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

搜索文档
拓邦股份(002139):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多路径向智能化迈进
国信证券· 2025-04-30 07: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拓邦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多路径向智能化迈进 [1] - 营收规模首破百亿元,工具和家电业务稳健,智能汽车业务快速增长,数字能源收入受电芯价格影响下降,积极布局机器人领域 [2] - 公司提质增效,毛利率稳步提升,管理费用优化,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智能产业 [3] 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5.42亿元,同比增长17.23%;归母净利润6.70亿元,同比增长30.00%;扣非净利润6.42亿元,同比增长25.42%;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6.71亿元,同比增长15.24%;归母净利润1.97亿元,同比增长15.24% [1][10]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10.1/11.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16/14X [4][29] 业务板块 - 工具和家电业务是主营基本盘,2024年收入79.81亿元,同比增长25.5%,占收比76.0%,汽车和家电收入相当且均同比20%以上增长 [2] - 智能汽车围绕电动化和高阶智驾应用建立产品矩阵,2024年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121.1% [2] - 数字能源收入同比降低17%,受电芯市场价格下降影响 [2] - 机器人领域2024年营收4.68亿元,同比增长6.09%,储备移动机器人底盘技术,构建空心杯电机产品平台并批量供货 [2] 盈利指标 - 2024年毛利率22.97%,同比提升0.66pct,各板块毛利率均同比提升,管理费用同比下降8.4%,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pct,销售和研发费用率同比基本持平 [3][16] 营收预测 |收入分类|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工具和家电(工具收入)|324150万元|405187万元|465966万元|528871万元|594980万元| |工具和家电(工具增长率)|0.05%|25.00%|15.00%|13.50%|12.50%| |工具和家电(工具毛利率)|23.78%|24.20%|24.50%|25.00%|25.20%| |工具和家电(家电收入)|316649万元|393595万元|452635万元|513740万元|577958万元| |工具和家电(家电增长率)|2.41%|24.30%|15.00%|13.50%|12.50%| |工具和家电(家电毛利率)|22.06%|22.80%|23.00%|23.30%|23.50%| |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新能源收入)|214021万元|167200万元|197296万元|228863万元|263193万元| |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新能源增长率)|5.13%|-21.88%|18.00%|16.00%|15.00%| |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新能源毛利率)|19.37%|20.00%|20.50%|21.00%|21.50%| |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智能汽车收入)|17195万元|38000万元|57000万元|76950万元|96188万元| |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智能汽车增长率)|-|121.00%|50.00%|35.00%|25.00%| |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智能汽车毛利率)|-|25.00%|25.00%|25.00%|25.00%| |机器人(收入)|44159.6万元|46849.00万元|51534万元|59264万元|71117万元| |机器人(增长率)|-|6.09%|10.00%|15.00%|20.00%| |机器人(毛利率)|-|28.68%|29.00%|28.50%|28.00%| |总收入|899234万元|1050832万元|1224430万元|1407688万元|1603435万元| |总收入增长率|1.32%|16.86%|16.52%|14.97%|13.91%| |毛利率|22.31%|23.24%|23.51%|23.88%|24.09%|[26][29] 可比公司估值比较 |公司代码|公司名称|投资评级|昨收盘(元)|总市值(亿元)|归母净利润(2024A)|归母净利润(2025E)|归母净利润(2026E)|PE(2024A)|PE(2025E)|PE(2026E)|PEG(2025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02139.SZ|拓邦股份|优于大市|13.5|167.9|6.7|8.6|10.6|25.0|19.6|15.8|0.8| |002402.SZ|和而泰|无评级|19.2|177.7|3.6|7.3|9.5|48.8|24.3|18.6|0.4| |003028.SZ|振邦智能|无评级|41.9|46.8|2.0|2.6|3.2|23.0|17.8|14.6|0.7| |002925.SZ|盈趣科技|无评级|15.6|121.0|2.5|4.0|5.4|48.1|30.6|22.4|0.7|[31] 财务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每股收益(元)|0.41|0.54|0.67|0.80|0.94| |每股红利(元)|0.08|0.09|0.13|0.16|0.19| |每股净资产(元)|5.04|5.35|5.80|6.44|7.19| |ROIC|9%|11%|11%|12%|14%| |ROE|8%|10%|12%|12%|13%| |毛利率|22%|23%|24%|24%|24%| |EBIT Margin|6%|7%|8%|8%|8%| |EBITDA Margin|9%|10%|10%|11%|11%| |收入增长|1%|17%|17%|15%|14%| |净利润增长率|-12%|30%|26%|19%|18%| |资产负债率|44%|48%|46%|45%|43%| |息率|0.6%|0.7%|1.0%|1.2%|1.5%| |P/E|31.5|24.2|19.5|16.3|13.9| |P/B|2.6|2.4|2.2|2.0|1.8| |EV/EBITDA|27.2|20.9|17.9|15.1|13.2|[32]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业绩快报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4-08 23:04
