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中介

搜索文档
4类房地产洗钱方式将被严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14:27
政策发布 - 住房城乡建设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房地产从业机构反洗钱工作管理办法》 明确房地产从业机构需拒绝向身份不明客户销售房屋或提供经纪服务 并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2] - 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期限从不少于五年延长至不少于十年 较此前规定延长一倍 [2][3] - 该文件是主管部门迄今对房地产反洗钱工作最细致的规范 旨在应对日益复杂的洗钱手段和新问题 [3] 监管背景 - 中国反洗钱监管范围持续扩大 2023年起诉洗钱罪2971人 为2019年近20倍 2024年上半年起诉1391人 同比上升28.4% [5] - 反洗钱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2006年通过《反洗钱法》主要针对金融机构 2017年起强化房地产领域监管 要求客户资料保存不少于五年 [6] - 2024年新修订《反洗钱法》正式实施 明确将房地产开发企业及中介机构纳入特定非金融机构监管范围 [6][7] 洗钱路径与特征 - 房地产洗钱呈现"大钱走开发 小钱走交易"特征 开发环节常与贪污腐败挂钩 通过项目审批便利换取暗股回报 [9] - 交易环节四种常见操作:化整为零分拆购房 名亏实盈投资房产 利用房企关联企业虚假合同漂白 注册空壳公司以租金形式洗白 [9][10][11] - 当前洗钱方式更隐蔽 与金融工具结合更紧密 跨境操作增多 买方时代下开发商履行反洗钱义务意愿较低 [11] 实施与展望 - 《办法》对客户信息获取 主管部门权责划分有细致规定 强化法律责任威慑力 具较强可操作性 [11] - 北京2020年已出台房地产反洗钱暂行办法 含33条细则及标准化表格 地方版措施有望陆续落地 [12] - 行业分析认为反洗钱规定将进一步细化和落地 贵金属宝石领域同类办法已于2024年8月施行 [7][13]
客户9次看房后换中介成交,算“跳单”还是“货比三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14:22
核心观点 - 法院认定"跳单"需满足三要件:接受中介服务、利用交易机会或媒介服务、绕开中介直接签约 [6][12] - 是否"实质性利用中介服务"是判断跳单的核心标准 若房源非独家且通过其他正当途径成交则不构成跳单 [6][8] - 中介需通过带看记录、沟通记录等证据证明自身提供了交易机会或媒介服务 [12] 司法案例判决 - 四川江油案:买方绕开中介以16.6万元成交(低于挂牌价18万元) 被判支付1660元中介费 [2] - 北京办公室租赁案:因房源非独家且通过其他中介成交租金更高 法院驳回跳单诉求 [4][5][6] - 辽宁鞍山案:买方通过B中介以与A中介议价相同的41.8万元成交 被判支付报酬 [10][11][12] - 广州别墅案:买卖双方在独家包销期满后以930万元低价私下成交 被判分别支付11万元中介费 [13] 法律依据与认定标准 - 《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五条规定利用中介服务后绕开签约需支付报酬 [12] - 裁判文书网显示"跳单"相关文书达3353篇 争议点多集中于是否构成跳单 [2] - 2023年某明星夫妇6000万元房产交易案因无协议证明中介关系 原告败诉 [7]
4类房地产洗钱方式将被严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13:31
核心观点 - 房地产反洗钱监管全面强化 新规要求从业机构加强客户身份识别与交易记录保存 打击洗钱犯罪活动 [1][2][7] 政策内容 - 房地产从业机构不得向身份不明客户销售房屋或提供经纪服务 可拒绝服务并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1] - 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期从五年延长至十年 要求完整准确保存 [1][2] - 发现交易涉嫌洗钱需及时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 [1] 监管背景 - 2023年起诉洗钱罪2971人 为2019年近20倍 2024年上半年起诉1391人同比上升28.4% [6] - 反洗钱监管范围从金融机构扩展至房地产等特定非金融领域 [6][7] - 2024年新修订《反洗钱法》正式实施 贵金属宝石领域反洗钱办法同步推进 [7] 房地产洗钱路径 - 大额资金通过开发环节洗钱 典型模式为权钱交易与暗股回报 [9] - 小额资金通过交易环节洗钱 包括分拆购房/名亏实盈交易/虚假合同/空壳公司四种方式 [10] - 新特征表现为隐蔽性增强 与金融工具结合紧密 跨境操作增多 [10] 行业影响 - 买方市场下从业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意愿不足 需依靠强制监管推动 [10] - 北京已出台地方性试行办法 包含客户识别标准化表格等操作细节 [11] - 新规具较强可操作性 明确主管部门与市场主体权责划分 [11]
房地产反洗钱升级!这四类“漂白”方式将被严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12:08
