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

搜索文档
江西吉安培育壮大千亿产业集群 去年电子信息产业营收突破20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6-19 13:00
产业发展 - 吉安电子信息产业2024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 [1] - 新材料产业2024年营收930亿元 今年将突破千亿 [2] - 先进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加快向千亿迈进 [2] - 新能源 绿色食品产业持续扩量提质 [2] - 新签约投资或产值过百亿的"双优"项目19个 [1] 农业品牌建设 - "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位列中国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第7位 [4] - "井冈山"品牌产品年销售额超130亿元 增长61% [4] - 品牌平均溢价21.8% 带动50多万名农户增收 [4] - 组建"井冈山"品牌管理公司 农产品供应链公司 绿色农产品促进会 [2] 改革创新 - 提出319项改革任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路径 [1] - 30多项改革获评全国全省改革典型案例 [4] - 林权抵押融资等改革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典型经验 [4] - 生态产品GEP核算总值达3940亿元 位居江西省前列 [4] 基础设施建设 - 2024年全市港口吞吐量增长159% [4] - 中心城区累计改造闲置地块88宗 新增停车位5200多个 [4] - 新增口袋公园 健身公园 便民工坊等32个 [4] - 建成就业之家3100多个 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55个 "一老一小幸福院"147个 [4]
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稳增长政策发力下消费表现亮眼
期货日报网· 2025-06-16 22:15
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 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环比增长0.61% 1-5月累计同比增长6.3% [1]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 同比增长6.4% 增速较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 环比增长0.93% 1-5月累计总额203171亿元 同比增长5.0% [1] - 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91947亿元 同比增长3.7%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速达7.7% [1] 经济运行特点 -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为满足市场需求和经济增长提供支撑 [2] - 高端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等新动能持续壮大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2] - 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潜力 外贸顶住压力持续增长 [2] 消费市场表现 - 家电、家具、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类商品销售分别增长53.0%、25.6%、33.0%、30.5% [6] - 以旧换新和国补政策效果显著 激发消费潜力拉动内需 [6] - 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升至今年以来最高水平 [6] 政策展望 - 央行有望继续降息 财政政策将出台支持换新等增量措施 [6] - 房地产政策需以下调房贷利率为核心 推进保障房收购和旧改项目 [6] - 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 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能 [3] 行业动态 - 房地产市场调整持续 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降幅收窄 商品房库存减少 [4] - 需加大"好房子"建设供应 促进刚性及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 [4] - 将推动城市更新和危旧房改造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4]
卧龙新能腾挪资产谋转型 关联交易被问询
中国经营报· 2025-06-13 20:29
交易问询 - 卧龙新能收到上交所问询函,要求补充披露卧龙矿业业务模式、最新经营数据及合同订单情况,并说明未来毛利率和净利润预测低于目前水平的原因及合理性 [2] - 公司计划以现金方式向关联方浙江卧龙舜禹投资出售卧龙矿业90%股权,交易评估值为22690万元,增值率22.49%,90%股权交易金额为22050万元 [2][3] - 2022~2024年卧龙矿业毛利率分别为2.89%、1.55%、4.66%,净利润分别为1919.48万元、2285.12万元、5518.52万元 [3] - 公司回应称预测期毛利率基于2023年水平,预测毛利率1.96%~2.12%,净利率0.74%~0.79%,与历史数据差异较小 [4] 业务转型 - 卧龙新能前身为卧龙地产,2022年收购卧龙矿业100%股权形成"房地产+矿业"双主业,2024年矿产贸易收入24.77亿元,占总营收68.6%,但同比减少28.62% [2][3] - 公司已收购龙能电力、卧龙储能、卧龙氢能、舜丰电力等新能源企业,完成风能、光伏、储能和氢能四大板块布局,并将公司名称变更为"卧龙新能源集团" [5] - 2024年1~11月卧龙储能亏损366.89万元,卧龙氢能亏损580.71万元,舜丰电力亏损66.03万元,仅龙能电力盈利 [5] - 2025年Q1新能源业务营收1.19亿元,净利润185.27万元,远低于矿产贸易业务850.77万元的净利润 [5][8] 业绩表现 - 2019~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6年负增长,从5.11亿元下滑至4086.29万元,2024年营收36.11亿元同比下降24.0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5.15% [7] - 房地产业务持续萎缩,2022~2024年房产销售营收分别为16.27亿元、12.57亿元和10.64亿元 [7] - 参股企业君海网络业绩下滑导致连续3年计提减值超2.5亿元,2023~2024年分别计提存货跌价损失1.25亿元与1.75亿元 [7] - 2025年Q1营收11.05亿元同比增97.53%,但净利润下降22.22%至0.36亿元,矿产贸易贡献8.35亿元收入 [8] 行业背景 - 新能源产业在"双碳"目标下市场潜力巨大,但光伏、储能等行业当前处于去产能周期,企业盈利空间被压缩 [6] -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新能源板块估值虽处低位,但产能出清尚未完成,卧龙新能作为跨界企业面临业务整合和协同效应挑战 [6]
“6群13链”续写新传奇 千年商埠扬州迈向“双万亿”