2024年度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达96.60亿元,同比增长28.66%,主要因客户订单交付增加及新客户、新项目订单增长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4亿元,同比增长9.92%,增速受汇率波动及子公司铖昌科技行业需求延期导致的暂时性亏损影响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2亿元,同比增长16.02%,显示盈利能力持续性恢复 [2] 经营战略与运营优化 - 公司坚持大客户战略,加强市场拓展和产品覆盖面,优化组织结构、管理体系、供应体系及生产制造体系以提升抗风险能力 [2] - 通过聚焦高价值客户、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深度优化,全面提升运营效率与价值创造能力 [3] - 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措施,包括全面预算管理、研发效率提升、供应链资源优化和外汇管理,有效改善整体费用率 [9]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业绩同向上升,因新项目、新客户订单持续增加导致营业收入规模扩大和市场份额提升 [8][9] - 在生产规模扩大、产能利用率提升及产品结构优化综合效应下,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明显 [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快速增长,主要因毛利率持续提升和费用率得到有效控制 [9] 公司治理与结构变动 - 公司总股本由925,192,285股减少至925,080,285股,注册资本由925,192,285元减少至925,080,285元,因回购注销离职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11.20万股 [13] - 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对《公司章程》相关条款进行修订和备案 [13]
拓邦股份(002139):收入回归双位数增长 机器人和AI整机等创新业务值得期待
新浪财经· 2025-03-31 00:33
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重启增长 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达105.01亿元 同比增长16.78% 归母净利润6.71亿元 同比增长30.25% [1][2][3] - 工具和家电基本盘业务收入79.81亿元 同比增长25.48% 毛利率23.17% 同比提升0.25个百分点 [4] - 数字能源与智能汽车业务收入20.52亿元 同比下降6.32% 其中智能汽车收入3.80亿元 同比增长121.07% [4] - 机器人业务收入4.68亿元 同比增长6.09% 毛利率28.68% 同比提升0.58个百分点 [5] - 人形机器人领域实现10家以上行业龙头企业送样 具备0.1mm级精密操作能力 [1][5] 财务表现 - 综合毛利率22.97% 同比提升0.66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6.39% 同比提升0.66个百分点 [7] - 三项费用率15.14% 同比下降0.99个百分点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92亿元 显著高于净利润 [7] - 扣非归母净利润6.42亿元 同比增长25.42% [3] 业务战略 - 实施"两步走"策略:优化部件产品能力提升客户份额 深耕"四电一网"技术拓展整机品类 [3] - 2025年三大战略重点:部件业务扩大份额 AI整机业务突破 加速市场出海 [3] - 海外制造平台产值超22亿元 增长超70% 覆盖越南/印度/罗马尼亚/墨西哥等多地 [8] 创新业务进展 - 数字能源业务收入16.72亿元 同比下降17.16% 重点拓展工商储/家储/房车电器电源等定制化场景 [4] - 智能汽车核心产品包括激光雷达电机(收入过亿)和充电桩 [4] - 机器人业务构建伺服驱动+电机+运动控制平台 空心杯电机8mm/10mm产品平台实现批量供货 [5] - 储备灵巧手执行器技术 集成空心杯电机/编码器/减速箱/滚珠丝杠等关键组件 [5] 成长预期 - 通过产品创新与降本增效 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1][7] - 基本盘业务受益行业智能化提升与端侧AI技术渗透 [4] - 创新业务打开中长期发展空间 包括数字能源/智能汽车/机器人/AI整机等领域 [1][4]
华之杰IPO前向陆亚洲家族分红1.97亿 募投项目5年未动工疑股东退出秘而不宣
长江商报· 2025-03-31 00:15
3月28日,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对华之杰上市申请进行了审议,认为其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 露要求,但还有问题未解决。 筹划IPO上市长达17年,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之杰")终于取得了重大实质进展, 但距离真正挂牌上市还有一段距离。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华之杰对如此重大事件没有回应。 长达17年的IPO上市路 华之杰执着于A股上市,但其IPO之路走得很苦很累。 根据招股书,2001年5月,华之杰商务与香港佳贸共同出资设立华之杰有限,注册资本为100万美元,香 港佳贸出资95万美元。2002年12月,香港佳贸将其持有华之杰有限95%股权转让给超能公司。陆亚洲设 立超能公司以及通过超能公司投资华之杰有限的出资来源均为香港佳贸董事长陈洪兰通过香港佳贸提供 的借款。 IPO上市之路异常曲折艰辛,与其异常现象较多有关。 在IPO之前的2017年至2021年,华之杰累计向股东派发现金红利约2.14亿元,其中,约1.97亿元分给了 公司实际控制人陆亚洲一家。分红之后,公司再计划募资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因此被质疑有圈钱嫌 疑。 本次IPO募投项目,2009年就已取得土地使用权证,2020年取得了项目备案证 ...