核心政策内容 - 房地产从业机构不得向身份不明客户销售房屋或提供经纪服务 客户拒不配合可拒绝服务并提交可疑交易报告[1] - 机构发现或怀疑客户交易涉及洗钱等犯罪活动时应及时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可疑交易报告[1] - 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期不少于十年 较此前五年规定延长一倍[1][2] 监管背景与趋势 - 2023年起诉洗钱罪2971人 为2019年近20倍 2024年上半年起诉1391人同比上升28.4%[3] - 反洗钱监管范围从金融机构扩展至房地产等特定非金融机构 2024年新修订《反洗钱法》正式实施[4][5][7] - 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管理办法已于2024年8月施行 体现监管范围持续扩大[7] 房地产洗钱操作模式 - 典型特征为"大钱走开发 小钱走交易" 开发环节多与贪污腐败挂钩 通过项目审批便利换取暗股回报[8] - 交易环节四种常见方式:化整为零分拆购房 名亏实盈投资房产 利用房企关联企业漂白 注册空壳公司洗钱[9] - 新特征包括操作更隐蔽复杂 与金融工具结合更紧密 跨境洗钱增多[9] 行业影响与执行挑战 - 买方市场下开发商中介争抢客户 严格履行反洗钱义务可能影响客户关系和公司业绩[10] - 政策具较强可操作性 对客户信息获取 主管部门权责划分 法律责任均有细致规定[11] - 北京2020年已出台房地产反洗钱暂行办法 包含客户身份识别 资料保存 交易监测等33条细则 后续地方版措施将陆续落地[12][13]
楼市新政利好多维度再发力 看房量翻倍 二手房、次新房需求升温
央视网· 2025-08-27 08:51
央视网消息:8月25日,上海市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政策措施的通知》,涉及住房限购、公积金、住房信贷、住房税收 等6项调整。 8月26日,"沪六条"楼市新政已经正式实施,这是上海2025年首次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系统性政策优化。新政落地首日市场反应如何?又将给上 海楼市带来哪些变化? 最受关注的变化就是,外环外在符合条件下将不限购房套数,并首次把单身人士纳入家庭标准。 贷款方面,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商贷利率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 税费方面,非沪籍首套房免房产税,二套房按人均60平方米免税后征收,二手房个税统一为1%,契税政策不变。 看房量翻倍 市场需求升温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介绍,对于一些居民家庭买二套房,或者买改善型住房,可以按照首套房利率标准进行买房,这就意味着 买二套房,或者说改善型住房的房贷按揭贷款成本明显降低。 关注度颇高 引发网友热议 记者发现,有不少网友较为关切"非沪籍居民家庭和非沪籍成年单身人士社保或个税缴纳满1年及以上,在外环外购买住房不限套数",认为此 举对非沪籍购房者来说是重大利好。但也有网友认为,"上海的购买力都会涌向外环外""导致住房和 ...
上海发布楼市新政后,房产中介“打鸡血”,房东和购房者都有新打算
搜狐财经· 2025-08-26 17:18
政策核心内容 - 上海楼市政策优化调整 外环外上海户籍购房不限套数 外地户籍社保满一年外环外也不限套数 [2] - 成年单身按居民家庭执行限购政策 公积金账户可支付首付款 商贷利率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 [2] - 新政为上海今年首次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整 被称为"沪六条" [2] 市场反应 - 新政发布后房产中介咨询来电猛增 预约周末看房量较上周上升 [5] - 新盘推出"今夜不打烊"广告加大营销力度 [5] - 中原地产视频号政策内容一小时播放量超数百次 粉丝量显著增加 [5][6] - 链家地产出现客户因利率下降重新考虑新房购买的情况 [8] - 部分房东上调挂牌价格 如从360万元调至370万元 [8] 成交量影响 - 今年前7月上海外环外新建商品住宅成交17024套 占全市28265套总成交量的60% [6] - 预计政策实施后外环外交易占比将进一步上升 [6] - 中介预计政策将刺激外环外房屋成交量 叠加"金九银十"销售旺季效应 [11] 购房群体变化 - 单身限购政策调整将释放刚需和改善型需求 [11] - 新政有利于在沪工作的单身青年人才和新市民群体购房 [11] - 养老房、度假房及换房刚需客户将增加外环外购房活动 [8] 成本变化 - 商业贷款利率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 二套房贷款利率有所降低 [6] - 公积金贷款额上调 结合房贷利率下调降低购房成本 [6] - 购房者重点关注购房资格认定和公积金提取额度 [10]
贝壳上半年交易额增长17.3% 将寻求效率提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5:2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交易额达17224亿元 同比增长17.3% [1] - 净收入493亿元 同比增长24.1% [1] - 净利润21.62亿元 较上年同期23.33亿元有所下降 [1] - 美股财报发布后盘中最大涨幅超4% [1] 运营规模扩张 - 活跃门店数58664家 同比增长超32% [1] - 活跃经纪人达491573名 同比增长超19% [1] - 多个全国性和地方性大中型经纪品牌加入平台 [1] 战略方向调整 - 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驱动发展新阶段 [2] - 通过AI技术突破提升生产力 [2] - 坚决不做开发商 商业模式坚持做轻 [3] - 除成都金融城三期和上海奉贤新城项目外 不再做自操盘项目 [3] 业务创新举措 - 家装家居业务聚焦商圈精耕 [2] - 房屋租赁业务引入AI重构运营 实现AI与人协同作业 [2] - 通过贝好家业务板块打磨C2M能力 [2] - 在租赁业务中应用AI解决非标问题 包括智能定价和规范数据采集 [2] 资本管理行动 - 股份回购授权从30亿美元增加至50亿美元 [1] - 回购计划期限延长至2028年8月31日 [1] 行业环境特征 - 中国房地产市场住房成交总额保持平稳 [1] - 2025年第二季度市场进入调整期 [1] - 消费者需求发生巨大转变 [2] - 传统开发模式以土地和资金为核心生产要素 [2]
当下在沈阳想卖房,看看你要付多少中介费!