证券时报· 2025-06-12 17:49
扬州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扬州工业开票销售额达9124亿元,4年连跨3个千亿级台阶 [1] - 2024年GDP达7809.64亿元,同比增长6.0% [1][4] - 提出"双万亿"目标:2025年工业开票销售额破万亿,"十五五"GDP迈上万亿台阶 [1] "613"产业体系 - 六大主导产业集群: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生命健康 [3] - 13条新兴产业链:包括航空、工业母机及机器人、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智能电网等 [3] - 2024年"613"产业开票占规上工业91%,新材料产业开票销售达2000亿级,新型光储产业链近700亿元 [4] 航空产业发展 - 航空产业链规上企业63家,2024年开票销售184亿元 [2] - 华东航空谷核心项目总投入30亿元,将集聚500名以上科研人员 [1] -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完成基础型低空飞行器首飞 [7] 科技创新突破 - 2024年新增265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20亿元 [8] - 邗江数控成形机床实现椭圆面粗糙度76纳米,突破国外禁售限制 [8] - 仪征大数据产业园算力规模剑指华东前三,为AI大模型提供支撑 [8] 产业基金与资本市场 - 2024年组建120只政府产业基金,总规模941亿元 [9] - 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12.5亿元落地,航空航天产业专项母基金16亿元获批 [9] - 全市拥有上市公司24家(境内16家),新三板挂牌28家,7家在辅导 [10] 招商引资与营商环境 - 2024年"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89个 [12] - 建成企业服务中心助力开拓境内外市场,新落户外资企业近1500家 [13] - 全省率先出台招标投标、政府采购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13] 重点企业案例 - 博恒新能源年产4万吨新能源特种膜,预计年产值13.8亿元 [6] - 亚威股份入选工信部第一批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 [7] - 稻源科技、苏北医院人工智能项目获省前沿技术专项资助 [7]
ST帕瓦: 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稳定股价措施暨第五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方案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1 11:35
核心观点 - 公司拟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以稳定股价 回购资金总额为1,000万至2,000万元人民币 回购价格不超过13.88元/股 [1][5] - 本次回购方案已获董事会全票通过 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预计实施期限为股东大会通过后3个月内 [4][5] - 公司股价已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每股净资产12.5961元 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 [3][4] 回购方案主要内容 回购目的与方式 - 回购目的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增强投资者信心 促进公司长期发展 [5] - 回购方式为通过上交所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 [5][6] - 回购股份种类为公司人民币普通股(A股) [6] 回购规模与价格 - 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 不超过2,000万元 [1][5] - 回购价格上限为13.88元/股 不超过董事会决议前30个交易日均价的150% [1][5][8] - 按上限测算可回购约1,440,922股 占总股本0.91% 按下限测算可回购约720,461股 占总股本0.45% [5][7] 资金来源与用途 - 回购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 [1][5][8] - 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若三年内未实施则注销 [5][12] 实施期限与条件 - 回购期限为股东大会通过后3个月内 [2][5][6] - 若股价连续10个交易日高于每股净资产 可终止回购 [6] - 重大事项停牌超过10个交易日将顺延实施期限 [6]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资产28.88亿元 净资产20.31亿元 流动资产15.78亿元 [10] - 按回购上限2,000万元计算 分别占上述财务指标的0.69%、0.98%、1.27% [10]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9.68% 回购不会对偿债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10] 股东减持情况 - 部分机构股东未来3-6个月可能存在减持计划 [2][11] - 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及控股股东等暂未计划减持 [2][11]
盐城:打造长三角“飞地经济”示范区
新华日报· 2025-06-11 00:28
飞地经济模式 - "飞地经济"指两个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和协调发展[1] - 盐城拥有307平方公里的"上海飞地",是上海域外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产能合作基地[1] - 盐城作为苏北唯一纳入长三角中心区的城市,具备深水良港、河海联动及大量成片建设用地优势[1] 项目发展现状 - 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为核心项目,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新能源、新基建、新农业及新兴产业[2] - "十四五"期间该集聚区工业开票销售年均增长43.4%,规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08.5%[2] - 常盐工业园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及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2] - 苏盐沿海合作园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临港制造业[2] 产业推动作用 - 2022年盐城近80%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来自长三角地区[3] - 引入正泰新能源等项目推动光伏产业链升级,带动上下游配套发展[3] - 与上海机器人研究院及上海交大合作建立研发平台,提升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3] 区域协同机制 - 承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溢出效应,强化与南京、苏锡常、杭州等都市圈联动[4] - 产业协同方面精准对接上海产业链,承接转移和辐射[5] - 交通协同推进盐泰锡常宜轨道交通项目,融入上海港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5]