华之杰过会:今年IPO过关第8家 中信建投过2单
中国经济网· 2025-03-29 07:46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3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第10次审议会议结果显示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介绍了公司定位、股权结构、发行计划等情况,还提及上市委问询问题及2025年部分IPO过会企业信息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定位于智能控制行业 ,以锂电池电源管理等技术为核心 ,为锂电电动工具、消费电子领域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产品包括智能开关等关键功能零部件 ,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企业 [1] - 颖策商务持有公司2945.25万股股份 ,持股比例为39.27% ,系公司控股股东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陆亚洲 ,通过多家公司间接持有公司74.51%股份 ,合计控制公司92.00%的股份 ,报告期内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2] 发行情况 - 公司拟在上交所主板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2500.00万股 ,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5% ,本次发行全部为新股发行 ,原股东不公开发售股份 [2] - 公司拟募集资金48608.58万元 ,分别用于年产8650万件电动工具智能零部件扩产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2] 上市委问询问题 - 要求发行人代表结合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水平 ,说明公司智能开关产品报告期毛利率快速提升并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 ;结合公司主要产品情况 ,说明公司是否存在业绩大幅波动风险及相关风险揭示是否充分 ,请保荐代表人发表明确意见 [3] - 要求发行人代表说明本次募投项目与前次申报科创板上市的募投项目未发生变化的原因 ;结合市场发展趋势等情况 ,说明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请保荐代表人发表明确意见 [3] 2025年IPO过会企业情况 上交所和深交所 - 包括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 ,涉及主板、科创板、创业板 ,保荐机构有招商证券、中信建投等 [1][5] 北交所 - 四川西南交大铁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过会 ,保荐机构为国投证券 [1][7]
华之杰:全球电动工具核心供应商,新能源+智能家居释放增长潜能
梧桐树下V· 2025-03-27 12:22
公司概况 - 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定位智能控制行业,主要为电动工具、消费电子等领域提供智能、安全、精密的关键功能零部件 [1] - 公司是百得集团、牧田集团、TTI集团等全球电动工具巨头的关键供应商之一,并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业务 [1] - 公司拟募集资金48,608.58万元,主要用于年产8,650万件电动工具智能零部件扩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核心业务与产品 - 主要产品为智能开关、智能控制器、无刷电机、精密结构件,应用于锂电电动工具、消费电子等领域 [2] - 电动工具零部件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90%以上,是主要收入来源 [2] - 公司已完成从单一器件供应商向智能控制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跨越,构建智能开关、无刷电机、智能控制器三大核心产品矩阵 [4] 技术优势与创新 - 围绕"低电阻、低热量双MOSFET电路技术"、"非拆卸式更新程序烧录技术"等核心技术持续攻关,解决传统电子元器件痛点 [4] - 技术体系获得德国TÜV等国际权威机构认证,并形成技术护城河 [4]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获授权专利280项(含发明专利62项),另有119项专利(含发明64项)处于审查阶段 [13] 市场与行业分析 - 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2023年突破535.5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98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7.55% [11] - 北美市场2020年以117亿美元规模占据40.2%市场份额,欧洲以36.1%位居第二 [5] - 百得集团、TTI、博世集团等前五大厂商合计占据全球72%市场份额,行业高度集中 [6] 全球化战略与业绩表现 - 实施"立足中国,辐射两翼"全球化战略,在中国总部构建研发制造中枢,并在越南、墨西哥、美国等地建立产能支点 [8] - 2022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1,883.96万元、93,710.49万元和123,001.58万元,境外销售贡献稳定保持在60%左右 [8] - 近三年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1.01亿元提升至2024年1.54亿元,盈利能力阶梯式增长 [8] 行业趋势与机遇 - 电动工具无绳化、锂电化、大功率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推动产品向小型化、多功能集成方向演进 [4] - 2020年全球无绳类电动工具电池占比达47%,中国贡献超60%的锂电池装机量 [13] - 2024年国内电动工具出口额达97.58亿美元,同比增幅21.0%,10-11月单月增速分别达44.6%和32.2% [9] 新兴领域拓展 -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技术迁移战略显现价值,充电枪进入量产评审阶段,400W电子水泵电机完成配套认证 [14][16] - 在智能家居领域,起泡机控制器、净水机控制器等研发项目精准卡位智能厨房场景,已实现吸尘器无刷电机等产品的批量交付 [16] - 两大新兴领域共享无刷电机控制、锂电池管理等底层技术创新红利,形成跨领域协同放大效应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