搜狐财经· 2025-08-26 13:54
广告 最近,楼市的中介圈似乎有些不太"太平",7月底,贝壳开始普及买方0中介费、卖方承担3%中介费政策,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开始试运行,目前成 都部分区域也已经执行,虽说该政策针对的是急售房源的业主并且非强制普及,但是也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房主表示,这操作简直是拿房主当日本人 整了,本来房子就难卖,这么一弄,成本又上来了。 到了沈阳,中介行业同样正在经历一场变革。7月初,相信大家的朋友圈一定被一条消息刷屏了,贝壳系将中介费调整为卖方2%、买方1%,总佣金率升 至3%。 A+/LINKAPP-我的客服-举报-业务违规 A+/LINKAPP-有迹可循-贝壳110-举报-业务 违规 而近日,沈阳贝壳秋雷行动正式开启,针对新房返佣、新房飞单等问题进行严格整治,沈阳新房、二手房中介市场,都迎来了重大变革。 EKEE 为净化新房生态环境,提升经纪人作业 安全感,向新房违规行为SAY NO!城市 特开展新房违规治理行动 -- 秋雷行动! 治理内容: 1新房返佣 2新房飞单 举报激励: 新房返佣: 实名举报目举报成功,奖励1000贝 壳币 新房飞单:实名举报目举报成功,奖励2000贝 壳币 举报渠道: 成本、矛盾双双转 ...
香港置业:料8月香港逾1000万港元二手住宅录约440宗注册
智通财经· 2025-08-26 13:39
若与二手住宅(包括二手私人住宅及二手公营房屋)本月至今录3,042宗注册,较上月同期的3,468宗减少 约12.3%相比,逾1,000万港元二手住宅注册量环比同期表现胜大市;而逾1,000万港元二手住宅注册量 占整体二手住宅注册量比率本月至今录约11.8%,较7月约11.5%增加约0.3个百分点。 若以三区划分本月至今逾1,000万港元二手住宅注册量环比同期表现,当中新界区录118宗注册,较上月 同期的133宗减少约11.3%;九龙区录102宗注册,较上月同期的141宗减少约27.7%;相反,港岛区录 138宗注册,较上月同期的121宗增加约14%。 (原标题:香港置业:料8月香港逾1000万港元二手住宅录约440宗注册) 智通财经APP获悉,香港置业研究部董事王品弟表示,据土地注册处资料显示,香港逾1,000万港元二 手住宅8月至今(截至25日)录358宗注册,较上月同期的395宗减少约9.4%;若以目前注册进度推算,料8 月全月录约440宗,虽然宗数环比有所回落,但仍较今年首7个月平均每月约415宗高出约6%。 ...
事关房地产反洗钱,两部门发布管理办法
凤凰网· 2025-08-26 13:23
核心观点 - 房地产从业机构需履行反洗钱义务 包括客户身份识别 可疑交易报告和资料保存等 新规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 [1][2][14] 适用范围与监管框架 - 适用于境内提供房屋销售或经纪服务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 [2] - 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管理规定并实施监督管理 [2] - 行业自律组织在主管部门指导下开展反洗钱自律管理 [2][10] 反洗钱义务内容 - 机构需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 [5] - 必须定期识别和评估洗钱风险并采取相应管理措施 [6] - 销售或经纪服务前需查验客户身份证明材料并记录交易目的 [6] - 禁止向身份不明客户销售房屋或提供经纪服务 [1][6] - 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期不少于十年 [1][6] - 发现可疑交易需及时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 [1][6] - 对特定名单对象采取特别预防措施并停止服务 [7][8] - 需配合反洗钱宣传和培训并开展内部审计监督 [8] 监督管理机制 -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 [9] - 建立中国人民银行与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工作沟通机制 [10] - 行业自律组织承担制定规范 风险评估 协调报告和惩戒等职责 [10] - 基于风险原则对机构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 [10][11] 法律责任与附则 - 违反规定由房地产主管部门依据《反洗钱法》处罚 [12] - 违反自律规范由行业自律组织予以惩戒 [13] - 新规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此前不一致规定按本办法执行 [1][14]