又一中国神器!老外抢疯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6-07 11:33
太阳能风扇帽 - 产品核心特点为帽檐配备双风扇和太阳能供电系统,被海外消费者誉为"迷你空调"[1][7] - 海外售价40美元(约288元人民币),国内电商平台售价仅30-60元,存在5-8倍价差[3] - 通过TikTok博主推广引爆市场,单条视频获900万播放量,带动亚马逊抢购热潮[5] - 近7天销量增长126%,位列美国TikTok运动户外类目销量榜第2名[5] - 森外帽业28天内售出1.11万顶,营收320万元,生产线从2条扩至6条[5] - 产品历经3年研发迭代,包含80多道工序,拥有双风扇专利技术[7] 中国制造出海现象 - 三轮车在东南亚/非洲成为多功能运输工具,欧美社交媒体衍生出改装文化,话题播放量破亿[8] - 贵州创业者两个月向美国售出200多台三轮车,实现意外文化输出[10] - 中国光伏产品在巴基斯坦推动能源革命,太阳能发电容量爆发式增长[12] - 泡泡玛特"拉布布"玩偶在埃及被明星带货后价格从2500埃及镑炒至15000埃及镑,形成抢购潮[14] 出海成功要素 - 精准定位海外市场痛点需求(如户外降温/不稳定供电)[16] - 融合实用功能与创新设计(如太阳能+USB双供电/盲盒玩法)[17] - 社交媒体裂变传播+中国供应链快速响应能力形成组合优势[18] 行业活动 - "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将聚焦全球化机遇,组建政企协作平台[20]
四个故事看稳就业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4 21:56
就业服务创新 - 呼和浩特市突破传统招聘会时空局限,将就业服务融入夜市场景,吸引52家企业提供上千个岗位,氛围轻松且人流量大[9] - 在商圈、庙会等人流密集场所举办"小而美""专而精"招聘会,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10] - 内蒙古目前已建成零工市场、零工驿站153家,日均服务500多人,提供低价餐饮、住宿及职业信息介绍等服务[20] 新能源产业发展 - 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形成储能、光伏、氢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吸引远景动力、隆基绿能等龙头企业落地投产[11] - 产业园常住人口1.4万人,特色商业街逐步成形,吸引餐饮、商超等商户入驻,产业转型带动就业增长[12] - 政府提供安家补贴、生活补贴等政策支持,零碳产业园已有81人获各类补贴611.4万元[12] 职业技能培训 - 包头市社区针对全职宝妈开展瑜伽、家政服务、收纳整理等技能培训,去年帮助400多名居民实现技能提升与稳定就业[15][16] - 全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每年补贴1000万人次以上,聚焦重点群体和供需矛盾突出领域[16] 零工市场建设 - 伊金霍洛旗零工市场提供食堂帮厨、保洁等稳定岗位,月收入达七八千元,并解决住宿问题[19] - 市场提供共享厨房、休闲娱乐室及免费水电供暖,日均服务500多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0]
武汉千亿级投资“加速跑” 前4个月完成年度目标超四成
长江商报· 2025-06-04 06:39
重大项目投资进展 - 武汉市575个市级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达2978亿元 前4个月完成投资1206亿元 完成年度目标40.5% 超时序进度7.2个百分点 [1][2] -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6.7% 连续1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增速创近五年新高 其中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投资增长38.2% 汽车制造投资增长27.6% [2] - 集中开工项目达423个 保持每月举行重大项目推进活动的节奏 [2] 重点产业与项目动态 - 江夏区海康威视武汉智慧产业园二期工地建设加速 东西湖区小鹏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智造基地上千名建设者进行钢结构吊装作业 [1] - 长江沿岸崛起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车谷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走廊 光谷科创大走廊集聚3个国家实验室 [3] 战略布局与规划 - 全年推进2400个亿元以上项目 1050个10亿元以上项目 90个百亿元以上项目 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930个 [3] - 围绕重大科技设施引领 战略性新兴产业赋能 先进制造业强基等重点领域布局 开展民间投资项目推介不少于100场 [3] - 分区分行业建立重点跟踪项目清单 解决用资 用地 用能等需求 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 [3]
北京城市副中心力争到2027年绿色企业数量超300家
中国新闻网· 2025-06-03 13:45
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经济发展规划 - 力争到2027年实现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20%左右 [1] - 计划建成北京市国际绿色技术概念验证中心 [1] - 绿色企业数量将超过300家并建成1个绿色产业集聚区 [1]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 行政办公区实现100%绿电供应 [2] - 建成国内首个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建三星级标准的地区 [2] - 公交线路新能源车辆配备率达到100% [2] 绿色产业培育措施 - 培育碳专业服务业并支持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建设 [3] - 培育ESG专业服务业形成国际影响力集聚区 [3] - 鼓励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包括生物多样性金融产品 [3] 特色产业布局 - 超前布局未来能源产业细分赛道如超导材料、真空系统 [4] - 建设合成生物相关产业园区带动规模效益 [4] - 推动生态环保产业与数字产业融合创新 [4] 既有产业升级 - 巩固提升新能源产业支持新型电力系统实验基地建设 [5] - 打造较完备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供应体系 [5] - 吸引低碳建筑等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绿色建造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