[6] 绿色船舶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球新船订单2412艘1.24亿总吨中替代燃料船舶820艘6220万总吨2025年上半年新船订单647艘3700万总吨中替代燃料船舶235艘2060万总吨[6] - 2024年全球新造船投资2038亿美元中替代燃料船舶订单价值1079亿美元同比涨67%2025年上半年投资675亿美元中替代燃料船舶价值387亿美元同比跌33%占比57.3%[7] - 2024年替代燃料订单包括LNG动力船390艘4620万总吨甲醇动力船119艘890万总吨LPG动力船72艘30万总吨电池/混合动力船206艘170万总吨[7] - 截至2025年7月全球在运营替代燃料船舶2453艘较2024年末增334艘包括LNG动力船1421艘甲醇动力船66艘LPG动力船141艘电池/混合动力船715艘[7] - 中国船厂2024年承接替代燃料船舶订单363艘1578.9万CGT2025年上半年85艘385.5万CGT以数量计占全球36%[9]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替代燃料订单包括甲醇双燃料船37艘LNG双燃料船30艘电池/混合动力船14艘LPG和氨双燃料船各2艘[10] 绿色船舶未来发展展望 - 绿色低碳是转型趋势技术围绕船舶总体优化动力燃料低碳化绿色营运和建造展开[10] - 中国在LNG应用风帆装置太阳能面板等方面取得突破部分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10] - 新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实现生产零排放且船舶无需喷涂油漆报废后可循环利用[10] - 未来LNG甲醇氢能等替代燃料应用更广泛氢能和氨作为零碳排放燃料将成为重要方向[10] - 构建高效船舶数字化运维体系及强化绿色船舶配套供应链布局是关键趋势[10]
东北证券:2025年1-7月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9-19 01:15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1-7月A股并购重组市场表现活跃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且关注度提升 [1] - 首次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数量同比大幅增长248% 交易金额同比增幅达289% [3] - 交易所受理项目数量同比激增388.89% 审核通过率高达93.75% [15][16][26] - 已完成重组项目23家 涉及交易金额1896.13亿元 配套募集资金177.57亿元 [33][34] 首次披露情况 - 2025年首次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项目112家 其中竞买方项目87家 同比增加62家 增幅248% [2][3] - 披露交易金额的21家公司总规模2323.94亿元 同比增加1726.53亿元 增幅289% [3] - 交易金额分布:低于10亿元项目占比最高达42.86% 100亿元以上项目占14.29% [3][4] - 板块分布:上交所主板和创业板各24家 科创板交易金额最高达1244.57亿元 [5] - 重组形式: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最多(47家) 外部吸收合并金额最高(1331.79亿元) [5] - 股权收购占比:全资收购占54.29% 控制权收购占37.14% 少数股权收购仅8.57% [6][7] - 支付方式:股权+现金占比44.05% 现金方式35.71% 纯股权方式13.10% [7] - 区域分布:广东项目最多(14家) 天津交易金额最高(1159.67亿元) [8][9] - 行业分布: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16家居首 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8家次之 [10][11][12] - 企业性质:民营企业占比63.22% 地方国企18.39% 央企8.05% [13] - 失败情况:13家企业当年宣布交易失败 失败率14.94% [13][14] 交易所受理情况 - 2025年受理重组项目44家 交易规模3676.41亿元 同比增加35家 增幅388.89% [15][16] - 交易金额分布:低于10亿元项目占比38.64% 100亿元以上项目占15.91% [15] - 板块分布:上交所主板14家(1764.88亿元) 深交所主板11家(1472.41亿元) [17] - 受理时长:首次停牌至受理平均6-7个月 科创板最短171天 [18] - 股权收购:全资收购占49.02% 控制权收购33.33% 少数股权收购17.65% [19] - 支付方式:股权+现金占比63.64% 纯股权方式20.45% [19][20] - 标的估值:PE在10-20倍项目最多(29.41%) 亏损企业占比19.61% [20] - 区域分布:广东受理11家最多 上海交易金额最高(1283.43亿元) [21][22] - 行业分布: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6家居首 橡胶塑料制品业和软件业各3家 [22][23] - 企业性质:民营企业占比54.55% 地方国企27.27% 央企9.09% [24] 审核与注册情况 - 交易所审核16家次 同比增220% 审核通过率93.75% [25][26] - 证监会注册15家次 同比增200% 无终止注册案例 [25][27][28] - 国资背景企业占比47.06% 非国资企业52.94% [29] - 非市场化交易主导(70.59%) 市场化交易仅5单 [30] 已完成交易情况 - 完成重组项目23家 交易金额1896.13亿元 配套募集177.57亿元 [33][34] - 单笔最高金额:国泰海通收购海通证券100%股权(976.15亿元) [36] - 支付方式:现金支付15家(479.55亿元) 股权支付4家(1249.42亿元) [38] - 板块分布:深交所主板10家 上交所主板6家(1359.40亿元) [39] - 重组形式:协议收购8家最多 外部吸收合并金额最高(976.15亿元) [40] - 区域分布:广东完成6家最多 上海交易金额最高(976.15亿元) [41] - 行业分布: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3家居首 [42] - 企业性质:民营企业占比47.83% 地方国企30.43% 央企17.39% [43] - 交易时长:无需注册项目平均190天 需注册项目平均465天 [44][46][47]
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引领扬州制造立体起势进击“陆海空”
新华日报· 2025-09-18 23:34
海上:绿色领航,船舶产业加速向海图强 近日,新大洋造船的干船坞中,4艘中型散货船正同步建造,而这只是"扬州造船"最寻常不过的一 幕。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扬州造船以散货船为主,设备靠进口,没有大型船坞,只能在内河长江码头边 焊装;现如今,扬州船舶面向大海实现跨越式发展,并衍生出了海工装备产业。 当前全球造船业正处于繁荣周期,扬州企业紧抓新船需求旺盛的机遇,积极瞄准绿色与智能新赛 道。鼎衡船厂打造世界首制两冲程1.5万吨双燃料化学品船、全球首艘浮频浮压1.63万吨双燃料化学品船 等40余艘LNG双燃料动力船,并率先布局建造全球首艘氨双燃料动力化学品船;中远海运重工制造的 1.6万箱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碳减排8.9%;新大洋造船最新迭代升级的"皇冠63 PLUS"散货船通过线型优化与加装节能装置,日均油耗降低10%以上。 技术突破成为扬州造船逆势增长的核心动力。在中船澄西扬州船舶公司,一艘6.2万吨重吊船较合 同期提前223天交付,建造周期比首制船压缩22.6%。公司总经理罗伏祥透露"提速"秘诀,其中包括攻克 舵系精密钻孔技术,实现船舵安装轴线一次校准,这些创新成果都直接转化为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洋防务与信息对抗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所属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8 20:05
担保事项概述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辽海装备提供人民币2300万元担保 [2][3] - 担保方式为连带责任担保 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本金 利息 违约金等 [6] - 担保期限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两年 [7]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被担保人辽海装备为公司并表范围内全资子公司 注册资本22542.56万元 [2][5] - 辽海装备成立于1986年5月29日 注册地位于辽宁省沈阳市 [5] - 经营范围涵盖船舶制造 海洋环境监测装备制造 特种设备设计等多项业务 [4][6] 担保额度审批 - 本次担保已通过第九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和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3][9] - 担保事项在2025年度为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上限议案批准范围内 [3] - 截至公告日公司为辽海装备提供担保金额共计人民币15500万元 [2] 累计担保情况 - 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23870万元 占2024年末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的2.93% [10] - 所有担保均为对下属控股子公司的担保 无逾期担保情形 [10] - 公司未对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提供担保 [10] 担保合理性分析 - 担保风险可控因公司拥有被担保人控制权且其经营状况良好 [8] - 担保符合子公司日常经营需要 有利于公司业务正常开展 [8] - 担保不会影响公司股东利益 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 [8]
创新合作汇聚全球海事智慧 绿色低碳探索全球海事未来 2025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即将在上海启航
国际金融报· 2025-09-18 13:35
面对市场新变化与未来机遇,本届会展组织方积极优化招展与筹备策略,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5年3 月,展位已全部售罄,截至6月替补企业超200家。经协调,本届会展将首次启用内广场篷房展区,总展 览面积预计达11万平方米,吸引全球超过2200家企业参展,其中包括16个国家和境外地区展团。 N1-N4馆为境外展区,丹麦、挪威、日本、荷兰、韩国、瑞典、瑞士、德国、新加坡、奥地利、芬兰、 美国、英国、塞浦路斯,以及中国香港将在此区域组团参展。德国仍为最大境外展团,塞浦路斯为新增 展团。众多国际龙头企业确认参展,包括韩国HD-现代、日本三菱重工、川崎重工、意大利芬坎蒂尼、 挪威乌斯坦等整船设计与制造企业;埃维能、瓦锡兰、罗尔斯罗伊斯、ABB、康明斯等动力系统企 业;奥赛能、豪氏威马、康士伯、麦基嘉、西门子、施耐德等配套设备企业;以及ABS、DNV等所有 国际主流船级社。 被誉为"全球海事业风向标"、本年度全球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海事专业会展——2025年中国国际海事会 展(Marintec China 2025)将于今年12月2日至5日在上海举办。本届会展的主题是"创新与合作,共促海事 业可持续发展",在为国际海事界搭建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